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中山民生教育理念及现实启示

2018-04-03黄恺婷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孙中山现代化发展

黄恺婷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一、孙中山的民生观内容与民生教育的关系

民生的最终指向就是关注人民生活的幸福,最根本是要解决人民生存和发展问题。“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生历来就是历代君王和领导人所应重视的问题。关于民生的内涵,孙中山很早就有论述。孙中山早年在《至郑藻如书》中就提到“兴农桑业、禁绝鸦片、普及教育”,成为民生主义的雏形。通过早年游历西方的经历,孙中山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工业革命和资本积累,经济急速发展,国家实力大大增强,但与此同时隐藏着巨大的民生问题,引发了一场场的社会革命。由于资本、土地全部由资本家和地主所掌控,工人只能依靠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来维持生计,导致社会财富严重向资本家、地主倾斜,造成资本家和地主一人富可敌国,而千万人民深受剥削穷困之苦的景象。由此,资本土地的分配不均导致贫富悬殊和社会分化,严重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社会革命时有发生。为了防微杜渐,必须在中国还未出现民生问题之时实行民生主义,以防引发社会革命。因此,孙中山在提出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的同时,提出了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即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旨在扶持穷人,进一步消灭贫富差距。它既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又是使大多数人享有幸福的必经之路,其内容涵盖了平均土权、节制资本、振兴实业、发展教育四个维度。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同时强调了物质和精神的重要性。他认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二者不可偏废。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和振兴实业属于物质层面,发展教育属于精神层面。平均地权力图解决与农民关系最密切的土地问题,让农民拥有对土地的占有权和经营权,使之不再受地主奴隶,能自主地支配土地、种植农作物,从而解决农民一部分的衣食住行问题,提高生活质量。节制资本试图通过节制私人资本,壮大国家资本以合理配置资本,防止贫富差距过大。振兴实业就是通过开放门户等手段达到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的景象。

物质文明的建设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使人民有了生活保障,为教育提供资金来源,是进行精神建设的前提。但教育是立国之本,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孙中山认为中国近代物质文明之所以无法发展,是因为国人的心性文明落后,而心性文明的发展首靠教育。他归纳了欧美经济发展的四个途径,其一就是依靠政府的力量改良工人的教育,施行社会进化事业,以此推动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发展。此外,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大力办学堂、普及义务教育的方式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功使日本摆脱积贫积弱的困境,正是用文化教育等精神力量推动物质建设,从而使日本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印证。因此,孙中山吸收了欧美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经验并吸取了中国洋务运动只注重学习西方技术而忽略对思想层面的变革的失败教训,提出了在进行物质建设同时也要以教育为基,开启民智以促进生产力的再生产。

二、孙中山民生教育的内容

(一)重视普及教育和实行义务教育

孙中山早年留学于美国,而后流亡于英国、日本等地,看到西方现代教育的成功实践,同时深受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思想的影响,因而十分注重教育的普及。他把“教育普及”列为实施民生主义的四大纲领之一。认为教育是开启民智,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现状,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不仅依靠实业,还要依靠教育。精神富足是物质富足的补充和推动力。近代中国的社会的分化和不平等,造成匮乏的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公,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又反过来加剧社会内部更加严重分化和对立。二是受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长期以来,穷人富人、男女、种族之间享有的受教育权不平等拉大了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水平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参与政府管理程度的不同。因而,要使他们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和政治觉悟。

