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转换的多维建构*
2018-04-03王丹,于波
王 丹,于 波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山西 汾阳 032200)
“话语是思想的‘外衣’,是思想掌握群众的‘酶’。”[1]现代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兴起和飞速发展,深刻影响着高校思政课话语环境。特别是近年来个性化、多元化和生活化的新媒体话语对高校传统思政课话语体系构成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因此,破解高校思政课话语困境,积极推动高校思政课话语转换势在必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转换,就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背景、时代要求和新媒体环境,恰当合理地转变和调适话语方式,运用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和话语转述来传递相关知识和信息,以此达到教学目的和教育意义”[2]。具体而言,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转换应当从主体维度、空间维度、语境维度、媒介维度等多层次全方位的角度进行建构和革新。
一、主体维度:契合当代大学生的话语诉求,实现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换
在“互联网+”的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追求个性化、差异化和独立性日趋明显,他们期盼凸显自身的主体地位,拥有更多的自主思考和彰显个性的机会。对此,处于新媒体时代背景和主体间性大环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也应当从主客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使受教育者真正感受到主人翁身份。基于此,高校思政课话语转换要充分了解话语主体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的表现方式及运行规律,尊重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愿望和个人诉求,准确地设定高校思政课话语转换的方式方法和预期目标。
“理论因植根于生活实际而能说服学生,教学语言因贴近生活而能吸引学生,抽象的教材文本因与‘生活世界’实现了真正的‘链接’而还原为鲜活的生活本身。”[3]但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最大的误区就是习惯运用纯粹的政治话语表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运用深奥的政治理论去解释理论。而这些过度的政治宣讲和政治教育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厌烦和逆反心理,他们大多数认为政治与已无关,因而对政治话语不感兴趣,与政治话语具有很大程度上的距离感和陌生感。他们更倾向于用日常话语、生活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念思路,而对于政治话语难以准确地把握和理解。因此,高校思政课话语转换的关键之处就是契合当代大学生的话语诉求,将一些宏观层面的政策话语、文件话语、理论话语合理恰当地调适和转换为微观层面的生活话语,实现政治话语的日常化和生活化,进而呈现高校思政课的本真品味和最终旨归。也就是说,思政课教学语言要朴实自然,更加亲民,更加接地气,贴近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兴趣爱好,合理地运用生活话语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话语和文件话语做出有意义的、通俗的、恰当的解释,并把教材话语诠释为当代大学生喜爱的、趣味性的、新颖的、意味深长的生活话语,从而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生命力、亲和力和感染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都很重视话语的转换与创新。马克思曾尖锐地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思辨语言:“哲学,尤其是德国的哲学,喜欢幽静孤寂,闭关自守并醉心于淡漠的自我直观……;它被当作一个魔术师,若有其事地念着咒语,因为谁也不懂得他在念些什么。”[4]毛泽东也说:“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5]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也曾指出:“马克思主义都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6]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善于运用通俗朴实的语言讲述生活道理,他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喻为“总开关”“总钥匙”[7],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8]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喻为“空气”[8]165。再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些生活话语与百姓生活同频共振,通俗易懂而又道理深刻,历经实践检验又令人回味无穷。
由此可见,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只有牢牢地掌握话语主导权,将思政课教学中的政治话语转换为生活话语,才能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当代大学生对思政课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魅力。
二、空间维度:打造自由宽松的话语场域,实现单一话语向对话话语的转换
在现代社会中,新媒体技术主要是以“互联网+”为关节点的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和交往方式,将人们放置于一个多元开放、双向互动交流的环境和场域中。同样,新媒体技术也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空间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中,高校思政课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具有平等获取知识、信息的路径和机会,打破了传统媒体环境下教育者通过单向线性灌输的教学方式,解构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呈现“主体—主体”的新型教学关系。换言之,新媒体技术使整个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由单向线性传授向交互性合作转变、由刚性封闭控制向自由开放转变、由静态分离向动态参与共享过渡所具有的‘互网络性’(internetivity)与‘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交互性特质”[9]。因此,新媒体语境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应当是“双方共同在场,合作投入,共同参与,但这不仅仅是指双方狭隘的语言谈话,而是指双方精神和心灵的真正‘敞开’和‘接纳’”[10]。 正如英国学者戴维·伯姆所说:“对话是促进对话者共享意义的溪流。”[11]对话者之间毫无保留地互诉衷肠、分享自我见解,进而促进共同提高,正是对话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只有教学双方共同在场,共同参与到对话空间和场域中,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主体间的对话和沟通。可见,新媒体技术改变了过去知识和信息的单向灌输模式,使得信息传输呈现多元化、交互式、对话式的话语特征。
