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问题及实现路径研究

2018-04-03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产教办学校企

课 题 组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科技发展与校企合作部,河北 石家庄 050081)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明确提出,“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推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政策更加健全,产教融合发展成效更加明显”,“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2]。由此可见,产教深度融合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选择。研究产教融合的内涵,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深化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对于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 产教融合的内涵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对产教融合的建设内涵进行了要素界定。提出要“推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推行校企一体化育人”,“推动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服务基地”,“实现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建立健全对接产业发展中高端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3]。

近年来,业内人士对产教融合的内涵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孙冲武提出,“产教融合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核心,通过政策鼓励和制度约束,让产、教两个主体要素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信息、成果等方面的深度融合”[4];陈志杰提出,“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企业与学校的融合,生产与教学的融合”[5]。宋立娟等提出,“产教融合就是指将我国现代产业和先行教育有效融合,以实现现代产业和教育双赢的一种经济和教育发展模式”[6]。

要厘清产教融合的内涵,首先要明确产、教的内涵。“产”是指产业,是组成国民经济的部门或行业,指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集合体。“教”是指教育,本研究主要指具有教育与经济双重属性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是企业、行业等产业部门与高职院校“双主体”互相作用的结果。产、教双方依托各自的资源与优势,参与彼此的教育、经济活动,以校企合作为运行机制,以协同育人为核心,通过课程开发、项目合作、成果转化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讲,产教融合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规格、技术研发等必须符合产业标准,要求产业部门在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师资培养等方面满足教学、科研活动的要求。双方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教学队伍、共同管理、共同考核,实现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二、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形式单一,产教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

从高职院校来说,由于引导性、针对性的政策支持有待进一步加强,大部分学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仍处于摸索状态,理论研究不够,自身缺乏完善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产教融合仍处于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层面的合作上,未能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主体作用和资源优势,产教融合有待进一步深化。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意识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校企双方产教融合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社会服务水平。但目前由于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高职院校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社会服务的意识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研发水平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无法在校企合作中找准切入点,也就无法吸引企业参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化。

(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企业、行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总体来说,校企合作仍呈现“学校热、企业冷”的态势。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仍以学校为主,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度较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的盈利性质与教育的公益性质有所冲突,校企双方无法在合作中找到利益平衡点;另一方面是国家层面缺少对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办学的政策激励制度,尚未将支持职业教育明确写入企业的准入制度,对于企业参与办学并没有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三、 深化产教融合的实现路径

为了解决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亟待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和主体作用。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为例,深化产教融合,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实践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1]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也提出:“开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办职业院校改革,建立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试点,鼓励企业和公办职业院校合作,举办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7]从国家层面的宏观引导来看,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对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学院早在2004年就与河北新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以下简称软件学院)。在十余年合作办学中,软件学院经历了“校中厂——厂中校——行业加入合作——双主体办学——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发展历程,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教材,共同组建师资团队,共同参与学生管理,共同实施“学生+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合作办学的推进,软件学院成立了包括行业、企业、学校三方的“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理事会”,制定理事会章程,明晰办学方主体责任与义务,定期召开理事会会议,对办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形成决策。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有效推进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

目前,软件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已趋于成熟,学院将这种办学模式进行推广,相继成立了晏钧设计学院、装配式建筑学院、正定基地乒乓球学院、数英电子信息学院等多个具有混合所有制特征的二级学院,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二)多措并举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

产教融合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移——产业化——商品和服务”这一价值链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教育要想充分发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当前,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仍存在着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缺乏创新等问题。而一旦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研发需求,也就失去了对企业的吸引力。

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学院大力支持教师面向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及社区等积极开展技术研发、技术咨询、项目策划、产品设计、社会培训等服务,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一是校企共建研发平台,促进科研能力提升。截至2017年底,校企共建研发平台31个,为学院师生参与技术研发、实现成果转化创造了条件。

二是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学院主动为百余家企业提供智力支持,派出企业特派员130余名,引导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三是大力开展社会培训。学院设有“石家庄市职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石家庄市就业再就业培训基地”“石家庄市三支队伍培训基地”等30余个培训基地,近年来,完成“新疆社区干部培训”“科技致富带头人”“教育系统师资培训”等政府、高校、企业、社区各类培训600余项,10万余人次。

四是创新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居民。学院依托社会组织,建立美术学院、武术学院、人文学院、税务学院等不同类型的社区教育二级学院,形成了以市级学院为龙头,以二级学院为支点,以社区教育四级网络体系为渠道,学院、协会、社区三方合作,融合发展的社区教育“石家庄模式”。

(三)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积极性,吸引行业协会参与办学

学院一方面通过创新办学模式,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使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企业人才短缺,吸引企业参与合作;另一方面,通过系部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充分融合,削弱了校企双方的价值冲突。同时,学院大力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强化自身竞争力,深化内涵建设,利用学院的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撑,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学院还将合作目标从企业转向了行业,吸引行业协会参与办学。河北省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协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中国软件外包服务贸易协会等均十分关注并认可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河北省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协会率先加入合作办学行列,校企合作由学院与企业合作拓展到与行业合作,产教融合进一步深化。

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再次强调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8]。产教融合模式的改革既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积极参与,更需要高职院校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只有通过多方办学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课题组成员:乔振民、高伟、周阿柳、刘丹、梁美社、郝敏钗、池卫东、田晓玲、王立宁)

猜你喜欢

产教办学校企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