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灰霉病的发生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2018-04-03付学池马国春刘启山
付学池,马国春,李 燕,王 琦,刘启山
(1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北京 100193; 2赤峰市元宝山区农牧业局内蒙古赤峰 024076; 3河南商水县农业局 河南周口 466100)
葡萄灰腐病,俗称“烂花穗”,是葡萄生产中最常见、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灰葡萄孢菌引起,近几年无论是设施栽培还是陆地栽培,葡萄灰霉病的发生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葡萄老产区危害严重。该病防治难度大、复发率高、严重时会造成绝收,给葡萄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此病害应引起果农的高度重视。
1 危害症状
葡萄灰霉病主要危害花序、幼果和已经成熟的果实,有时也危害新梢、叶片和果梗。花穗多在开花前发病,花序受害初期似被热水烫状,呈暗褐色,病组织软腐,表面密生灰色霉层,被害花序萎蔫,幼果极易脱落;果梗感病后呈黑褐色,有时病斑上产生黑色块状的菌核;葡萄花后,果穗染病初呈淡褐色水浸状,很快变为暗褐色,整个果穗软腐,此期若遇阴雨,2~3天后果穗上长出一层淡灰色霉层;果实在近成熟期感病,先产生淡褐色凹陷病斑,很快蔓延全果,使果实腐烂。发病严重时,整穗或一部分果穗腐烂,其上长出鼠灰色霉层,发病后果梗变黑色,后期病部长出黑色块状菌核,最终扩展后整穗长满霉层且果实全部腐烂。新梢叶片也能感病,产生不规则的褐色病斑,病斑有时出现不规则轮纹,潮湿时生有不规则灰霉层,一般每片叶有病斑2~5块,严重时病部也能长出鼠灰色霉层,最后干枯。
2 发病规律
葡萄灰霉病菌以分生孢子及菌核在病枝、树皮和僵果中越冬。翌年春天形成分生孢子侵染花序及幼叶。分生孢子借风雨甚至空气流动传播到花穗及幼果穗上,病菌侵入后常常潜伏不发病,待条件具备时侵染,造成大流行。但在盛夏,随着高温季节的到来,该病又停止流行,直到气温转凉时再度发病。一年中灰霉病有3次发病高峰,第1次在开花前后,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主要危害花及幼果,常引起花序腐烂、干枯和脱落,并进一步侵染果穗和穗轴;第2次发病在果实转色至成熟期,病菌最易从伤口侵入,果粒、穗轴上出现凹陷的病斑,很快果穗软腐、果梗变黑,形成鼠灰色霉层(图1);第3次在采后贮藏过程中,若管理不当会发生灰霉病,发病有明显的鼠灰色霉层,造成果穗腐烂,损失极大。该病的发病温度为5~31℃,最适宜发病温度为20~23℃,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当湿度90%以上时发病严重。此外,管理粗放,氮肥用量大,磷钾肥不足,机械伤、虫伤较多、树势偏弱的葡萄园易发病,地势低洼、雨后积水多,枝梢徒长郁闭、通风透光差等,都利于灰霉病的发生。
图1 转色期果实受害症状
3 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提高农作物抗病虫能力,在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将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3.1 栽培技术防控
3.1.1加强水肥管理增施生物有机肥和钾肥用量,减少化肥使用,每亩用生物有机肥500千克,钾肥15~20千克,复合肥10~15千克,尿素2~5千克。在果实第一次膨大期(红小豆粒大小时)浇透水一次,间隔7~10天再浇透水一次,使葡萄幼果得到充分膨大,果实着色期即使遇到雨季果实膨大会放缓,减少裂果现象,从而减轻葡萄灰霉病及其他果实病害的发生。有较好的防控效果。在雨季,雨前地面铺白色透明塑料布,布下修凹下排水沟,下雨后及时排水,降低果园湿度(图2),可有效抑制病害侵染和扩展。
图2 地铺塑料布可降低湿度、提高果实糖度
3.1.2摘心疏穗控制产量葡萄整枝定穗初期,在结果枝果穗上保留一片功能叶就进行枝条第一次摘心,使营养集中供应果穗,可自然拉长果穗,使果穗长度增加10%~20%,果穗长度可达12厘米左右;定穗疏花,保留小穗长度3~5厘米,整穗保留15个小穗左右进行果穗摘心(图3)。副梢长到15片叶时进行第二次枝条摘心,可省工省力。红宝石品种每穗定粒150~180粒,可有效减少大小粒的出现;果穗成圆柱型,每穗质量500~800克,每亩产量控制在1 500~2 000千克,这样对葡萄灰霉病的发生可起到比较好的防控作用。
图3 果穗上保留一片功能叶摘心
3.2 农业措施防控
3.2.1搞好清园果实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及杂草,剪除病枝病叶,集中焚烧或深埋,减少越冬菌源。结合清园,于早春对全园树体及地表喷一遍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质量分数,后同)施纳宁200倍液,铲除越冬菌源。
3.2.2提高定干高度葡萄定干提高到1.5米左右,使树体通风透光,并防止地面残体及土壤中病原菌飞溅到果实上,减轻病害的发生。
3.2.3避免间作其他作物因灰霉菌寄主范围广,除危害葡萄外,还危害草莓、番茄、茄子、黄瓜等470余种植物。如间作其他作物,易造成交叉重复感染,造成病害大流行,同时增加防治成本。
3.3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
生防制剂绿地康3号是在葡萄健康枝干、叶片和果实上分离得到的有益内生芽胞杆菌,经过室内对病原菌的抗性筛选,然后到田间进行病害防治试验,将表现较好的有效菌株,采用现代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发酵配制的具有防病、增产、改善品质效能的液体菌剂。
生防制剂与化学药剂的混合使用,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生防制剂中选用的芽胞杆菌,可以在葡萄果实上定植、繁殖,抑制病原菌的侵染。与化学杀菌剂(杀细菌剂和铜制剂除外)和杀虫剂混合后,芽胞杆菌以休眠体的形式存在,当喷洒到葡萄植株上或果穗上,首先化学药剂将大量病原真菌杀死,待杀菌剂的有效期过后,芽胞杆菌在葡萄植株上进行大量繁殖,从而抑制病原菌的侵入,达到了良好的防控效果。
2016年河南商水县绿苑果业专业合作社葡萄基地红宝石葡萄灰霉病发生严重,7月中旬果穗发病率平均达65.6%,损失严重。2017年进行了15亩红宝石葡萄灰霉病防控示范,利用绿地康3号与化学药剂混合,分别在葡萄萌芽期、落花后、幼果期和套袋前各喷施一次,现混现用,使用机动喷雾器均匀的喷洒到葡萄树体上。经8月30日调查,单独用绿地康3号试验区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为44.4%,绿地康3号与杀真菌剂混合使用示范区防治效果高达96.7%,防治效果显著(图5)。
这项绿色防控技术分别在河南郑州农博园葡萄园、河北怀来县新世纪葡萄园和赤峰市元宝山区葡萄园进行了试验示范,对葡萄灰霉病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