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民乐团与第二课堂的对接拓展实践教学体系
——以三明学院为例
2018-04-03
(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 福建 三明 365004)
基于教育部对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要求[1],三明学院制定了《三明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并在转型增值时期提出“十三五”计划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因此,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必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转型主导,发挥专业优势,以“创新、实践、团队”三位一体为发展根本,积极拓展实践教学体系。
而学校现有的技能型音乐学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团队的内部先天条件不足、生源水平较差、没有专业特色、没有与培养方案对接、教学成果得不到检验、与艺术实践渐行渐远、无学分无兴趣、乐队编制不全、乐队成员水平参差不齐等,都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分析现状与问题,重新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发展要求,探寻切实可行的途径,关键是如何依托民乐团与第二课堂的对接拓展实践教学体系,以民乐团与第二课堂对接作为切入点,通过民乐团引导作用,拓展合唱团、舞蹈团、管乐团、音乐创作兴趣小组等实践教学团队,对专业基础课、核心课、方向课、任选课等重新整合[2],建立以艺术实践为核心的技能性人才培养模式。正确解读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的内涵,以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先导,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对原有教学与培养模式作科学与合理的评估,透视发展中的存在问题,找出定位、解决问题。以下通过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的内涵与培养导向、依托民乐团与第二课堂的对接、拓展实践教学体系三个部分分别加以阐述。
1.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的内涵与培养导向
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是以技能技艺为主体、以音乐艺术实践为根本来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的。因此,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应该是以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为核心的实践训练模式,动作技能即操作技能,是对骨骼肌肉以及肢体协调性的运动操作;而心智技能则是感性的思维意识模式,是一种特有的感知、想象、记忆等复杂的精神思维,故“在音乐表演中,不只是要把谱面上的音变成音响,而且要能够体现作品的精神内涵,途径只能是引导学生如何进行二度创造,而不是让学生模仿教师的创造,应该鼓励学生创造。”[3]通过依托民乐团与第二课堂的对接来实现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与训练。
若准确把握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内涵,就要以音乐审美的技能教育作为其思维意识,以挖掘对音乐对象感知与审美的形式特性和技能特性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搭建民乐团与第二课堂实训基地,发挥转型期技能应用型音乐实践法的作用,“音乐实践法可以提高人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发现听觉能力。利用合唱团、乐队、歌舞表演等形式进行音乐美育,都是极佳的音乐审美方式。”[4]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领悟音乐的美,增强对音乐作品的感知、理解、想象等能力,将音乐作品还原成活生生的音乐形象。在这当中,这活生生的画面对实践者的美感意义,是一般欣赏所不及的。
2.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依托民乐团与第二课堂的对接
2.1 以民乐团实训中心为主要突破口
纵观高校的艺术教育参差不齐,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的艺术实践作法也不尽相同,以民乐团艺术实训中心为主要突破口,这与三明学院新时期人才培养模式的维度关联,是在艺术舞台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展现着一种多维度知识形态,也是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的本质特性。民乐团的存在与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音乐审美教育与素质提高的整个过程,其音乐的潜在理论知识与乐器演奏技艺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贯穿在整个民乐团的艺术实践,是对给定的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强有力展现。当代心理学阐明,单纯以听力训练、音乐理论等认知方面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其最根本的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要开发学生的音乐能力,就必须开展音乐活动。最严重的缺点是不知道如果音乐教育中缺失音乐体验活动,学生就无法理解和运用音乐,也无法和音乐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很明显,任何极端的观点都将阻碍音乐教育目标的实现,仅仅关注技巧的培养会使人沦为‘音乐机器’”,[5]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依托民乐团来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是以音乐审美教育为先导、以专业技能训练为核心意识所进行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细加工,针对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织体、速度、流畅度和力度等分别加以训练,潜移默化地转化为一部作品诠释的正规的、传统的、表达的和具象的多维度结合效果,培养其艺术技能、艺术创作、传统与现代、情感、叙述、性格刻画等深刻的表现能力。
