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手足口病289例临床观察及治疗策略

2018-04-03马红峰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对症疱疹口病

马红峰

山东省聊城市肿瘤医院儿科,山东聊城 252000

手足口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导致手、足、臀部及口腔出现丘疱疹。造成疾病的病毒较多,常见的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及EV71型。患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厌食、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或疱疹,手、足、臀部也会出现丘疱疹[1]。随着疾病的发展,患儿会表现为呕吐、头痛、甚至出现昏迷。少数患儿会出现心肌炎、肺水肿等,重症患儿若不进行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该次研究选取289例手足口病患儿,对其临床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析治疗策略,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3年5月—2016年8月,选取该院接收的289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男性患儿181例,女性患儿108例,年龄<1岁的有59例,年龄在1~5岁的有198例,年龄>5岁的有 32例,平均年龄(3.4±0.4)岁。 所有患儿均符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轻症患儿168例,重症患儿121例。包括幼儿园患儿85例,小学20例,散居儿童184例。

1.2 方法

轻症患儿进行常规治疗,一般无需进行住院。门诊医生应告知家属观察患儿病情,若出现重症早期表现应立即就诊。一般治疗原则为对症处理,可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一般选择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0~15 mg/kg,发热及重症患者加用静脉滴注热毒宁或痰热清注射液。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3]。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做好口腔护理,采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及开侯剑喷雾剂(儿童型)。对于出现高热的患儿采用退热药物及进行物理降温,惊厥者可给予镇静剂。

重症患儿采用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于神经系统受累的患儿采用甘露醇降颅压,0.5~1.0 g/(kg·d),静脉滴注30 min,4~8 h/次,可根据患儿的病情,改变给药间隔。甲基泼尼松龙 1~2 mg/(kg·d),氢化可的松 3~5 mg/(kg·d);地塞米松 0.2~0.5 mg(kg·d)。 根据患儿病情注射免疫球蛋白,0.4~1 g/(kg·d)[4],总量为 2 g/kg。对于呼吸衰竭的患儿,需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吸入氧浓度≥80%,频率20~40次/min。根据患儿的病情控制液体入量,给予生理盐水 60~80 mL/(kg·d)g,2.5~3.3 mL/(kg·h)。休克患儿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30 min内完成补液[5]。

1.3 判定标准

诊断标准:患儿出现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发热、手、足、臀部出现丘疱疹,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部分患儿伴有咳嗽、食欲不振等症状。咽拭子、咽喉洗液、粪便、肛拭子、脑脊液、疱疹液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出肠道病毒并检测到病原核酸。患儿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显著升高。出现呼吸困难,肺部湿罗音增多[6]。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15×109/L)或显著降低(<2×109/L)。

疗效标准:显效:经治疗后72 h内体温正常,皮疹消退,未出现并发症;有效:经治疗后72 h后体温正常,皮疹明显改善,未出现并发症;无效:经治疗后无效果,高烧或低烧,皮疹无变化,出现头痛、恶心等并发症。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选取该院接收的289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男性患儿181例,占百分比为62.6%,女性患儿108例,占百分比为37.3%,年龄<5岁的共257例,占百分比为88.9%,年龄>5岁的有 32例,占百分比为 11.0%。调查结果表明男性患儿多于女性患儿,且好发于6岁以下患儿。幼儿园患儿85例,小学20例,散居儿童184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9.4%、6.9%、63.6%。分析结果表明散居儿童患病例数较多。

2.2 临床治疗结果

该次进行治疗的289例患儿,显效共181例,有效10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7.9%。4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包括心肌炎2例、肺水肿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

3 讨论

手足口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患儿口腔黏膜出现溃疡,舌、牙龈、上腭、咽部出现疱疹,手、口腔、臀部、足出现丘疱疹,之后出现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少则就几个多则数十个。疱疹消退后无色素沉着。少数患儿病情发展较快,在1周内出现脑膜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极少数患儿会因为病情危重导致死亡[7]。重症患儿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眼球运动障碍、惊厥,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呼吸困难,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灰出冷汗、四肢发凉等。临床经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血生化检查、血气分析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表明白细胞计数变化,双肺纹理增多,呈现网格状,斑片状阴影[8]。

该次研究发现散居儿童以及幼儿园儿童患病较多,可见密集的人群容易导致疾病传染,儿童接触到感染的玩具、毛巾、衣物等均有可能被感染。儿童在面对面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儿童吸入会引发手足口病。该次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应立即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治疗手足口病的原则是,及时发现,尽早救治。对于患儿的日常用品要进行消毒,患儿的排泄物要及时处理。对于不同症状进行分别治疗,发热可进行物理降温,对皮肤进行护理,防止患儿抓挠疱疹,对于破裂的疱疹可采用药膏涂抹,防止感染。该次经救治的289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9%。可见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对症治疗,效果显著。在病毒较为流行的季节,教室、家里要保持良好通风。指导患儿养成正确的吸收姿势,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对于儿童的玩具、餐具、衣物、毛巾等个人用品要在阳光下暴晒。同时家长要注意,减少带儿童去人群密集的地方,降低感染的机会。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儿童的营养均衡,防止儿童过度疲劳,造成身体免疫力降低。

综上所述,在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治疗时要对症治疗,密切观察手足口病患儿病情,防止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陈耀华,张敏涛,刘小燕,等.加味清热泻脾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2):211-212.

[2]曹新民.自拟泄热解毒汤联合西医常规对症支持干预治疗小儿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3):537-539.

[3]周小盘,高丽.丙种球蛋白的两种不同用法对小儿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临床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8):78-79.

[4]王春颖,吴东平,傅锡霖,等.干扰素、炎琥宁联合心理干预联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8):222-223.

[5]汪小君,李小红,朱莉,等.小儿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4):762-762.

[6]李兰霞.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重组干扰素喷雾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3):69-70.

[7]区远赵,伍思贤,黄永兴,等.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3):150-151.

[8]杨嘉恩,唐金模,吴春城,等.银翘蒿芩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医药通报,2017,16(1):49-51.

猜你喜欢

对症疱疹口病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对症灸治,中耳炎不再犯
空心菜为什么烂根 找准原因对症防治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是药三分毒乃药不对症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改良Trizol-SiO2法在咽拭子及疱疹液EV71-RNA提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