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兴教 用“和”育人
——以嵩口中心小学实施“人和教育”为例
2018-04-03张丁钗
张丁钗
(永泰县嵩口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700)
“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髓和悠久传统,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世间万物,由“和”生,在促进个人发展,维系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1]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教育因“和”而兴,学校因“和”而荣。笔者所在的永泰县嵩口中心小学以“为未来育人,育未来有用之人”为办学理念,推行“人和教育”的办学理念,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每天进步一点点,做最好的自己,走出了一条以“仁义礼智信”儒家五常为核心,建构中华教育之魂的教育新路子。
一、施和智管理、育和慧人才:智慧之“仁”让学校规矩成方圆
“和”的前提,是物质世界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和”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不强求一致,承认、包容、尊重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即“和而不同”。[2]“和”必须以互爱为前提,通过“仁爱”,最终会达成一种和谐的社会关系。
1.以情感管理,凝聚教师心力
情感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管理思想的延伸,是“人本主义”倾向的进一步发展和强化。情感管理的实质就是尊重人他人的尊严与价值。学校管理者给教师一份关怀,教师便会以十倍的热情和干劲投入工作。
2.以制度管理,规范教师行为
教代会全票通过的《嵩口中心小学教师工作考评制度》是其他各项制度的总纲。《职称评聘制度》《绩效分配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师考勤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让教师的工作有规可循,教师按照规章制度有节奏有秩序地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各个部门做到分工明确,既分工又团结协作。
3.以过程管理,塑造教师精神
坚持紧扣教育教学这一学校的中心工作,全程、全员、全面管理,全面进行质量监控,基本实现了“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的科学管理方式。实行科学分工,扬其特长来合理安排教师的不同岗位,发挥教师的潜能和才能,让教师在自己特定的岗位上甘于奉献、乐于奉献,殚精竭虑地为教育事业、为中国梦而奋斗。
4.以服务管理,满足教师需求
建立“教育是服务”的管理机制。教育被视为一种服务,教师成为内部“消费者”。满足内部消费者需求是满足外部消费者需求的保证,所以尽一切可能关注人的需求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精髓。学校建立教师个人信息档案,及时了解教师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困难,予以适当帮助和关怀。“内部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作为“外部消费者”的学生需求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一个良性的教育链条自然形成。
二、造和睿团队、示和乐课堂:睿智之“义”让课堂活泼蕴知识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如何平衡教学和教研的关系?怎样引导教师立足教学、自觉教研?嵩口中心小学在长期的常态教研实践中,坚持教学和教研相结合,既遵循教学本身固有的教学规律,又紧密围绕教学规律开展教学研究。主要方式有外派教师学习、观看名师录像、学习名家论著。引导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教学反思、学习心得等,帮助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层次。同时在教研教学中寻找课题研究的突破口,以课题研究引领常态教研。努力使每一堂课既充满活力,蕴趣蕴味,让教师教得自信,学生学得轻松。
让常态课堂真实化。坚持推门听课的管理措施。“推门听课”是及时了解常态课堂的有效措施,学校班子成员积极贯彻县教学管理评价中的常规检查要求,一直坚持“推门听课”制度。分管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针对教学中的课堂实际和教学质量有选择地推门听课,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达到常态课上出公开课的活力,公开课上出常态课的真实的境界。
“以研促教,以研兴校”是每一所学校富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参加教育科研,能提高理论修养,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的品味。校本教研,引导教师认真学习名家教学案例,通过集体备课、首课试讲、观摩课研讨、参与式评点、教学反思、教研沙龙,专家指导等,以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以教学实践创新教学理论,提高课程研究的实效性。
三、汇和馨家委、修和善风范:有节之“礼”让学生健康乐成长
