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地方师范院校面临的生存危机与对策

2018-04-03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师范新建

张 连 云

(商丘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不断加快,高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新建地方师范院校在师资培养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任务,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自身发展较弱,存在很多问题,再加上严峻的外部环境,部分新建地方师范院校如果不主动出击、采取措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被迫关闭。因此,审视我国新建地方师范院校面临的危机,找出应对危机的举措,寻找一条新建地方师范院校的出路是非常必要的。

一、新建地方师范院校面临的危机

(一)外部大环境因素

1.来自国外、国内的生源竞争,将使新建地方师范院校面临生源短缺。近几年,我国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一部分高中毕业生选择去国外读大学。2017年3月1日,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显示:2016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为54.45万人。2012-2016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五年内增长12.37万人,累计增长36.26%[1]。美国门户开放的报告数据显示,2015-2016年,赴美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达到了135629人,较前一年增长8.9%,且连续第二年超过同期赴美读研究生的中国留学生数量,继续占据第一位置[2]。高中毕业生出国人数增长迅速,一部分高等教育的生源就流向了国外。

在国内,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本科院校的数量和规模快速扩大。以河南省为例,自2000年至2007年,仅由师范专科学校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就有9所。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综合性大学也可以开设师范专业。因此,师范院校在教师培养方面“唯我独尊”的格局被打破了。新建地方师范院校相对于综合性大学和教育部、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不可能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国家经费投入少,再加上原有的师资、设备等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在公众中的信誉不高,因此无法与它们竞争。综合性大学和教育部、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不断扩招,占据了更多的生源,加剧了新建地方师范院校的生源危机。

2.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开始锐减,造成生源危机。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不断减少。2017年,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高招调查报告》显示,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在2008年达到最高峰1050万人之后急剧下降,直至2014年起开始止跌趋稳。2017年,北京市高考报名人数为60638人,与2006年的12.6万人相比减少了一半。北京高考报名人数连续11年下降。相比北京,上海高考人数下降更为明显。2017年,上海高考报名人数仅为5.1万人,较2006年的11.38万人,缩减数量超过了55%。2016年,江苏高考报名人数为36.04万人,比上年减少3万余人,这也是江苏高考报名人数连续第7年下降,相比2009年减少了18万余人。2016年,江苏高考招生计划总数为36.9076万人,比报名人数还要多,最终实际录取32.7万人,4万多招生计划落空,这是江苏连续第三年未完成招生计划[2]。

从近年中小学生的存量基础来看,未来高考报名人数将继续保持稳中略降的发展态势。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持续下降将在几年后影响到所有高校特别是新建地方师范院校的生源。

3.中小学教师数量需求减少,师范生就业率降低,高考生报考师范专业的人数下降。国家有关部门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新出生人口逐年减少。中国的出生人口在1990年达到峰值,超过2600万人。此后,全国新生婴儿数量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00年。从2001年至2015年,新生儿数量进入一个平稳期,长期徘徊在每年1700万左右。虽然国家自从2016年1月1日全面实行二孩政策,但是新生儿数量并没有明显增长。从近些年全国小学入学新生数量变化情况来看,也呈现出这一趋势。从2004年至2015年间,小学招生数量基本维持在1700万人左右,也是历史最低值,并已经持续十余年[3]。

中小学生数量的减少导致中小学教师数量需求的减少。2003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发现,除西部地区外,小学教师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自然减员或非自然减员的补充和学科调整。教师教育在对小学教师层面的工作重点是提升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质量;从2003年起,初中专任教师普遍增长的现象有所缓解,并将出现负增长。国家4个直辖市及少数省区的初中教师2002年已经出现负增长。往后几年,我国初中教师自东向西逐步显现富余,初中教师的需求特征已经开始从弥补数量的不足转移到对自然减员或非自然减员的补充及学科教师不均衡的调整[4]55。基础教育适龄人口下降,造成基础教育的规模萎缩,所需师资减少,导致师范生就业率低,从而减少了高考生报考师范院校的愿望。

4.国家从政策上减少了对师范院校的关注。从1999年开始,国家逐渐取消了对师范院校的“提前招生、实行免费教育”等优惠政策。虽然从2007年重启免费师范教育之门,但只是在小范围师范院校小范围专业中实行。在政策方面,师范院校没有显著吸引力。因此,师范生的数量在下降,而新建地方师范院校则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二)来自自身内部的因素

1.新建地方师范院校办学思路不明确,办学定位不稳定,盲目追求综合化,导致师范院校的“边缘化”。随着教师教育走向开放化,一些新建地方师范院校盲目模仿重点师范大学的办学思路,极力向综合性、研究性大学转型,盲目扩招,扩大非师范专业,侧重于理论教学,但由于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办学条件相对较差,造成非师范专业与师范专业的竞争,理论研究水平低。许多新建地方师范院校由于师范性的丧失和综合性的不足而陷入发展的两难境地。

