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哲学维度
2018-04-03
(上饶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 上饶 334001)
人类社会要和谐发展需要两条金足同时行走——一条是法律,一条是道德。法律是从制度层面规范人的行为;道德是从心灵的层面约束人的言行。中华文明的血脉之所以能延绵不断地延续几千年,靠的也是这两条规律。当然,在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德治国优先于以法治国,德为长法为辅。“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为什么‘封建文明’能一直延续2000多年,并不是由于皇帝和王权有多么厉害……,主要依赖于以‘儒家文化’这一国家意识形态的精神支撑。”[1]以“儒家文化”为主轴的传统道德精神和道德规范是封建文明国家治理的根本所在,所以社会更多讲究“以德治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开始重视法制建设,但道德教化仍然是我们治理国家和社会的“法宝”。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到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选择,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和执著追求。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后发国家,法治必须执着推进,但德治也需加强,要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具有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只有短短24字,却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展现了当代中国的法性和德性追求,彰显了它的巨大价值魅力,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本文将从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三个哲学维度作一些探讨。
一、价值维度:科学性、明晰性和指向性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句话中含了12对范畴,共24字,饱含着丰富的哲学价值和人文气蕴。从逻辑上看,层次清晰,指向明确,学理透彻是其三个显著特征。
1.层次清晰
任何一种价值体系或者价值规范都是存有逻辑层次的,各个层次表达着不同的基本承诺和立场,它们以其内在的联系组成紧密相关的逻辑构架,系统并深刻地回答在价值领域遭遇的系列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对范畴就是这样的层次构成。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出发彰显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更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它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的一种最高表现,即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政治保障[2]。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写照,也是社会主义国家追求的目标。它体现为以文化为载体的一种国家软实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谐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文化理念,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界之间、人的内心之间的平衡相处,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则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炼。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它处于横向的社会层面,是三个层面中的中间联系纽带。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自由,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美好向往,更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在一个追求自由的社会里,没有哪一种价值能够对自由进行再规制,对任何个体,只有他彻底了解了自由的涵义,他才能拥有美德和幸福。但是,自由并不是没有限度的,自由不可能在理论上,也绝不会在实践中独立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之维,它已然受到平等、公正以及法治这一价值的约束。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通过法律保障不断实现实质平等。齐美尔(Simmel)曾指出,在任何互动的情势之中,人与人之间可能都存在着优位之势和劣位之势,从而形成某种社会关系的支配模式。不能否认,这种支配关系确实能够在群体当中形成非平等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平等关切恰恰在于消解这种非平等之境。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自由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在人类据以实现这一重大利益(正义,笔者注)的三项社会控制之工具(即宗教、道德和法律)当中,当今世界的努力也主要集中在法律方面。”[3]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炼。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个人层面是三个层次的最后一个层面,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因为没有“个人”,就不可能有“社会”和“国家”。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的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行为准则。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体现的是社会主义职业精神。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经济社会所必须遵循的规则,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要求的主要内容。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人际关系。
三个层面相互关照,互为就里,层层递进,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显示了强大的哲学价值力度。
2.指向明确
中国是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从来就有“家国天下”的传统。家是国的基础,社会的细胞;国是家的庇护,是每个人的家。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当中,将国家置于顶层,其指向十分明确:“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保障着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保障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而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又支撑着国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4]
历史事实证明,没有国就难以有家。只有国家富强,才有人民的幸福,“如果没有某种社会制度,如果没有构成各种社会制度的有组织的社会态度和社会活动,就根本不可能存在任何完全成熟的个体自我或者个体人格”[5]。而国家的强大,要靠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民主和文化的繁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个人的核心价值观的“中介”和“桥梁”——“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保障的是人的创造性、积极性和发展性,而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反作用于国家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因为没有个人的发展肯定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和梦想的实现。
这样的明确指向,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的内在逻辑,清晰明了,有序递进;又利于理解、贯彻和践行。
3.学理透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国家、社会、个人价值目标的高度概括和凝炼。不管是从国家来说,还是从社会、个人来说,价值观都具有层级性,但核心价值观,则是价值观中最具有代表性,在不同层级的价值目标中处于核心地位,有着“心脏”和“大脑”的作用,起的是“纲举目张”的功能。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继承与创新,要让人民大众易于理解、领悟和执行,就必须高度浓缩、易于掌握。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到毛泽东概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到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中国梦”,都言简意赅,利于广大干部群众的贯彻执行。而作为当代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易于学习、理解和践行,就必须寓意于明,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从学理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为大数:三个层面。因为从三个层面的学理来说,既是内容层面的需要——“国家、社会、个人”是人类家国统一体,不可分割,应然而成;也继续与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延续与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宝贵经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词八字,朗朗上口,铿锵有力;社会核心价值观和个人核心价值观也都是“四词八字”,递进有序,易记易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表述学理透彻,结构稳固,科学合理,体现了高度的辩证性。
二、历史维度:传统性、世界性和时代性
历史是多视角的,有传统的视角、边界的视角和当代的视角。作为当代中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内涵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吸纳了世界先进思想的养分;既立足于当今时代,又放眼于未来,集传统性、世界性和时代性为一体,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征。
1.承载传统
