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之对策分析
——以福建省为例

2018-04-03陈茂续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评估学校管理

陈茂续

(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

2014年8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2017年12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我国教育管理领域第一个关于学校管理的标准。创建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是福建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是从关注硬件设施转向关注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从数量扩张、条件改善向学校治理、质量提升转变的重要机遇。《标准》按照“管、办、评分离”的原则,推行教育治理,依法赋予校长办学自主权,使学校由“人治”转向“法治”。

2016年,根据教育部《标准(试行)》,福建省制订了《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评估标准(试行)》。75条C级量化指标,采取百分制量化方式评估,评估标准中6项“管理职责”得分率均达85%以上,且前置条件全部符合要求的学校,才可认定为“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根据2016—2017学年《基层报表》数据,全省有小学5188所、初中1692所(含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和完全中学),因为学校分布在八闽大地,数量众多,点多、线长、面广,省级层面无法实现逐校查,因此评估工作以材料审核为主,在通过材料审核的基础上,抽取一定比例的学校开展实地检查。2017年,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开发了网上评估系统,并对申报的854所学校进行网上材料审核,559所合格,295所不合格,合格率65.46%;同地对48所学校进行实地抽检,46所合格,2所不合格,合格率95.83%。评估最终确认:557所学校达到“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标准,297所不合格,合格率65.22%。2018年初,评估中心对评估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正式出版了《2018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报告》。

一、从评估数据看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之成绩

福建省贯彻《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力推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义务教育普及水平、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特殊教育每十万人口在校生数都多年保持全国领先水平。[1]

(一)学校管理水平总体较高,教育管理成效明显。2017年,573所申报小学自评平均分为96.7分,县评平均分为94.5分,市评平均分为93.3分,省级审核平均分为90.3分;281所申报初中自评平均分为97.2分,县评平均分为95.6分,市评平均分为92.9分,省级审核平均分为90.2分。无论小学,还是初中,从校评分、县评分到市评分、省评分,呈递减趋势,说明评估专家能层层把关和挤干水分,省级评分分别为90.3分和90.2分,比较符合福建省学校发展的实际水平,得到受检学校和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一致认可。

(二)教师和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从“管理职责”六项项目得分低于85%的学校数来看,其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等三个项目得分低于85%的学校数比较少,分别为25所、42所和54所,说明这三个方面做得很好。

(三)管理强项得分率都在95%以上,传统优势继续传承。从“具体管理要求”得分率来看,75个指标得分率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C44更新补充教学设施97.7%、C5执行学籍管理规定97.63%、C12遵守学生守则97.63%、C43控制考试次数97.63%、C28教师管理制度97.28%、C2保障随迁子女入学97%、C11坚持立德树人96.55%、C35落实国家课程标准96.51%、C1免试就近入学96.3%、C68校务公开95.61%。这十个项目是“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的重点项目,也是常规管理项目,所有申报学校都做得比较出色。

二、从评估数据看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之问题

2017年评估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医务室人员、法律顾问配备不足,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管理、校园开放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欠缺,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不足,学生运动和艺术技能达不到要求,家长委员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校长自主管理和民主办学尚待加强,农村学校管理比较粗放,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要进一步深化。

(一)教育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从“管理职责”六个项目得分低于85%的学校数来看,其中,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和谐安全环境等三个项目得分低于85%的学校数分别为132所、127所和98所,说明这三个方面存在问题较多。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新时代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的发展趋势,是学校管理走向法治与治理的重要保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个孩子享受有质量的教育是学校管理和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和不懈追求;构建学校安全管理体系、营造和谐安全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并享受美好学生生活的重要前提。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

从各区市创建通过情况来看,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泉州、南平和龙岩等三个市的通过率高于省均水平(65.22%),平潭、福州、莆田、漳州、厦门、宁德、三明等七个市的通过率低于省均水平(三明和宁德接近省均水平),其中泉州通过率最高(84.03%)、平潭通过率最低(20%)。十个设区市对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评估结果差异性较大。

(三)管理弱项得分率有待提高

从“具体管理要求”得分率来看,75个指标得分率排在后十位的依次是:C15心理健康教育71.41%、C51配置卫生室76.43%、C75开放文体设施78.69%、C36综合实践活动80.2%、C37实施校本课程81.01%、C72健全家委会制度81.17%、C40多种教学方式81.81%、C39实施校本作业82.82%、C71开展团队活动83.72%、C23掌握艺术技能84.8%。这十个方面是今后一段时间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的重点,要有针对性的措施增强规范性、减少随意性。

三、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之对策

学校要依据教育部新的《标准》和福建省的评估标准与办法,研究核心要义,把握精神实质,对照学校实际开展自评和创建工作,努力使强项更强、弱项不弱,突出抓好弱项和短板的整改工作,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办教育,通过制度化的管理手段达成学校的“育人”目标。

