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电刺激对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对比研究

2018-04-03雷琴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顺产障碍性肌群

雷琴

大英县妇幼保健计生中心妇产科,四川遂宁 629300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属于临床较常见的女性疾病。导致女性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原因主要是盆底支持结构受损、严重缺陷而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会导致女性的生活质量及生理功能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采取有效治疗干预措施是预防该疾病的重要手段。该次研究旨在探讨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产后电刺激对盆底肌康复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之间产科顺利分娩的初产妇中挑选200例纳入研究,其中包括有100例顺产分娩(顺产组,n=100),有100例剖宫产分娩(剖宫产组,n=100)。顺产组有100例,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为(25.85±3.22)岁,妊娠 38~41 周,平均妊娠(39.01±0.95)周。 剖宫产组有 100例,年龄 20~37岁,平均年龄为(25.77±3.43)岁,妊娠 38~41 周,平均妊娠(39.00±0.10)周。经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产妇分娩后均接受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及电刺激康复治疗。①盆底肌锻炼。调整体位为平卧位,并嘱咐患者将双腿张开屈曲;随着呼吸节奏而有规律性的调节肛门;当吸气时保持收缩肛门6 s,呼气时保持放松肛门6 s,中间休息6 s。再重复上述2个步骤,每次训练持续30 min,1个疗程共6周,持续2个疗程。②电刺激。调整电刺激参数:频率调整为30 Hz,脉冲宽度调整为500 μs,从而利于患者的Ⅰ类肌纤维张力及Ⅰ类肌力充分恢复;频率调整为20~80 Hz,脉冲宽度调整为20~320 μs,从而利于患者的Ⅱ类肌纤维张力及Ⅱ类肌力充分恢复。 2次/周,20~30 min/次,1个疗程共12次,持续2个疗程。③生物反馈。结合患者阴道电极所反馈到的相关指标数据,包括会阴肌力、疲劳度、电位置等,并通过肌电图方式给予产妇指导并进行盆底肌群收缩锻炼。2次/周,10~15 min/次,1个疗程共12次,持续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仔细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治疗后的盆底肌肌力情况及盆底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

应用气囊法进行产妇盆底肌肌力测定,分为0级至Ⅴ级。其中,经测量无阴道肌肉收缩感,为0级;经测量阴道肌肉有轻微收缩,为Ⅰ级;经测量阴道肌肉可以重复2次持续收缩2 s,为Ⅱ级;经测量阴道肌肉可以重复3次持续收缩3 s,为Ⅲ级;经测量阴道肌肉可以重复4次持续收缩4 s而且收缩有力,为Ⅳ级;经测量阴道肌肉可以重复5次持续收缩≥5 s而且收缩有力,为Ⅴ级;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康复治疗后的盆底肌肌力情况

康复治疗前顺产组有51例0级,有27例Ⅰ级,有16例Ⅱ级,有6例Ⅲ级,无Ⅵ级;剖宫产组有49例0级,有24例Ⅰ级,有17例Ⅱ级,有10例Ⅲ级,无Ⅵ级;康复治疗前两组的盆底肌肌力比较无差异,P>0.05。康复治疗后顺产组无0级,有3例Ⅰ级,有23例Ⅱ级,有46例Ⅲ级,有28例Ⅵ级;剖宫产组无0级,有18例Ⅰ级,有36例Ⅱ级,有23例Ⅲ级,有13例Ⅵ级;康复治疗后两组的盆底肌肌力均有改善,而且顺产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

2.2 比较两组康复治疗前及康复治疗后的盆底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

康复治疗前顺产组有28例子宫脱垂,有6例尿失禁,有16例阴道壁膨隆,有15例腰骶疼痛,总发生率为65.00%(65/100);剖宫产组有19例子宫脱垂,有7例尿失禁,有12例阴道壁膨隆,有21例腰骶疼痛,总发生率为 59.00%(59/100);两组对比,2=0.7640,P=0.38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后顺产组有7例子宫脱垂,有4例尿失禁,有6例阴道壁膨隆,有8例腰骶疼痛,总发生率为25.00%(25/100);剖宫产组有2例子宫脱垂,有3例尿失禁,有6例阴道壁膨隆,有11例腰骶疼痛,总发生率为22.00%(22/50);经康复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而两组的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0 3,P=0.616 9)。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妇产科疾病类型之一,是由于各种诱因而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变得薄弱,导致盆腔内器官移位以及功能异常。相关临床资料表明,随着女性年龄逐渐增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病率也随着增加。目前已婚育的妇女中,约有37.80%~45.20%均伴有程度不一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而导致该疾病的重要原因是分娩[2]。

盆底肌锻炼是通过主动性的盆底肌群收缩训练,唤醒受损盆底神经肌群,使盆底肌群弹性及肌力增加,逐步恢复盆底肌群的功能。通过不同参数的盆底电刺激,使刺激盆底神经及肌群受刺激而增加盆底肌群被动收缩,提高盆底肌肉弹性及收缩强度,使膀胱兴奋受抑制,从而有助于盆底肌力锻炼,以达到有效治疗尿失禁。通过生物反馈治疗可以引导患者有意识的、主动的进行盆底肌群收缩锻炼及舒张锻炼,经过自主性、节律性、反复性地收缩尿道口肌肉、肛周肌肉及阴道邻近肌肉,以达到盆底肌群收缩力及紧张度有效提高[3]。该次研究结果可知,通过早期给予顺产分娩妇女以及剖宫产分娩妇女实施盆底肌锻炼、生物反馈及电刺激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盆底肌恢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理功能。

综上所述,不同分娩方式包括顺产分娩以及剖宫产分娩均会造成产妇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损害。因此,临床应针对顺产分娩产妇以及剖宫产分娩产妇分娩后的身体状况,尽早接受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从而有利于恢复盆底肌功能。

猜你喜欢

顺产障碍性肌群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核心肌群
——稳定身体的“磐石”
更正
顺产分娩预防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价值
顺产后为什么还要在产房观察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