学校的发展与家长密切相关,学生的成长与家庭密不可分。教师并非只是教书,还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沟通是一切成功的源泉”。要让学校办出特色,要让学生成为未来有用之才,学校必须建立与家庭沟通的桥梁,教师必须打开与家长互动的平台——成立“家校委员会”,让家长明白:“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孩子”;让学生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都是为了“祖国的花朵”。在这样一个弥漫温馨的氛围里,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画卷中,家长欣然打开与学校沟通的渠道,学生也乐意敞开心扉,倾听老师的谆谆教诲。有了“家委会”的双向互动平台,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理想等都可以在平台上得以解决。让学生的“知识更上一层楼”“生活充满阳光味”“友谊尽在和谐中”“理想远大中国心”……
“有节之礼”从何而来?主要来自学校教育。因此,学校着力于提供给学生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生动趣味的社会课堂,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的情趣,领悟“古人之礼让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现代之礼让社会文明阔步前行”。在嵩口古镇有一间特别的书屋——龙口书斋,在首届福州(永泰)民俗旅游节在嵩口古镇开幕之际,学校“少年宫国学班”在书斋表演《国学朗诵》:小演员们头戴着鸿儒帽、身着灰汉服、手握长书卷,足穿小生布靴,正襟危坐,齐声朗诵国学经典,琅琅的读书声回响在儒雅学堂,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盛典。让观众们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千年古镇碧波荡漾、千帆进发的水上竞技,欣赏到了商铺林立、商贾云集、诚信贸易的繁荣墟市……受到国内外旅游业界嘉宾的热烈点赞。
学校还努力打造“书香校园”,以各种形式传承中华经典文明,传播古镇历史文化。低年级“经典进课堂”,高年级“古诗词鉴赏”“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等系列活动,让学校的文化气氛充满了生机。
四、筑和悦社团、成和韵特长:聪慧之“智”让活动焕彩映校园
1.新创办了校报《高山》,开设栏目有“教改学园”“习作乐园”“闪亮艺园”“智慧趣园”等,以报纸形式宣传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刊载学生们的生花妙笔,选登孩子们的艺术佳作,摘编他们的童趣故事,是孩子们挥洒才智的大载体,得到家长的广泛赞誉。
2.学校乡村少年宫,根据教师的专长和学生的需求,设立了虎尊拳、小记者、鼓号队等十九个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成绩喜人。学校体育活动形式多样,校园足球队在小学校园足球联赛中斩露头角。另外,每学期都举行“迎春杯”数学竞赛和“快乐杯”语文竞赛等,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学习的动力,取得良好的促进效果。
五、行和煦德育、塑和雅形象:厚德之“信”让童心纯洁又美丽
教师是以“教书为职业,以育人为己任”的双重责任在三尺讲台授业解惑。既要让教师“身正行端”,又要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未来有用之人”。教师行端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首先以“公平、公正、公开”来增强教师主人翁意识
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建立师德档案,持续深化“当学生成长的示范者,做负责任的人民教师”主题师德教育活动和“先锋教坛、岗位成才”系列活动,要求教师把功夫花在备课上,本领显在课堂上,向四十分钟要质量。重视质量的检测和分析,整体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重视教后反思和课后辅导,帮助学困生消除学习上的知识障碍和心理障碍。
2.树立“健康比成绩更重要的”育人思想
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认识到教育是“树人”的过程。是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雕琢形成艺术品的过程。所以,尽力提升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克服身上的缺点,教育后进学生,控制好学生作业量,真正把“减负增效”落到实处,合理安排并从严把握学习与活动的时间,确保每天一小时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尤其阅读课外书籍;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洞察学生的内心需求,随时随处为学生排忧解难。教师要勤字当头,细字为先:了解情况要详细,发现问题要仔细,处理问题要细致,关心学生要细心。做到“五勤”:眼勤,多观察;嘴勤,多提醒;手勤,多指导;腿勤,多深入学生;脑勤,多思考现状与发展策略。开展一月一主题一生中有用的十二个好习惯,如吃饭——光盘行动——节约的主题;扫地——今天我值日——劳动的主题。让学生成为自己的“棋手”而不是“棋子”让学校成为学生的“乐园”,让“乐园”闪烁人文的光芒,焕发生命的活力。
“和”是一种大智慧。体现了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的气度、修养和境界。“和”能生慧,“和”使心定,心定方安,安则宁,宁则慧。一个人在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一个团队在和谐的氛围中,表现出“1+1>2”的力量。[3]慧能促和,一个人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心情更加舒畅就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慧通人和。
[1]郑涵.中国的和文化意识[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5.
[2]韩星,高荣楣.和而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2.
[3]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