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毕业实习多元化模式探究
2018-04-02张婵朱红雷马剑敏
张婵 朱红雷 马剑敏
摘 要:当今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使社会对生态学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毕业实习的高质量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能力及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结合生态学的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分析了生态学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适合生态学专业不同就业需求的多元化毕业实习模式,并提出优化生态学毕业实习工作的建议,以期培养出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践型生态学人才。
关键詞:生态学;毕业实习;多元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3-0067-03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具有交叉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学科特点。[1]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公众生态意识的增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生态学专业成为21世纪发展迅猛的学科之一。在2011年的学科调整中,生态学由原来的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其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解决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急需高等院校为社会输送大批高质量的生态学专业人才。然而,当前生态学本科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实践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情况。[3-4]毕业实习正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工作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是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5]因此,加强生态学专业毕业实习工作已成为当前生态学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鉴于此,本文针对当前生态学毕业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和建议,探讨了适合本专业不同就业需求的多元化的毕业实习模式。
一、生态学毕业实习现状
(一)重视不够,定位不清晰
首先,从学校角度出发,对毕业实习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由于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中,毕业实习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而且组织实习过程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有的学校对毕业实习工作敷衍了事,甚至当作负担避繁就简;另外,还有的学校认为,学生在实习期间不过是被实习单位当作临时用工,很难真正学到东西,因此更没必要兴师动众。其次,对很多学生而言,他们也没有意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由于大部分学校的实习考核制度比较宽松,有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公务员或者研究生考试上;而有的学生则把实习当成是一次公费休假的机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实习模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多数学校为了方便统一管理,往往将同一个班或同一专业的学生集中安排在同一个接收单位实习,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无法根据自身爱好特长以及未来的工作意向选择实习单位和工作岗位。所有学生的实习内容千篇一律,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既限制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方面专业人才,造成学生将来就业渠道狭窄。另外,目前能联系到这样大规模接收学生实习的单位并不多,这些单位往往要求收取较高的实习费用,而且由于同一岗位安排的学生数量众多,每个人的实际参与度很低。
(三)实习基地建设不足
长期以来,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高校实习基地建设一直面临窘境,而生态学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实习基地的建设就面临更多困难。首先,目前社会上还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学产业体系,因此,对口的实习单位特别是企业相对其他专业较少;其次,由于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众多,实习基地的接待规模和实习条件往往不能满足需求;最后,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缺乏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奖励机制,很多单位将接收实习生当成额外负担,甚至以耽误正常生产工作为由加以拒绝,即使有些单位同意接收,但具体负责的部门或个人缺乏积极性,常常敷衍了事。
(四)缺乏严格有效的考核机制
一般而言,学校和实习单位对学生毕业实习的综合评定多是千篇一律、缺乏有针对性的定性描写,学生只要参与毕业实习环节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在成绩上体现不出太大差异,甚至有的学生只需通过个人社会关系出具一份相关单位的实习证明即可蒙混过关。这不仅打击了本来积极对待实习的学生的积极性,也从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学生对毕业实习的重视程度大打折扣。另外,虽然有些学校也建立了一定的毕业实习成绩考核标准,但形式往往过于单一而没有针对性,一般都是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以及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给出综合成绩,而没有针对不同的单位、工种和岗位设置相应的具体考核办法。
二、生态学毕业实习多元化模式的探索