由此,孙中山主张普及教育,“多设学校,使天下无不学之人,无不学之地”。[1]按照孙中山的想法,普及教育内涵丰富,范围广泛,既包括富人和穷人都有受教育权,也要求男女老少都有受教育权,还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首先,主张“凡社会之人,无论贫贱,皆可入公共学校,不特不取学膳等费,即衣履、书籍、公家任其费用。”[2]针对长期以来教育向“良家子弟”倾斜,广大劳动人民及其子女的受教育权受到忽视的状况,孙中山尤其重视穷人的教育,认为要推翻教育不平等的封建贵族制度,发展普及教育使人人都有受教养之机会成为文明的人必须解决贫苦儿童无力上学的问题。要那些穷家小孩子都能够读书,不但是学校内不收学费,有书籍给他们读,还要那些读书的小孩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孙中山还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教育,指出五六岁至二十岁为止的人的教育费用由国家来承担,类似于现在所说的义务教育;其次,主张男女同受教育,“使天下无不学之人”“妇孺亦皆晓诗书”。[1]长期以来,腐朽的封建制度无法保障女子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蓄婢、纳妾、缠足之风盛行,女子遭到不公待遇,其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皆遭到践踏。加之受到封建思想的禁锢,女子必须在家“相夫教子”,男女权利不平等,又谈何幸福生活?孙中山认为男女生而平等且女界多才。欲改变女子的现状,需使之拥有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权,充分发挥教育的开化功能,开放思想,启迪心智,改善她们的地位和生活质量,使之成为改革和社会建设的力量。因此,面对当时“男子教育不及十分之六,女子教育不及十分之三”的状况,[2]应大力普及国家教育,注重女子教育。在任期间,孙中山核准兴办女子蚕桑学校,并为金陵法政女校、上海务本女塾等女子学校提供教育援助资金,支持女子学校的发展。截至1915年全国共有学校近13万所,其中女学生有18万余人,占全国学生总数的4%,比1907年增长了11倍。[3]可见民国女子教育发展迅猛;最后,普及教育的范围还应涉及少数民族,在他任临时大总统期间,孙中山曾于教育部内特别成立一个蒙藏教育司,专管蒙藏回疆的教育事宜。此后,他高度关切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情况,并指示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由此,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特种学校,给予特种教育补助费。

孙中山提出了发展普及教育和义务教育需要大量的教育人才,因此要重视发展师范教育,满足教育师资的要求。孙中山认为,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使命,只有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能完成普及教育的任务,使普及教育有成效。因此,“欲四万万人皆得受教育必倚重师范此师范学校所宜急办者也。”[2]其中,为发挥女子师范的作用,孙中山下令成立女子师范第二校,承担起教育事业之重任。

(二)促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是人的素质现代化,[4]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培养目标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方法现代化、教育结构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八大范畴。[5]教育现代化作为整体现代化的一部分,能够促进经济、社会、人等方面的现代化,加快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面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困难,人民思想普遍落后、生活普遍穷困的困境,孙中山积极促进教育现代化,以使教育水平满足当时革命和人们生活的需要。

孙中山的教育现代化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围绕人的现代化包含以下三点“一是开办各级新式专门学校,发展职业教育。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孙中山指出应各尽其才,“授以农、工、商技艺”。[2]1912年在《国民党宣言》中他就将学校划分为政法、工商、师范、普通中学、女子教育。如创办第一所新型学校——黄埔军校,培养具有军事才能的人才。利用农民运动讲习所,丰富广大农民的学识。此外,主张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农林学堂、机械学堂等学校增强人们的生产劳动能力。其中,尤其注重女子职业教育,准许设立女子职业学校,包括桑业、刺绣、园艺等门类。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培训,不仅能够将女子引入社会,促进社会发展,而且可以解放女性,促进男女平等。二是创新教育内容,注重德育、智育、体育。孙中山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其晚年尤为强调学校在学生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作用。在德育方面,大力提倡道德教育。孙中山指出,社会的进步以及大同社会的实现都离不开高尚的道德,“人格既好,社会当然进步”。[6]欲恢复人格,需从教育开始,减少兽性,增多人性,只有克服竞争,形成互助的和谐社会人民才能幸福。由于深受儒家传统的影响,他强调要吸取传统儒学中的有益因子,尊崇互助博爱。因此,他提倡道德教育,把“忠”“孝”“仁爱”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并贯注以新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内容,使之成为具有时代性的现代道德规范。在智育方面,主张学校应作为传授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只有掌握基础的科学知识,才能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发明。封建教育注重经史义理,而忽视自然科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明,使科技进步的西方有机会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造成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孙中山清晰地认识到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性,注重科学教育,要求学习西方“凡天地万物之理,人生日用之事,皆列于学之中”,[1]把自然科学知识引入书本之中。除此之外,学校应训练生产劳动技能,使之在学成后能够自食其力,成为一名真正独立的国民,以便在更好地立足于社会的同时,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孙中山既反对学生死读书,又反对教师生搬硬套,一味灌输知识。主张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直观掌握原理。因此,教师教学时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其所学由浅入深,自简及繁”。不仅如此,在教学中应“有器以窥测之”,教师可以通过器具加深对事物的认知和对知识的理解。如运用各种仪器以及教学模具,直观形象的解释原理,是直观教学法的运用。孙中山所倡导的教学方法符合人的发展特点,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辅助教学内容的吸收。

