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师 课堂话语行为浅析
2018-04-02刘洋
刘洋
摘 要: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行为在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学生的二语习得水平。文章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于教师课堂话语行为的研究成果,试图从言语行为理论的研究视角入手,探讨大学英语教师课堂上使用言语行为理论指导并实践语言教学的策略,以期提升教师课堂话语行为使用的有效性,让学生更好地习得第二语言。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教师课堂话语行为;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3-0072-02
外语教学方法,历来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国内外专家从诸多角度研究第二语言教学,其中,对二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和应用的研究也历经多年。如何将教师的课堂话语有效地应用于课程的准备、课堂活动的实施、课后的总结评价等环节,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话语组织决定教学内容的传达效果,并且教师自身的较高的语言结构能力和水平还为学生提供目的语的榜样和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语言学家Nunan认为,在课堂教学组织和语言习得过程中,教师使用何种话语及教师话语分析,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学生语言水平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将以言语行为理论作为切入点,尝试探讨如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合理并有效地使用教师课堂话语,提高教学有效性。
一、教师课堂话语行为的内涵
话语,是指人们说的话或写的文字,以及以语言为媒介进行实际交际的行为。话语分析,也被称为语篇分析,即指分析和研究作为交际行为结果的语言,其研究对象是“使用中的语言”,也就是交際双方间的言语互动情况。课堂话语就是课堂上产生的话语,包括学生话语和教师话语(程晓堂,2009:3)。教师话语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和管理时所使用的语言,即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对话的语言,因其特殊身份和使用语境的限制,而对独特形式特征有特殊要求。上述概念层层相扣,逐渐深入到教学的专门领域中。
教师课堂话语行为是教师为实现教学而在课堂语境中使用的话语行为,具有一定的教学意图。从广义上讲,教师课堂话语行为是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其中言语行为包括教师教学使用的口头和书面语言,非言语行为包括教师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肢体语言和衣着装扮等要素,这些都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课堂话语行为涉及对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对于课堂教学的设计,对于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进行的口头、书面和非言语形式评价等。本文主要探讨狭义角度上的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行为,具体包括教师的口语言语行为,不包括书写板书或其他文字形式、面部表情、使用肢体语言的非言语行为等。
二、教师课堂话语行为研究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教师课堂话语行为的分析和研究已经具备了深厚的基础。国外学者中,Krzyzanowski是最早开始研究教师话语行为的学者,他在1896年通过对教师课堂话语的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制定了教师课堂话语特征研究的相关一系列量表,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的标准以及培养教师话语行为能力的参考依据。二十世纪60—70年代初,教师话语行为研究得以初步发展,一些学者对于教师课堂话语行为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从言语行为理论视角切入的分析,也有其他学者尝试研究有哪些因素能对教师课堂话语行为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以期达到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起,教师话语行为研究开始转向研究对教师课堂教学话语,尤其专注对二语课堂中,二语教师对学生使用的目的语话语进行研究,例如,Sinclair和Nunan 等学者对教师课堂话语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实证研究。90年代后,Thornbury和Cullen等学者主张对教师进行研究,他们通过细致研究总结二语课堂教师的目的语话语结构,将教师话语与课堂情境二者相结合,实施调查和分析,引起人们对于二语教师课堂话语教学言语的重视。近几年,学者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对教学效果影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强,其中Walsh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教师课堂话语具有哪些功能,划分了教师课堂话语结构的种类和类型,更细致地研究了外语课堂中的教师话语行为等重要问题。
国内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研究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行为,但对英语教师话语研究起到了转折作用。1999 年,王银泉引进了“教师话语”这一研究对象,提倡关注教师话语对于目的语学习者语言输入和输出的作用,也就是把英语教师话语视为学生语言习得的目标和教师的教学手段,并研究如何将二者结合。但之后,这些提议并未获得广泛认同,国内学者主要研究的是二语教学策略和模式,对于教师课堂话语研究较少。近些年,国内很多学者开始意识到这方面研究的重要性,着重研究二语教师课堂话语行为在学生课堂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强调利用教师的提问和反馈两种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和自觉性,但这种方式忽视实际课堂过程研究,很少有学者从教师课堂话语实录的角度入手,对教师课堂话语行为可以达到何种效果进行深入探讨,也较少有结合语用学相关理论研究英语教师的话语行为。上述研究仍然停留在简单描述中国英语课堂教学现状的分析层面上,欠缺深层次分析教师话语行为在课堂语境中的特点和作用。