历史是凝固的也是动态的,有传统的积累、边界的描述和当代的包容。当代的中国是在历史的“进化”中发展而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核心价值观置于最高层次既是现实的逻辑,也是历史的逻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6]我国传统上一贯将国家利益视为第一位,“国家”二字的构成充分说明有国才有家,古代许许多多先贤志士为了国家而置生死于度外,如屈原、文天祥、孙中山以及更多的优秀中国共产党人。许多先哲对此都有过多种多样的表述,如孔子的“天下为公”,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批又一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老祖宗”的理论与中国自己的“老祖宗”的思想结合起来,创新发展的结果[7]。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作为兴国之魂、追梦之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孕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中,又深深扎根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里[8],其内涵充满着中国韵味、中国风格,是传统与现代、中国和世界伦理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成果。
2.面向世界
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开放的中国,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个和平崛起的国家,作为这样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然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世界性。中国文化自远古到现代,就容纳着外来成分,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要对我有利都能引进、吸收、消化,由此造就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的辉煌与灿烂。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人的毛泽东,一直倡导要注意学习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我们做得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9]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10]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的理论源头就是产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以及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习近平同志更是倡导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世界先进的东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里的“民主、文明”,既是中国性的也是世界性的。民主,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政治目标;文明是社会进步的主要标志,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作为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既是中国社会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夙愿。只是我们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在面向世界的同时,更具有中国特色,是在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上的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一方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精华,当然也彰显了人类社会公民道德的共性,突出的是共性中的个性。
3.立足时代
每个时代都有着带有时代特征的价值追求目标,新民主主义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最直接的价值追求目标是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最大的价值追求目标是发展生产力、提升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进入改革开放时代,我们的价值追求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然而价值目标毕竟是政党及其人民的奋斗目标和工作追求,要凝聚起国家的道德能量,整合起社会共识,提振起人民的精气神,就必须凝炼出具有纲领性的核心价值观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承传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东西,又吸纳了世界先进思想文化,是立足当代,引领未来的最新核心价值指向。
当今时代,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两大主题,但世界范围的思想文化交流和交融,从来也没如此复杂过,加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多变的思想意识,如果缺乏一种上及国家,中连社会,下涉人民的核心价值观,就难以面对各方各种思想文化、伦理道德的挑战。
过去的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对今天仍然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过于庞杂或缺乏鲜明的层次性、指向性,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急需有一种指向明确,符合当代中国社会追求目标,符合人民诉求和接受心理的核心价值观,所以党的十八大急时代所需,集全党智慧及时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强势传播、深度践行,以此聚共识、集能量、引方向、固根基。
三、实践维度:紧迫性、针对性和长期性
实现中国梦既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夙愿,更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然而作为有着近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就要筑圆梦之基铸圆梦之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的梦之基、梦之魂。然而从实践维度来看,作为伦理哲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这个时候提出,有着时代的紧迫性;就其知行来说则要有针对性和长期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26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11]来抓;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他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12]同时他语重心长地希望年轻人要像扣扣子一样,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2]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道,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2]
道理如此明白,重要性不言而喻,关键就在于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国家之德、社会之德、人民之德。
1.紧迫性
在当代中国,“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动”[13]。这四大“深刻”的“变”,直接带来的是社会和人们价值观上的多元与多样,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能够统领性的核心价值观来凝聚共识、凝聚人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不可想象的,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十八大一经提出,中央领导就强势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上、多个场合上不断阐述,不断强调;分管宣传和意识形态的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同志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布署、座谈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指出:“核心价值观贵在知行统一,而知是前提、是基础,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6]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刘奇葆在新任县(市)委宣传部长培训班开班典礼上讲话时强调“要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入持久进行宣传教育,精心设计开展主题活动,做到具体化系统化,在贯彻结合融入上下功夫,更好地用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14]各级党委也在大张旗鼓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这种强势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宣传获得了相当程度的推进。然而,这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已经完全地走向人们心中了呢?未必尽然。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还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效果不容乐观。
从2016年8月到10月,我们对江西省3所大学(211重点大学、二本和高职学校各一所)和3所中学(县、市和省城各一所)的601名师生进行了问卷和访谈。3所高校共发放问卷560份(重点大学250份,二本高校200份,高职院校110份),收回541分,收回率为96.61%;其中有效卷为530份,有效率为94.64%。从统计情况分析,重点大学、二本高校和高职学院以及不同年级和文理科学生的相关数据的差异性不大。大学生了解核心价值观并能正确写出(表达出)来的为52.83%;有所了解并部分表达出来的为18.86%,两者相加,了解和有所了解的达71.69%,说明通过各种途径的广泛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知了”率还是可以的,但也还有距离,特别是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说,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不是很高是令人担忧的。再从他们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来看,要使它“植入”人心,指导行动,还是要下更大的力气,做更多的事情。因为有77.36%的学生是从网上学习和了解的,只有39.62%是听老师讲的,看报、看书得来的几乎为零。
在听老师讲的当中,来自于思政课老师的占45.28%,专业老师的占22.64%,辅导员和讲座的占32.08%。在问及对核心价值观重要性认识问题时,有58.49%的同学知道它的重要,41.51%的同学未关注。在如何理解和把握它的科学内涵问题中,答(说)不上的占75.49%,回答得比较准确的占24.51%。这是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和掌握的情况,那么中学生呢?
