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和常规管理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管理效果对比观察
2018-04-03马俊英
马俊英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滨海医院儿科,山东东营 257237
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多数症状轻微,可于10 d内自愈,但是部分患儿病情发展迅猛,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导致死亡。因此,临床上应加强护理管理,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该课题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风险管理和常规管理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管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住院治疗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96例,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儿男29例,女19例;年龄9个月~10岁,平均(3.16±0.43)岁。观察组患儿男 30例,女18例;年龄 7个月~10岁,平均(3.25±0.46)岁。 入选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中诊断标准,该课题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儿家属对研究方案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包括病情监测、隔离消毒、对症用药、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风险管理:①选择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风险管理小组,对风险管理相关知识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并实施考核制度,确保风险管理的顺利落实。②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并做好档案,对病情较重或有重症倾向的患儿重点看护,如有并发症发生的迹象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阻断。③对病室进行消毒,及时清理医疗废物。进食后及时清理口腔,以免发生口腔感染。向家属讲解手足口病发病机制,教育患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病情反复。④对于病情稳定或符合出院要求患儿出院前加强出院指导,告知患儿及家属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叮嘱患儿及家属定期到医院复查或不适随诊。护士每周对患儿进行1次电话随访,每月进行1次上门随访,了解患儿出院后恢复情况。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 t检验,采用(±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平均溃疡愈合、疱疹消失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73±0.66)、(4.25±1.28)d 及(6.17±1.4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2±0.87)、(5.71±1.36)d 及(8.48±1.87)d(P<0.05)。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口腔感染、心肌炎、肺水肿、膜脑炎等并发症共发生3例,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并发症共发生 8 例,发生率为 16.67%(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其患者多为5岁以下的幼儿。由于该病可引起口腔感染、心肌炎、肺水肿、膜脑炎等风险事件,因此实施风险管理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尤为重要。该院小儿传染病科特设了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组员,并通过培训加强了组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以贯彻落实小儿手足口病的防控管理,同时对患儿的病情严密监测,加强重症患儿及病情进展较快的患儿护理,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此外通过健康教育改善患儿和家属的卫生习惯和病情防控能力,以免病情发生反复。该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平均溃疡愈合、疱疹消失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口腔感染、心肌炎、肺水肿、膜脑炎等并发症共发生3例,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并发症共发生8例,发生率为 16.67%(P<0.05)。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可有效提升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管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丹,赵娟.细节管理结合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0):254.
[2]贾运乔,冯小涛,王晨雪,等.风险管理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防控中的作用[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6):721-724.
[3]李宗瑾,谢清梅,李艳艳,等.平顶山市3963例手足口病病例临床信息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4,30(10):1133-1135.
[4]杨智宏,朱启镕,李秀珠,等.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5(9):14-18.
[5]Jing Li,Xixiang Huo,Ying Dai,et al.Evidences for intertypic and intratypic recombinant events in EV71 of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 during an epidemic in Hubei Province,China,2011[J].Virus Research,2012,169(1):195-202.
[6]冉涛,贾艳敏,赵伟,等.喜炎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22):3480-3481.
[7]梁艳.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9):112-113,116.
[8]王艺颖.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2):133,135.
[9]李碧清.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黄芪注射液在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方面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113-114.
[10]潘燕峰.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5):220-221.
[11]刘廷亮,张艳,杨晓峰,等.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12例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2):88-89.
[12]王红,孙丽华.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89-1790.
[13]刘新光,刘梦珂.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41.
[14]奚丽蓉.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7):118-119.
[15]章震花,张晓凤,夏良萍.超敏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8):2946-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