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学习论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路径探赜

2018-04-03刘子莹刘鑫淼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群体

洪 霞,刘子莹,刘鑫淼

(1.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广东 湛江 524000;2.香港教育大学教育学院,香港 999077)

文化自信践行与深入的实效性研究是文化自信命题的提出及其内涵的理论化研究逐渐呈现饱和化趋势后的必然结果,包括文化自信的现状剖析与瓶颈突围及未来展望等相关性研究。文化自信的有效性推进和普及不能只局限于意识形态的宣传和口号式概念的灌输,也不能盲目式地采用单一的方式在拥有多元化的群体、文化、地域等的整体社会进行传播。文化自信的促成必须从多维度切入,针对多元化的社会构成元素深入剖析,生成符合其认知特点、社会角色、社会影响力等的践行方式。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高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社会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在文化上比社会其他构成群体天然具备较高的自觉性、领悟性、前沿性、继承性及创新性等,同时这部分群体由无数子群体汇聚而成,其阵容之大促使其成为思想、文化、价值观的极佳宣传与践行阵地。大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是人民精神家园的培育地,要切实发挥大学生在文化自信传播与弘扬中的引领作用。[1]

由现代西方国家兴起的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的理论,不仅仅风靡于教育学领域,同时随着建构主义的内涵不断被完善和扩充,其理论的运用潜力不断被挖掘,解释力不断地强化,对于各个学科领域都具有较大的冲击。我国文化自信的培育工程可以被认为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部分,而这项工程的推进不能只靠一种方法或者途径,其中需要结合普遍性,更要看到特殊性,以特殊性作为结点,最后联结成一张网才能推进文化自信的全面建成。从层度来分,当文化自信的培育工程细化到每一个阶段人群,每一个领域人群时,又可以划分为微观的领域,例如学龄阶段和学校领域内的这部分人群为代表,大学生就是文化自信培育工程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人群的文化自信培养就必须侧重借助教育与教学的途径来进行,并可以突破性以建构主义学习论为指导生成教育路径以推进大学生文化自信。

一、文化主体特殊性的角色定位与文化身份的认同

1、知识分子应饱含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与承担被赋予的文化自信担当

大学生群体作为文化主体的一部分,其自身的文化储备、文化更新、文化传播等能力决定了其文化身份的特殊性,同时大学生群体的知识分子角色也应该相应地激发其内在的文化自觉性,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感与树立文化使命感,以更好地担负起文化自信的重担。践行文化自觉需要文化主体自发培养强烈的文化使命感,而且要自觉地意识到时代和社会所赋予的文化发展、文化创造、文化繁荣以复兴其文明的使命。[2]树立文化使命感,丰厚的文化储备是前提,文化的更新能力是关键,文化的传播能力是动力,拥有文化自信的担当是结果。只有大学生群体自发树立文化使命感,文化的传承、发展、更新与传播才能由被动转为主动,文化自信的推进才能形成社会的一股合力,推进并带动其他社会群体参与文化自信建设。

2、大学生理应涵养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以历史的维度跨文化继承发展。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对象,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漫长的二十多年都相应地在中国文化和历史领域做了相关的积累,这决定了该群体在民族文化的熏陶氛围中不断地学习、吸收和成长,相比其他社会文化群体,其更加应该涵养厚重的历史和人文的底蕴,为文化自信的践行做根基性的储备。因为文化自信力的形成需要有历史的厚度兼视野的宽度的文化建设价值观作必要的支撑,[3]首先文化自信力的培养需要具备文化继承的能力,才不至于失去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根与源,当文化主体具备纵向的文化继承力,则能够溯源越久远的历史文化与积累越多的传统文化,才能站在越远或者越厚重的过去延伸更远的未来,预测未来的文化发展方向与趋势。其次,文化自信力的形成与壮大需要拥有横向的文化吸收发展的能力,我们身处多元文化与开放文化的环境,而跨文化间交流也是每一种文化成长的动力。[4]就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特征来看,中国文化既要在文化身份建构层面坚持“民族特色”与“世界典范”的统一,又要在文化内涵提升层面实现本土文化与外部异质文化的包容,才能从实质上增强文化自信力。[5]

