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时政 妙趣横生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2018-04-03张河珍
张河珍
(宁化第一中学,福建 宁化 365400)
时事政治就是指最近一段时间内的国内外大事,[1]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全局性的事件,主要表现为党政、社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2]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渗透时政教育,不仅能够增强政治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死记硬背、枯燥无趣,对一些理论性的知识掌握不到位,甚至经常出现知识之间相互混淆;很多政治教师没有认识到理论联系实际、把热点时政知识科学合理地传递给学生的意义,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进入新时代,面对新课改的全面推进,时事政治作为一个具有可变性、时效性的鲜活教育资源,更应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重要一席。因此,政治教师要善于把热点问题引入政治课堂。
一、热点导入,问题激情引趣
如今是信息时代,各类信息传播迅速,学生了解信息的途径也非常多,有很多内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熟知的一些热点问题为出发点,在导入新课的环节就抛给学生,使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就能创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愿意参与其中,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如笔者在上《经济生活》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时,恰逢宁化县“两会”召开。因此,笔者在课前预习时就要求学生,关注“两会”,查看《政府工作报告》,收集有关县财政的信息。大部分学生都很关心县财政收入与支出状况,甚至不少学生的家长或亲戚、邻居就是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参与“两会”的,对此很熟悉也非常感兴趣,课前都做了积极准备。在上课时笔者就以某一组学生收集的主题为“宁化县财政收入与支出”导入新课,并设置如下问题进行探究:(1)什么是财政?(2)什么是财政收入?我县2017年财政收入有多少?(3)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你认为如何增加我县今后的财政收入?(4)财政支出的含义和分类,我县财政2017年各类支出分别是多少?(5)财政的作用并从《政府工作报告》中举例说明……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学生对本县为什么财政收入不高、怎样提高财政收入等问题产生了极大兴趣,情趣与好奇心得到激发。教师因势利导,学生积极主动发言,认知达成度也很高。
运用时事政治,精心巧妙地设计好教学导入,引起学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从而让学生先入为主感受课程魅力,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搜集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深化。值得注意的是,时事政治要精选时效性强、关注度高、与课程密切相关的正面报道,淡化敏感争议主题,避免采用负面新闻。要通过时事政治设置新情境,提出新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过程中生成结论;问题设计应当紧密围绕主题,密切结合时政材料,还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有思维价值,能展现自己教学个性。
二、 多方发掘,培育学科素养
从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考中的具体反映就是几乎所有的试题都是时政材料型试题,即通过时政材料给学生呈现新情境,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就是大家所强调的“活”的东西更多了。如2018年全国卷政治试题,都是以重大时政热点和社会生活为背景,设置情境并提出问题,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强烈的时代感、生活性和实践性,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在教学和备考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重大时政热点,而且要熟悉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身在校园,心系天下”,更好积极主动地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针对这样的现实要求,政治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掘时事政治的内涵,而不是教师准备好了“喂”给学生,要使学生逐步锻炼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笔者鼓励学生从这几方面努力:首先,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多读一些时政类报刊,如《时事》《半月谈》《参考消息》等;其次,多了解时政信息,可以利用一些零星时间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再次,组织“时政述评”,由学生选择当天或最近的热点时政,在上课前做出简要讲述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点评。这些不仅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能力,还可以拓宽学生眼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与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全面正确看待社会现实问题,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三、专题研讨,挖掘理念内涵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时政信息有零散性、杂乱性、感知性等特点。这要求教师利用一定的途径方法帮其系统化、理论化,开展时政热点专题研讨就是很好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一定主题、结合相关时政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就收集整理到的相关时政材料,挖掘蕴含其中的所学课本知识,进一步尝试发现问题设置问题,然后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高三政治教师在进行“城镇化”专题复习时,通过学生合作探讨,收集了许多相关时政材料,略举典型:
(1)2015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讨论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同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2)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3](3)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城镇化率从52.6%提高到58.5%, 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报告》提出,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推动平衡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成长。《报告》指出,实施重点城市群规划,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绝大多数城市放宽落户限制,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覆盖。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今年再进城落户1300万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4]……
围绕这些时政材料,进一步挖掘出许多蕴含其中的课本知识,如:(1)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着力推动平衡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从经济知识上,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从政治知识上,主要体现了国家和政府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等;从哲学知识上,主要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2)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主要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3)要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主要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按照客观规律办事。(4)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的是生产侧改革,因为生产决定消费、分配、交换等环节,体现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四、例题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在前面的基础上,师生合作还可以设计出很好的时政例题:
材料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
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必须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切实做好城市工作。
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农业政策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
2018年3月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推动平衡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材料二:城镇化是由传统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逆城镇化”现象,即人口从城镇往农村回流的现象。要让精英人才利用已掌握的科学技术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显身手,让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创业过程中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时,让留在农村的老年人能够充分享受更加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总之,城镇化与逆城镇化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既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样才能“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供求”?
(3)“新城镇化”政府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结合材料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4)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城镇化”和“逆城镇化”对于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的作用 。
这种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步骤大体如此:围绕一定主题,进行时政综述(主要是简单概括时政热点)——考点链接(重在对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的切入点、结合点进行分析)——设计试题(编制模拟题进行训练,以强化时政热点和重要考点)。这种教学模式,适合专题复习,它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自己主动获取知识,不仅切实提高了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政治、经济、社会现象,澄清了在形势和政策等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深化了学生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更加坚定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促进国家方针政策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