三、孙中山民生观精神在民生教育中的融合

(一)大同理想中平等思想在民生教育中的体现

孙中山的一生一直为大同的理想世界而不懈奋斗,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大同理想在民生观中大致体现为经济上平等自由、政治平等自由、互助合作的思想道德以及和平平等的国际关系,最终达到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天下为公的境界。具体来说,要通过保障人民的经济权利达到经济上的平等。通过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达到政治自由平等。通过树立人人互助合作的理念达到思想道德的高尚。通过国际地位的平等实现世界的大同。因此,大同思想在民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归结为为人民创造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权利和环境。大同中的平等、博爱在孙中山的教育观中多有体现,教育平等更是孙中山教育观的基础。平等观在教育内容中体现为:提出普及教育和义务教育,认为教育的不平等,决定了教育不能普及。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清朝注重满人教育而忽视其他少数民族教育的缺陷,提出各族人民都应接受平等的教育,特地为少数民族成立蒙藏教育司。针对女子长期以来因受到的地位歧视无法享受受教育权的状况,创新性地提出男女教育平等,建设女子学校。针对贫富不同权的状况,提出人生来平等,无论贫富皆应接受教育。其中,尤其注重穷人的教育普及,指出“圆颅方趾,同为社会之人,生于富贵之家,即能受教育,生于贫贱之家,即不能受教育,此不平之甚也”。[7]换言之,他认为受教育权不应向富人倾斜,而应发展普及教育,使穷人富人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孙中山的教育平等观与追求平等的大同观相契合。

(二)以人为本,发展素质教育

孙中山的教育理念最终立足于“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调把德育融于教学内容中,并且关注人的差异性,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以人为本”的先进的教育现代化理念乃当下以德育为灵魂的素质教育的雏形,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致力于满足不同人的需求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提出发展职业教育,设立不同类别的学校和专业,使更多人能按自己的兴趣选择类别,发挥特长,体现出尊重个体差异性的“以人为本”观。民国期间,孙中山不断推进专门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发展,准许建立黄埔军校、国立广东大学、女子蚕桑学校、女子职业学校等。

二是在教学上要求教师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并注重教学器具的使用。以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三是反对以“四书五经”为主要学习资料的传统学习,主张教学内容应符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要以传授最新科学文化知识为主,在此基础上,同时注重德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从而用德育、智育和体育造就受教育的“好人格”。

四、孙中山民生教育理念的现实启示

(一)教育公平对教育脱贫的启示

教育是民生之基,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也就是说,解决人民的贫困不仅需要物质支持,更重要是使穷人精神富足,用知识改变命运乃恒久不变的真理。孙中山提倡教育公平,提出穷人的教育普及和教育资金重点向穷人倾斜的政策,并更加重视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这一思想对于思考当下如何保证教育公平,从而发挥教育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已达到全面普及水平,截至2016年,小学净入学率已达99.9%,初中毛入学率高达104%,其他各级教育发展迅速并即将达到全面普及水平。但仍存在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受教育权不平等的问题。农村的受教育人口数和受教育程度显著低于城镇。追其原因,主要是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具体表现为城乡的教育经费、教学设施和师资等方面的差距。