3、群体效应式的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促成文化自信生态圈的构建

群体效应理论强调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形成取决于个体内部的需要与所处的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尤其强调个体心理及行为的内在心理力场与外在心理力场的情境因素,而由此又可促成强大的群体动力,注入文化的元素可生成群体文化效应理论。[6]要形成强大的群体文化自信的动力,必须重视个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行动的内在心理文化力场与外在心理文化力场,才能构成强大的文化发展磁场。内在的心理文化力场可归结为个体独特的文化归属感,外在的心理文化力场可归结为个体强烈地文化认同感,当内在的文化归属感和外在的文化认同感促成内外两个文化力场进行相互作用时,这种文化的共建力具有超越性与突破性。此外,大学生群体具备强大的流动性,在高校文化阵营的周期结束后,这部分文化个体将携带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流向社会的各个方向并且融入每一个社会群体,有利于文化自信力的传播与共建,并促成社会文化自信生态圈的构建。文化的亲和力、凝聚力一旦形成,就会以它特殊的感染力影响与本民族文化有着天然亲切感和认同感的每一个成员,通过获得性的遗传而得以不断地延续,进而成为沟通与联系民族全体成员心灵的文化纽带。[7]

二、文化自信建构的理论界定与内在机制

1、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建构主义学习论的理论界定

文化自信的建构主义是以建构主义的视角剖析文化自信的践行路径,本质上是寻求建构主义学习论与文化自信的结合点,为了更好地探寻两者交汇的切入点,需要对建构主义学习论与文化自信的相关理论进行予以剖释。

(1)建构主义学习论的理论要旨与价值

建构主义学习论是指“在个体的一生中组织、建构与重建新经验与先前的认知相适应,统整后的认知结构帮助我们更好地和自然世界与社会的相互作用”。[8]建构主义学习论内在隐性地囊括了人本主义与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大量研究表明这三种学习理论的相关性极高,给予教学实践的实效性影响也具有较大的反响。皮亚杰主张的个人建构主义学习论与维果斯基倡导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论,二者皆是建构主义学习论的核心代表,教学的实践绝不能忽视个体的内在建构,同时也不能脱离社会建构,只有做到二者的融合与相互借鉴,才能促成有效建构。

(2)建构主义学习论与推进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之间的联姻

建构主义学习论着重强调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增强人际互动和促进协作的社会性参与,主动实现用自己的方式解读和认识世界的意义建构。这对于文化自信的培育的关键性、路径设计和实际开展等都具有独到的指导力和阐释力。建构主义学习论渗透进文化自信的培育中,更加注重和强调一种主动性。

在此以建构主义学习论的独特视角,更深层次地从文化自信的实质、过程和目的等角度剖析和梳理文化自信基本内涵。文化自信的实质是文化主体基于对于文化认识的旧经验基础上与对于文化认识的新经验的双向建构,即文化自卑的改变与文化自信的获得。文化自信的培育过程强调文化主体在社会情境中的协商建构,在实际践行中透视文化行动,只有在特定的文化情境和文化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培育目的是促进文化主体对文化认识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这里更强调对于文化的情感培育,注重培育过程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大学生文化自信建构主义学习论的内在机制

大学生文化自信建构主义学习论拥有一系列起点、宗旨和过程等完整的内在机制,它的起点是文化主体要深入解读建构主义学习论的内核、价值和理论等构成元素与研究文化自信的实质,并与文化自信的实际践行机制寻求确切的契合点。而大学生文化自信建构主义学习论的宗旨是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大学生文化主体在教育情境中的相互作用,实现个体文化建构与社会文化建构的相结合,促进文化自信的践行融入教学环节。此外,大学生文化自信建构主义学习论的过程要注意区分为两个环节,首要环节必须以皮亚杰的个体建构主义学习论作为指导,其发生认知论着重强调由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环节所组成认知结构的关键性,同化与顺应环节本质上就是要求主体要通过与周围环境和事物进行协商,相互作用与交流的过程,最后通过平衡而形成相应的一套固有图式。以此作为导向,文化个体在拥有自身原有的文化自信图式前提下,同化环节是文化的走出去,顺应环节是接纳外来文化的走进来,因而真正的文化自信就是保持同化和顺应的平衡,也就是不极端的只强调一方面,片面强调走出去就是妄想自身文化复兴,同化其他文化,片面强调引进来就会导致文化崇外心理,文化处于顺应的被动地位。真正的文化自信是一种平衡的心态,“中道而行”不走极端,做积累性的突破和建设性的演变,储蓄力量壮大自我文化实力。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固有一套图式完全不寻求改变,更应该是在同化和顺应的动态冲击中,变革文化图式,寻找相对平衡状态,以回应时代提出的要求和挑战。其次,是以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论为导向,其社会文化历史理论认为,“个体的实践活动必须是处在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发展源自于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文化的意义被社会成员分享并最终会被个体内化。”因此文化自信建构的成果必须回归社会文化大环境,如此一来,文化自信才能深入人心,才能持久。

