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接触机制下微信对大学生认知力的影响
2018-04-03彭雪华
彭雪华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随着移动互联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微信成为目前大学生使用最广泛的社交软件之一。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正在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方式,并对他们的思想、生活、学习的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受选择性接触机制作用,使用微信等社交媒体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一、选择性接触理论及其对微信的影响
“选择性接触,又叫选择性注意。它是指人们尽量接触与自己观点相吻合的信息,同时竭力避开相抵触的信息的一种心理倾向。”[1]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出于认知和谐和自我确认的需要,人们总是选择接触那些他们认为与自己已有态度和兴趣相一致的媒介讯息,并且避开那些与自己固有观念相悖或自己不感兴趣的信息。该理论源起自20世纪40年代的伊里县调查,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在调查中发现,选民最终的投票立场与他们的既有政治倾向有着密切联系,并由此提出“既有政治倾向假说”与“选择性接触假说”。[2]选择性接触机制分“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3]三个层次。受众的三种选择心理构成了受众抵御传播内容的三个防卫圈,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选择性注意(又称选择往接触)是最外的一层防护圈,受传者把那些与自己观念、兴趣不符的信总或媒介通通置于这第一层防护圈之外,采取不注意、不接触的态度。“选择性接触”机制不仅存在于政治领域,在生活、文化和娱乐信息等领域,都是普遍存在的。
更重要的是,“该理论虽然在传统媒体环境下形成,在网络媒体的环境下依然有效。”[4]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接触,就处于选择性接触状态,对于大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产生了较大的消减作用。
由于微信的朋友圈、公众号订阅功能的私密性特征,使其有了较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和相对封闭性,营造了选择性接触的客观条件。大学生群体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缺乏社会阅历,思辨能力不强,受选择接触的机制影响,他们更容易选择让乐于其接受的内容和形式。受选择性接触机制影响,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与学生生活、学习、交际深度粘合,改变了高校青年学生的信息获取、交流和交际的模式,进而潜在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价值取向。
二、选择性接触机制下微信对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
认知力,即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一般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方面。”[5]认知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体现的主要方面。
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具有开放性强、信息多元化等特点,微信还具有特殊的筛选过滤机制,添加哪些人作为好友,通过标签的方式屏蔽哪些人、关注哪些公众号,都是受众自主决定的。表面上,大学生开放性的接受媒介信息,实际上只是在自身偏好的围墙中打转,并不断强化进而固化。在这种机制下,微信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微信选择性接触导致“信息茧房效应”,影响大学生思维力和认知主动性
微信的信息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好友所发的朋友圈,二是名目繁多的公众号。这两种形式的信息接受都要基于大学生的自身选择性接触。朋友圈的碎片化信息,虽然数量庞大,形式多样,但是归根结底,还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微信具有添加好友和删除好友的双向操作功能,人们的好友日渐向志趣相投、观点相似的好友集中。另一方面,公众号由大学生本人订阅,并可随时清理,为了维持用户的粘着度,各家公众号越来越能根据通过大数据,针对不同的用户兴趣点,进行精准的内容推送。这样,大学生就像身处“回音室”,信息接收变得窄化,个人视野受到限制,倾向性日益固化,个体被相对一致性的信息束缚在“信息茧房”内,严重影响认知世界的思维能力,削弱了认识世界的主动性。
危险还在于,“信息茧房”不仅存在个人的信息接触条件下,还存在于群体信息接触中。群体内部的成员间会产生群体感染,大大减少与外部世界及其他群体的联系和交流,群体呈现出显著同质化,并表现出排斥差异化的极端思想和极端行为。