2.2 以民乐团为典型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作为主要途径
第二课堂是针对第一课堂设置的。[6]第二课堂的实施,使学生的课余时间得到了运用,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与艺术实践的主动性,较第一课堂在时间安排、空间使用、形式选择、内容确定等方面具有开放性的优势,以个人兴趣满足、理想实现、个性展示等内驱动力因素,构建以民乐团为典型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教学体系,辐射舞蹈团、管乐团、合唱团、音乐创作兴趣小组等其他艺术实训实践团队的建立,设计针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课程体系,以技能型、实践性、团队性课程模块为特征的课程群和课程体系模式,让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并举发展,充分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团队精神、实践能力、社会经验等综合能力素质的构成元素,更好的把第一课堂的理论性部分延伸到第二课堂中来,在第二课堂中得到实践与开发。这正是迎合二度创作带动一度创作的要求,通过激发师生的创作主动性,把一度的作品引入教学环节,弥补了“一度创作没有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二度创作团队成为了一度创作的实践平台,更好地延伸到教学当中,既可以以实际所需创作各种题材、风格的作品,又可以激发师生的创作热情和学习动力。此乃是学校与社会、专业课程与能力课程、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理论与实践的缓冲区域,通过在这一缓冲区域对社会的观察、模拟、学习、实践,最终实现了学校学生与社会人的过渡,为学生毕业之后尽快融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3.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依托民乐团与第二课堂的对接拓展实践教学体系
面对现有资源欠缺、生源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师资配备不足、艺术氛围较差、排练积极性不高(因没有学分)、没有纪律观念、第二课堂开展较为滞后、培养方案多变、教育教学设施较差等诸多制约因素,技能应用型音乐学专业该如何依托民乐团与第二课堂的对接拓展实践教学体系?下面从重视改革教学方法与培养方案、以第二课堂为导向、实践教学团队之间的制度化与渗透性、强化实践教学的产学研与地域性四个方面分别加以阐述。
3.1 重视改革教学方法与培养方案
重视改革教学方法。以民乐团的训练作为改革教学方法的契点,推行实践式、地域式、对接式、镜头式等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的兴趣与技能水平,以二度创作带动一度创作,通过民乐团的实践训练,师生共同参与创作实践,展示并比较分析师生在创作同样的作品时所运用作曲技法表达人们思想感情方式与手法的异同、优劣,带动和激发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从整体结构上强调多样性、灵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相互配合,注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创新,帮助学生挖掘内心潜力、制造动力。如竞赛类第二课堂学分的实施,民乐团利用镜头式的教学方法,还原“生态化”的器乐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反馈与检验教学。此外,要重视改革培养方案,以实践性、地方性、应用性、实践性为前提进行改革,避免盲目性、不切实际、抛弃学生兴趣、单向的理论引导实践等趋势,增加音乐实训的学分与课程比例,激活艺术实践的校外产学研教育基地的潜力,健全师资与生源,弥补实训教学体系的缺口,制定与第一课堂必修性课程相配匹的培养方案,更好地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构建模块化课程,建立健全灵活的课程调整机制。
3.2 构建以第二课堂为导向的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艺术实训团队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构建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的艺术实训团队,建立民乐团、管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等专业团队,须以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为导向,学习借鉴台湾科技类大学第二课堂设计理念,将第二课堂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达到规定的4-8个第二课堂学分方可毕业。[7]制定相应的制度与实践教学的体系,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搭建完备而严格的音乐专业艺术实训团队,互为补充,相互渗透,最终达到实践教学拓展的延伸性与实效性,进而突破原有制约发展的瓶颈,激活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接的动力,构建其平衡发展的纽带,双向促进与影响,涉及到教学引导与实践、反馈与监督、改革与创新、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艺术实训团队建设与实践、学生兴趣与潜能的激发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构建以第二课堂为导向的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艺术实训团队。
