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力量
——数学实践活动“派谁去”教学设计
2018-04-03田桂梅
◇田桂梅
史宁中教授指出:“数据分析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是蕴含着信息的;第二,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第三,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由此我想到: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熟悉、喜欢的情境,让他们带着要解决的问题,更积极、更深入地参与统计活动,更主动地分析数据并做出判断与决策,从而产生对数据的亲近感,发展他们的数据分析观念。
基于以上思考,学生在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教材)学完“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之后,我设计了“派谁去”这个数学实践活动。
活动一:投篮比赛“派谁去”
今天,四年级要进行投篮比赛(播放学生练习的视频,直观感受定点投篮的规则)。比赛规则是:站在罚球线上投球,3分钟看谁投中的多。四年级1班有3位同学积极报名,而且他们在平时进行了认真的练习。派谁去呢?这可把班主任难住了!
预设:(1)派个子高的去;(2)派动作灵活的去;(3)看看谁的实力强。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活动引出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需求,培养统计意识。
活动二:三位选手“派谁去”
环节一:出示某次测试成绩。思考:派谁去?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派刘同学去,他的成绩最好;(2)只看一次成绩,说服力不足,可以看看他们多次的成绩。
环节二:出示一周测试成绩(如表1)。思考:派谁去?你有什么想法?
表1
1.预设:(1)可以画成统计图,更直观;(2)可以算算平均数。
2.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制作个性化的统计图或求平均数。
3.教师出示学生用平板电脑绘制的统计图。(如图1)
比较一下,对于解决“派谁去”这件事,你认为什么样的统计图更合适?
图1
4.结合复式折线统计图(如图2),读图分析。
图2
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信息?想到了什么?
预设:(1)读出统计图名称、横轴、纵轴、图例、各个数据等信息;(2)找出最高、最低、3位同学在某一天的成绩对比等数据情况;(3)分别说出派每位同学去的理由;(4)猜测数据背后的“事”。
5.我们回顾一下:3位同学目前呈现出来的特点是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6.我们再看看3位选手的平均数。(教师利用Excel表格功能求出平均数,保留一位小数)
江同学:4.6 刘同学:5.6 王同学:3.4
7.请大家根据上面的数从不同角度对3位同学进行分析,利用平板电脑进行第一次现场扫码(学生二维码,略)投票,直接生成统计结果。
8.目前我们给3位同学的投篮水平预测一定合理吗?如果想对他们的水平预测得更合理些,我们该怎么办?
预设:数据有点少,希望3位同学练习的时间长一些,收集更多的数据。
环节三:教师出示两周测试成绩(如表2)。
表2
1.可以利用平板电脑制成统计图:数据增多了,好好看看,想一想,你最初支持的人选要改变吗?(教师利用Excel表格功能求出平均数,保留一位小数)
江同学:7.6 刘同学:7.8 王同学:5.5
2.利用平板电脑进行第二次现场扫码投票,直接生成统计结果。
3.谁的决策发生变化了?为什么?(学生结合数据说明自己决策发生变化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对3位同学一周、两周投篮测试情况进行分析,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利于进行对比分析,便于观察出变化趋势的特点。基于操作经验和知识经验,利用平板电脑图表功能直接生成统计图,现场扫码投票摒弃人为因素的影响,数据是真实的,统计是有效的,腾出更多的精力放在数据分析上。学生意识到更多的数据样本使判断更趋合理,但是依然不能确定,充分体现数据对于决策的力量,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活动三:总结提升,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1.如果派刘同学去,能保证他比赛当天的成绩也是这样的吗?为什么?不能确定成绩,那么我们收集这么多数据,反复地分析又有什么价值?
预设:(1)不能确定,有可能好一些,也有可能差一些;(2)更多的数据可以使我们的预测更合理。
2.期末,咱们班要进行投篮比赛,如果你是班主任,想怎么办?
预设:开展统计活动,练习的时间长一些,收集更多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再次体会随机性,感受数据的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