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发展研究

2018-04-03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供给管控商业银行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的结构性分化越来越明显。迫切需要使供给侧环境得到改善、使供给侧机制得到优化,通过改革制度供给,充分激发出经济主体的潜在巨大活力,进而达到促进我国经济得到长期稳定发展的目的。所谓供给侧改革主要是指从供给侧的角度出发,对致使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的相关矛盾进行改革。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方向是由供给侧改革决定的,由此也就决定了处于金融经济上枢纽位置的商业银行也必然会受到供给侧改革的深刻影响。因此,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商业银行必须积极正确面对,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以便能够更加有效的响应供给侧改革,实现商业银行未来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商业银行自身参与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基于经营层面而言,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之一,积极参与供给制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商业银行自身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供给侧改革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广泛的,商业银行如果想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更好地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积极参与到供给侧改革当中,加入到供给侧改革的大潮中。随着当前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经营界限越来越模糊的现象日益明显,商业银行不仅要面对来自于同质企业的竞争压力,还要面临来自非银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例如,民间借贷公司的大量涌现,使得一大批中老年客户从商业银行中分流出去。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从自身角度出发,积极参与供给侧改革,从传统的金融模式中解放出来,加快自身的“产能出清”,只有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想法增强金融供给效率,才能促使商业银行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商业银行寻求长期增长点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多年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措施遭遇产能过剩及债务高累等因素的阻碍,导致实体经济的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致使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削弱;同时,伴随经济的发展,人力成本、技术成本及经营管理等成本不断增加,致使商业银行整体的营运成本不断上升,进一步压缩了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此外,民间信贷的兴起,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造成一定威胁。这些都要求商业银行需要紧跟供给侧改革步伐,认真研究客户需求和市场形态,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对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创新经营模式,构建新的合作关系,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寻找新的长期的经济增长点。

(三)商业银行顺利化解自身经营风险的需要。无疑供给侧改革必然会导致整体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所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环境,也必须对自身进行较大调整。商业银行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实体经济和政府的过剩产能导致的结构性矛盾进行反应,必须对自身实施深化改革,优化自身的资源配置,化解风险,以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商业银行也应抓住此次供给侧改革的机遇,利用金融市场机制完善与技术优化的机会,变被动防御风险为主动控制风险,以加强对风险的管控能力,健全商业银行的风险体系。

二、供给侧改革对商业银行业产生的影响

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趋势,将由供给侧改革决定,供给侧改革将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产生关键影响。因此,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员,供给侧改革也必将对其产生深远影响。

(一)供给侧改革将强力驱使商业银行尽快选定清晰明确的转型路径。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虽一直致力于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实施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模式,但仍有许多银行在“大而全”和“小而精”之间摇摆不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银行。然而,伴随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技术创新、需求升级及产业调整等因素的出现将促使金融需求更加多样化,以往同质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将难以为续。在此背景下,许多商业银行就必须明确选择转型发展的方向,对未来的发展道路进行明确定位,以确保自身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并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二)供给侧改革将促使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结构发生深入变革。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措施降低杠杆率,实现商业银行资产的优化,加大资产结构中的直接投资比重。而且商业银行对于资产端的管理也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要采取有效科学的措施,加强对资产端的管控,促使资产端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同时,伴随供给侧的改革,消费者的金融需求也必向多元化发展,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加强金融业务创新能力。同时资产配置也将从单一的信贷市场向全资产配置发展,证券化、结构性融资的市场比重将扩大,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势必要受到深远影响。此外,在商业银行的负债方,商业银行以前靠存款等被动型负债工具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其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将遭受巨大打击。

(三)供给侧改革将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能力方面提出新的要求。由于供给侧改革是针对整个市场经济而言,故必然会涉及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国企改革、消费升级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变动都能够对商业银行的业务产生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应紧紧抓住机会,借助供给侧改革,加强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能力,提高业务空间,形成多渠道业务增长的动力。同时品质消费、服务消费等的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也必将促进相关产品的发展,商业银行也应抓住这一机会,为业务创新提供更多空间与资源。

