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1932—1945年越南新文学观念
2018-04-02方晨明
方晨明
摘 要:1932—1945年越南文学界出现了许多新的倾向和观点,诸如国学方面的争论,唯心论和唯物论的争论,文学与政治问题的争論,古诗和新诗的问题,为艺术而艺术和艺术为民生服务的问题,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提出新文学观念、资产阶级观念,并反对封建落后文学思想。20世纪初越南文学的现代化,极大地缩短了越南文学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越南 文学 潮流 新观念
一个批评新文学的理论阶段任何时候都会伴随着一系列新事务的发生,并形成新的思想潮流。1932—1945年越南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主要特点是形成新的思想潮流,否定老旧的思想观念,从而引发多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争论,这些争论中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一直延续了整个20世纪,进入21世纪仍然引发争论。这也是形成文学理论与批评这一前所未有的“新体裁”阶段,同时在这一阶段还出现了一些专业的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
这一阶段分成两个小阶段:从1932—1939年以及从1939—1945年两个小阶段。头一个阶段主要是指在报刊新闻界出现了一些激烈争论的时期,这一时期提出了许多有关文学方面的切身问题,如国学方面的争论,古诗和新诗的问题,唯心论和唯物论,为艺术而艺术,艺术为民生服务等问题。后一阶段是创新阶段,是整个阶段里重要文学理论的结晶阶段。
1 新的文学观念逐渐形成,否定封建腐朽的旧文学观念
从20世纪初到1932年以前的文学阶段,虽然出现了很多新的文学现象以及不同的政治观点,但在文学观念上,就连范琼、阮伯学、潘继秉、吴德继、黄叔抗、潘佩珠以及东京义塾①各位成员都带有传统的文学观念,那是一种载道文学、教训文学、实用文学或消遣文学。范琼翻译了中国明朝秉承儒教的一位保守派学者宋濂的《文说》,这一事件与17世纪法国的尼古拉·布瓦洛(Boileau)的古典主义作品《诗法》相比证明了旧文学观念仍然没有被触及。学者们提高了道德文学地位,贬低了艺术文学。
这一阶段新文学思想的形成显然要先于诗歌、小说、批评和报告文学的创作。与此活动相关地产生了一些诗歌、小说和批评的新观念,但是一个新的文学观念将文学理解为一项囊括了诗文及其他体裁的言辞艺术,直到1935年才出现。
最先提出新文学观念、资产阶级观念,并反对封建落后文学思想的人正是少山,他点燃了20世纪最重要的一场争论战的导火线。少山是提出“把艺术作为艺术的最终目的”以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学都以艺术为根源”的思想第一人,他还提出“艺术是一项创造性工程”,反对“教化文学”的趋势,提出“教化必须勤于学而非文学”(《两种文学观念》)。那是最先提及文章的特殊性、反对载道文学观念的意见观点。海潮已经迅速掌握了少山的“为艺术而艺术”这一命题,进行了批评,并提倡“艺术为民生”的学说,其实质是马克思唯物文艺观念和社会主义写实文学观。这一争论到1944年仍然在邓台梅的《文学概论》中继续着,并在之后一直持续争论②。
由少山、怀青、刘重卢和黎长桥提出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实质上是想要保留特殊审美本质和创造本质的文学的一种思想要求。这一思想要求文学要关心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即仁学),反对一切束缚、形式化、无变化以及文学缺少自我性质。怀青、黎长桥和刘重卢痛切呼吁:“一个轻蔑个人,不了解个人的民族,是必然无法拥有丰富的文学故事的。”他们肯定:“自由和诚实是建立丰富文学故事的核心条件”。需要强调的是这时已经出现在德国、法国、俄罗斯、英国、中国和其他多个国家的具有时代性的思想,标志着文学特征的意识与认识。同时也需要看到“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是德国哲学家康德和席勒提出的关于艺术特征的思想的一种粗浅而通俗的表述。并且正是由于这种深刻的思想而使这一粗浅的口号得以广泛传播开来。因此需要看到问题的深度所在。19世纪初期,俄国伟大批评家别林斯基对普希金进行评价,他认为:“在他以前,诗只是美丽情感和崇高思想的一种辞藻华丽的表现,而这情感没有组成诗的灵魂;诗只是被依附上去,就好像是粉底和口红是为了把老妇女的脸庞妆饰得惨白一样的道理。诗歌形式那种立地而毙的概念催生了所谓的说教诗歌的诞生。我们在普希金之前虽然有过诗人,但没有一个艺术家诗人。”引用这句话是为了说明越南对文学特征的意识落后于俄国整整一百年。但在越南,那种思想的提出与新诗运动和自立文团的浪漫主义小说相联系。这并非偶然,而是怀青根据概兴的《溪流声响起》来肯定艺术的存在而不以除艺术外的其他任何东西为目的,也并非偶然的是此后怀青带头肩负起责任,在1942年的《诗人》一书中对新诗运动进行了总结。尽管怀青没有说“为艺术而艺术”,但是怀青的理论立论清楚地体现了那种倾向。对新诗运动的总结具体来说是有成就的,虽然这与怀青个人才能有关联,也证明了怀青的文学特征思想是有益的。