目前,一些高校为了追求专业排名,过多注重生态学科学理论研究,忽视社会实际应用需求,导致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就业渠道狭窄,对口性不强。[6]河南师范大学自2013年设立生态学专业以来,不断探索创新,建立了适合本专业学生“分向培育模式”的教学和实习体系,在大二下学期按学生自主意愿分流为“师资型”、“技术型”和“学术型”三类,形成因材施教、按需培养的专业人才培育思路。在毕业实习环节,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结合个人发展规划和就业意向以及爱好特长从教育实习、应用实习和科研实习三种模式中自主选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师资型——教育实习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指出,国家鼓励非师范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河南师范大学也支持有教师从业意向的生态学专业的非师范学生通过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获得从业资格。针对“师资型”方向学生,我们不仅设置了一系列与教育理论和教育技能相关的课程,还探索了多元化的教育实习模式,如:“集中实习”、“顶岗实习”、“单独实习,委托管理”、“定点定员,回原籍实习”等,在本省、市及周边地区争取了一批新的教育实习基地。为了保证与实习基地的长期稳定合作,河南师范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培计划”的号召,利用学校所拥有的科研优势和教育资源为实习单位提供培训等服务,促进实习基地的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实习基地除用于接收实习生外,还可成为社会调查点、中学教改试验点等,探讨高等教育和中学教学改革等,实现河南师范大学与教育实习基地间密切的双向合作。
(二)技术型——应用实习模式
随着人类生产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大,运用生态学理论来指导和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冲突问题已成为当前应用生态学的重要发展趋势。[7]生态学专业的“技术型”方向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据调查,生态学本科生毕业后,进入企业的人数逐年增多,目前进入企业的人数高于70%[8];另外一些“技术型”毕业生多在农、林、水、环保等事业和管理部门就业。针对该方向毕业生以上两种主要就业渠道,河南師范大学不仅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开设了一系列应用生态学课程,如生态规划与设计、环境生物技术、环境安全与管理、恢复生态学与生态工程等,还有针对性地设置了以下两类对应的应用实习模式。
1.工厂企业。目前,对生态学专业毕业生需求较大的工厂企业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环保咨询和环保设计公司、生态修复公司、生态旅游公司、景观设计公司、生态农场等。河南师范大学目前在学校周边以及省内外已建立若干个实习基地,如:新乡市骆驼湾污水处理厂、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童游”生态旅游公司,山东弘毅生态农场等。进入工厂企业的实习生虽然在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上有所欠缺,但是他们具备系统专业的理论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前沿动态,特别是在知识更新飞速发展的今天,能够对实习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最新的专业理论培训,而实习单位则可以派遣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实习生进行业务指导,两者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例如,河南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学生在铁汉生态公司实习过程中负责维护的儿童自然教育微信公众号“乐只儿童”更新及时、内容丰富、紧跟前沿动态,受到了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
2.事业单位。目前河南师范大学已和环保、城乡规划、国土管理、水资源管理、林业、自然保护机构、生态示范园区等多家事业单位密切合作,增设实习基地,如:新乡市气象局、济源市王屋山黄楝树林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火地塘试验林场、深圳市古村之友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促进中心等。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主要负责植被填图、林相调查、蓄积量调查、水质测量、生物多样性监测等相关工作,真正实现了“所学有所用”,相关实习经历对学生毕业后考取此类事业单位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优势不言而喻。
(三)学术型——科研实习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本科生就业压力的增大,考研人数增长迅速,很多生态学专业本科生也倾向于选择继续深造,特别是地方院校的学生。为了提高“学术型”方向本科生的科研素养,支持其向更高层次发展,河南师范大学利用校内实验平台、校外实训基地以及与国家开放站台的合作,建立了多层次的科研实习基地。首先,从学校一级层面上,我们结合教研室不同教师的研究方向,建设了多个专业特色实验平台,如:生态学毒理学实验室、水体污染物检测分析室、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室、小型气象观测站、生态规划测量设备平台等;其次,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上,考虑到作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面向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定位一定要符合地方性院校的区域性特点,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针对生态学的学科特点和新乡市所处地域的特色,河南师范大学与本地区多个自然保护区等建立了“服务与培养互惠”模式的科研实习基地,如:新乡市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观测实习基地、新乡市南太行天界山回龙景区实习基地、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习基地等;最后,为了进一步促进河南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向更高水平发展,河南师范大学积极与省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同时利用国家级开放科研站台,建立了一批高层次的科研实习基地,合作研究机构包括: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科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试验站、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中科院丽江高山植物园等。