愚昧是贫穷的根,要靠教育阻断贫穷。我国目前的贫困人口虽逐步减少但仍有4000多万,其中农村贫困人口有3046万人,约占全国贫困总人口的3/4。[8]由于农村城市发展机会不平等,许多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涌入,农村地区人才大量流失,加剧了农村的贫困程度。要富口袋,先富脑袋。经济发展和生活富裕离不开知识支撑,通过教育给头脑灌注新观念和知识、技能,从而促进人们收入的提高,给与人们选择生活方式的最基本权力。

因此,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计划,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教育脱贫刻不容缓。教育脱贫是实现教育平等的最重大的实践。为了实现教育脱贫,首先,要保障贫困地区在读学生的受教育权,并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针对当前城乡师资严重失衡,乡村教师奇缺且素质普遍低于城镇的状况,如何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乡村教师成为教育脱贫的重中之重。为此,党和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在《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提出,应加大对“三区三州”的教育资金、教育举措以及教育项目的倾斜,最终在2020年实现其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学生教育全程得到全部资助的目标。其次,要保障困难地区其他人民的教育平等。国务院提出不仅要加大对各类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学校的教学设施,还要加强对文化程度低的人口的职业教育以增强百姓获得感。

因此观之,孙中山普及教育、义务教育的思想在打好教育脱贫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得以实践,但由于一些制度等因素的制约,许多地区仍无法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孙中山的通过教育公平增加人民获得感的思想仍然是我们努力达到的目标。

(二)以人为本对发展素质教育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启示

素质教育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主旋律,其根本是以人为本,力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孙中山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素质教育一词,但提出了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德智体等方面协同发展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国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实行课程改革,推动教育现代化,从而促进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其中,加快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课程改革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关键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包括转变教学方式、更新课程内容、改进课程设置等内容。近来,我国加快了深化课程改革的步伐。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德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将德育任务贯穿各个课程始终,形成思政同心圆,实现资源共享。在教学方式上,改变单纯说教的单一方式,进而通过新媒体走向课堂等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革新。如开发在线课程、微课,以此激发“数字原住民”的学习热情,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但课程改革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实现教育现代化之路漫漫。目前我国在教育现代化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我国教育投入虽逐步加大但仍显不足,近几年仅为4%。课程改革的成效还未普遍化,表现为许多地区教学教育性与科学性脱节、教师成为课堂的主角而学生成为观众等。这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不仅成为推动素质教育,从而加快教育现代化的一大阻碍,而且也不利于人民获得感的提升。因此,孙中山所提出的现代化教育思想仍有借鉴意义。

总之,孙中山很早就认识到教育是民生之基和立国之本,只有依靠教育开启民智,促进经济与教育协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公平和教育现代化的思想并进行一系列有益探索。因此,孙中山的民生教育思想具有先进性。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对于民生教育思想的实践较为简单且不够全面。

尽管孙中山的民生教育思想在今天已经过于简单,但其关于教育平等、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对于当前协调经济和教育关系,解决贫困问题和教育现代化困境,从而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仍具有参考价值。因此,在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攻坚期的阶段,需通过推动教育公平和教育现代化来凸显教育的作用,使经济焕发活力,利用国家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提升。同时,打赢脱贫攻坚战需保障贫困人民享有同等的教育,从而实现教育脱贫。此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中国制造”的背景下,需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和保证素质教育,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们在社会上拥有更多的独立性和主动权。只有通过教育开启民智,推动经济发展。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真正脱贫,振兴乡村。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之拥有幸福感、获得感。

猜你喜欢

孙中山现代化发展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边疆治理现代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启示
孙中山的澳门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