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经典诵读热”背景下诵读艺术审美化发展的思考

2018-04-03刘长宇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技巧受众文本

刘长宇

(四川文理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深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性力量。为了充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神,国家各级教育部门相继举办了各种“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水平,从而真正提升中国软实力。在全国“经典诵读”热背景下,诵读艺术的审美观成了一个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诵读爱好者对诵读美学有很多不同的理解,结合全国权威赛事齐越节为例,针对诵读艺术提出一些审美化发展的思考,希望推动诵读艺术良性化发展。

一、形式与内容:夯筑诵读艺术的第一基石

所谓“诵读”,指有节奏的读。在“中华经典诵读热”现象的今天,我们要逐渐厘清诵读的意义。诵读是靠有声语言将中华经典的文化传播和发扬的一种艺术形式。但是一定要认准一个关键点:弘扬的是内容本身吗?在我看来,其实不然。如果真正传播的是内容,个体阅读远远比参与或者聆听诵读获取的信息量要大得多。因此,“经典诵读”的意义在于通过诵读者对中华经典作品有声语言的诠释,让聆听者产生对作品中流露思想的相应感受和具体化的思考。比如聆听诸葛亮的《出师表》的诵读,两千多年前的一篇请战书,内容对今天的实际生活其实没有太多的帮助。但是从中却把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中的“忠”详细具体的表现了出来,让听众真实鲜活的感受了一次“忠”为何物?聆听后再将“忠”和自身的思想和行为融合对比,这个过程叫做自省,整个过程潜移默化而意义深远。

明确了第一要义,接下来就又出现了一个问题:怎么样的诵读才能达到诵读者和受众的思想洗礼呢?通过对各种比赛中的各个选手具体表现的观察和分析,大致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主要通过还原诵读的历史环境来表达思想,即舞台尽量布置成诵读文本的真实历史环境,将诵读者和受众尽量拉进这样的空间之中,消解现实自我的身份,从而建构出一个历史维度中另一重身份,让诵读者和受众都置身其中,诵读效果会更佳,这样的做法跟电影院观看电影是一样的,这种叫做形式论。[1]第二种观点是主要通过诵读者细细理解和揣摩过后,通过有声语言表现内容,从而传达出文本的情感和思想。这样的诵读弱化了舞台的视觉展示,强调突出诵读者的有声表达的听觉刺激,这种叫做内容论。这种诵读由于只有依靠听觉,代入感相对于第一种来说会显得弱一些,因此对诵读者的诵读要求会高很多。针对以上两种不同的观点,我的观点是因人而异。参与和聆听“中华经典诵读”的人群年龄是不等的,从两三岁的孩童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不同时期对同样一个词语的理解深度是不同的。比如诵读李密的《陈情表》,从中体现的最明显的核心就是“孝”,每个年龄段对“孝”的理解是不同的,三四岁小朋友的“孝”或许是自己能够独立刷牙洗脸,七八岁的小学生的“孝”可能是考试能够取得100分,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的“孝”可能是工作之余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四十岁的男士的“孝”可能就是在父母面前静静听他们唠叨。不同的“孝”表现形式不同,理解不同,所以展现也会有所差异。针对低年龄段的小朋友,应该主要依靠形式论。因为他们的智力和思想还不够成熟,对经典作品中的内容还不能够掌握,所以通过舞台布置的视觉冲击,提高他们对诵读艺术的兴趣,慢慢渗透听觉刺激,从而传播经典文本中的思想。而针对成年人,智力和思想已经成熟,所以可以主要依靠诵读内容来引导思想,通过诵读者对每字每句的理解消化后的表达,让受众产生共鸣,从而引发思考。

