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带下门浅析

2018-04-03刘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要诀吴谦心法

刘蓉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恩施 445000

《医宗金鉴》[1]是清·乾隆年间,由时任太医院右判的吴谦等编纂的一部官修综合性医学著作。其内容丰富,理法严明,方药俱备,极具学术价值。《郑堂读书》赞其“酌古以准今,芟繁而摘要,古今医学之书,此其集大成矣”。其中《妇科心法要诀》全面总结了清以前的妇科临床成就,集前人的医学精粹,更汇集了作者独特的医学见解和临床经验,对中医妇科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妇科心法要诀》将带下病的论治独列于带下门,其篇幅精短而全面,论述了带下病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方药,全文并无高谈阔论却言简义深,对临床治疗带下病具有广泛的参考价值,值得深入探讨。现将《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带下门作如下浅析,不足之处望同道斧正。

1 带下病病因,强调湿邪为患

吴谦认为“带下有余皆湿化”,指出带下病皆是从湿而得,湿邪是带下病的主要病因。并对五色带下的湿邪分属作了注释,注曰:“色青者属肝,为风湿;色赤属心,为热湿;色黄属脾,为虚湿;色白属肺,为清湿;色黑属肾,为寒湿也。”可见,青带为风邪入胞化湿而致,赤带为血受热湿而化,黄带则属脾虚生湿而成,白带清稀乃因肺受湿邪,黑带因肾受寒湿而致。由此可知,凡带下病,湿邪均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

2 带下病病机,突出冲任受损

《素问·骨空论》谓:“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病带下瘕聚。”《妇人大全良方》亦言:“妇人病三十六种,皆由冲、任劳损而致。”吴谦秉承了这一观点,在五色带总括开宗明义,“带下劳伤冲与任,邪入胞中五色分”,高度概括了带下病的关键病机为冲任受损,风邪侵袭胞宫,血受其邪。冲任二脉是奇经八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冲,乃要冲,为“十二经脉之海”,为“血海”。当经络、脏腑气血有余时,冲脉可为之储存,经络、脏腑气血不足之时,冲脉则予以灌注,以维持人体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其中包括对女性生殖系统所需气血的调节[2]。任脉为“阴脉之海”,主一身之阴,总司人体阴液。王冰注:“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叶天士言:“血海者,冲脉也,男子藏精,女子系胞。”可见,冲任二脉与女性生殖的生理、病理均密切相关。冲任受损,则气血失调,人体阴液输布失常,聚而生湿,湿邪下注胞宫而发为带下病。

3 带下病辨证论治,以补、泻、燥、涩、寒、温为法

吴谦论治带下病,提出“治从补泄燥寒温”的治则,强调“其从补、从泄、从涩、从寒、从温,则随证治之”。并从外邪入胞带下、瘦人湿热带下、带下腹痛、带久淋漓四方面进行了论述,其遣方用药无不处处体现补、泻、燥、涩、寒、温之法。

3.1 外邪入胞带下

外邪入胞带下指六淫之邪入于胞中,邪客胞宫而胞中不虚的带下病。吴谦谓“邪入胞中吴茱萸”,拟吴茱萸汤,以祛风散寒、温经止带。方中吴茱萸、肉桂、干姜温中散寒,干姜兼具燥湿之功;半夏燥湿,茯苓利水渗湿;防风、细辛、槀本祛风散寒。对色赤、色青、色白、色黄、色黑者,则“随证治之”。色赤、黄而粘者属有热,加黄连、栀子以除热;色青者加防风、栀子;色白属劳役过度或者饮食不节而损伤脾胃,阳气下陷者,方用补中益气汤以益气补中而止带;色黑者,属虚而困湿,宜六味地黄汤滋补肝肾而除湿止带;色黄而淡则兼有脾虚,若时时带下,饮食减少,中气不足,可服六君子汤补气健脾,若时时带下,健忘怔忡,则属思虑过度,治宜调补心脾,方用归脾汤。

