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英译策略
2018-04-03刘艳茹任静生
刘艳茹,任静生
(1.安徽三联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1;2.合肥工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1)
网络流行语是由互联网创造,一定时期内在网络中广泛流行的语言符号,在交际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出现频率高的字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网络流行语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而且频繁出现在国内外的报刊杂志和新闻报道中。2010年,网络语“给力”一词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网友惊呼“太给力了”。2013年,英国广播公司(BBC)为“tuhao”一词做了专题节目,介绍了它的词源、词义和用法。之后,tuhao这一音译词被公众正式接受并快速传播。为了帮助更多的外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流行语在20世纪末才开始受到我国学者的普遍关注,早期的研究主要从社会文化角度解析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机制。近年来网络流行语的英译引起了学者的重视。大部分研究基于翻译学的理论,通过分析一些有代表性的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总结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王琚[1]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下,从语音、语义和语用方面阐述了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张玉[2]基于翻译目的论,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网络流行语的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傅恒[3]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提出了网络流行语英译时应遵循的原则,并探究了直接翻译、间接翻译和创词翻译等翻译策略。然而,现有的研究所采用的翻译案例较为陈旧并多有重复,且大多停留在语言层面,少有学者从跨文化视角探讨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本文尝试从跨文化视角探讨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
一、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
(一)语言简洁,语义丰富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语,是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4]。它多具有短小精炼,语义直白,高度概括的特征,这符合现代人生活和工作节奏快,追求经济省时省力的要求。网民时常力求以最少字数表达最大的含义,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信息量,促进了网络语言的迅速传播。网络流行语多使用谐音、缩略、拼缀、截短、符号等构词方式,如“高大上”,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简称。形容事物有品味,有档次。“白骨精”本是《西游记》当中出现的角色,在网络用语中,指现代职场中出现的白领阶层和中产阶级的女性——“白领”,“骨干”,“精英”。
(二)时效性强
网络流行语与所有流行事物一样,热门一时,但很快就会被迅速出现的新词汇代替,不再流行。这是因为网络流行语大多来自于社会事件、社会现象、热点问题、电视节目或新闻媒体,也会随着人们的关注度降低而逐渐销声匿迹。但新的现象又会激发网民的创造激情,网络流行语就是在这样的轮回中不断发展。如源于热播电视剧《甄嬛传》的“甄嬛体”,剧中的台词因其"古色古香"、包含古诗风韵而被广大网友效仿,并被称为甄嬛体,是电视体的一种。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臣妾、朕、哀家”,描述事物也喜用“极好”、“真真”、罢了”等词,瞬间,“甄嬛体”红遍网络,受到人们的追捧,但不久被人们遗忘,随后又出现了类似的“元芳体”。
(三)文化内涵丰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孤立存在。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新兴语言,也同样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打酱油”“天价烟”“桥粘粘”等网络词汇看似简单,但无一不是对社会现实的映射,其背后都有各自的故事,都反映了社会问题。以“天价烟”为例,所谓的“天价烟”就是极其昂贵的香烟,多用来公关送礼。“天价烟”事件指的是2009年,被网友称为“天价烟局长”的南京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受贿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网民绝非只关注周久耕的命运,更关注的应该是天价烟,是天价烟背后的社会腐败现象。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不同于传统的语言,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征和文化内涵。在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网络流行语的这些语言特点,准确传达出这些语言的内涵,以免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误解,影响交流。
二、网络流行语英译中的文化因素
美国人类学家艾德华·霍尔在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一书中阐明了语言、文化和交际的关系。他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印记。”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传播的工具。而翻译则是实现不同国家、地区间跨文化交流的媒介,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流行语是语言文化的一部分,可以作为与其他文化沟通的桥梁。网络流行语英译的目的就是向外国友人有效传递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事物、新现象,使他们真正理解网络流行语的意义和内涵。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主要学者弗米尔认为翻译主要是跨文化转换,是“跨文化的活动”。他给翻译下的定义如下:文化Z为了满足特定功能需要,通过语音z模拟了文化A通过语音a表达出来的信息。这意味着翻译不是把一种语言的字词语句简单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码的译码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行为[5]。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从根本上讲,是把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信息从一种语言传达给另一种语言。这就要求译员除了具备基本的翻译技能,熟练掌握双语,还必须熟悉彼此的文化,了解语言背后深层的文化背景,传达出文化内涵。因此,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不能仅局限于字、词、句等语言层面,更要挖掘深层的文化内涵。译者要跨越文化障碍,充分考虑外国读者的文化背景,将这些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流行语表达转换成外国读者易于理解接受的语言。
三、跨文化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策略
针对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和其蕴含的文化内涵,笔者结合当下最新的网络流行语,从跨文化视角探讨网络流行语英译的方法和技巧。
(一)直译
直译能较多地体现译语的文化意象,又能保留原语的文化特色。对于那些英汉意义一致且两种文化中都存在的网络流行语,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因为译语文化中存在相同的意象,译者和原有语者的语境基本相同,使用直译的方法外国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有助于传播中国文化,使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网络流行语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直译,读者更容易了解原作的思想和风格。很多网络流行语都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例如:
高富帅 a tall,rich and handsome man
白富美 a fair-skinned,rich and beautiful lady
小鲜肉 little fresh meat
肌肉男 Mr.Muscle
女汉子 tough girl
小目标 small target
套路 routine
广场舞 public square dancing
吓死宝宝了 It scared me to death!