三、二语课堂的语言习得方式
根据课堂二语习得理论,学习者的语言习得,包括自然语言习得和课堂语言习得,前者是指在自然环境和一般社交环境中非正式地去学习语言,后者是指在课堂的正式语境中学习语言,这二者是有区别的。其中,在课堂正式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教师提供形式中心教学和意义中心教学两种方式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者逐渐有意识地掌握特定语言形式,并学会分析所输入的知识。但这并不一定能保证学习者在实际的交际中自发使用所学到的知识。事实上,学习者必须通过提供充足的自然交际环境,并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进行特定的语言形式输入和输出的训练,才能自发而自然地使用所学习的语言知识。
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创造条件,即帮助学习者熟练掌握语言知识,专注培养学习者与教师和同学的会话互动,包括如何制造产生学习机会,获得有效的目标语输入和输出,并对此不断进行强化,将知识的运用自动化,运用到自然环境中语言交际。
四、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行为分析与应用
话语分析,作为语言研究的一个特殊方面,其理论基础、研究工具的设计以及研究发展方向都与二语习得理论密不可分。
大学英语教学语境具有其特殊性,因此要注意对教师课堂话语进行有效的言语行为分析。语言学大师韩礼德把语言视为意义系统或潜势,并把意义抽象化为三类:人际、概念和谋篇(杨雪燕,2005)。其中,人际是指对说话人行为表达何种态度;概念,是对说话人对自身各种经验及其逻辑关系的表达,包括对内心世界的表达和跟外界进行沟通;谋篇,指将前两者,即人际和概念,构建成完整的语篇,这也需要依靠语言自身特有的属性。与此同时,人际与对话者之间的关系、概念与从事的社交活动、谋篇与情境中的语言组织方式应相互构建。
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人际表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過程;概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表达的和学生理解的各种经验与逻辑的分析理解;谋篇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想要表达的逻辑概念,结合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语篇输入。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从人际意义与交流的角度讲,教师既要注意在表达过程中,其本人与学生的关系,也要注意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且发现偏离时,应该及时调整和纠正。教师应该选取合适自己教学的语言输出方式,并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交流的语言输出和输入方式,让双方有效地接收语言信号和知识。此外,在概念意义与语场方面,教师要把握教师自身输出的概念是否符合课堂情景,包括: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接受能力、班级学生整体的性格特点和知识水平、课堂教学的实际内容及教学目标等要素,如何将这些要素融合进各种教学场景之中。从谋篇意义与语式的角度,教师要具体设计使用何种教学语言、词汇和篇章来进行有效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将语言和词汇有效结合篇章分析和使用的能力很重要。
从课堂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讲,英语教师本人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取舍,应注意选取适合进行讨论或引发思考的内容实施于教学活动,这样也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思考方向;英语教师设定的问题,应该让学生有方向可循,利于学生们进行课堂讨论,有内容可谈,并有效地得出准确结论;英语教师所设置的课堂活动,要尽可能激发起学生们热烈的讨论情绪,让学生们有话题可以探讨;对于课堂上学生出现的语言错误,教师在纠正错误方面,也要注意语言的选择和使用,不能只是简单地告知,而要引导学生意识到问题并更正自身的错误。
五、结论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是在现行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语境中,为提高学生英语使用能力等特定的目的而使用的教师教学语言。外语教师的课堂语言使用的内容,选择的输出方式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堂和自然语境中对于语言的习得和使用。
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进行分析,既要考虑到大学英语教师个人话语的使用及其作用,也要分析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互动,将有效的英语教学话语使用原则和方法与语篇单位相结合,从而,最大化地实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1st and 2nd ed)[M].London:Edward Arnold,1985/1994.
[2]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M].New York:Prentice Hall,1991.
[3]陈秋仙.国内教师话语的研究现状及其对二语言习得的学理意义[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2).
[4]杨雪燕.外语教师课堂策略研究:状况与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
[5]杨雪燕.认识韩礼德的“语言建筑”[J].语言学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