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视域下地方高等教育区域差异发展分析

2018-04-0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建设文化

(莆田学院管理学院,福建 莆田351100)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各个行业都基于开放、共享的新理念努力实现转型发展,而高等教育无疑是新形势下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经济新常态也给地方高等教育区域差异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地方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要求地方高等教育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以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实力为核心内容,结合资源配置优化、综合改革等途径,实现地方高等教育优化发展。以学科齐全、规模扩张为发展建设目标的传统思路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新需求,向差异化、特色化转型升级逐步成为了当前地方高等院校发展的方向。

一、经济新常态视域下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新要求

我国拥有高等院校近3000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仅占据约4%,地方高等院校无疑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也是新时期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力量。经济新常态下,高等教育发展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动向。

首先,地方高等教育面临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中国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地方高等院校需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与错位竞争的道路,转变传统一味求全求多的建设方向,坚持“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其次,经济新常态下,地方高校也承担起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新要求。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特征来看,其建设优势与特色源于地方,发展基础与方向立足于区域,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地方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责与使命,更是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活水源头。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高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汇集人才团队,做强做大特色优势学科,提升办学综合实力与教学竞争力。也唯有基于地方社会经济实现区域差异化发展,紧扣地方性、特色化、应用型建设目标,才可使自身成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文化传承的高地与科技服务的平台。[1]

此外,经济新常态也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如今社会经济发展已完全呈现出依靠人才资源与科技创新支撑的特征,各地方政府更加重视高素质人才资源向地方科技产业创新能力的转化,使人才队伍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催化剂。加快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步伐,能够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为产业创新驱动提供人才与智力保证,进而成为地方振兴发展的发动机。面向国家需求和国家经济主战场,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要求地方高校将社会经济内在需求转化为高等院校创新与发展的动力,以促进高等教育人才智力创新驱动发展。

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问题与新机遇

(一)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地方高等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因素制约与影响。首先,地方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尤为突出,并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地方新建普通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学术力量不足、基础条件差等问题,这些高校很难在“双一流”建设中得到重点支持;地方高校难以形成强大的学术队伍以及优势学科群,学科建设与科研力量较为薄弱,难以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撑力不强,更无法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双一流”建设有效激发了地方高校办学积极性,但同时由于差别化发展,地方高校在教育经费争取、教育发展机会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同时,从资金和人才因素来看,诸多地方高等院校主要以地级市财政作为支撑,资金往往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受政策局限以及历史等诸多因素影响,地方高校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较少,这导致人才引进与培养的难度加大,并且普通地级市人才吸引力有限,缺乏更优惠的条件待遇,无法引入高水平的人才。[2]

其次,学科专业缺乏特色,存在同质化、趋同化等问题。现阶段我国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正处于转型探索关键期,同质化问题较为明显。重学术轻应用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传统,一些地方高校长期以来发展建设定位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职业性、地方性人才培养不足。虽然近年来地方高校积极推动应用型转型,但问题仍然存在;学科建设追求综合化、齐全化,专业设置陈旧,特色不鲜明,忽视区域产业特性,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脱节,不但导致教学资源浪费,更不利于与地方社会经济互动。[3]同时,一些地方高校盲目转型,一味追求“综合化、大型化”,目标错位,办学雷同;部分本科不断设置新专业,建新校区,扩大规模;一些大专院校也朝着提升办学层次努力,导致不同类别高等院校间的界限更趋模糊,地方高校交叉建设、重复投入的现象更加明显。创新资源分散,资源重复,科研与人才培养、社会需求结合不紧密。

此外,与地方产业联动融合力度不强。我国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诸多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先进技术与实际应用结合力度不强,地方高校作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作用尚未完全展现,重科研重论文,轻应用轻技术,产学研合作教学浮于形式,企业行业合作育人缺乏保障。同时,学科专业缺乏特色,与地方区域产业发展关联度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服务较低。校地、校企合作联系不紧密,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尚未构建长期性合作机制,产学研合作没有形成合力;地方高等教育办学主观上为经济社会服务,客观上却较少与地方产生联系,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缺乏考量,地方经济社会服务力度不足。这也是地方高等院校学科专业趋同、教育同质化现象的根本性原因。再者,由于地方高校自身服务能力相对有限,部分行业或大中型企业在校企合作上缺乏主动,仅有的校企合作比较分散,层次水平较低。[4]

(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新机遇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地方高校发展建设带来新机遇与新命题,当前社会经济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移动互联网推动各行各业转型发展,创新型企业也正在异军突起,制造业智能化势头正盛,“双创”为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厚植了沃土,在产业转型升级速度不断加快,行业分工专业化日趋凸显的经济社会背景下,社会对应用型、专业性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当前许多企业也都处在市场激烈竞争的风口,对科技与产业发展风向标敏感,在研发投入上花费了巨大精力。新经济、全球化以及产业与科技革命与地方高校发展有着直接关联,在市场与企业创新力不断增强的情形之下,地方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也有着更大潜力。同时,长期以来我国“985工程”、“211工程”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与此同时,教育体系单一、结构失衡以及身份壁垒等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而“双一流”战略明确提出对于地方高校而言也是新机遇,“双一流”战略并非遥不可及,而应果断搭乘“双一流”战略的东风,通过“双一流”突破传统“身份固化”,走差异化发展战略,推动自身发展。[5]总而言之,新经济社会环境、新战略以及社会对科技与人才的需求促使地方高校进一步推动教学发展与学科专业建设,实施内涵式发展道路,主动融合、积极适应区域发展中所出现的新业态、新产业,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促进形成人才培养与科研新格局。