80例(108个甲状腺结节)中手术病理诊断为良性57例(结节中结节性甲状腺肿51例77个;甲状腺腺瘤3个;甲状腺乳头状瘤1个;腺瘤型结甲3个);手术病理诊断恶性2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0个,甲状腺髓样癌1个;甲状腺滤泡癌1个);还有1例合并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乳头状癌各1个。根据甲状腺结节实时弹性成像分级标准,80例共108个结节中,0级14个,Ⅰ级25个,Ⅱ级42个,Ⅲ级8个,Ⅳ级19个,弹性分级及病理结果见表1~2。

三、文化自信建构主义学习论的自觉与升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路径生成与实践

1、教师作为文化自信建构的引导者,要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并利用教材与课程改革引领建构

在高校教育系统中,教育者是重要的文化自信建构的引导者,这是由其丰富的文化积累、文化经历和对教学理论的研究与应用能力所决定的。作为文化自信建构学习论的引导者,并不意味着其是文化建构的主导者,必须理清自身在文化自信建构链条中的定位。教育者面对与时俱进的文化时代性,要不断努力在文化知识体系上做持续性地积累,才能更好引导由多元化文化背景培育出来的学习者。建构过程中个体会因为内外界因素的多样性而形成学习主体文化背景的多元性,因为导致学习者对新信息的理解会出现差异。[9]具备多元化文化背景的文化主体,拥有不同的认知模式,这决定了其在文化自信建构中对文化的积累、了解、更新与创造的速度和质量有差异,这要求教师要注重关注每一类学习者自身所具有的差异性,在集体化的共性教学中,优先选择因材施教的理念。其次,高校教育者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背景优势和课程整合和编制能力开发关于文化自信提升的校本课程,通过创新教材撰写、更新教材内容、改变课程的教授形式等,在文化自信建构学习中做全方位的引导者。

2、创设学习共同体,让多元化文化主体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实现文化自信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论强调情境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建构的主观能动性,创设有益于达成社会文化互动目的的学习共同体。文化自信学习共同体的设立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文化交流,在通过文化的讲述和辩论等过程中,相互吸收各异的文化,并且学会在共同的文化中寻求文化理解与增强文化共识,从而促进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提升,培养文化自信力。与此同时,在差异的文化中学习,可以吸收异质文化以完善自身的文化体系,实现文化的进一步更新,为文化的发展与前进注入生命力。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学生主体个人的建构,而是学生与环境共建(语境教学)、师生共建、同学共建(协作学习等)的结果。[10]因此,只有在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由个体建构与社会构建的融合,实现文化自信建构学习论的最大效益化。

3、增强大学生文化主体的文化情感培育,以提升人本主义元素在文化自信建构的分量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人本主义理论与认知主义相结合,人本主义理论更加强调文化主体的情感元素的注入,文化自信中的文化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文化归属感与文化自强意识,文化危机意识和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意识等,无一不是人本主义的情感元素在起作用。大学生群体应该注重文化情感的培育,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自信的建构。文化情感贯穿文化自信建构的全过程,失去文化情感的文化自信建构,只能归结为文化认知,所获得的文化自信是表面的和短暂的。只有提升人本主义元素在文化自信建构中的分量,才能促使文化主体保持持久的文化自信建构热情,形成强大的文化自信力。

4、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批判性思维,促进文化自信不断在建构、解构和重构中实现质的飞跃

文化自信的建构学习论并不是单一直线式的建构主义,而是包含了建构,解构和重构的三次螺旋式上升的建构过程,每一阶段都有量与质的飞跃。大学生文化主体进行初次的文化建构学习需努力进行文化的积累与储备,在自身的文化经历和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筛选,组合等不断建构自身的文化体系。此后,文化主体需要在社会文化互动中通过跨文化交流,进行自我文化反思 与批判,重新梳理自身的文化体系,在文化参照与对比中,取其所长,去其所短,紧随时代性进行文化体系的自我更新,只有在此解构过程中,我们才能避免文化体系的固化和迟滞不前,实现文化的创新,注入文化活力元素。在解构后的再一次重构,是螺旋式向上发展的趋势,文化体系将会实现质的飞跃,将无限推进文化自信。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批判性思维尤为重要。

总之,以建构主义学习论的教育路径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春风化雨,点滴入土,必然为大学生文化自信建立强大的精神纽带。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群体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