对于艺术文学特征方面的开创性思想在越南提出得比较晚,还未来得及与以范琼和阮伯学为代表的封建落后文学正式交锋,就已经立刻与以海潮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新文学思想发生了冲突。从世界范围来看,那是具有规律性的。也就像三十年代被批评的俄国形式主义艺术思想一样,三十年代“五四”时期中国作家周作人提出关于人类的文学思想也因为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③的原因而备受批评,其中少山和怀青的艺术思想受到了猛烈地抨击。并且我们需要去了解在越南文学意识形成发展过程中以及它与世界的联系中争论的本质所在。
不得不说当时对于艺术特征的认识就像“为艺术而艺术”这一主张一样较为粗浅,尽管还没有人说出来。少山、刘重庐,尤其是怀青都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文学对于社会生活的责任。对于怀青来说,他认为那是记者的责任,并在《记者和文学家》中进行分析,甚至将二者在社会职能方面对立了起来。他们从未完全地认识文学的社会职能,因此文学特征这一部分也只能得到粗略的了解。当时他们就强调了纯粹美感的一个方面,强调了这一角色所带来的无罪而纯朴的愉悦,帮助人们忘记所有艰辛,并认为文章只是与人的思想相连,思想是永恒不变的。他们将艺术与一切实际和认识分离,与全体对立,使其脱离像新闻报纸一类的社会功利性活动。他们强调了像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主张的独立性与诚实,但他们的全部理论都离不开 “为艺术而艺术”学派的理说。从少山的观点来看,可以清楚地是少山的观点与范琼和阮伯学的实用和教化思想不融合,还与当时充斥的奴役文学不融合。从这点上来看,“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进步性。但从当时文学家的使命要掀起无产阶级革命浪潮来看,它又是不适合的。尽管越往后,他们越来越能更清楚、深刻地对艺术特征进行表达,但那些问题已经不再受到那个时代的关心了。那是因为虽然重视艺术形式的美感价值是正确的,但是他们的理论又表现出轻视文学中社会内容的审美性,可以说是否认了认识的能力,与社会公理斗争,主张脱离整体,缺少历史观等这些问题依然是这一文学观念中的严重欠缺,尽管与封建文学观念相比它在实质上是具有进步性的。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对艺术特征的观念在“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下成了海潮、潘文虎、裴功澄激烈的争论对象外,还有一个关于艺术特征的观点较为强势,但只是悄然地出现在一些作品中,如韩墨子的诗、短评和序言中的《艺术是什么?》《“诗癫”序》,制兰园的序文中以及阮遵的唯美主义观念中。它是整个诗文潮流的基石,也是《春秋雅集》④的继续。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艺术特征在中古时期的长夜之后以及在当代世界文学的大环境中对于越南文学的解放与发展进程具有重要而严肃的意义,尽管海潮的理论争论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也只是触及了其外在的一小部分。
2 关于文学历史和社会本质观念
20世纪初越南文学的现代化是对上演了上百年历史的欧洲文学进程的缩短,因此,当少山、怀青提出关于文学特征新观念的同时,还出现了以海潮为代表的关于文学历史和社会本质的新观点。在海潮以前,武廉山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但是海潮的更令人印象深刻。自1933年,海潮就批评了潘巢南的过时封建文学观点,并根据“思想的表现,尤其是人类对宇宙和民生的情感”的新方法来定义文学,然后海潮宣布:“我反对他将‘为艺术而艺术作为一种理论说法”,同时陈述了文学进化与民生进化之间的相关性,即提出了文学历史观念。直到1935年,少山提出以艺术为根源的文学观念,作为增强自己观念的借口,其观念是:将文学看作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反映社会生活的状况;随社会的运动发展而运动发展。这一新观念与古代“文以载道”的观念不同,也不同于将艺术作为寄托的观念。从客观上来看,“为艺术”和“为民生”这两个观念虽然有对立面,但也能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全面的观念。因为,绝对“为民生”将会产生实用主义,消灭艺术,而绝对化“为艺术”将会导致脱离生活,艺术将会枯萎;只有二者结合才能使艺术得到发展。然而,由于当代下意识斗争的实际状况,这两个观点已经成了相互敌对、相互排斥的关系,使得文学观念的片面现象不断持续。
少山和怀青的观点很片面,海潮派的观点虽然有一定的科学基础,但是也存在粗浅、片面的部分。在理论上,海潮将文学看作是阶级的表现,认为社会经济直接又深刻地支配着文学;他没有留意到恩格斯的论点,即经济基础最终决定文学;也不知道文学在上层建筑中是占据高位的重要因素,与经济基础相隔甚远。由于海潮想法的简单,他将文学分为顺进化文学与逆进化文学,当经济基础消失,文学也就跟着机械式地消亡。在批评方面,他没有正确地评价《金云翘传》,并在策略上他也不重视把有民族趋向的知识阶层拉向自己,而是将他们推向了自立文团。
尽管存在粗浅性,但是海潮客观的唯物论文学思想肯定了越南文学中的批评现实主义文学趋向。对于海潮自身,他高度评价了阮功欢、蓝开的短篇小说,也间接肯定了武重奉、吴必素、元鸿和南高的现实主义文学,这些趋向是20世纪越南文学的巨大成就。同时,海潮还向世人介绍了世界上进步、革命的创作趋向,如高尔基、罗曼·罗兰和亨利·巴比塞等。
