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认识更“深刻”的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
2018-04-03杨林凝
◇杨林凝
人教版教材在一年级下册安排了“找规律”这一教学内容,这是学生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第一次直面规律、认识规律、探索规律、发现规律。本节课作为“找规律”这一单元的起始课,试图通过观察、实验、猜测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实际生活情境中重复排列的简单规律,借此初步理解规律的含义。在发现规律、描述规律、表示规律等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学表征能力和推理能力。通过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欣赏数学规律之美的意识。
而对于学生来说,发现简单情境中以“重复”为特点的排列规律并不困难,那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规律理解得再“深刻”一些呢?第一学段的探索规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模式化”意识,发现“规律”就是发现一个“模式”,并能运用多种方法表达“模式”的特点。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着力点应是帮助学生探索发现规律的“核心”,感受到表面看似不同的规律背后隐藏的相同的模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教师在黑板上散乱地贴出10面旗子,其中5面红旗,5面黄旗。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我准备给这些小旗子排排队。
教师按一红一黄的顺序依次将旗子贴成一排。(如图1)
图1
学生随着老师边贴边说出旗子颜色,甚至抢在贴旗子前就说对了颜色。
师:我还没有贴呢,你们就知道下一面旗子的颜色了?谁能帮我继续贴完?
学生代表上前贴完10面旗子。
师:你们怎么知道我会这样贴?
预设生1:旗子总是一红一黄。
预设生2:旗子是有规律的,一红一黄在重复。
师:是什么在重复?谁能来圈一圈?
教师请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分组圈出来,之后教师再圈一圈。(如图2)
图2
师:这里是什么?几面旗子?什么颜色?
待学生表达后,教师故意将空圈中两面旗子顺序贴反,引起学生讨论。
师:两面彩旗一组,一面红旗一面黄旗重复排列,这就是彩旗排列的规律。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并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动态呈现将彩旗有规律排成一排的过程。学生在观察、思考、猜测的过程中,感受到彩旗重复排列的规律,并发现规律的“核心”。最后画出一个空圈,学生能够依据规律预测后续彩旗的排列情况,而教师故意将圈内两面彩旗的顺序贴反,更突出了规律一定是有序的、重复的排列。
二、探索规律,深入理解
1.探索不同事物的排列规律。
师:联欢会的会场上藏着很多规律,找一找,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在图中圈一圈,画一画,相互交流。(如图3)
学生独立圈画,探索规律。
图3
学生汇报发现的规律。
(1)旗子的排列规律:两面旗子一组,一红一黄重复排列。
(2)灯笼的排列规律:三个灯笼一组,红、蓝、蓝重复排列。
(3)花的排列规律:两朵花一组,一黄一粉重复排列。
(4)同学们的排列规律:两个同学一组,一男一女重复排列。
2.感受相同规律。
师:这些规律都一样吗?哪些相同?哪些和大家不一样?
学生交流,找到相同的规律。
师:我们发现,彩旗、鲜花、同学都是两个一组,一样一个重复出现,它们的规律是相同的。灯笼是三个一组,和其他规律不一样。看来不仅可以是两个一组,还可以多个一组,只要在不断地重复出现,就是有规律的。
3.探索动态规律。
师:联欢会开始了,仔细看一看、听一听,有没有新发现?
教师用课件播放闪烁的灯光和“叮咚咚”的音效。
预设生:灯光是一黄一蓝的规律,声音是“叮咚咚”的规律。
师:灯光的规律和谁一样?声音呢?
预设生:灯光的规律和彩旗、鲜花、同学们的规律一样,声音的规律和灯笼一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独立在主题图中圈画的活动,发现各种素材中的排列规律,并找出规律的“核心”。在讨论主题图中哪些规律的模式是相同的这一过程中,引领学生初步感受到虽然具体事物不同,但规律的模式可以是相同的,又让学生认识到规律不仅可以是两个一组,多个一组也可以,只要是在不断地重复即可,由此加深学生对规律的理解。
三、创造规律,探究本质
1.动手操作,创造规律。
师:请大家用两种颜色,有规律地给气球涂色。(如图4)
图4
学生独立创造规律。
2.汇报交流,展示规律。
师: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你创造的规律?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代表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3.分类整理,探究本质。
师:这几位同学的作品中,有没有“一家人”?
教师将学生展示的作品贴到黑板上,有相同规律的放在一列。
师:同学们,根据自己创造的规律为气球作品找家。找到后请把你的作品和黑板上的“家人”贴在一起。
(1)两个一组,AB模式。
教师带领学生检查确认所有AB模式的规律。
师:这些作品都是“一家人”吗?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为什么可以作为“一家”?
(2)三个一组,ABB模式和AAB模式。
师:这两个规律是“一家”吗?为什么不是?
(3)四个一组,AABB模式和ABBB模式。
师:这两个“家庭”的成员有些少,我们用动作、声音继续创造出它们的“家人”。
(4)其他形式的规律。
教师依据学生的课堂生成进行展示和分类。
4.总结归纳,发现模式。
师:不同“家庭”的规律各不相同,我们给这些“家庭”起个能代表它们的规律特点的名字吧。
预设生1:第一个叫AB。
师:如果第一个叫“AB之家”,那照这样的起名方式,后面几个“家庭”分别叫什么?
预设生2:第一个也可以叫“√×”。
师:我们再按他的起名方式为后面几个“家庭”起名。
设计意图:给气球涂色,自主动手创造规律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促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更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个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发挥想象、动手实践、独立创造的机会,而且为后续对同学们的气球作品分类整理——“找家”的关键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在五颜六色的气球作品中准确探索出规律的“核心”并发现规律的相同模式。而根据规律模式的不同,学生还需要在后续“家庭命名”的活动中主动创造出能够反映规律模式的符号来对规律进行描述,这一系列活动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感悟数学中的抽象思想、模型思想等。
四、欣赏规律,回归生活
1.畅谈规律。
师: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规律,想一想,生活中什么是有规律的?
2.欣赏规律。
师:我们一起欣赏生活中的规律。
师生共同观看图片,欣赏音乐。
师:就在这美妙的乐曲声中,也隐藏着节奏变化的规律呢,我们就生活在规律之中,规律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希望同学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更多更有意思的规律。
设计意图:生活中充满了规律,带领学生欣赏日出日落、月满月亏、一年四季等美丽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规律就在身边。师生一起发现背景音乐中节奏的规律,更让学生感到十分新奇,同时使学生更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