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考命题特点谈对文言文教学内容的把握

2018-04-03邱根秀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文意文言文言文

邱根秀

(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闽侯 350100)

文言文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艺术手法高妙多样,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无不展示作者的独具匠心,读来受益良多。文言文既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又是难点。近年来,各省市中考越来越重视对文言文的考查,题型也在不断变化中。

一、中考文言文命题特点

笔者查阅了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一些中考语文试卷,发现一些共性与特性。文言文命题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重视对课内文言文的考查。即考一篇课内文言文阅读,如海南省和重庆市2018年中考试卷,其中海南卷是命制两篇课内文言文,让考生任选一篇。(二)重视对课外文言文的考查,如2018年江苏无锡、扬州、南京、江西、浙江杭州等地卷子。(三)课内外兼重。1.课内外各一篇对比阅读,如2018年江苏淮安、福建、广东深圳中考卷子。2.课内一篇,课外一篇,两篇分开,单独命题,不是对比阅读,如上海近四年(2015-2018年)中考试卷。3.课内一篇,但在最后一小题有一个资料链接,是课外文言文,即这篇课外文言文是针对最后一小题而言的,如北京市近两年(2017-2018年)的中考文言文命题。

从笔者收集到的试卷来看,各省市考查课外文言文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只考课内一篇文言文的省市较少。从分值来看,大部分地区中考试卷的文言文分值有占到整张卷子的10%以上,其中,上海市的分值最大,从2016至2018年,都是课内一篇9分,课外一篇12分,共21分。

大部分地区中考文言文试题的考查点,主要是解释文言字词、断句、翻译句子、理解文意、分析概括人物特点等。但也有少数地方有一些特色考点,如福建2018年中考卷文言文最后一小题“甲文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他琴音的高妙”,海南省2018年中考文言文试题里有考查字词读音,上海2015年至2017年近三年中考文言文都有考查文学常识。

台湾地区的中考语文试卷,有三大题型,一是单题,二是题组,三是写作。单题和题组都有文言文考查部分。单题就是一个题干,一道选择题。题组是一篇短文,配有两道或两道以上选择题。台湾地区2017年中考语文卷34道单题中有9道文言文题,这类文言文题型的特点是题目是文言文,主要考查对文意的理解,9道题中只有1题考查字词意思,这道题题目是“下列文句中的‘如’字,何者与‘如期完成’的‘如’字意思相同”,选项是四个文言句子。 题组考了一题,内容是改写自葛虚存的《清代名人轶事》,文字简短,配有2道选择题,分别是考查词性和对人物的评价。台湾地区2018年中考语文卷33道单题中有8道文言文题,其中只有1题考查字词意思(题目是“下列文句‘ ’中的字,何者意义前后相同”),1题考查写作手法,其余都是考查文意理解。题组考了两题,一篇是改写自《太平广记·青州客》,配有3道选择题,其中有一题考查“文末这段文字的作用”;另一篇是改写自萧统的《陶渊明集序》,配有2道选择题。从近两年台湾中考文言文来看,其文言文的题量较大,全是选择题,没有主观题,这种题型跟翻译和解释字词意思等主观表述题相比,难度会低些,考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也会低些。其主要考查点是对文意的理解,但2018年与2017年相比,新增了对写作手法和文段作用的考查。

二、文言文命题与课标对接情况

从以上命题特点来看,中考文言文的考查点与课标要求和国家部编语文教材教师用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等脱节、不对应。这些试卷主要是考查对文言字词、句子等文意的理解,客观题多,主观题少,对文本的鉴赏与评论更是少之又少。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针对文言文特别提出“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的要求。其次,国家部编教材教参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除了疏通文意外,还有对文本思想、文体风格、语言的赏析等。如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文言文单元,单元目标是:1.阅读古代诗文名篇,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其智慧,体会其笔下的美好境界;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课文,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把握诗文的丰富内涵,体味语言之美;3.随文理解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适当关注一些有规律的语言现象。对该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小石潭记》又作了如下要求,将“把握作品作为典型游记的特点”作为教学重点,要求理清本文的线索,把握该文在描写景物方面,用词的准确生动。课标与部编教参所要求的教学内容是多元丰富的,而考试的考点比较单一,停留在浅易文意理解上,对文章、文学、文化等层面的考查几乎是缺失的。

三、有效把握文言文教学内容的方法

(一)言文融合,应试与素养共抓

在文言文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存在文言脱离现象,即先梳理文言文中的语言知识,解释字词意思、翻译文本、讲解语法结构等,接着欣赏文本的思想情感,言与文被割裂。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学语言知识时显得枯燥无趣,在赏析文本思想情感时又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言文有效融合,在揣摩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探究文本的思想与情感,品味文化内蕴,这样可解决这一矛盾。应试背景下,文言文考点是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抓手,如果考什么就教什么,势必会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所以应试与素养共抓,在有情有趣有味的课堂环境中,在培养学生素养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知识点是教师教学中要努力探寻的方向。

