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分析

2018-05-16雷天明于谨儒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利胆胆结石胆囊炎

雷天明,于谨儒

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甘肃张掖 734000

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多数患者并发胆囊结石,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以及消化不良等[1]。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胆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该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工作都带来较大的影响。当前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药物较多,但单纯的西药治疗往往效果并不理想。中医在治疗该疾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西医联合方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有更加显著的疗效。该院于2016年7月—2017年8月对收治的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该院收治的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查及诊断确诊,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为(40.7±3.6)岁,病程 18 d~8 年,平均病程(3.4±0.6)年。依据随机均分原则划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常规资料对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给予甲硝唑片0.1 g/次,3次/d口服;给予熊去氧胆酸片150 mg/次,3次/d口服[2]。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西医方案同上,中药为自拟组方内服,其中包括:金银花25 g、赤芍 25 g、川芎 25 g、枳壳 20 g、柴胡 20 g、茵陈 20 g、虎杖 20 g、鸡内金 20 g、连翘 15 g、金钱草 15 g、香附15 g、大黄15 g、海金沙15 g。以水煎服,每次200 mL,2次/d。均连续治疗2个月时间。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进行统计对比,症状积分细则包括右上腹疼痛、口苦、胆囊区压痛、后背部疼痛、消化不良5项,每项症状依据等级按照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作0分、1分、2分、4分,症状积分改善以总分统计。

1.4 疗效判定标准

经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B超检查显示结石彻底清除判定为痊愈;经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且B超检查显示结石有部分排出判定为有效;经治疗后患者各项症状未好转,结石无排出判定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各项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对比以[n(%)]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42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患者23例,有效患者16例,无效患者3例,临床总治疗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42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患者14例,有效患者20例,无效患者8例,临床总治疗有效率为80.95%。观察组临床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对比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对比[(±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对比[(±s),分]

注:相比治疗前,^P<0.05;相比对照组,*P<0.05。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2)对照组(n=42)8.63±1.42 8.61±1.55(2.69±0.35)^*(5.03±1.02)^

3 讨论

对于很多慢性胆囊炎患者而言,并发胆囊结石是该疾病在炎症进展过程中的常见表现。在这些患者中,尤其是老年人群的发病风险更大。该疾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胆囊区域病症反复发作,有绞痛感,多数患者难以耐受痛苦,还有部分患者存在消化不良以及腹胀等症状[4]。

临床治疗方面,西医治疗往往在短时间内效果良好,但通常治标不治本,患者复发率较高。中医理论认为,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属于“胁痛”“胆胀”等范畴,病变主要部位在胆,并且涉及到脾、肝等器官,主要症状体现于胃部[5-6]。胆汁排泄是具有一定特征的,其对于肝气疏泄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肝气疏泄失衡,则往往会发生胆汁瘀积的症状。中医认为,该疾病的发病病机包括饮食不节、情绪失调以及温寒不和等,因而治疗方面以“利胆排石”“清热利湿”为主要原则[7]。本组方中,郁金、柴胡疏肝利胆,对于胆汁排泄有良好促进作用;丹皮、金钱草解毒利湿,大黄、黄苓排石利胆,黄芪健脾益气,枳壳、香附、赤芍、川芎益气活血,诸药合用,可进一步发挥理气化瘀、利胆排石、清热利湿的功效,与西药联合应用,可对于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加显著的治疗与改善。

研究表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9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彤,闫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12):37-38.

[2]王江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8):151-152.

[3]刘万明.中西医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0):78-79.

[4]张承学.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4):57.

[5]刘彪.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1):24-25.

[6]张小云.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10):1321-1322.

[7]吴维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47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9):41,43.

猜你喜欢

利胆胆结石胆囊炎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金茵利胆复方制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利胆退黄夸茵陈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舒肝利胆中药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声像图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