(一)关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1.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必然要求。现代学校制度的建构与实施是学校管理走向法治与治理的重要保障。学校要依法办学、民主管理,制定并实施学校章程,落实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党建工作,把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创造条件,让师生和家长参与学校治理,群策群力,在全社会营造支持义务教育发展的浓厚氛围。

2.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德树人,继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促进学生学习成效持续改善。[2]完善农村初中控辍保学责任制,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劝辍学生返校复学,并做到“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积极参加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根据反映的学业水平、课业负担、心理健康、均衡状况等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3.努力营造和谐安全环境。学校基础设施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安全与健康管理制度和教育措施落实到位。着力建设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美丽校园、和谐校园,营造良好育人生态,让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打造积极向上的书香校园、墨香校园、文化校园。

(二)缩小地域差异,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1.通过率比较低的设区市要加大指导力度。全省十个设区市中,五个设区市通过率比较低,市、县教育局要提高思想认识,把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与评估作为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学校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来抓,创建指导与材料准备两手抓,要逐校指导、评估。指导学校更新教育理念、转变管理思想、凝聚师生共识、诊断存在问题、督促整改提升。自评报告要用事实说话、用数字说话、用佐证材料说话。

2.帮扶农村学校提升管理水平。教育经费、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适度稳定乡村生源。通过对口帮扶和城乡教师交流,推广使用信息化教育手段,补齐农村教育管理短板。将村完小和教学点纳入中心校统一考核,加强对其管理和教学业务指导和督导。

(三)坚持问题导向,正确开方下药

1.切实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卫生室建设。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营造心理健康氛围,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心理营养,让每个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以片区为单位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大教研组,定期开展心理辅导优质课评比、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论坛等活动。特别关注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孩子、学困生等群体的心理健康,针对性地做好辅导工作,提高心理素质和学习能力。

卫生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严格的卫生室合格验收标准,加大卫生室的创建验收力度,逐校进行验收检查,硬件、软件、人员等方面达到标准。偏远地区可委托乡卫生院或村级卫生站完成卫生室的职能。不定期开展卫生工作专项督导,预防各种疾病,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2.大力开展综合实践和团队活动。统筹安排学校教育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外活动,与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果园、农场、教育基地、旅游景点等单位联系,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丰富学生社会实践内涵。教师指导社会实践列入工作量,纳入考核指标,记入人事档案,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享受与其他教师的同等待遇。加大对社会实践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学年参加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

少先队、共青团和学生会等组织机构健全、活动正常,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管理,有效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展现青少年风采和时代风貌。组建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组织,开展各种比赛,活跃课外生活,全方位育人。学校要安排功能室、专用教室等为社团活动提供便利,统筹校园周边资源为学生社团活动服务,聘请优秀家长、专业人才为社团活动指导老师。设立社团活动专项经费,为社团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3.开发校本课程,实施校本作业。根据学生实际,立足学校和区域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如福州开设三坊七巷文化、船政文化,龙岩开设红色文化,莆田开设妈祖文化等课程,地域特色明显,学生比较喜欢。提升教师素养,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包括环境、能源、交通、电子、通信、建筑、生活创意、智能控制等,以不同教学策略实施不同模块教学。

精心设计符合校情和学情的校本作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层设置基础题、中档题和提高题,对应夯实基础、形成技能和培养能力三级层次,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用书写、阅读、推理、记忆等方式拓宽校本作业类型和形式,减少无效劳动,杜绝照搬照抄和机械性重复作业。严控各学科作业总量,初中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规范校本作业批改。

4.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点拨和引导,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坚持导放结合,体现出“开放”的特点,只有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才能主动地学习。尽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求知的主动性,学生大胆动手、动脑、动口,提高思维、操作、语言、观察等能力。完善教学手段现代化,激活学生思维,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直观、有效,使学生“亲其师”,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的是“推动力”而不是“压力”。

5.培养学生艺术技能。将音乐、美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和校长年度考核指标,建立完善艺术评价制度。学生广泛参与社团或兴趣小组,毕业生能掌握一门艺术技能。建立学校美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将学校艺术课程开设、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等情况纳入平台统一管理。

6.建立和谐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关系。学校都应建立家长委员会,并推动建立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与任务,为和谐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做贡献。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开展校外活动提供教育资源和志愿服务。开放学校体育馆、艺术馆、田径场、球场等文体设施,让社区群众共享政府公共资源,融洽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今后,在福建教育评估新模式的引领下,福建将继续以学生学习成效持续改善为导向,严格按照《标准》实施评估,有效服务政府治理、学校办学和社会评判,督促申报学校制定并落实“一校一案”,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重在建设,逐步形成“标准引领、管理规范、内涵发展、富有特色”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的良好局面。

猜你喜欢

评估学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学校推介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评估依据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管理的另一半
EMA完成对尼美舒利的评估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