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价值判断与叙事中的故事化表达
2018-04-02宋锦燕
宋锦燕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第54届(2017年度)亚广联入围作品在思想价值、新闻价值上的追求与定位,以及评委们的评判趋向,凸显了本届评奖活动“以人为本的思想、精致的音响以及广播应对媒体融合趋势”的评判特点。
【关键词】新闻价值 精品化音响 新媒体态势
笔者看来,“新闻的价值判断”和“叙事中的故事化表达”刚好是新闻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他们共同构成了新闻作品的社会价值。而这个社会价值具体体现在传播效果上,或者叫社会影响力、受众接受度,我们也可以形象地把它说成是“打动人、感染人、影响力”,等等。在具体判断时,我们又会发现内容和形式有时会出现极高的交叉和相互渗透,因此在实操中过分理清两者意义并不大。
2017年亚广联奖共有七个奖项:广播剧、新闻报道、纪实节目、公益广告、互动节目、创新节目、亚广联视野奖,既有按体裁性质设立的奖项,如广播剧、公益广告、互动节目、纪实节目;也有按主题设奖的,如视野奖。但不管分类如何,本届亚广联评奖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诉求,精品化、专业化的广播音响制作实力角逐以及与时俱进的融媒体追求”,这些理念都得到了极为充分的彰显。
一、新闻的价值判断彰显人文精神取舍
在以中國新闻奖为代表的国内大奖的评奖中,那些当年有影响力的大事件往往在评奖中更具优势,梳理获奖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有着新闻事件编年史大事记的感觉,国际评奖也与此标准一脉相承,大事件总是更容易进入评委视线。
所谓新闻价值,就是指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就是新闻本身之所以存在的客观理由。在我们比较固定的认知中,它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几个基本属性。不管我们如何放大任何一个属性,新闻的社会影响度总是最关键的一项,也就是新闻事件本身产生的社会影响的大小。国际评奖中评委们也会用这样的眼光评判,只是区域放大了——世界范围,聚焦点更具象与明确——生命,更进一步落实到“人”。也就是说,在亚广联评奖中,评委评判广播作品优劣时新闻价值的高低是评判新闻类作品的一个重要参数,评委们往往会以一个新闻事件或者新闻现象对一个地区的“人”的影响程度,作为其新闻价值高低的衡量标准。回溯往年的获奖作品,我们也可以看到那些获奖的好作品往往都是当年我们关注过的大事件,而且是与人的利益关联度大的事件,其报道的切入点就是关于人。当然,从形式上来讲,人物肯定比事件更好呈现故事化的表达,也更易于让人接受并影响受众情绪,或者说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鸣。
2017年亚广联新闻报道的获奖作品是孟加拉国广播通信非政府组织BNNRC-Sarahbella电台的《关于女童被性侵的调查》。这是一个关于社会现象的新闻报道,是关于孟加拉国未成年女性被性侵这一普遍社会现象的报道。新闻以戈伊班达县为例,报道了2017年一至四月戈伊班达县中心医院收治的女性受害者的基本情况。记者重点通过一个四岁女童和15岁少女被性侵的案例,表现了女童被性侵以后遭受的社会压力及当事人家庭和亲人的无助。整篇报道平实简单,时长仅四分多钟,但它所反映的新闻内容令人震惊,对评委的震动非常大。评委们一致认为,此稿件的新闻价值显而易见,女性、未成年人是社会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尊重、保护她们的利益是文明社会应有的态度。孟加拉未成年女性被性侵这一现象的极端性,在于它直接破坏了这一地区整个女性群体的生存尊严,甚至将影响她们的一生,也直接打击了她们周围的亲人,影响度、破坏力非常大。从新闻的评判和传播规律来讲,一个极端性事件的新闻往往蕴含更高的社会价值,传播力更强。而从音响来看,本文引用了受害人及受害人的亲人、朋友、医生的同期声,这些音响录制专业,言语中充满无助,虽然评委听不懂孟加拉语,但是口述者透出的无助、绝望还是能让评委感同身受。关注人、关注生命的尊严,是当下全球价值观探讨中的一个重要焦点,笔者认为类似事件将是未来很长时间世界关注的热点,这也是国际评奖中报道落脚于“人”的作品更容易被青睐的大背景因素。
当然,评奖中,音效的专业性、美感度也是评委评判广播作品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因为它直接体现了广播发展的专业化程度。而对于孟加拉国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它在专业领域的一点进步都更容易获得评委们的肯定。
