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产科因素对孕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肌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观察

2018-04-03谢静丽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肌纤维盆底肌力

谢静丽

内江云川医院妇产科,四川内江 641000

近年来,我国初产妇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这类疾病的诱发因素较多,常见的因素是产妇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导致产妇的盆底脏器出现移动,而引起的器官功能异常,通常在临床上主要表现有盆腔器官脱垂分期和产妇尿失禁[1]。为了研究不同产科因素对孕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肌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观察,随即对该院的639例初产妇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的639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1组产妇的年龄在 20~31岁,平均年龄在(26.11±1.83)岁,孕周在 36~41 周,平均孕周在(39.43±1.01)周,2 组产妇的年龄在 21~31 岁,平均年龄在(25.35±1.27)岁,孕周在 35~42 周,平均孕周在(38.92±0.97)周,3 组产妇的年龄在 20~34 岁,平均年龄在(27.42±0.88)岁,孕周在 35~41 周,平均孕周在(38.77±0.76)周,三组产妇在孕周及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对三组产妇的体重、身高、分娩及妊娠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所有的产妇进行盆底肌力检测,方法为:采用2个手指,一个手指为构型,放于产妇的宫颈后穹窿处,与产妇的盆地深层肌肉进行接触,然后根据卫生诊断认证局的认证测试标准进行判断,同时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对产妇的阴道压力、盆底肌力及疲劳度进行检测,并采用盆腔器官脱垂量化检测法对产妇的盆腔器官脱垂情况进行检测,通过对产妇的腹部进行施加压力,观察产妇会不会出现尿液不自主流出情况;经过相关仪器检测,有78例产妇出现盆腔器官脱垂和产妇尿失禁情况,对78例产妇进行康复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为:对产妇进行电刺激、盆底肌锻炼及生物反馈联合进行治疗,在开始治疗的4 d内,对产妇进行周期为8~32 Hz,脉宽320~740 μs进行电刺激,并进行1类肌纤维训练,4 d后对产妇进行周期为 20~28 Hz,脉宽 20~320 μs进行电刺激,并进行2类肌纤维训练,一周内对产妇进行2次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30 min,治疗结束后对产妇的盆底肌肉训练进行详细的指导,并使产妇形成相关的条件反射,进而使得产妇的尿道旁组织的支持作用加强,来治疗产妇尿失禁情况[2]。

1.3 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通常通过显效、有效及无效3种情况进行划分,治疗结束后产妇的盆腔器官脱垂症状完全消失,且对产妇的腹部进行施加压力,产妇不存在不自主遗尿情况,称之为显效;治疗结束后产妇的盆腔器官脱垂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好转,且对产妇的腹部进行施加压力,产妇存在少数的不自主遗尿情况,称之为有效;治疗结束后产妇的盆腔器官脱垂较治疗前无变化,且对产妇的腹部进行施加压力,产妇存的不自主遗尿情况较治疗前无变化,甚至比治疗前还严重,称之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产妇的盆底功能检测情况为:对639例产妇进行检测后,有172例产妇出现盆地1类肌纤维肌力正常,其中1组产妇中有55例,2组产妇有57例,3组产妇有60例,三组产妇的1类肌纤维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213例产妇的2类肌纤维肌力正常,其中1组产妇中有70例,2组产妇有69例,3组产妇有74例,三组产妇的2类肌纤维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511例产妇的阴道压力正常,639例产妇中产生1类肌纤维疲劳度正常的有355例,其中1组产妇中有120例,2组产妇有117例,3组产妇有118例,三组产妇的1类肌纤维疲劳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639例产妇中产生2类肌纤维疲劳度正常的有562例,其中1组产妇中有188例,2组产妇有 186例,3组产妇有188例,三组产妇的2类肌纤维疲劳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39例产妇中有78例产妇出现盆腔器官脱垂分期和产妇尿失禁情况,其中1组产妇中有28例,2组产妇有23例,3组产妇有27例,三组产妇的盆腔器官脱垂分期和产妇尿失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康复治疗后产妇盆腔器官脱垂分期和产妇尿失禁情况,其中1组产妇中有27例较治疗前显著改善,2组产妇有21例较治疗前显著改善,3组产妇有25例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因此三组产妇治疗前后比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孕产妇在妊娠期间随着胎儿的增长,使得产妇的子宫不断扩大,在孕晚期时胎儿的胎头会下降,并且产妇的宫颈会扩张,引起产妇的盆底结构和盆底组织发生变化,变得松弛,从而使产妇的盆底功能发生损伤,进而引发盆腔器官脱垂肌产妇尿失禁情况[3]。虽然分娩和妊娠使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但是分娩结束后会对产妇的盆底组织结构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严重的影响这产妇的正常生活及性生活质量,因此对产妇进行必要的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改善产妇的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还能提升产妇的生活质量;临床上通常采用的康复治疗为对产妇进行电刺激、盆底肌锻炼及生物反馈联合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与临床康复治疗中,在进行治疗使,对产妇的盆底功能障碍进行有效的检测,因为不同的产妇,受分娩方式的影响会使每个产妇的盆底功能障碍程度不同,因此在治疗使,根据产妇的盆底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设定不同的电刺激频率,才能保证有效的治疗效果[4]。产妇由于子宫的扩大使得前盆底与产妇的膀胱及尿道较近,使得产妇尿失禁发生率较高,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会随着产妇的年龄增长,使产妇发生咳嗽及便秘情况,会加重尿失禁的发生。为了研究不同产科因素对孕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肌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5]。随即对该院的639例初产妇进行研究,并根据临床分娩方式的不同均分为1组,2组,3组,1组产妇进行阴道顺产,2组患者先进性顺产后改为剖宫产,3组产妇进行剖宫产,通过对三组产妇的盆底肌力、阴道压力和盆底疲劳度进行检测,分析各组产妇盆底功能情况;通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及问卷调查对三组产妇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各组产妇的盆腔脏器脱垂及产妇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情况,对有早期产妇的盆腔脏器脱垂和产妇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产妇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经过研究后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分娩方式均会对产妇造成不同程度的盆底肌力、阴道压力和盆底疲劳度,对盆腔器官脱垂分期及产妇尿失禁产妇进行康复治疗后,治疗效果有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不同的分娩方式会造成产妇的阴道压力及盆底肌力下降,提高产妇的盆腔器官脱垂分期及产妇尿失禁,经过康复治疗后,能够明显的改善产妇的盆腔器官脱垂分期及产妇尿失禁情况,极大的促进产妇的康复。

猜你喜欢

肌纤维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