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木版年画的出版与传播
——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

2018-04-03杨晓兰

关键词:朱仙镇木版年画

杨晓兰

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是时代的课题,也是民族的期盼。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文化形式诸如木版年画等都遭遇了“生存危机”。当前,河南开封等地还有一些传统木版年画的出版传播从业者,他们虽掌握着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技艺,但木版年画的市场还是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不断萎缩。

因此,无论是从保护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还是从解决木版年画出版传播中所面对的现实困境角度,我们都有必要针对木版年画的出版传播进行相关研究和探讨,从而让木版年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得以延续和发扬。

一、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民俗价值和美学价值

(一)民俗价值

作为民间艺术中的重要一种,年画生动再现了民间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民俗习惯,也正是因为这样,年画的创作往往会受到其所处地区的客观历史以及当时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因而,也会呈现出鲜明而具特色的地方风格。

例如,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其主要描绘对象是门神、神马之类;天津杨柳青的题材多为美女和日常生活这一类别;广东佛山木版年画受当地民俗影响较大,处处可见广府的文化元素;相比而言,四川绵竹的年画多是采用历史故事等形式。木版年画寄托了老百姓们的愿望和希冀,因此,其所蕴藏的民俗文化价值十分丰厚。

(二)美学价值

朱仙镇木版年画以其独有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在民俗文化中独树一帜。放眼全国,朱仙镇木版年画同其他年画产地的作品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朱仙镇的木版年画是完全意义上的版画,不通过手绘而且一次成型,这种直接、简洁而淳朴的特点也只有在中原文化的熏陶下才会产生。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整体构图较为饱满,和其他产地的年画基本一致。尽管朱仙镇木版年画采用的是头大身小的构图方式,不完全符合美术上的构图原理,但整体效果依然十分和谐、舒适,一种鲜活的美感油然而生。

二、朱仙镇木版年画出版的历程及现状概述

随着社会转型加快,不少传统文化技艺都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许多地区的年画出版发展历程都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经济发展程度紧密相关,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出版历程也不例外。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出版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十分曲折。

值得一提的是,开封政府和当地的老艺人们都十分重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保护和出版。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朱仙镇木版年画这种传统技艺在新时代也得到一定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朱仙镇木版年画通过结合现代技术,在形式和内容的创新方面都有所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开封市的传统艺人们自发地成立了一些协会组织,例如开封年画社、朱仙年画研究小组等。这些协会组织通过结合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风俗的变化,对传统木版年画工艺进行挖掘和整理,创作出了不少反映人民当家做主后的喜悦和劳动热情的优秀作品。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迎来了新高潮。在河南省和开封市政府的支持下,朱仙镇木版年画社于1986年成立。从此以后,当地对木版年画开始系统地抢救、研究和开发,并为木版年画爱好者出版了木版年画研究作品和画集。200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在开封联合举办了“中国木版年画国家研讨会”,此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保护和出版工作也有了更大的进展。朱仙镇木版年画除正式发行的出版物之外,还有一部分是非正规的小作坊加工制作。小作坊的印刷制作多在农闲时节,以牛王、马王等形象为主。当然,不同的节日里,出版制作的年画自然也不一样。年画的销售形式多为卷轴木版年画、单张木版年画和精装木版年画画册等,不同的制作和包装,也符合不同人群的购买需求。

正如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任鹤林老先生所说,木版年画的兴衰史实际上就是中华文化的兴衰史。当列强入侵,中华文化遭受外来文化肆无忌惮的冲击时,木版年画也逐渐势微,而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华文明不断“走出去”,国际影响力增强,也带动了木版年画的繁荣复兴。

三、当前朱仙镇木版年画出版传播存在的问题

当下,朱仙镇木版年画仍主要依赖历史传承的工艺,经营模式也较为陈旧。如若这种状况长期持续,对于今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出版传播和经营都将十分不利。

(一)内容平白,创新不足

朱仙镇木版年画在当前的出版和传播过程中,对新时代的内容反映不多,作品给人整体感觉平庸,创新性十分缺乏。其实,传统年画的出版内容还是十分丰富的,设计题材选取面较多,多从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小说戏剧等中选取人物和题材。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发展迅猛,年画等传统工艺显得比较滞后。很多技艺传承人还在对传统内容进行精雕细琢,使得木版年画整体上缺乏新意,时代性不强。

(二)开发不够,出版制作的技术落后

在当今数字媒体时代下,人们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挖掘和开发工作进展不大,导致出版制作技术的创新力度不足,新的传播形式十分缺乏。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主要是手工雕刻,这一方面保证了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技艺传承人严谨、勤劳的品质。但以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科技已经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木版年画如果不寻求改变,则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三)缺乏人才,技艺传承艰难

当下的现实困境是,从业于朱仙镇木版年画出版工作的人才稀缺,而且由于制作技艺鲜有人来接班,朱仙镇木版年画恐难以传承。朱仙镇木版年画曾经红极一时,据数据统计,改革开放前,具有“木版年画优秀技艺传承人”名号的有50人,而到了2010年,仅为10人,且平均年龄均在65岁以上。加上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朱仙镇“父传子、师带徒”的传承方式也受到挑战——年轻人多不愿意静下心来钻研木版年画的技艺,再加上专门从事木版年画的出版及设计的学者和匠人日益减少,后继无人的问题日益凸显。

四、朱仙镇木版年画出版传播的发展思路

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一传统民俗文化倘若要继续传承和发展,就必须在当今市场的竞争压力下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内涵,紧跟时代的前进脚步。

(一)打造传播体系,保护传统工艺

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出版和传播而言,精湛的传统工艺是发展木版年画的基本前提,但除此之外,出版宣传工作也十分重要。首先,当地要梳理开封市文化宣传机构和组织的职能,建立一个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保护和出版为中心的传播平台;出版机构要团结一批木版年画的技艺传承人,形成具有高度战略性的出版视角,整合当地其余民俗文化的出版资源,促进不同民俗文化产物之间的配套出版,达到保护民俗文化的目的。

(二)加大传播力度,推进产业化进程

当地想要做好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一文化出版产业,打造出版形象是当下发展的重要工作。

首先,当地协会或政府可以出面定期举办朱仙镇木版年画展览,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木版年画,增强人们对木版年画出版物的认同感;其次,当地协会或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朱仙镇木版年画博物馆等标志性场馆,搜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出版物,如卷轴木版年画和精品木版年画,给木版年画留下厚重的历史印记。

(三)找准市场,做好开发策略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部分民间艺术已经“变了味”,失去了传统的特色和优势。因此,朱仙镇木版年画要从市场化运营的角度出发,结合时代特点,做好开发策略。

首先,开封作为古都城市,对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宣传可起到品牌传播塑造效果,将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一民俗文化产品出版同开封这一古都的城市文化相联系,协同传播;其次,出版机构可以挖掘与当地木版年画相关联的、有影响力的人物或事件并融入木版年画的出版设计中,增加产品的故事性,促进木版年画的出版传播。

体现丰富民俗意蕴和生活艺术的木版年画,承载着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各地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民俗文化的迫切性,积极着手,做好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等民俗文化的出版传播工作。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猜你喜欢

朱仙镇木版年画
牛年画牛
在朱仙镇,与诸仙相遇(组章选二)
在朱仙镇,与诸仙相遇(组章选二)
年画
缸鱼年画之旅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论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的建立与开发——兼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木版年画抢救工程的应用价值研究——冯骥才先生对中国木版年画的抢救及其思想
牛年画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