二、回归与重建:明确诵读艺术的审美追求

上面我们明确了诵读的意义是什么,但另一个问题出现在每个诵读者的面前,“经典诵读”中诵读者和经典文本的作者往往不是一个人,也就意味着诵读者从开始接触经典文本到诵读经典整个过程属于二度创作,对于诵读艺术来说,作为受众到底需要的是经典文本的回归还是诵读者的理解重构呢?这样的一个问题其实一直成为朗诵界热议的话题。一方面支持经典文本的回归,很多学者解释说,经典文本是在特定环境下创作出来的,这样的历史环境的固定的、特有的,只有在那样的环境之下才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和思想,因此针对这样的作品,在诵读之前需要对和这个作品相关的很多资料进行阅读,充分了解掌握作品的历史背景,然后再细细品味揣摩作者的用意,这样可以尽量回归创作者本意。诵读者的理解重构并不是脱离创作者用意的天马行空的解读,而是将作品的精髓和现实相结合,感悟文本思想的同时注入新解或者叫新著,让经典文本具有时代性。[2]对于新著或者新解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文字修改,中华经典文本中有许多是文言文,为了理解和表达方便,很多时候,在诵读者诵读的过程中将文言文改成了白话文,但是这样的修改有时却会出现缺少了那一份韵味在里面。在《三国演义》的“煮酒论英雄”片段中,曹操有句话“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和白话文的“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刘备和我曹操”相比,曹操的气势差了很多,也缺乏了一种自信。

两种观点的矛盾点在于二度创作中的艺术真实的程度。经典文本是在历史纬度中进行的艺术性创作,所以作品本身即存在虚构的成分。这里提到的艺术真实,其实就是指在真实的环境基础上,按照诵读者的审美追求对经典作品的创造性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情景营造的认识和感悟,这种真实以经典文本为基础,在广泛观察和深刻体会文本的内容后,再实现有声语言营造意境的超越,这样的二度创作中具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性。[3]

三、评价与感受:建构科学诵读艺术评价体系

由于”中华经典诵读热”,使得各级单位举办了不同主题的“经典诵读”活动,这其中推广诵读艺术的同时,出现了一个广受争议的问题:经典诵读如何评价?也就是说,一个经典诵读成功与否,它的评价体系是什么?因此,建构出科学经典诵读评价体系成了眼前的重要工作。在这里,我们提出构成诵读艺术评价的重要组成要素,供专家学者商榷。经典诵读评价体系的建构应该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评价标准

第一个是评价标准的内容,以往各级诵读比赛也制定了相应的诵读评分标准,但是各个要素过于宽泛,以至于评委在评选过程中其实仍然各行其是,按照自己的初级感官进行评判,缺乏科学完备的评分系统。并且对每个评分子项目应该有一个一致的认知。

1.语音标准。这个一般放在评分项的第一个部分,是诵读艺术的基础。诵读艺术潜在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使用汉民族共同语,也就是普通话,因此,很多诵读者和听众就产生了一个认识上的混淆,觉得普通话标准的诵读就是成功的、优美的。这个认识是有误的,语音标准只是针对特定文学作品的一个基础评判标准,而由于听觉上的刺激,导致了受到评判者个人对声音音质的喜好,使得以点带面,评价过于片面。所以在这里要明确诵读中“音质”的评判不能以是否具有磁性魅力作为标准,而应该以是否与诵读作品的内容相匹配作为标准。[4]其次,诵读艺术是一门听觉艺术,给人以审美享受,所以在有些诵读当中过于字正腔圆会破坏文学作品的意境,改变作者想要营造的美感,所以语音标准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符合作品的审美发展。但有一些诵读作品需要使用地方语言进行表达才能够更好的将创作思想表达出来,比如川渝地区一些红色革命题材文学作品中,对话中经常使用“雄起”这个词语,操着四川口音来表达这个词语就是比普通话表达中多了一分振奋人心的鼓舞和对接受者的信任之感。[5]

2.情感真切。诵读者在诵读过程中进行的是二度创作,前面提到要依托原作者的创作背景和表达思想。因此诵读艺术只是一种媒介,通过诵读内容的有声语言表达将诵读者和受众紧紧地连在一起,两者真正促成交流并达成共识的是情感,所以情感表达的准确真实成了诵读成功的关键,在以往的“齐越节”朗诵中出现的情感表达的问题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自以为是”,即诵读者通过对诵读文本的解读自我感悟出来的情感,但其实和原作者赋于作品的情感思想有悬殊或者说完全相悖。第二个是“矫揉造作”,即诵读者通过自我解读,已经理解和领悟到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但理解和表达出现脱节,导致表达出来的情感不真实,或者和理解所要表达的主题不吻合。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诵读技巧的缺失是比较突出的原因,这点将在下面详细论述。

