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吴歌的文化考察与现实意义

2018-04-03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吴歌歌谣山歌

王 松

(苏州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吴歌的定义,比较典型的是顾颉刚归纳的传唱于“自江以南,自浙以西”[1]603一带的民歌民谣。可见吴歌是指包括今天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等同属长江下游及太湖流域、同属吴文化范畴、同讲吴语方言地区的民歌民谣。

一、吴歌的历史变迁与典型代表

吴歌历史悠久,“不会比《诗经》更迟”[1]603。有关吴歌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汉代王逸注曰:“吴、蔡,国名也。歈、讴,皆歌也。”[2]可见当时吴歌被称为“吴歈”。关于吴歌的起源,学术界和民间各有说法。苏州河阳山歌的代表作《斫竹歌》除去衬词,就剩下“斫竹,削竹,弹石,飞土,逐肉”[3],简短的歌谣、工整的格式与《吴越春秋》中收录的黄帝时期流传的《弹歌》有着惊人的相似。此外,根据河阳山歌馆陈列的出土文物和专家的鉴定考证,产生于远古先民劳动生活中的《斫竹歌》被认为是最古老的吴歌活体。①《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从歌词本身看,《弹歌》和《斫竹歌》有高度相似性,且在河阳山歌馆陈列的出土文物中,可见石器时代的石弹和石斧,这些正是《斫竹歌》中描述的劳动工具。民间对吴歌的起源则有不同的说法,比较典型的是无锡民间流传的“泰伯传歌说”,相传泰伯、仲雍奔吴后,在无锡梅村(古称“梅里”)建立句吴国并开创吴文化,吴歌正是在吴文化的浸染中起源并发展的,故而有“江南文化始泰伯,吴歌似海源金匮”[4]8的说法。

吴歌的发展,共历经了五个时期。魏晋南北朝是吴歌的发源期,“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于此也。”[5]吴歌作为一种歌体名见于典籍,从中可见吴歌起源于江南并流传极广。明代,吴歌则被推至与唐诗、宋词、元曲并驾齐驱的突出地位,著名的江苏民歌《茉莉花》,歌词雏形就源于当时的吴歌集《童痴一弄•挂枝儿》中的同名吴歌。清代,在延续短歌发展的基础上,吴歌大量涌现少则几十句、多则上千句的长篇叙事作品,包括著名的《赵圣关》《沈七哥》《孟姜女》等,但因有悖封建纲常及统治秩序,清代吴歌的流传仅仅局限于民间。民国时期,北京大学掀起“歌谣运动”①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刘复起草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向全国征集歌谣,呼吁各界参与、配合民间歌谣的收集工作。,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吴歌的搜集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26年,由顾颉刚辑录的《吴歌甲集》出版,该书被胡适誉为“第一部吴语文学的专集”[6]。至1980年代,在中国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江苏、浙江、上海的文艺工作者对吴歌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搜集、整理工作,据此编纂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的《中国歌谣集成》是迄今为止搜集吴歌最全的文集。

“历史上采集吴歌,多以苏州为中心”[4]9,有学者把是否发源于苏州及其附近的吴语地区作为判定是否属于“吴歌”的重要标准,可见苏州之于吴歌的特殊地位和意义。作为吴歌重要的起源地和传播中心,苏州对于吴歌来说颇具典型意义—芦墟山歌、白茆山歌、河阳山歌被认为是吴歌的三大“品牌”。

芦墟山歌历史悠久,在苏州东南端汾湖流域的芦墟、莘塔、北厍、黎里等地广为流传。1980年代初,芦墟山歌长篇叙事作品《五姑娘》问世,打破了“汉族无长篇叙事诗”的传统说法,引来了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学者的关注和考察,芦墟镇也于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被誉为“吴地一绝”的白茆山歌孕育于苏州常熟东南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约45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日本专家加藤千代曾题词赞叹“日本山歌渊源似乎在中国白茆山歌之乡”[7]。河阳山歌则以张家港的凤凰镇为传唱中心,据考证其代表作《斫竹歌》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它甚至“改写了中国音乐史和诗歌史,是华夏古老音乐文化的活化石”[8],张家港也被命名为“中国吴歌之乡”。除了以上蜚声中外的三大山歌,苏州还有吴歌的许多支脉,如阳澄湖渔歌、双凤山歌、胜浦山歌、白洋湾山歌、石湾山歌、昆北山歌等。

二、苏州吴歌的文化内容

吴歌是“下层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而集体创作的一种代代相传的口头文学艺术样式”[9]。苏州吴歌的题材,可以分为生产劳作、社会世情、时俗风物、爱情婚姻和长篇叙事山歌等,而稻作、舟楫、吴语和民俗则是构成苏州吴歌的典型文化元素。

