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探析

2018-04-03左小文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师资中华传统

左小文

(福建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研修部,福建 福州 35002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脊梁,对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人文精神的涵养、健全人格的塑造、文化自觉自信的增强等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当前中小学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没有系统课程规划、没有纳入课程体系、师资力量短缺等一系列问题。要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扎根中小学校,充分发挥育人价值,必须构建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让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更加规范、更加科学。

一、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美国教育学者鲍尔斯(Samuel Bowles)与金蒂(Herbert Gintis)认为,课程即文化的再生产。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需要一门门生动鲜活的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领悟与传承。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一)落实国家政策的需要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年4月教育部颁发,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发挥学校课程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作用。[1]《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1月印发,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中小学校要以教材为重点,遵循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2]课程教材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教师教学环节渗透和落实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呈现给学生,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可以发挥课程教材传统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

(二)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有助于学校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独特的校园文化以及独特的学校管理制度,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丰富以及课程结构的创新,可以促使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创新。[3]从实践来看,不少地方成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指导学校精编传统文化教材、构建传统文化课堂模式等,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得以传承,发展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或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进而促使学校特色发展。

(三)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

中小学时期是“童蒙养正”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关键期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综合素养的提高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是培养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手段,中小学有了明确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目标,有了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现代文明相吻合的反映先贤智慧、中华精神的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对学生实施有效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如传统文化经典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奠定做人的美好德行,学习传统技艺能够让学生养成高雅情趣,了解传统生活、社会常识,能够让学生生活得更加顺应自然规律与社会秩序等。

二、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意见》印发后,各地进一步掀起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热潮,一些地区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都选择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并在学科课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以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活动,在实践方面,积累了一些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

(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缺乏系统规划

学校在规划和设计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时,往往缺乏系统深入的思考与规划。比如: 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与学校总体课程规划有着怎样的关系?根据学校情况可以开设哪些类型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一些学校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叠床架屋,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增加《论语》《道德经》等,始终没有解决“两张皮”的问题,不能有效综合利用师资、课时、教学资源。有的学校是国家课程内容不加整合、地方课程照单全收,课时总容量大大超出,加重了师生负担。由于没有统一的实施规划,还存在不同地区和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不平衡等的问题。

(二)传统文化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小学存在跟风和碎片化教学现象,缺乏整体思考和设计,比如有一部分学校喜欢选择经典诗词进行教学,有的学校选择一些传统的大众文化要素(如武术、剪纸等)开展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缺少体系,缺乏系统的安排。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一些学校的内容不能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或能力水平,较难为学生所接受。甚至有的学校由于教学资源缺乏,教师不清楚要教什么,依赖网络选取资源,出现了文不对题、不知所云的情况。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内容碎片化、系统性不足、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三)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单调,效果不佳

许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因为多数教师传统文化教育手段陈旧、方法枯燥、途径单一,一味采取灌输的方法讲授传统文化知识,轻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阐释,未能展现传统文化多姿多彩的面貌,不能给学生真正的启迪和引导。有的教师重形式、轻内容,强调学生的读、背、吟、唱,甚至让学生穿汉服、行跪拜礼等,形式多样却缺少灵魂。有的教师完全师从古人、照搬古人的做法,动辄整本背诵经典,过分注重量,而不讲究质,学生厌烦情绪严重。传统文化教育必须遵循传统文化学习规律,找对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避免形似而神散。

(四)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短缺

师资是教学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由于教师职前培养机制中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缺失,中小学教师队伍传统文化素养受到制约。再者,由于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没有固定的学科出身和对口的专业身份,比如国学教师多由文史哲专业的教师担当,没有专门的国学专业,职后传统文化教师的在职培训不受重视,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力度薄弱,基本处于无序松散的状态,影响了师资力量的提升。

三、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策略

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学校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从课程维度去寻找更多的方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程中,让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课程化,同时促进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合理化、规范化、优质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目标。

(一)将传统文化课程融入学校课程总体规划

学校课程规划是有明确目的、有计划的行为。课程的设计应该按照国家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的需求,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进行。依据《纲要》精神,学校课程建设应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因此学校在课程规划和顶层设计时要强化全课程育人,将传统文化教育与价值引领融合进去,形成具备中华传统文化根基的学校课程体系,对传统文化教育有一个整体思路。再结合本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将如何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整合到学校的课程方案中,对于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实施时间、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等均作出明确规定。

(二)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图谱

在目前中小学校没有统一的高水准的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的情况下,课程建设与开发可以依托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位一体”课程开发理念和思路,以此为基础构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框架,编写传统文化教材。[4]课程内容设置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为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三大版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构建内容模块,全方位、多层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感受力、理解力和理性认识。首先,依托国家课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实现国家课程与传统文化的深度关联。可在国家课程校本化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以彰显学科课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学科课程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应根据《纲要》关于在课程标准的修订方面落实学科课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落实课标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注意梳理本学科教材里传统文化内容的分布状况、呈现的方式、具体的类型、应达到的学习水平等,并能以图表或主题模块等的方式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呈现出来,方便在学科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学,避免在学科教学之上再叠加传统文化的内容。其次,开发优秀传统文化地方课程。文化教育系统应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区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发挥地方、高校专家和中小学教师的优势,为相关主题的课程构建提供指导与廓清知识错误,开发出适合学生成长需要、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地方课程。[5]再次,开发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通过开发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社团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班团队活动课程、主题活动课程等,强化传统文化在校本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发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应避免学段之间内容重复或缺失,内容不系统;避免缺少主题提炼,直接用经典的文本做教材;避免只读经典,缺少学生的探究活动;避免以偏概全,避免将专家个人的研究兴趣或者学校领导的偏好作为选择内容的标准等误区。

(三)改进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方式

学校应积极为学生创设文化氛围,通过文化去点燃学生的内心,以达到自主学习、自主选择和自我成长。学校应落实《纲要》关于在课程教学环节渗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无论是学科课程的教学渗透融入传统文化,还是地方、校本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都必须充分尊重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以学生为本开展体验式学习,让传统文化教学形式生动活泼,促动学生深入理解、体验和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让传统文化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促进学生的个体成长。传统文化课程实施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媒体信息引入课堂,通过设置生活化的场景和丰富多彩的教育情境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以通过主题活动、文化浸润等多种模式实施,让学生得到细致入微、春风化雨般的滋润,而不仅仅是理论的说教。传统文化实施还应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通过童真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并让学生轻松学到传统文化。教无定法,无论是哪一种实施方式,都必须灵动鲜活,循序渐进地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服务,为学生心中种下一颗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服务。

(四)增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师资力量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师资力量,应不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在全体教师队伍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职前师资培养选拔及职后的培训。[6]职前师资培养应加强高等教育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及讲座;创办国学专业,培养国学专业人才承担国学经典教育教学工作等手段加强师资的培养。在职前教师选拔阶段,逐步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师的招聘名额,并在教师资格和招聘选拔考试阶段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为了让更多的在职教师得到高质量的培训和锻炼,可以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线上学”等策略。“送出去”是指组织传统文化教师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训班。培训教师再发挥“种子”的作用,回到学校帮助教师通过传统文化学习,涵养师德,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并通过多样生动的校本研修活动,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与科研水平,帮助教师承担起化育人心的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请进来”是指加大师资培训经费投入,聘请知名或高水平的教师或专家进行指导和培训。“线上学”是指利用“互联网+”等方式组织教师线上线下学习,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培育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除此之外,创新师资培训模式,构建课堂培训和课外现场培训、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相结合等模式;将传统文化培训研修纳入教师考核标准,摈弃功利至上的立场取向的教师评价,也都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整体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师资中华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