(二)夯实基础,重视诵读积累

从全国各地的中考试卷来看,文言文考课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因此文言文教学时,让学生死记硬背已行不通,而是要让学生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并教给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文言课文中关键实词的含义、常见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常见虚词的含义和文言句式等,这些是阅读文言文的钥匙,应让学生积累掌握。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语言,学习语言的最好方式就是多读、熟读,所以对教材的每一篇文言文,都应鼓励学生熟读成诵,胸中文言篇目多了,文言文的语感也就熏陶出来了。

(三)提升教师素养,培养学生文言欣赏能力

经过时间的洗练,流传至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篇目,思想性、艺术性欣赏价值都很高,其考究的章法、笔法,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教师要永不止步地学习,丰富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文言欣赏品味和鉴赏能力。教师可看申小龙的《汉字与文化》、黄灵庚的《训诂学与语文教学》等专著,从而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引导学生在字句间因声求气、因气悟文、因文解言,[1]探寻文化的内涵,将言与文有机结合在一起。

文言所要传达的“志”和“道”,与选择怎样的“章法”“笔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解文言文行文章法,提升对章法、笔法的鉴赏能力,教师可阅读清代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夏丏尊《文章作法》、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等专著。同是游记类作品,比较《小石潭记》与《醉翁亭记》,就会发现,所言志与情不同,文章所运用的笔法就不同。《小石潭记》着意渲染凄寒、幽怆、寂寞的气氛,表达作者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全文几无虚词,语言简练。《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优美的环境与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和游山宴饮的乐趣,全文用了很多虚词“也”,音乐感、节奏感强,传达出一中悠哉悠哉的韵味。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章法、笔法与文章思想情感的关系,带领学生好好品味鉴赏。

教师还应大量阅读古文,如《古文观止》《资治通鉴》等,达到一定量的积累,才能旁征博引、更好地体会古代文人墨客的思想情怀,能深切地感知其文化内涵。如《湖心亭看雪》,最后一句是“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痴”,这样的闲情逸致我们有吗?如何让学生理解文人的“文化之痴”,这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和积淀。由此篇联想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它和《湖心亭看雪》有异曲同工之妙,“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两人者耳”,这何尝不也是一种“痴”呢!教师可将两篇文章组合起来教学,还可以去发掘类似的反映文人之痴的古文,让学生通过学习一篇,了解一类,了解一种文化现象。

(四)关注语言审美,引领学生学以致用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组织”,语文教学的重点,除了感悟其思想文化内涵外,就是欣赏并学习其巧妙的语言组织,学习作者如何表情达意,如何生动形象又细致入微地写景、叙事、抒情。有些语文课被上成政治课或是历史课,就是只关注内容,而忽略了言语形式。

品味欣赏文言文语言的方法有以下四种颇为有效。1.引用前人评论,让学生看看前人是怎么评论的,在前人评论的基础上获得启发。如《木兰诗》,既可引用古人的评点,谢榛的《四溟诗话》,胡应麟的《诗薮》都有对其评点;又可引用现代读者的评论,如蔡厚示的评论,他认为《木兰诗》语言繁简得当,“它有时‘惜墨如金’,写的极简;有时又‘泼墨如水’,尽力铺排。”[2]让学生根据这个评点,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具体赏析。2.对比赏析法。另外出示一句与原文对比,引导学生揣摩赏析。如教读《答谢中书书》时,可设置如下问题进行语言品味:

对比“晓雾将散,猿鸟鸣叫;夕日欲退,沉鳞跳跃”和原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你发现原文哪些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对比揣摩,学生会发现“歇”“乱”“颓”“竞”用得贴切富有情感,增添了动态感,有拟人化的味道,这就是文学的语言。

3.文言还原法。教师在教读文言文时大致疏通完文意后,不妨让学生看着课件上出示的译文,让学生将其还原为文言文。看似简单,其实不易,学生很容易添字漏字改字,这个过程就是准确遣词造句的过程,就是品味语言、感受作品语言魅力的过程。

4.仿写运用。赏读完一篇文言文的写作特色后,让学生模仿其手法来写作。如《孙权劝学》的写作特色是:对白传神,以“话”塑人;侧面烘托,展示变化;言简意赅,表现有力。让学生仿照其写作手法,可布置“以身边同学、亲人为例,讲述其学画画、演讲……的故事,题目自拟”的写作练习。

(五)以任务为驱动,开展主题化学习

不断改进文言文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教学,创新中激发学生学的热情。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且不断变更学习主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开设以表演为任务的演读课,以《孙权劝学》为例,表演前备好“剧本”,即写好舞台提示,备注表情、心情、体态,深入文本体会人物形象。还可开设以“我是评论家”为主题的赏析课,评论的主题可以切换,如评论人物、评论思想、评论艺术特色、评论文化现象等等。

走进文本、亲近文本是学习文言文的前提,只有向它不断靠近,慢慢熟悉,才能消除距离感与隔膜感,从中获得智慧、启迪思想、习得素养。

猜你喜欢

文意文言文言文
《鬼神之明》的文意主旨与“明”字的含义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工筆文意之大化——关于田禾虎画风格元素特征的分析
表达准确,文意清晰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