APP下载

初中化学“四单式”教学模式思考

2018-04-03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单式化合价导学

李 艳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口第二中学 215131)

化学课程应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主动的,并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的.这就意味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记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善,逐步转变成提倡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四单式”教学模式正是基于此提出并施行的,符合化学课程的理念.“四单式”是一种结合教师导学、学生活动的教学模式,“四单式”具体是指预习单、导学单、活动单、诊断单.预习单用于学生课前预习自学,导学单用于教师上课引导,活动单用于设计学生课堂活动,诊断单用于课后反馈.“四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四单式”教学模式的定义

“四单式”教学模式是指在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有意义学习等理论的指引下,围绕着预习单、导学单、活动单、诊断单开展的教学模式,它有特定的操作程序.“预习单”关注学前知识和学生的前概念,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并有助于教师了解学情,确定或调整教学目标;“导学单”强调教师要研究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学功能,精心预设问题和创设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潜能;“活动单”要展现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学生活动,重视在活动中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空间;“诊断单”重点精心设计课后练习,完善巩固所学知识,重视学情再现,精于课后反思.“四单式”教案是一个整体,其核心在于“以学定教、有效教学”.

二、初中化学“四单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四单”是整个教学模式的核心,特别是学生所用的预习单、活动单和诊断单,是课前自学、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的主线.学生活动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实施“四单式”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团队协作,强化集体备课

整个“四单”并不是一位教师的想法或思路,而是整个教研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而成,同时个人要及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有时对某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研组集中攻关的方式,听随堂课,课后讨论交流,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进“四单式”的不断完善.每份“四单式”表格中,都有一列“备注”,这个备注既是留给学生也是留给教师,让教师在课后反思教学过程,讨论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教学活动,写在备注一栏;让学生记下教学中未弄懂或存在疑惑的地方,便于课后询问老师.如“摩尔质量”的教学中,如何从物质的量过渡到质量是教研组集思广益的结果.如果直接引出摩尔质量,牵强且不易理解,计算1mol微粒的质量从而发现其数值与式量一致较为自然.

2.立足课程标准、教材和考纲

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学习、解读课程标准、教材和考纲,加强对这三者的研究,依据三者设计“四单式”,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程标准、考纲是教学的“紧箍咒”,教材是教学的蓝本,教师要吃透所教内容在整册教材中所占的地位,把握知识点,构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同时,把握住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

如“化合价”的教学中,化合价在初中化学中出现的比较突兀,教材中直接给出元素的化合价.按照常规教学思路,应该是先学习原子的结构、核外电子等内容,从电子的得失角度过渡到化合价,但初中课程标准、教材、考纲中都没有这部分内容,到底要不要介绍?教研组协商的结果是尊重教材,直接介绍化合价,这也是为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考虑.但问题又来了,直接介绍化合价,空洞抽象,因此我们采取同化策略,用“搭积木、找规律”的游戏帮助学生理解.

3.重视学生基础,符合学生实际

在中考中,化学的难度比例是 7∶2∶1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是中考的重头戏.因此“四单”的编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重视学生的学习基础.预习作业要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导学单要设置符合学情的情景,活动单要设计便于学生参与的探究活动,使绝大部分学生都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诊断单要预设与整节课教学目标一致的典型例题.

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的教学中,学习这部分内容需借助物理中压强概念,但不巧的是,此时物理还未开始涉及到压强,学生对此没有系统的认识,很难理解.那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突破难点?笔者首先用了学生在六年级科学中学到的测定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是学生的已有知识,让学生理解可借助等效替代的方法.然后用学生在第一章学到的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挤压胶头、液体自动吸入的原理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一致的,这比凭空用压强解释其中缘由更易使学生理解.

4.创新活动设计,突出学生课堂参与

“四单”是一个层层推进的整体,预习单为导学单、活动埋伏笔,导学单、活动单为诊断单服务.设置“四单式”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及能力,特别是课堂的活动单,做到知识点的低起点和小步走,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分步走中学的轻松,还能给予他们学好的信心,这对中等、中等偏下学生及后进生来说都是降低学习难度的不二法宝.活动单中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不断创新,不能用一层不变的探究活动统领所有课型.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调控,做到学生能讲清的坚决不讲,学生模棱两可的引导学生讲,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点,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自主学习反馈时间.教学中,可穿插些小组合做交流、同伴讨论,加强合作学习.虽然教学过程中较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似乎教师的作用弱化了,但这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不断引导下的学习,提高了课堂效率,极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行,特别关注的后进生,也让他们学有所得,学习有所自觉.如“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的教学中,计算法则不难得出,但如果教师简单告知,学生缺少参与,不利用知识的巩固.因此采用学生自行总结,教师从旁协助的方法,并在反馈训练中不断重复计算法则,让中等生后、后进生都能掌握.

5.注重分层教学、分层评价,实现因材施教

上好一节课,精心备课和课前准备是非常必要的.备课最重要的是备教学内容,教什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环节.脱离了教学内容的课堂,又何谈提高教学质量?其实教学内容对教师本身来说,并不是问题,特别对化学教师来说,年年教初三,教材、教学内容早已烂熟于心.问题的关键是怎样使知识深入浅出,如何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在新授课时,为了让学困生能跟上全班学生的进度,笔者会特意放慢教学进度.教学重点更是花时间反复讲解、讲透,做到全班过.结合上交的预习作业,突出教学层次性,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优等生要掌握理解并能拓展延伸,中等生要当堂消化、吃透,学困生能跟上全班步伐.实践操作时,课堂着眼中等生,课后兼顾优秀生和学困生,当然在课堂上就要多关注学困生,尽量让他们在课堂上就能掌握知识,在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关注学困生,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课堂提问环节,学困生回答简单题,优秀生善于自我总结,让学生知道,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如“物质的量”的教学中,诊断单中闯关练习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练习的难度层层推进,第一关、第二关是必做题,第三关是选做题,但要求优秀生必做.

与传统讲授模式相比,“四单式”教学模式显著影响着学生成绩.从总体上看,“四单式”更易于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从学生层面上看,对中等及中等偏下学生、学困生成绩的影响较为显著;从知识类别上看,对应用性知识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阮桂栋.浅谈初中化学专题复习学案设计与实施[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0(10):35.

[2]王宝斌.化学预习作业的编写策略——以“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课为例[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2(9):60.

猜你喜欢

单式化合价导学
解读化学式与化合价
化学式与化合价知识点拨
单式万向铰链型膨胀节在烟气除尘管道上的应用
引入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
教你学好化学式与化合价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点析化学式与化合价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