2.新建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僵化,没有彰显自身的教师教育优势。新建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僵化、落后,很多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公共类课程+专业类课程+教育类课程的双专业混合培养模式,与基础教育实践的联系不够密切。教育实习、见习、调查时间短、次数少,缺乏有力的指导和严格的考核,往往流于形式,实效较差。因此,“培养的师范生在专业上先天不足,在师范性上优势不强,两方面都不能完全适应日益深入的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5]。所以,新建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毕业生很难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就业率相对较低。

3.学科结构单一,应用性差,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新建地方师范院校学科结构相对单一,专业设置盲目追求学科门类的覆盖率,很少考虑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自身的优势及特点。课堂教学方法多采用讲授法,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往往很难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都限制了新建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

二、新建地方师范院校应对危机的举措和出路

新建地方师范院校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这些危机看起来很多是来自于外部环境因素,而这些环境因素是短期内不可能改变的,所以不能坐以待毙。并且从根本上看,危机的产生主要还是来自新建地方师范院校自身,是自身办学水平太低造成的。因此,要想摆脱发展困境和生存危机,新建地方师范院校要从自身条件和地方经济情况出发,提出有效的应对举措,走出一条发展的新路子。

(一)转变办学理念,科学定位,践行服务社会使命

高校决策者的办学理念直接影响高校的发展,科学的定位能够使高校在将来的发展中实现质量和效益最优化。盲目追求“高、大、全”的办学目标,会导致新建地方师范院校人力、财力的浪费,贻误学校的正常发展。学校要从自身的办学条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实际出发,研究确定自身的发展定位。新建地方师范院校所确立的办学定位要具有师范性、综合性、地方性、应用性等特点,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河南省四所新建地方师范院校为例,其办学目标定位分别是:商丘师范学院由“具有鲜明特色,招生规模较大,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学科上层次,教师教育和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教学型高校”转变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由“教师教育和应用型人才为特色、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综合性师范大学”转变为“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南阳师范学院由“创新和科研能力较强,特色鲜明、综合水平较高的综合性大学”转变为“应用技术类本科院校”;周口师范学院由“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为“建设地方性、师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6]。

(二)着力发展重点教师教育专业,突出师范性,为地方教育的发展培养优秀师资

新建地方师范院校在升本前已经有着几十年的师范教育的历史,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师教育的经验和资源,这是其他类型的大学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新建地方师范院校要继续承担起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职能。师范性是其特色,应当强化这种特色,突出师范性特点。

如何强化师范性特色呢?首先在专业设置上,要着力发展几个急需重点教师教育专业,把这几个教师教育专业打造成师范院校的主打专业、名牌专业,培养“卓越型”教师。要办好教师教育专业,一是要强化师范特色课程。有学者认为,教师教育类课程应当设为三类课程,即教育理论课,包括教育学、教育哲学等;学习理论课包括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践理论课包括学科教学论等[7]。二是加强教育实习,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实习的效果,直接影响教师教育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要提高教育实习的成效,改进措施有:增加、分散教育实习的时间;改进教育实习基地,建立合作学校;建立健全教育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等。三是加强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培养学生的教师意识、教师素养和师德。校园文化对熏陶师生的情操至关重要,为此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三笔字”比赛、讲课比赛、教学设计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的教师意识、教师素养和师德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四是加强职后培训,建立起一套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把师范院校建设成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基地。

(三)逐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走应用型之路,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为了提升自身的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稳固地位,新建地方师范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可以进行调整,在发展几个急需、有发展前途的教师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开设和发展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停招一些理论学术型专业,逐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当地服务业和主导产业发展的需求。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课程设置上加大应用型课程的比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深化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尝试探索“翻转课堂”、慕课、“对分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如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设创新创业实验班、建设大学生文创园等;扩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成立院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发展联盟,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此外,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措施有:鼓励青年教师到重点院校进修相关应用型课程;引导高层次人才将科研优势转化为社会服务优势,鼓励他们走向社会,到企业、学校、机关挂职锻炼;要求应用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中小学、幼儿园参加脱产培训学习,以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并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认定和奖励;等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2016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EB/OL]. 2017-03-01. http://www.moe.edu.cn.

[2]中国教育在线2017年高招调查报告. [EB/OL]. [2017-06-05].http://www.eol.cn/html/g/report/2017.

[3]中国教育在线2016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 [EB/OL]. [2016-12-01].http://www.eol.cn/html/jijiao/report/2016/pc/content.html#111.

[4]李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与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张斌贤,李子江.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J]. 教师教育研究,2008(6).

[6]蓸丽君.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定位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 2014.

[7]张宝歌.教师教育转型期地方高师院校师范性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师范新建
Spin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ferromagnet/superconductor junctions on topological insulator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