但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教师的“话语霸权说”和“话语控制说”的话语表达方式,教师始终站在“话语制高点”讲授权威性政治观点和思想学说,学生话语权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进而导致高校思政课出现学生话语失语失声失效的现象。为此,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在和谐平等的话语空间和话语场域中实现教育者单向话语向对话话语的转换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首先,要打破过去教师灌输式的课堂独白和“一言堂”报告会,扭转教育者独白、受教育者无言的话语交往方式,确立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地位。告别教师一人独挡的教学支配者和控制者的角色,积极开展话语对话,实现教育双方的话语交往和话语共享。尤其在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给学生保留一定的教学空间,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赋予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声音和话语,阐释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想理念。其次,要善于借助微博、微信、QQ交流群、APP、校园论坛等新媒体技术搭建讨论平台,设置讨论议题,及时发布信息,保证每个话语主体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并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立体式、裂变式、碎片化的互播方式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这在无形之中实现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线上与线下对话、交往的无缝衔接,有助于双方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话交流,营造更为自由、宽松、平等的对话场域。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媒体场域中,教育对象接触较多的就是以微博、微信等用“微话语”形式进行“微交往”的新媒介空间,教育者也应及时关注新媒介空间中出现的时事新闻、社会热点、群体舆论和受众思想,对受教育者的网络话语进行有针对性地价值导引和文化引领,切勿一味地迎合教育对象的精神需求而出现调侃式、随意式、娱乐式的话语奉承和对教材话语的庸俗化解读。
三、语境维度:创设底蕴深厚的话语情境,实现文本话语向价值话语的转换
现代新媒体技术的革新使得高校思政课的话语体系身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信息现代化等纷繁复杂的多元语境中,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话语方式、交往模式往往滞后于多元语境的发展,在主体话语的传授过程中易出现语境混乱、错位和异化等现象,致使受众对象容易对高校思政课原始文本内容及价值内涵的歪曲和误读,进而背离高校思政课话语转换最初的教育意义和价值意旨。为此,只有对多元话语情境进行有效甄别、筛选和研究,创设底蕴深厚的话语情境,优化高校思政课的话语生态,才能真正揭示多种语境中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深层内涵和理论魅力,才能使意涵丰富、契合语境的话语得到有效传播和弘扬。而底蕴深厚的话语情境需要有生命力、有温度、有意义和有活力的价值话语来建构和打造。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文本色彩过于浓厚,无法引发受教育者的心灵共鸣和价值认同,不容易激起受教育者们的兴趣和热情。因而,高校思政课传统的文本话语应当向价值话语转换。从根本上讲,高校思政课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教育,它除了进行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育之外,还承担着对当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教师要善于挖掘思政课文本话语中蕴含的道德认知、审美价值和是非善恶,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反思、批判、创新当下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使其追求一种更有意义和价值的现代化发展方式。因此,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将文本话语转换为价值话语,解决好“知”和“信”二者之间的关系。
新媒体环境中,高校思政课教育者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创设现实情境、历史情境和论争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中国和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从历史进程中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变迁,在争论中进行研究和思考,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基于这样的多重教学语境,教师还要巧妙及时地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将抽象的文本话语转换为意蕴深厚的价值话语,赋予理论话语以生命的温度和感染力,进而融入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并转化为其自觉的价值认同和行为向导。同样,受教育者要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做到真学、真懂、真信,规避“话语”和“思想”“行为”的鸿沟,从而解决“知”和“信”的矛盾,达到“知识”和“信仰”的深度融合,真正起到心灵教化和价值引导作用。因此,思政课教师在新媒体语境中一定要做好价值引领,彰显人文关怀,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受到熏陶和感化,达到高校思政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四、媒介维度:拓展便捷通畅的话语渠道,实现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的转换
现代媒介革命性地倾覆了传统媒介中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自上而下、单向说教的传播模式,通过现代媒介技术平台传播的信息量更加丰富多样,彼此沟通交流的方式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新媒介技术以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多重话语作为日常生活的话语沟通方式和话语承载方式,使人更易于接纳、认可和采用。当代大学生作为运用网络媒体技术最主要的群体,他们求知欲望强烈、思维活跃、敢于挑战权威,而新媒体语言的时髦化、碎片化和草根化正好成为大学生张扬个性、表达情感、沟通思想的有机载体,这无疑对高校思政课“高上大”的传统话语构成了严重挑战。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借助网络技术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渠道,实现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的转换。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和持久力在于它和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实践之间的紧密关联。从话语资源的角度而言,社会发展的动态性,决定了高校思政课话语的时代性、发展性。在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转换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讲好时代话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关注时代发展和变迁,学会运用时代话语进行课堂教学,实现话语表达的与时俱进。如“‘美丽中国’——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话语表达、‘健康中国’—— 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话语表述、‘平安中国’——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话语再现”[12]。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力”网络话语。网络话语的典型特征是 “诙谐幽默、形象生动,有创新,反映一定的社会现实,有较强的时代性”[13]。这对于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好奇心强烈的大学生来说,网络话语是链接他们了解和认知世界的重要窗口。大多数网络话语都是由某一件具体事件演化而来,又高度浓缩了某种社会现象和群体心态。高校思政课教育者要恰当合理并富有创意地把有些网络话语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话语的运用千万不可庸俗化,不可降低思想理论本该有的品质和内涵,不可歪曲和误读原有的政治观点,不能背离了课程的旨趣,在价值导向上必须积极弘扬时代主旋律和正能量。
高校思政课教育者还要主动适应新媒体技术的常态化,在教学活动中娴熟地进行“触网”和“入微”,善于针对当前时事热点、社会现象、群体事件和社会主体思想观念的变化在新媒体技术平台进行话题讨论和议题设置,并及时针对大学生关注的话语现象、话语内容和舆论方式及时进行直接有效地话语交流,优化新媒体平台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沟通效果。换言之,从媒介维度重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话语,就必须保证承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渠道的通畅便捷,使其话语通过新媒介平台真正抵达教育对象,帮助教育对象自主实现对现实社会的理解和思考。只有这样,高校思政课才能依托网络媒体技术平台顺利实现话语沟通,不仅实现政治理论和思想观念的有效传递和接纳,而且有助于主体精神的建构和心灵情感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