3.技巧娴熟。诵读艺术能够成为一门深受广大受众喜爱的艺术,其中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诵读技巧。诵读技巧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其中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具体的小技巧,这些小技巧在每一篇诵读作品当中都需要巧妙的搭配运用,正确感受并且合理运用这些技巧,才能展现出诵读艺术真正的魅力。根据以往的诵读范例,在技巧运用上容易出现以下几种问题:第一个是“痕迹过重”,即对每一个技巧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因此在具体诵读运用过程当中,技巧的表现比较重,使得在听觉上感觉诵读很用劲儿,反而起到画蛇添足的作用。这个运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朗读汉语句子一样,把每个单音节饱满准确的读出来,反而缺少了词与词之间经过语流音变处理之后的美感。第二个是“卖弄技巧”,即诵读者通过长期学习,已经掌握了朗诵的技巧,因此在诵读作品过程中故意运用嗓音将诵读技巧不断的带有痕迹的表达出来,从而表现出诵读者的诵读的高水平。这样的诵读不是和受众在情感上达成共识,而是在玩弄技巧,诵读形式大于诵读内容本身。

4.创新意识。创新是诵读艺术评判优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对诵读艺术各个组成要素的融合设置的考量。所有诵读比赛中这个部分几乎都设置了的,它的分值并不高,但是它考查的是吐字归音、语言表达、舞台展示、服饰搭配等众多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的能力,不突兀、和谐有序、具有美感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在以往的“齐越节”朗诵中在创新意识中出现的问题:很多诵读者将创新意识和奇思妙想、天马行空等词语画上了等号,为了创新而创新,没有结合诵读文本和诵读者自身条件,一味追求一个“新”字,到最后的结果是整个诵读似驴非马,文本本身的韵味没有表达出来,整个诵读显得轻浮低俗。针对这个板块,我的观点是创新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表现,不是一种生硬的注入。因此,创新有一个大前提,就是不改变诵读文本本身的创作环境和创作内容,创新的目的是服务于诵读,使诵读能够更好的表达出文本的思想,并且表现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没有盛气凌人、绝对压倒之势,欣赏完整个诵读之后,受众并没有刻意记住某一些独特的元素,而是被深深的带入到诵读的环境中,久久不能回到现实,仍然回味其中。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上千人身着汉服,集体击缶吟诵《论语》,这样的创新设计,将受众拉回到春秋,让《论语》的吟诵更有时代感。上千人的集体吟诵,让人觉得气势恢宏,给受众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

(二)评价主体

第二个就是评价主体的组成。现在一般的评价主体一般由播音员、主持人、朗诵艺术家等专业人士担任,但在前面我们提出了诵读艺术的评判不应该只是标准与否,而应该是能否产生共鸣,所以评价主体全部由朗诵专业人士组成有欠妥当,一篇诵读应该有几个层次,首先是标准与否,这其中包括语音标准与否、语言表达准确与否等方面;其次是诵读过程中是否吸引受众,让受众有聆听的欲望;最后是诵读后诵读者和受众能不能在情感和思想上产生共鸣。而朗诵专业人士仅仅能够评判的是第一个层次,至于第二个和第三个层次应该让尽量广大的人群进行评判,这样组成的评价主体才更加全面和有效。

在这里提出了一些诵读艺术的粗浅思考,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文章开头已经提到,诵读艺术中诵读的意义是为了传承,诵读的内容是中华文化。因此,诵读者在诵读之前必须广泛涉猎,对诵读内容相关的背景和知识都要非常熟悉,否则诵读仅仅停留在表面。很多诵读者诵读后,受众最多的就是诵读者嗓音很优美,诵读者对诵读技巧运用的很好等评价,这些其实换个角度来说是对诵读负面评价,因为诵读者在有意无意间将嗓音和技巧等元素凌驾在其他元素之上,诵读形式远远大于诵读内容,诵读主次含混不清,需要对诵读艺术有一个重新全面深刻的理解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庾 佳.诵读艺术中的审美体验[J].新闻窗,2015(4):96.

[2] 陈朝霞.略论儿童文学诵读的声音造型艺术[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166-169.

[3] 谭 力,颜丽娟.浅谈诵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J].戏剧之家.2015(9):212-214.

[4] 叶当先.论诵读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46-150.

[5] 杨小锋.经典诵读不可忽视的两个问题[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6-89.

猜你喜欢

技巧受众文本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指正要有技巧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提问的技巧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