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颅手术与介入手术对破裂动脉瘤发生慢性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8-04-03邱晓鹏周文科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夹闭术脑积水开颅

邱晓鹏 周文科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手术或介入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是容易导致脑积水的发生[1],当前aSAH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两种[2-3],本研究数据来自于2012年1月—2015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经上述两种方法治疗的562例已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追踪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的病情变化资料,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破裂动脉瘤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相关因素。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入组的562例患者来自于我校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1日—2015年6月30日收治的aSAH病例。根据患者意愿后随机分为开颅夹闭组408例和血管内介入栓塞组154例,男性149例,女性413例,平均年龄(56.46±8.99)岁。

1.2 分析方法

对可能影响aSAH后脑积水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筛选并分析:结果显示可能与动脉瘤所在位置、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临床症状(Hunt-Hess分级)、高血压病史、出血严重程度(Fisher分级)等诸多因素关系较为密切。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对比分析开颅手术组与血管内介入组患者基本特征,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求出P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aSAH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入研究者一般资料

一般资料分析结果提示:慢性脑积水发病人数方面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为: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见表1)。

表1 开颅夹闭组与血管内介入栓塞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2.2 两组发生脑积水的相关概率统计

开颅夹闭及介入栓塞合并慢性脑积水人数比较,开颅夹闭组慢性脑积水发生率14%(51/408),血管内介入栓塞组慢性脑积水发生率26%(32/15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88,P=0.014)。

2.3 两组患者发生慢性脑积水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者发生慢性脑积水单因素分析,发现高龄、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高血压病史与慢性脑积水的出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 aSAH 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风险因素(见表2)。

表2 开颅夹闭组与血管内介入栓塞组合并或不合并慢性脑积水临床指标比较

2.4两组患者发生慢性脑积水Logistic统计学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相关因素分别为高龄、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P<0.05)(见表3)。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4-7],低龄、伴脑积水或颅内血肿的动脉瘤、颈部宽大或形态不规则的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Hunt-Hess分级<Ⅲ级的动脉瘤应首选开颅夹闭术;高龄、患者一般情况较差、Hunt-Hess分级>Ⅲ级的动脉瘤、处于亚急性期的后循环动脉瘤应首选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表3 开颅夹闭组与血管内介入栓塞组合并慢性脑积水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2 不同手术方式对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影响

有文献报道[8],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相比,aSAH后开颅夹闭术术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率较低。本研究单因素结果分析与相关报道相符。

3.3 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相关因素

根据大多数研究报道的结果,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是导致aSAH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统计学结果分析发现aSAH后引起慢性脑积水的相关因素为:高龄、Hunt-Hess分级及Fisher分级。

(1)高龄:曹培超[9]等的研究认为患者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慢性脑积水。本研究统计结果也证实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相关因素为高龄。

(2)高Hunt-hess分级:祝雪利[10]对465例颅内动脉瘤后慢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现: Hunt-Hess分级愈高,此类患者慢性脑积水发病率越高。本研究也证实该观点。

(3)高Fisher分级:患者Fisher分级越高,发生慢性脑积水的概率就越高,这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合。

总而言之,aSAH 后开颅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后引起慢性脑积水相关因素较多、至今尚未有一套完整理论系统解释其病理机制。由于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诊断应及时明确,处理要及时恰当。本研究结果显示:aSAH后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高级别 Fisher分级、高级别Hunt-Hess分级、高龄。

[1]唐玖宁,何朝晖.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脑积水研究进展 [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40(5):645-648.

[2]刘洋,孙圣凯,陈旭义,等. Hunt—Hess Ⅲ~Ⅳ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管介入栓塞与开颅夹闭手术后并发脑积水差异的比较及预后分析[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133-137.

[3]刘世伟.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临床疗效观察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8):68-69.

[4]邓强.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与开颅夹闭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6):108-109.

[5]魏郢,唐从峰. 介入栓塞与开颅瘤颈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对比研究[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1):69-71.

[6]Vries JD,Boogaarts H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ruptured aneurysm by neurosurgeons that perform both open surgical and endovascular techniques is safe and effective: results of a single centre in Europe[J]. Acta Neurochirurgica,2014,156(7):1259-1266.

[7]郑占强,郭都. 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并慢性脑积水的原因[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6):79-81.

[8]印晓鸿,王远传,唐晓平,等. 介入栓塞术与显微外科治疗在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急性脑积水的疗效评价[J]. 西部医学,2017,29(6):835-838.

[9]曹培超,杨瑞霞,张海军,等.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慢性脑积水形成原因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0):101-103.

[10]祝雪利. 影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分析 [J]. 浙江医学教育,2017,16(4):61-63.

猜你喜欢

夹闭术脑积水开颅
显微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小骨窗开颅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12例的临床体会
揭密:脑积水的“水”哪来的?该怎么处理?
什么是脑积水?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