3.3 实践教学团队之间的制度化与渗透性
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如何依托民乐团与第二课堂的对接拓展教学体系,关键是健全与巩固民乐团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真正将民乐团与第二课堂对接的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形成符合地方本科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机制,出台相关文件来支持,形成制度化、有效化,大力拓展活动范围,实现实践育人基地化,强化民乐团的实践教学作用,使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的乐器演奏理论知识与单一训练内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从根本上“治愈”地方高校在开展第二课堂过程中普遍的“昙花一现”现象。依托民乐团在第二课堂中发挥的作用,打通与其他艺术实训团队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以民乐团为基础,引导建立合唱团、舞蹈团等团队,做到一体化、系统化,纳入第二课堂的正规教学,写入课程表,制定团队之间的第二课堂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教师的指导计入工作量,比如民乐团可以为合唱团声乐专业的同学伴奏、协奏等,达到实践教学团队的相互渗透性。
3.4 强化实践教学的产学研与地域性
由于地方高校在实践教学方法有诸多的发展瓶颈问题,比如定位不清晰、同质化严重、制度不合理、常规闭塞性等,是以音乐理论知识、技能技艺的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展开,长期通过“琴房”内的教学与实践为主,民乐团、合唱团等团队向来通过演奏演唱“常规音乐文化”,所谓的只注重“阳春白雪”,没有结合地方的特色,发展没有后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拓展外产学研内涵,营造良好的音乐艺术氛围。多举办音乐会、演出、讲座等活动,“引进来,走出去”,找到一条地方性院校音乐学科发展的道路。高校作为引领地方前沿文化与输送人才的基地,应该以地方音乐文化作为音乐专业发展与建设的切入点,有义务成立地方的音乐研究所,将三明市地方的音乐文化都纳进高校,建立地方音乐文化的资源库,真正服务于地方,辐射整个三明地区,旨在通过弘扬地方音乐文化为己任。基于地域性视域下,以地方音乐文化的特色融入教学,推进教学地域性的艺术实践,依托民乐团伴奏,置入教学体系,通过民乐团排练、展演、比赛,拓展其他的教学团队,比如三明学院参加福建省首届“丹桂奖”电视曲艺大赛一等奖与有福之春省艺术院校音乐会等演出,都是依托民乐团乐队的伴奏,拓展了声乐、舞蹈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体系。发挥民乐团与第二课堂的对接作用,编入教材,写入课程表,渗透第一课堂中专业方向课、必修课、任选课等,将地方音乐文化的器乐教学作为拓展教学体系的突破口,以产学研合作作为跳板,打造地方音乐文化的品牌效应,服务地方,探索音乐专业在戏曲曲艺等地方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契合点,以地方音乐文化研究理论作导向,以艺术实践作为反馈教学的窗口,以产学研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团队作为突破点,做到长效机制。
4.结语
要正确把握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的内涵与培养导向,以民乐团实训中心为突破口,依托民乐团与第二课堂的对接,促成舞蹈团、管乐团、合唱团等团队的建立,拓展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旨在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优势与资源配置,制定与第一课堂课程相配匹的教学方法与培养方案,构建以第二课堂为导向的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艺术实训团队,协调实践教学团队之间的制度化与渗透性,强化实践教学的产学研与地域性,建立健全灵活的课程调整机制,使第一课堂得到最大程度的延伸,搭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平台,把第二课堂从“边缘化”的弱势当中牵引上来,探寻其共同发展的落脚点和平衡点,构建以应用型、实践性、技能性课程模块为特征的课程群和课程体系,统筹兼顾专业特色与实践能力培养。是为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360A03-02-2015-0088-1][2015-10-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2]参见三明学院2009-2016年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音乐学专业部分.
[3]杨易禾著.音乐表演艺术原理与应用[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3(1):379-384.
[4]徐希茅,傅利民,邹建林,杨九华著.音乐美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120.
[5][奥]沃尔夫岗·马斯特纳特著.音乐教育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1):7.
[6]李同果.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体系探讨[J].教育评论,2009(2):74.
[7]许明春,张君诚,曾玲.第二课堂重构与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