三、地方高等教育区域差异发展的路径选择

地方高等教育发展内外系统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处于重要的历史转型阶段。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必须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趋势,从趋势中寻规律、找问题、明定位。基于经济新常态下的新要求、新问题与新机遇,地方高校需紧紧围绕国家目标导向以及地方发展现状,明确自身价值定位与建设方向,将学校建设发展根植于区域,构建起与所在区域互利共赢的共生体系,实现区域差异化发展。

(一)精准定位发展方向

经济新常态下,地方高校需基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及“双一流”战略等高校发展宏观指引,结合高校实际,深入思考高校如何办学、如何发展的问题。首先,地方高校应明确发展方向,以高质量学科与专业为支撑,以十九大与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育内涵式发展性思维,主动作为,解放思想,寻求突破,着力破解区域发展不均衡、地方高等教育同质化等问题。同时,地方高校定位也需遵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彰显高等教育职能,体现地方高校服务使命。因此地方高等院校应坚持地方性、服务性与应用性办学定位,坚持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生态的发展建设道路,围绕地方产业特征,凝练办学特色,搭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需求的特色科学专业群,突出高等教育地方性;坚持产学研的发展道路,改革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推动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与校地合作,凸显办学应用性;推动开放办学路径,构建互利共享的协同创新平台,发展具有鲜明行业基础的创新型学院,推动产教研结合,展现高校服务性。[6]

(二)构建特色学科专业

地方高等院校应结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类型,构建同地方产业结构优化以及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相吻合的建设路径,基于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并参考国际大城市高等人才培养结构,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应用研究、学术研究与应用技能等各层次的适用性人才。十九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因此要加快构建适应新兴产业优先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服务业高速发展的机制和与地方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相对接的学科体系。其次,地方高校应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瞄准未来科技产业发展趋势,重点培养代表性学科,以特色学科、优势学科为核心推动内涵式发展;打造基础和应用互相融合,文理医工多学科交叉渗透、互相支撑与协调建设的高校学科体系,逐步去除地方高等院校发展同质化趋向,实现差异化发展。[7]如当前生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生动实践,这也为地方涉农高校发展提供新契机,可紧扣“特色农业”时代要求,主动对接于服务地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需求,实现特色学科重点建设与布局。

(三)提升人才供给质量

社会经济发展步入新时代,这也赋予了高校人才培养新任务与新使命。地方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进一步提升高校人才供给质量,将人才质量意识内化于学科建设、教学内容转化、实验实习、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环节。首先,地方高校可推动高校育人工作与国际化战略有机结合,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以开放的姿态在国际范围内参与竞争与合作,引入外海优质高等人才资源,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明确立德树人的理念,梳理好人才培养同社会服务、科研等功能间的关系,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推动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融合,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力,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同时,地方高校应始终面向地方产业、企业、农村基层等经济基础领域需求,明确适用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高校、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学科专业建设委员会等相关机构,明确人才培养实践环节,推动校企合作与教学改革,加强乡土情感教育,为地方培养“用得上、留得下”的高素质人才。

(四)深化校地产业合作

《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促进产业结合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地方高等教育产教研融合指明了方向。首先,地方高校可构建起企业行业深度参与的高校治理结构,建立与完善校企合作、产教研融合机制,推动高校与企业、行业深度合作,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的无缝对接;结合地方产业需求,建设一批校企共建共管、产教融合,并集技术创新、学生教育、员工培育等于一体的行业特色学院与产业学院,搭建直接服务于区域产业的技术创新平台。其次,利用高等院校学科成果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地方高校需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将科研论文、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为地方产业发展助力。[8]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可对接企业,协助企业解决产业技术问题,开发创新产品,提升企业生产效率;人文社科专业以参政议政、文化服务为主,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五)聚焦文化服务创新

文化是高等院校的根基与血脉,更是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样也是地方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作为地方文化传承载体以及文化创新的动力,地方高校应以高度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充分发挥人才与科研优势,围绕区域文化特征,深入研究地方文化,推动地方文化传承创新,形成差异化文化特征与基因,提升文化凝聚力与创新力。首先需聚焦地方事业,关注地方文化建设与发展实际,结合高校学科专业优势,利用政策机制引导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实践,引领地方文化事业发展,实现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同时,结合地方文化建设需求,构建文化研究中心平台,充分利用高校人力、智力优势,为地方文化研究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智力支撑。围绕地方文化发展保护重大课题开展实证性研究,深度发掘地方传统文化内涵;加强“大文化”学科专业建设,为各类文化建设实践活动提供价值观念与学术资源。[9]此外,推动文化建设产学研结合,重塑地方传统文化新韵,高校可通过与政府、企业合作,构建地方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打造集教学、展览、文化研究以及产品研发于一体的系统平台,推进地方优势文化品牌建设,在区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上发挥更大功能,体现地方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担当。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建设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谁远谁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弯道超车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劳动报酬偏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