三、优化生态学毕业实习工作的思考
毕业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次综合性实践,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增加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踏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生态学毕业实习工作,确保毕业实习的质量。
(一)建立稳定、高效运行的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建设是保证毕业实习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是按质按量完成实习内容,达到实习目标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由于经费短缺、经验不足、管理复杂以及对口接收单位稀缺等问题,许多学校新建生态学专业严重缺乏长期稳定、高效运行的毕业实习基地,因此,必须积极创新和探索多元化的实习基地建设模式,据此,提出以下几条合理建议:一是采取产学研合作模式,校企联合建立实习基地。鼓励双师型教师以及企事业单位兼职教师参与解决企事业单位生产活动中的科研项目,并积极吸收本科实习生参加课题研究活动。根据“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原则,选择一批具有良好育人环境、工作氛围积极向上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合作伙伴,为学生深入了解实际生产、增强实践工作能力创造机会。二是利用校内实验平台,与教师科研项目结合开展实习。由课题负责教师指导,实习学生结合科研项目利用校内实验平台开展创新性实验,在实习过程中科研技能受到系统训练。科研项目结束时,实习学生对参与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并分析数据,撰写论文,其是考核实习成绩的依据。三是启动专项资金,加强校内生态学专业毕业实习教育基地的建设,如农事训练中心、生态技术实训中心等。例如,华南农业大学在校内的生态学农场中,划分一定面积的田块,实施“本科生亲自种田计划”,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生态学知识自行制订种植计划,开展作物种植、田间管理、实验观测、产品收获和产后处理(含销售),最终提交生态种田实习报告。四是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实现资源共享,多校共建、共用实习教育基地。这种共建模式既可以节约基地建设经费,又能够提高基地使用效率,实现效用共赢。例如,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及南京农业大学等5所大学与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共建的“天目山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便是成功的典范。[9]最后,学生本人利用其社会关系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可以作为定点定员分散实习进行补充。这种实习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实习表现好的学生被单位留用的可能性也更大,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学校联系实习单位的压力。
(二)完善毕业实习的考核方式
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而又合理的全面考核,一直是毕业实习管理中不断探索的问题。对此,一是要制定详细的、尽可能量化的考核标准,二是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实习模式采取各具特色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例如:“师资型”实习生可根据其教案编写、公开课教学水平或者实习期间所负责的班级考试成绩进行评估;“技术型”实习生的评价依据更加多样化,可以是生态旅游区规划设计方案、生态修复的发明专利、环保组织活动策划案、GIS或CAD制图、污染区土壤水质调查报告等;而针对“学术型”实习生,考核依据可以包括项目进展报告、科学研究论文、专题研究报告等。此外,还可以将毕业实习内容与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有机结合,以课题内容为主线,逐步深入实习过程,使实习内容更明确、更具体,最终同时完成两方面的教学和考核任务。除了毕业实习结束后的最终考核,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要始终强调 “双主体”(即教师和学生)作用,而不可弱化教师“教”与“管”的作用,要改变目前普遍出现的“放羊”现象,在实习期间,学院应保证每个实习生都有对应的指导教师负责,教师要不定期前往各实习基地对实习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全面保证实习质量。
毕业实习工作是生态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養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生态学毕业实习教学改革中,要不断增加实习投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探索和创新实习模式,形成一个多元化,富有特色的生态学专业毕业实习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光军,杨相琴,项文化等.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2]招礼军,朱栗琼,庄嘉等.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15,(4).
[3]段昌群.生态学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21世纪生态学本科教学内容优化与课程体系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章家恩,骆世明,叶延琼等.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2,(11).
[5]汪卫琴.高校毕业实习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9).
[6]朱凡,王光军,梁小翠等.基于人才培养对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4).
[7]项贤领.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生物学杂志,2016,(3).
[8]王震洪,盛连喜,段昌群.生态学本科教育论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0,(5).
[9]王国强,傅承新,常杰等.天目山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创新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