(四)供给侧改革将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方面提出新的挑战。从市场经济的短期发展观察,去产能、去杠杆及去库存等措施的实施,将导致煤炭、房地产等具有高杠杆、产能过剩特征的行业风险集中暴露出来,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将产生极大挑战;从市场经济发展长远观察,现阶段伴随信用风险体系的复杂化及多元化,也将进一步促使商业银行必须加强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此外,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势必会对利率市场、金融产品市场及金融服务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导致各类风险交叉共振情况的出现,进一步增加了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难度。

三、商业银行业顺应供给侧改革大趋势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对供给侧改革精神及内容研究的力度和深度,尽早明确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道路。供给侧改革无疑将会对我国经济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向产生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很有必要深入研究供给侧改革,以明确未来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发展道路,也为商业银行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商业银行对供给侧改革的研究,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走差异化、特色化的道路,切实把握供给侧改革的机遇,稳定扎实的走好每一步。此外,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对当前发展与未来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切实掌握好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短期有效发展,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短期为长期做准备。

(二)紧扣服务实体经济,在实体经济服务模式方面有所创新。商业银行必须能对实体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把握,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采取果断措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力度,实现共生共赢。特别是商业银行要结合国家政策,对于新兴产业、新技术行业及能源行业应加大研究,加强对受国家政策扶持行业的投资力度,如新能源行业,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推行新能源汽车,商业银行应果断行动,加大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此外,在服务模式方面,商业银行应进行大胆创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优化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模式。

(三)加强风险管控能力,切实保障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底线不破。毫无疑问,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受到强有力的挑战是必然的,因此,商业银行若想在供给侧改革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加强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一是商业银行必须健全自身的风险管控体系,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结合商业银行的实际运营状况,对当前的风险管控体系实施优化,对商业银行风险管控的空白点实施彻底清扫。二是加强商业银行识别与化解风险的能力,应从风险管控技术与风险管控人才两方面着手,加强风险管控技术创新的同时,聘请专业性风控人才,结合新技术和专业能力,加强对风险的识别与化解能力。三是加强对特殊行业的风险管控能力,对产能过剩行业、僵尸企业等要加强风险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商业银行能够全身而退。

(四)持续优化经营管理水平,建设强大的协同能力与保障体系,促使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商业银行应对当前业务本位的条线管理体系进行改进,对能够有效适应当前市场发展需要和监管要求的管理机制进行积极探索,建设强大的协同管理架构,实现对市场变动和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要实现这一目标,商业银行必须对其内部的人员进行优化,储备具有金融管理解决方案的专业性人才,优化前端与中端的营销模式,提高营销质量。同时制定具有正向引导作用的激励考核机制,促使员工为实现经营目标,不断努力[3]。此外,商业银行要拓展视野,将经营格局面向全球,向世界先进的金融机构学习有效经验,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五)从根本上转变服务文化与经营理念。为了能够深入理解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可以重新深入学习国家有关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文件,从国家和企业的层面对供给侧改革进行深入理解,对经济新常态、市场新常态进行深入认识,切实保障商业银行对自身改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有更加清楚地认识。同时,要对“以客户为核心”的经营理念进行深入理解,切实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改变以往以产品为中心,重业务轻客户的经营理念。建立以客户需求、客户黏性、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为维度的绩效考核体系,促使员工切实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客户创造更多有价值的服务。只有真正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建立起以客户需求为目标的经营模式,才能促使商业银行更好地适应供给侧改革,获得持续良性的发展。

四、结语

提高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及改善结构性矛盾是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商业银行作为现代金融经济的中枢,对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决定性作用,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则是实现实体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保障。因此,商业银行作为经营主体,理应积极参与供给侧改革,基于自身的经营现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配合供给侧改革,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业务创新能力,对供给侧改革中可能面临的金融脱媒、跨界竞争等情况,要提前做好准备,采取稳健果断措施进行应对。此外,要深度挖掘客户的需求,不断改善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机制,全面实施自身的供给侧改革,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

供给管控商业银行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