因此,1932—1945年阶段的文学新观念与此阶段两大主要文学潮流有关联:新诗自立文团,现实主义文学和革命文学。
3 文学观念与政治关系密切
进入1943年,在国际和国内都有了一定变化的形势下,越南共产党的前身——印度支那共产党(1930—1951年)提出了《文化提纲》和各项文化原则,实质上是文化与政治密切联系。到1944年,邓台梅撰写了《文学概论》一书,推动了文学为艺术和为民生,文学与政治问题的争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得以高置,文学特征问题虽然也有提及,但总的来看还是被看低。
1943年越南《文化概论》的出现虽然很简短,但它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斗争文件:在具备民族化、群众化、科学化, 为唯物主义的斗争胜利, 为社会主义写实主义的斗争胜利,文化在形式上具有民族性,在内容上具有新民主性的大原则背景下,从此学术思想、越南文艺将置于越南共产党的领导权范围。《文化概论》的内容就像是长征的《当今新文化运动的几大原则》的解析文本,虽然有许多被忽略的地方,部分评价欠妥当,对于文化概念的理解较为狭隘,只强调了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未全面看到大半个世纪爱国志士对于越南文学和文化现代化事业的巨大贡献。但我们也能看到一部分合法文化中的奴役性质,为越南文化得出了进步而正确的方向,得到了进步爱国知识阶层的认可,为后一阶段文学和文化事业的建设提供了前提。一些在文化概念上的限制将对各阶段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但这在历史层面上是可以完全理解的。印度支那共产党时期,日本在越南对法国发动政变,越南人民的脖子上被套着两个枷锁,受尽了两个帝国主义残酷且无尽的双层压迫。这一时期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团结口号和目标使航船渡过惊涛骇浪。那正是《文化概论》 是越南祖国阵线其中一部分的意义所在。
结语
1932—1945年,越南文学界出现了一些激烈争论,这一时期提出了许多有关文学方面的切身问题,如国学方面的争论问题,古诗和新诗的问题,唯心论和唯物论,为艺术而艺术,艺术为民生服务等问题。还出现了以海潮为代表的关于文学历史和社会本质的新观点的争论。海潮高度评价了阮功欢、蓝开的短篇小说,也间接肯定了武重奉、吴必素、元鸿和南高的现实主义文学,这些趋向是20世纪越南文学的巨大成就。1932—1945年越南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主要特点是形成新的思想潮流;否定老旧的思想观念,从而引发多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争论战,在这些争论中一系列理论问题一直延续了整个20世纪,进入到21世纪仍然引发争论。
注釋:
①东京义塾(??ng Kinh Ngh?a Th?c),是越南近代史上一所存在时间较短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教育机构,成立于1907年3月。该校的主要组织者是越南进步知识分子梁文玕、陶元普、潘俊丰、阮权等。其宗旨是:反对旧习俗,提倡新风尚,反对科举制度,大力推行国语字(拉丁文字),注重实业,提倡国货等。东京义塾成立9个月后就被法国殖民当局强制关闭,但它起到了很大的文化启蒙作用。http://baike.so.com/doc/6458022-6671709.html
②Phan C? ?? (ch? biên),V?n h?c Vi?t Nam Th? k? XX nh?ng v?n ?? l?ch s? và l? lu?n,tr?ng 692.
③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https://www.so.com/s?ie=utf-8&src=hao_360so&shb=1&hsia=7a1a782ed8cf65aa&q
④《春秋雅集》是一些志同道合的越南文学作者从1939—1942年共同创作的诗集,包括一些诗歌,一些富含哲理的散文和带艺术性的宣言。 这些作者的出现(到1945年),在越南文学进程的新诗运动的新阶段中进行了革新和创新。V? Thanh,m?c t?: “Xu?n thu nh? t?p” trong T? ?i?n v?n h?c (b? m?i, tr. 2103).
参考文献:
[1]Phan C? ?? (ch? biên),V?n h?c Vi?t Nam Th? k? XX nh?ng v?n ?? l?ch s? và l? lu?n, NXB Giáo d?c,2004.
[2]Thanh L?ng,Phê bình v?n h?c th? h? 1932—1945,Phòng trào v?n hóa xu?t b?n,Sài Gòn,1973.
[3]Hoài Thanh,Thi nh?n Vi?t Nam,(1930—1941),NXB V?n h?c, H. 1998.
[4]B?ch N?ng Thi-Phan C? ??, V?n h?cVi?t Nam(1930—1945), NXB Giáo d?c,1995.
[5]周小仪.“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起源、发展和演变[J].外国文学,2003(3).
责任编辑 刘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