这些网络流行语的英译表达直观形象,既能体现原语形式和内容,又能有效传达原语信息,因此是可行的。如“小鲜肉”一词,最早是2014年中国粉丝对韩国男性明星的称呼,现多指年轻、帅气的男性。将“小鲜肉”翻译为little fresh meat,形象生动。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电影《阿凡达》的台词里:Look at all this fresh meat.现在little fresh meat已经成为外国人耳熟能详,各大外文媒体也争相使用的词汇。同样地,将肌肉男和女汉子分别翻译成Mr.Muscle和tough girl,语义直观明了,外国读者也很容易理解。
但是像广场舞这样的网络流行语,反映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双方都了解中国存在的这一独特现象,便可直译为public square dancing。如果外国友人不理解,会出现交流困难,为避免引起尴尬和误会,应进一步作详细的阐释。广场舞因多在广场聚集而得名,是居民自发地以健身为目的在广场、公园等开敞空间上进行的富有韵律的舞蹈,通常伴有高分贝、节奏感强的音乐伴奏。(Square dance is a body building exercise or dance that is played by elderly residents in the community at open location such as square,park and so on,which is always accompanied by music that has high db and strong rhythm.)
(二)意译
有些网络流行语由于文化烙印深,有很强的口语化特征,在英语中找不到对等词汇。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翻译,外国读者难以理解,甚至会产生误解。如在网络中,网友们把那些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称为“熊孩子”。这个词不能直译为bear kid,因为熊孩子跟熊这种动物没有关系,而是一种淘气调皮的特质。像这样的网络流行语,翻译时就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思,将原文意象转化为译文读者文化中所熟悉的意象,以求与原语内容相符。一般熊孩子比较顽皮捣蛋,可以翻译成wild kid,elfish kid,spoiled brat等。
再比如,网络上把对事情不了解,对讨论、发言以及各种声音持围观的态度的人称为“吃瓜群众”,其中“吃瓜”有自嘲的意味。如果将这一表达直译为watermelon-eating masses的话,可能产生的问题是外国人不一定能像中国人那样把“吃瓜”和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形象联想起来,失去了“吃瓜群众”的自嘲意味。考虑到这些吃瓜群众都是“围观者”,可以用另一种食物,即爆米花代替西瓜,可理解为像看电影那样围观。这时,“吃瓜群众”可译为popcornmunching masses。munch这个词的意思是发出声音地大口咀嚼,并不雅观,稍有一些自嘲的味道,这样译语就在内容上与原语达到了对等,语言风格也相近。
在双十一网络购物节期间,出现了不少“剁手党”。“剁手党”专指沉溺于网络购物的人群。他们自嘲地表示,因为在网上买了太多东西,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所以恨不得将自己的手剁下来。如果将“剁手党”直译为hand-choppers,会让人摸不着头脑,外国读者看到很可能会被“雷倒”,造成文化冲突,这时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剁手党就是购物狂,可以直接用英文中的shopaholic一词。还有更多这样的例子:
段子手 punster
老司机 old hand
吃土 I’m broken.
心塞 I’m upset.
吐槽 disclose one’s secret
我也是醉了 I’m speechless.
扎心了,老铁 My heart’s broken,old fellow.
从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主张意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大量的实例说明,意译的使用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语言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凸显本民族的语言特征。在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过程中,为消除文化因素的影响,我们应尽量使用意译。
(三)音译
音译就是把原语的读音翻译成发音相近或相同的语言的方法。由于中外语言文化的差异,在用英语表达中国独特的文化时,经常发现找不到准确对应的英语词汇。因此,外国人通过音译法创造了很多中式英文词汇。如功夫(kongfu)、粽子(zongzi)、豆腐(toufu)、关系(Guanxi)等,这些中文词汇被音译成英语,已经成为英语语言的一部分。
2013年中国大妈(Dama)在黄金价格大跌的时候蜂拥买入黄金进行投资引起世界金价变动,美国《华尔街日报》也在那时专创Dama这个词,以调侃中国大妈的这一不理智的行为。把“大妈”翻译成Aunt或grandma,显然都不能准确表达“中国大妈”所传递的特殊含义,都不如“Dama”更传神形象。像“大妈”这样的词汇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译语文化中不存在对等物,可采用音译的方法,既能保留原语的文化特色,又有助于弘扬中国悠久的文化,推广汉语的使用,增进民族间的了解,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误会。
四、结语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部分。由于每种民族语言都有独特的语言体系,都承载着各自的文化内涵,且不同民族间存在着文化差异,使得网络流行语的翻译难以完整准确地传递所有信息。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于网络流行语的翻译应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尤其是如何处理蕴含在其中的文化因素的翻译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6]。笔者在文中只提出了三种主要的翻译方法,当然还有其他可行的翻译技巧。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同的网络流行语应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结合多种翻译方法,传达有效信息,实现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