我们在调研过程中选择了农村完全中学、市级中学和省城中学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学校,共发问卷700份,回收665份,回收率为95%;有效问卷610份,有效率为87.1%;其中省城中学学生了解或部分了解核心价观内容的为85.3%,不了解的为14.7%;市级中学学生了解或部分了解的为93.1%,不了解的为6.9%;农村中学(完中)学生了解或部分了解的为94.7%,不了解的为5.3%。他们了解的途径,来自政治课老师讲授的占40.3%,来自电视、网络的占26.1%,来自家长教育的占23.1%,报刊杂志的占4.4%,其他占6%。
知行统一,首先要知,知是前提,有知才有行。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依然存在着广泛的合理性,人们常常说认识和实践是知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通常是把知识放在第一位,也在凸显知识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作为知识而存在的,如果连最起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期望人们以此作为规范行为的向导只能是痴人说梦。从对大学生和中学生的调查数据分析来看,知的紧迫性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教育者面前,而且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个“怪异”的现象:农村中学学生“知”的情况最好,地级市的次之,大学生最差,这颇值得玩味和思考。
2.针对性
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对象。他们所处年龄阶段不同,成长层次有别,教育要有针对性,要因“龄”施教。对小学生,因其年龄和身心特点正处于知识启蒙、情感依赖阶段,应该将核心价值观寓于图文并茂、有故事性的教育方法过程中,使他们在快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寓教于乐,润雨无声。对中学生,因其情感丰富,理性已经启蒙,教育方法上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改“灌输真理”为“寻找真理”,且重点在教育、引导他们立志为祖国的强大奋发读书,为社会的发展修身养德,为个人的成长爱国、勤学、诚信、友爱,将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化作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全过程之中,根植于他们的人生经历当中。而对将走向社会、成为共和国公民的大学生来说,核心价值观教育则要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教育。
高校要切中问题,强化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杨叔子先生在归纳我国高等教育的时弊时,用了文辅相教授的概括:“过弱的人文陶冶,过窄的专业基础,过度的共性约束,过强的功利导向。”[4]虽然这是文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概括的,但问题的针对性仍然极具现实意义。他提出的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灵魂;业务素质(教育)是主干;身心素质(教育)是保证;文化素质(教育)是基础。”[4]多么具有经典意义!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果没有思想道德这个灵魂和方向,业务素质再好,又怎能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立德树人”是教育、特别是直接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高等教育必须坚守的核心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基本内容,只有全方位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才有抓手和主干。高校要充分发挥“知识高地”的优势,在传播和创新中真正使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中入耳入心,生根开花,为谱写“中国梦”的华美篇章而强基固本!
3.长期性
从我们对若干所中学和大学的调研中可以看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即让青少年学生了解和掌握,也就是知的层面仍然有差距,要从知到行,做到知行合一,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使人们践行,但其首要前提是人们能够对此表示信任,本质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种说服的艺术,“说服是一种功利性的沟通形态、过程和方式,言者试图改变听者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说服表现为言者与听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意见交换、利益博弈和价值协商,此中自然潜隐着知识、权力、关系、文化等要素对话语的多重建构;说服是在立言、修辞和叙事上的一种专门性努力,既存在结构、策略、技巧的生成和适用问题,亦有德性、审美、信仰之砥砺和拓展问题”[15]。这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长期性不言而喻。以“仁、义、礼、智、信”为精髓的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化血脉,是由于一代代社会精英和广大知识分子不断宣扬、特别是把它纳入择优选士的科举考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的结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承传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立足当代、面向世界,是传统与当代、中国与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时代结晶,需要长期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并采取科学而适当的方式方法让其进入各层次的升学考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传承与创新,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当代未来的精神法宝和道德坐标。
[1] 赖明谷.大学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地位、方位和定位[J].高教探索,2014(6):20-25.
[2] 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N].人民日报,2013-05-22(7).
[3] 庞德.法理学[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序言1.
[4] 杨叔子.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一点理解[J].高等教育研究,2014(4):3-6.
[5] 乔治·赫伯特·米德.自我、心灵和社会[M].霍桂恒,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289.
[6] 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2):3-6.
[7] 许金兴.马克思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二题[J].新华文摘,2014(19):34.
[8] 钱念孙.君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4-06-24(1).
[9]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6-707.
[10]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1.
[1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1).
[12]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4(1).
[13] 胡锦涛.扎实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N].人民日报,2010-09-30(1).
[14] 刘奇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N].人民日报,2014-10-25(4).
[15] 胡百精.说服与认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前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