(一)苏州吴歌的题材

第一是生产劳作。民以食为天,生产劳作是农耕社会最基本的标志。苏州吴歌中有很多反映生产劳作的作品,如河阳山歌的《斫竹歌》就展示了远古先民最原始的劳动场景。劳动人民在辛苦劳作时唱山歌:插秧的时候要唱,耘田的时候要唱,养蚕的时候要唱,摇船、打渔、采茶都要唱,苏州吴歌唱出了劳动人民的“劳动苦情、劳动情景、劳动乐趣,多样的劳动生活”[10]。

第二是社会世情。苏州吴歌虽是“下里巴人”,却不乏关注社会、心系世情的作品。不少吴歌中都包含了下层人民对当时历史、政治事件的关注和评论,对所处弱势地位、所遭不公待遇的愤懑和憎恶,以及对匡扶正义、改变命运的赞誉和向往。

第三是时俗风物。苏州吴歌中时俗风物的题材主要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风俗民情,包括节日喜庆、咏物颂景、生活闲趣、哭嫁、哭丧、劝善、乞讨等”[11]。如芦墟山歌中的《祝寿歌》:“福如东海三星照,寿比南山福气好,财源滚滚节节高,子孙后代个个孝。”[12]就是在农村拜寿仪式中表达美好祝福的民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苏卷》中收集的《姑苏风光》《苏州景》等,则生动展现了苏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雅韵。

第四是爱情婚姻。无论是何时何地的民歌,爱情和婚姻永远是经久不衰的主题,苏州吴歌也不例外。吴歌中有表达爱慕的相思情歌,也有劳作之余为解乏所唱的嬉戏情歌,还有争取婚姻自由、逃脱礼教束缚的悲怆情歌。在苏州吴歌中,甚至有着“无姐无郎不成歌”的说法,可见爱情题材在苏州吴歌中的重要地位。

第五是长篇叙事山歌。20世纪80年代初,芦墟长篇叙事山歌《五姑娘》的整理发现,在当时引发了轰动,也推动了吴歌研究的高潮。长篇叙事山歌是苏州吴歌的一朵“奇葩”,除了惊人的篇幅和生动的情节,还反映了苏州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更重要的是它唱出了底层人民对现实的不满和抗争,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盼。因此,这种最真、最原始的歌谣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山歌手的传唱中经久不衰。

(二)苏州吴歌的文化元素

苏州地处长江以南、太湖东岸、长江三角洲的中部,是吴文化的根脉和集大成所在。苏州吴歌随着吴文化的源起而生,并在吴文化的母体中汲取养分,从而形成了“委婉清丽、温柔敦厚、含蓄缠绵、隐喻曲折”[13]的特色。从吴歌传唱的题材中不难看出,江南稻作、太湖舟楫、吴侬软语、水乡风俗既是构成苏州吴歌内容的典型元素,更是展现苏州吴歌丰富内涵的文化基因。

首先是稻作文化。早在七千多年前,吴地先民就以稻作生产的方式进入农耕社会,并由此产生了特有的稻作文化。苏州吴歌与稻作文化共生,生动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状况和思想感情,形成了内容丰富的稻作歌谣。耕耘的辛劳,需要歌声来舒缓、调剂,因此也就有了“种田人辛苦唱山歌”[14]的传统。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稻作歌谣唱遍四季,有插秧歌、耘田歌、积肥歌、水车歌、割稻歌、砻谷歌,还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稻作仪式歌和体现稻作文化元素的生活歌、情歌和童谣等。

其次是舟楫文化。“水乡地方,河流四通八达,这环境娇养了人,三五里路也要坐船,不肯步行。”[15]苏州是著名的江南水乡,有水的地方自然少不了舟楫,在“无处无舟,日与船处”[16]的生活中,舟楫也由最初的生产工具、交通工具升华为水乡特有的文化符号。有学者认为吴歌最原始的名称“吴歈”之“俞”意为独木舟,而“欠”,意为张口扬声,“歈”就是船夫唱的歌,[17]吴歌的舟楫文化特征可见一斑。在舟楫文化的影响下,苏州吴歌催生了大量渔歌、船歌题材的作品,如双凤山歌《摇船调》、河阳山歌《摇船对歌》,最为经典的当属那首脍炙人口、把无数人带回美好童年的《外婆桥》—“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再次是吴语方言。据《湘山野录》记载,五代吴越王钱镠衣锦还乡时,仿汉《大风歌》高兴地唱起了“高大上”的还乡歌,可是来迎接的乡亲听不懂,吴越王遂改用方言唱道:“你辈见侬底欢喜?别是一般滋味子。永在我侬心子里!”[18]87熟悉的乡音土语立即引起“合声庚赞,叫笑震席,欢感闾里”[18]88的轰动效果。有研究认为这是历史上第一首用吴语方言演唱并记录下来的吴歌。吴语是吴地特有的方言,作为苏州吴歌的载体,吴语方言的大量运用,使吴歌别具一格,处处体现着“软、糯、甜、媚”的风格,同时也加强了同属一个方言圈的吴地人民对吴歌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共鸣,使吴歌特色保持并传承至今。

