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2018-04-03张凤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患肢下肢血栓

张凤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山东潍坊 262700

在临床上,下肢静脉血栓是因深静脉内,血液无法正常凝结,导致静脉腔阻塞,引起静脉回流障碍。笔者选择该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临床诊治非手术病例60例,其中30例病例采取优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取得优质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临床诊治非手术病例60例,随机将其分为30例研究组与30例对照组。研究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 48.2岁,深静脉血栓原因:7例长期卧床、10例外伤、8例手术所致、5例其他原因。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47.3岁,深静脉血栓原因:8例长期卧床、9例外伤、7例手术所致、6例其他原因。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原因等相关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患者入院之后,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对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嘱托患者保持休息充足,卧床时将患肢提高,将膝关节屈伸15°左右,腋窝防止收到挤压,促进踝关节活动。保持患肢的卫生、清洁,防止损伤,避免由于肢端供血效果较差,引起感染溃疡,控制好肢体温度,动态观察末梢循环色泽以及肿胀变化。因患肢血液循环度不高,受到挤压之后,极易导致褥疮,必须强化基础护理,如果患者起床活动,可选择弹力绷带,促使静脉回流,避免下肢水肿逐渐加重。

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①心理护理。患者因对自身疾病不是太过了解,担心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加重,或因溶栓过程发生意外,容易产生悲观和恐惧心理。对于上述状况,按照患者不同程度、性格特点、文化程度,对疾病特征进行及时诊断,开展及时治疗,根据临床表现与治疗手段,结合溶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②临床宣教。采取宣教方式,消除患者疑虑,讲解疾病治疗的最新医疗信息,通过成功病例治疗案例,让患者提升治疗信心。另外,嘱托患者主动倾诉自身的治疗感受,让患者感受到家庭式的护理。通过护理人员的肢体、语言,获得患者信任度。③用药护理。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必须严格无菌护理,准确控制用药剂量,做到现配现用。使用输液泵时,要确保滴速均匀、准确进入体内,以保持血药浓度,对病情变化进行严格监测,做好化验数据记录。同时,使用肝素时,应最佳选择抗凝剂,按照凝血酶原时间,对剂量进行合理调整,通常选择腹壁下深层脂肪进行注射,防止因肝素使用不合理引起出血,必须严格药物使用用量、禁忌证和适应证。④并发症护理。首先是出血护理,如果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出血症状,必须严格监测患者的画僧们体征,例如局部出血与否、全身出血,或渗血状况,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准确把握好用药剂量,对尿常规和凝血时间进行定时监测,准确把握好凝血酶时间。如果患者出现便血状况,应及时向医师报告,避免发生大出血,降低患者痛苦感,对于静脉注射后,应按压5 min。针对肺栓塞症状,属于下肢深静脉的严重性并发症,如果在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存在口唇紫旭、胸痛和咳嗽等症状,必须高度重视。⑤饮食护理。在饮食护理过程中,需强化饮食指导,主要选择容易消化食物,摄入高维生素和高蛋白食物,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大小便,确保大便通常,避免因大便用力过度,引起血栓脱落,导致严重性并发症。⑥环境护理。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病例,待患者入院接受治疗之后,要保证病房环境的安静,以及清洁干净,对温度和湿度进行科学控制,保证光线柔和,空气流通,在患者治疗期间,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既舒适又温馨的病房环境。⑦健康宣教。严格控制好患肢的保暖,冬季室内一定要控制温度,防止因缺血状态增加了耗氧量,选择宜清淡食物,降低食盐摄入量,多注意食用新鲜蔬菜和黑木耳,减少血液粘稠度食物,选择高热量和高纤维食物。在出院以后,继续保持弹力袜穿着5个月左右。在卧床时,要注意患肢的抬起;注意适量运动,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姿势,若久站或久坐,避免复发。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若出现不适感,必须及时就诊。加强出院后的用药指导,加强注意事项的讲解,向患者仔细宣教抗凝药的中药作用,如果过量,或引起脑出血和皮下出血,嘱托患者遵照医嘱,严格按照剂量服药,对凝血酶时间进行定期复查。

2 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以后,患者出院以后,研究组治愈率56.0%,好转率44.0%,对照组治愈率31.0%,好转率36.0%,研究组临床护理效果比对照组明显更好,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下肢静脉血栓,处于下肢深浅静脉之内,主要呈现一种不正常凝结状态,临床正在为血液高凝,或血管壁损伤,或血流滞缓。因许多因素导致血栓状态,逐渐转向为主干静脉或近端,呈一种蔓延趋势。由于机化血栓之后,管道变得蜿蜒,出现细小裂缝,静脉管腔堵塞也被解决,促进内皮细胞的逐渐增生,使静脉内膜得以覆盖,但二次畅通的静脉,因管径粗细不太一样,若出现血栓之后,极易导致患肢压痛感,或肿胀感,极易出现浅静脉曲张。另外,也容易出现血栓综合征,严重威胁了患者的劳动能力,影响了生活质量,加上静脉血栓具有极高的并法律,大多数病例主要为下肢静脉,或骨盆内静脉,利用手术治疗后,使得凝血银子反应增加。

为让患者达到预期治疗目标,在护理工作中,对于急性期患者,需保证2周的绝对卧床休息,将患肢太高,防止膝下垫硬枕,或过度伸展,合理指导床上活动。如果出现疼痛,需按照医嘱进行止痛处理,防止搓擦患肢、按摩,避免栓子脱落导致肺动脉栓塞,多进食纤维素食物,确保大便通畅,降低用力排便,增加腹压,防止股、骼、下腔静脉血栓脱落,导致肺部栓塞。禁止穿紧身衣,避免出现血液瘀滞。如果下床活动,必须穿着弹力袜,促使静脉血回流,降低下肢浮肿。如果出现浅静脉验证,需防止长时间行走,或负重运动,促进腓肠肌收缩。对于患者病情,需严格监测,若发生肺部栓塞症状,必须立即平卧,给予高浓度吸氧,构建静脉通道,加强积极配合抢救。处于溶栓抗凝期间,对过敏反应进行监测,防止出现并发症,禁止使用刺激性药物。

临床上,对于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如何保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享受到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进而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是临床护理的重点研究课题。在该组实验中,经过临床护理以后,患者出院以后,研究组治愈率56.0%,好转率44.0%,对照组治愈率31.0%,好转率36.0%,研究组临床护理效果比对照组明显更好,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示,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采取优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可促使疾病康复,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梅胜.中药中频导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45例临床研究及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4):144.

[2]王新梅.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7):203-204.

[3]朱叶瑾.护理干预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3):173-174.

猜你喜欢

患肢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