3.2 瘦人湿热带下

武之望《济阴纲目》有“清白散,治白带,得丹溪法,然配四物,与瘦人多火者相宜”、“丹溪治带主于热生湿”之言,吴谦遵旨前贤,指出瘦人湿热带下宜用清白散加减治疗。方用四物汤补气血,加黄柏清下焦之热,以椿皮燥下部之湿,且椿皮味苦、涩,可固涩止带,姜炭味涩,守而不走,亦长于固涩。诸药合用,清热燥湿、固涩止带以治其标,调补气血以治其体弱之本。热偏重,加地榆、荆芥、黄芩以加强除热之力;湿偏重者加苍术、白术以利湿;滑脱者加龙骨、牡蛎以增固涩之效;带久不止者合用四君子汤以补气升提而止带。

3.3 带下腹痛

吴谦认为,带下腹痛可分为“带下胞中冷痛”和“带下少腹胀痛”。带下胞中冷痛,属寒湿,方用四物汤加附子以散寒除湿止痛,加官桂补肾阳、通脉止痛,再加散寒作用较干姜更为持久的炮姜。若带下日久,则阳气下陷,宜加升麻、柴胡以升举阳气;加龙骨、牡蛎、赤石脂以收敛固涩止带。对于带下少腹胀痛,污水绵绵,属于湿热者,吴谦法从张从正,主张用导水丸治疗。张从正《儒门事亲·湿门》谓:“凡妇人赤白带下,或出白物如脂,可服导水丸……妇人有污浊水不止,亦同此法也。”方中牵牛、滑石利水渗湿,黄芩清热燥湿,生军清热泻火利湿。诸药合用,湿热可除,腹痛可止,带下可愈。属于湿寒者,吴谦拟利气温行之万安丸,药用牵牛、胡椒、小茴香、木香。方以牵牛利水渗湿,胡椒、小茴香、木香温中散寒止痛。

3.4 带久淋漓

吴谦认为,淤血所化、疮疡脓出及白浊、白淫等带久淋漓之物均属于女子带下类,辨证之时需“更审疮脓淤血化,须别胞膀浊与淫”。若带下日久,淋漓不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淋漓之物或臭或腥秽,则是败血所化,病在胞宫,若淋漓之物像疮脓一般,则不是淤血所化,乃内痈化脓;若淋漓之物如米泔,且尿道不通利,则属于膀胱白浊病,若尿道通利,则属于胞宫白淫病。带久淋漓病机以下元虚损、胞寒、气脱为多见,方用威喜丸或固精丸随证调治。威喜丸出自《串雅内编》,方用白茯苓、黄蜡。白茯苓甘淡,甘能补中,实心脾,淡能利窍,除湿热;黄蜡甘温,能补能涩。二药合用,使得清浊升降复常,带下自止。固精丸出自《会约》卷十三,主治下元虚损,滑精带下。方中菟丝子、韭菜子滋补肝肾,固精止带;五味子涩精;桑螵蛸固精止带;茯苓利水渗湿;龙骨、牡蛎、赤石脂收涩止带。诸药合用,肝肾得补,下元乃固,带下自止[3]。

4 结语

带下病是中医妇科四大症之一,为妇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带下门对带下病的论治遵旨前贤,但师古而不泥古,在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医学见解,也汇集了自身的临证经验,对带下病的临床治疗颇具参考价值,值得我们潜心学习,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清·吴谦.医宗金鉴(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黄云亮.谈谈冲任督带与妇科的关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1(1):27-30.

[3]张焱,袁叶,刘小渭,等.读《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有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9):1189-1191.

猜你喜欢

要诀吴谦心法
陕建的“要诀”:无限扩充动能——国企党建如何“推波助澜”
国防部来了新发言人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小模大样
《杂病心法要诀》对《金匮要略》的继承与发展
潜阳封髓丹临床运用心法
试论《周易》的心法
提升魅力有要诀
治瘦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