2.微信的选择性接触影响注意力时间分配,分散大学生的认知注意力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带来一定干扰。据对哈尔滨5所高校的800名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55.3%的大学生每天使用微信超过2小时。[6]苏州某高校对3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65.07%的学生每天使用微信超过2小时。[7]江西某高校对66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7.2%的学生每天使用微信多于2小时。[8]调查中还发现部分学生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间超过6小时。结合2016年微信团队发布的《微信影响力报告》所显示的“超过九成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半数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微信使用上,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而且,根据相关调查,有“97%的人认为社交网络成瘾倾向会影响学习、生活,多数描述为上课不能认真听讲、分散注意力、影响与身边人的交流、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9]微信的朋友圈和公众号,推送的内容都尽量满足用户兴趣,无疑大大增加了内容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大量公众号的单篇点击率过十万,甚至令其日渐成瘾,沉溺于中无法自拔。微信的使用占用了用户碎片化时间的同时,往往还会占用用户原本用于工作、学习、休息、发展其他爱好等的时间,令用户失去自主意识,分散大量注意力。
3.微信的过度使用导致“社交圈划定”,消减大学生的观察力
所谓“社交圈划定”即将自己的社交圈固定在某一范围内,有意识的表达基于自己(或所属团体)的观念或爱好,例如将关注点集中于校园生活、兴趣爱好者群体,而不是面向整个社会。同时,由于用户兴趣中充斥着大量的低级趣味,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盛行,仅以用户兴趣为内容衡量标准往往会造成隐含负面价值取向的内容被大量推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移动互联条件的发展,网络文化所形成的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日益出现。如以具有架空世界观的小说、漫画、动画、游戏作为主要载体的“二次元”网络文化等就是典型代表。微信等社交媒体使得大学生得以参与媒体内容生产,亚文化、私写作、表情包、火星文等的一系列新型网络表达方式,具有对现实社会的解构意蕴,消减了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观察。
三、高校的应对策略
麦奎尔把影响选择性接触的因素分为受众个性特征、传播内容的吸引力、传播者的魅力、群体压力等个方面。[10]高校应对微信对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考察。
1.提高学校微信的针对性,应对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应该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实现官方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在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上的多元化和针对性。如在栏目和功能设置上,要追求完整性、差异性、功能性,要充分调研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设置项目,并提供菜单化的选择。一方面,提供事务办理、信息查询、课业辅导等贴近性功能,增加用户粘着度。一方面,由教师、大学生中的意见领袖,形成集专业、兴趣、需求等不同维度的富有特色的微信矩阵。
2.强化学校微信运营能力,增加传播内容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高校微信在呈现形式上,要摒弃刻板宣教,多运用流行用语,结合音视频、html语言、动画等现代技术,利用抖音、快手等热门应用,推送宣传思想工作内容,使其具备时代感和吸引力。在内容打造上,高校微信应结合本校校情、地域特征、学生生活、时间节点,编写更多针对性强的原创内容,力求高质量、权威性、有深度。
3.提高学校微信的公信力,增加传播者的魅力
信源可信度越高,越容易被受众选择、理解和记忆。即使是相同的内容,由不同的传播者发出,受众的选择性理解和记忆也有差异。如我国的央媒在公信力方面就具有天然的优势,其表述具有代表官方的权威性,在政策发布、信息传播方面受众的接受度要显著高于网络媒介。相反,信源低可信度会产生“休眠效果”,被受众有意无意的屏蔽。 学校应维护官方微信的权威性,由其准确发布、独家发布重要信息。当网络事件或校内突发事件,在微信中形成热点时,应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直面危机事件的,从而使“谣言止于智者”。
4.提高主流媒介的议程设置能力,增加大学生所属群体的压力
诺依曼提出的传播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就是基于社会成员的意见处于少数甚至是孤立状态时,就会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的社会心理学原理。个人在面临群体压力时,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产生趋同心理。
高校可以通过官网及其他主流新闻媒介,充分利用自身的渠道优势,提高自身的议程设置能力,增加的话语权。同时,构建复合型的微信矩阵,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议程设置能力,增加大学生所属群体的压力。议程设置的主体可以多元化,既包含各级机构的官方微信,也可包括学生的个人微信及部分与学校有密切联系的商业微信。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各公众号统一口径,并根据自身职能对代表性问题进行不同方面的疏导,发出一个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