最后是吴地民俗。从对苏州吴歌内容的考察不难发现,诸多民俗事项在歌谣中都有所反映。从婚丧嫁娶到岁时节令,生活中处处都有歌谣在传唱。如《五姑娘》中的迎亲情节生动形象,基本将苏州农村从媒人上门提亲到娶亲拜堂的婚俗过程完整地展现了出来。还有一首《十二月风俗山歌》这样唱道:“正月半,闹元宵,二月二吃撑腰糕,三月三,祖师苞,四月十四白相神仙庙,五月端午粽子箬叶包,六月里,大红西瓜颜色俏,七月半露仔鸳鸯水来乞巧,八月半白果栗子一道炒,九月九吃重阳糕,要想看会等到十月朝,十一月里雪花飘,十二月廿四饴糖送灶糖元宝。”[19]寥寥数语,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苏州多彩多样的时令节庆文化和饮食习俗。

三、保护与传承苏州吴歌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种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苏州吴歌凝聚了吴地人民的汗水和智慧,展示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然而,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苏州吴歌遭到了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强烈冲击,面临着没落甚至消亡的危机。因此,保护和传承苏州吴歌迫在眉睫,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发掘吴歌的价值

第一是历史价值。如果从河阳山歌《斫竹歌》算起,苏州吴歌已经有超过六千年的历史,透过不同时期的吴歌作品,我们可以了解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产方式、生活风貌、道德习俗和社会观念。此外,相较于正史典籍,源自民间、源自底层人民的苏州吴歌不受拘泥束缚、没有粉饰赞誉,大胆、真实地还原历史原貌,弥补正史的遗漏和不足。

第二是文化价值。苏州吴歌是由诸多文化元素构成的活态文化,是吴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文化价值是苏州吴歌价值体系的核心,它在记录吴地文化发展进程的同时,更折射出吴地民众的思想观念、人生信条、处世态度和思维方式。这种深层次的文化共鸣是保护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只有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并引以为荣、引以为责,传统文化的发展才有出路,留住民族记忆、守住文化家园的愿望才能实现。

第三是艺术价值。吴歌是一门艺术,是唱出来、听得见的“歌”。在苏州吴歌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表现手法和特色曲调,如《苏州景》《摇摇摇》《踏水车》等,其朴实细腻的风格深深影响了昆曲、苏剧、评弹、沪剧、江南丝竹等艺术形式的形成和发展,被称为“吴地许多音乐艺术之源”[20]。时至今日,艺术创作者们仍在发掘吴歌的艺术价值,希望从中找到灵感,创作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吴歌。

第四是教育价值。1913年,鲁迅针对当时搜集、整理民间歌谣的运动,提出了“当立国民文术研究会、以理各地歌谣、俚语、传说、童话等;详其意义,辨其特性,又发挥而光大之,并以辅翼教育”①鲁迅:《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参见1913年2月《教育部编纂处月刊》第一卷第一册。的意见,体现的就是对民间文学重要的教育价值的认识,对吴歌而言,亦是如此。苏州吴歌的题材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劳作歌谣可以向人们传播普及耕田插秧、捕鱼采莲的劳动知识,童谣儿歌则从娃娃抓起,教化人们要孝敬父母、勤劳简朴、与人为善,长篇叙事山歌中反映珍视生命、向往美好、扶危济困的作品更是不胜枚举。

第五是经济价值。苏州吴歌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完全可以按照国家“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①参见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8月15日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的方针,在保护抢救的前提下,发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发展独立的文化产业或与相关的文化产业结合,走生产性保护之路,一方面可以使苏州吴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二)有利于弘扬地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

文化是民族的根基与灵魂,各民族之间的不同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差异。和生物多样性对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一样,文化多样性是维系文化生态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只有保护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保持地域文化的差异,坚持和而不同、多元共生,才能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吴文化的典型代表和文化标志,苏州吴歌从语言载体到曲调特征,从题材内容到演唱方式无不体现了吴文化的特征。保护和传承苏州吴歌,将有力推动苏州实现文化的现代化,为弘扬地域文化,打造属于吴地的文化品牌作出贡献。对于苏州吴歌而言,它既是吴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苏州吴歌,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实现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三)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权威发布:十九大报告全文》,http://www.spp.gov.cn/tt/201710/t20171018_202773.shtml。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表现和前提条件,文化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高度的文化自信不仅是一种文化立场和态度,更是对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发展的深度思考。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并生动反映华夏文明的精华。然而,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如何在逆境中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地区、民族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保护和传承苏州吴歌,开展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要求,更是增强国民文化认同、坚定国民文化自信的迫切需求,是对“一个民族精神之根的呼唤、认同与养护”[21]。

猜你喜欢

吴歌歌谣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电影《醉吴歌》圆满杀青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山歌
《春天的歌谣》
子夜吴歌·冬歌
江南音一曲,传唱千年
苗山歌
苗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