另外,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突发性的新闻事件报道容易引起评委的注意。2016年的亚广联新闻报道类获奖作品是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生死救援36天》,报道讲述了山东省平邑县保太镇一石膏矿坍塌事故引发的救援故事。这个作品同时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亚广联新闻报道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生死救援36天》向世界展示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价值取向,也展示了中国记者对生命高度尊重的新闻价值取向,即使在亚广联历届的新闻类获奖作品中,它也堪称上乘之作。尤其是作品结尾,将矿难中遇难者名字一一报出,并用音乐恰当烘托,让人非常震撼——每一个生命都值得铭记。据作者介绍,为了采制好音响,他们把录音装置别在井口救援人员胸前,用鱼竿把录音设备悬于井口,这些记者在音响录制中的艰苦付出,不论是从最后体现出的音响专业水平还是采制过程的专业精神,都值得总结和推广。
如果说送评作品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笔者感到新闻报道的切口要小,切入点一定要是“人”,从人出发讲述故事,这几乎是评委们的审美共识。
在当今时代,对思想的追求、追问显得难能可贵,因此,本届评委们不约而同都很看重作品的思想性。不仅仅是新闻报道类作品,其他广播作品也都具有很强的思辨性特质。况且,观察亚广联的评奖分类,分类逻辑也有一些交叉,比如今年新增的最大奖——亚广联视野奖,它是按主题设奖,但绝大部分参评节目都是新闻作品。本次大奖得主是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特写《落地生根》,获得这个奖项推荐奖的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归途》,两个作品都是新闻作品。两个作品都有很好的人物故事,都关注到了人的命运和生存,巧合的是两个作品的主人公都是日本人。《落地生根》讲的是一位有着农业梦想的日本老人与一位有着相同梦想的中国年轻人,一道完成他们的农场梦想的故事;《归途》讲述的是二战中一位中国慰安妇的私生子缺乏家园归属感的艰难人生故事。应该说两个作品都是具有“家园”视野的好题材,都是契合本届视野奖“新家园”主题的优秀作品。《落地生根》的优势在于它的人物虽然是一个标签度极高的日本老人,但故事却有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阔的视角——“互相依存、互相支持,共同完成理想”的“向前看”思想。这和中国向世界主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非常一致,这一理念目前国际接受度高,作品的主题优势显然易见。当然,从叙事的故事化、人物音响的丰富度来讲,《落地生根》也比《归途》更丰富一些。
纪实节目类获奖作品是日本NHK的《猫和狗——被忽视的战争受害者》,这也是一个生命至上、有着小切口特点的反对战争的大主题作品。如果仅仅从广播节目质量来看,2017年的纪实节目类作品都很出色,竞争非常激烈。这次获得广播剧奖的是罗马尼亚媒体送评的《爆炸》,作品将人在灾难中的恐慌无助表达得淋漓尽致,也是关注生命安全的作品。当然,该作品如大片电影式的音响效果是评委们对它众口赞誉的重要因素。这个作品来自非传统广播电台的生产机构,可见在音频产品生产中,新媒体公司、新生代公司的制作水平正在显现,广播的精品化时代正在到来。
二、精品化、精致化的音效充分体现广播发展水平与实力
叙事故事化是当今媒体报道的共同趋势化特质。广播讲故事,用的是声音,做好声音,让声音录制精品化、精致化,也会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媒体的制作实力。
广播直播简化了节目的生产流程,降低了成本、增强了交互性,但也使广播节目的“口水化”现象日益泛滥,节目内容的含金量不断被稀释。融媒体时代,信息的海量化和新媒体平台上大量的优质音频,对传统广播正构成威胁。“讲究声音的专业化生产,做精品,回归广播声音特质,用声音讲述故事”正成为国内外广播业界的共识;从调幅到高保真的调频,从技术角度也可见声音质量始终是广播的命脉。听作品、听声音,追究声音的真实性、专业度、美感度,是亚广联评奖中评委们对好作品的又一个一致性指标。
声音是听觉的艺术,但是好声音一定具有视觉补充效果,要让听众有身临其境的位置交代、人物情绪的交代,等等,要能调动起听众充分的想象和足够的思考。节目中任何声音都是有丰富的表达内涵的,需要记者采制时用心体验和把握,于细微处尽显广播的讲故事能力,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新闻的真实性,让人生疑。
好的广播作品,音响一定是专业化的优质音响。广播业发达的德国非常看重广播音响的录制,好的广播作品都是记者与录音师全程配合、共同制作的。这些年,在我国直播节目的快餐生产中,记者几乎把录音师的活都干了,加上大家认识上“写新闻”的偏差,声音录制显得十分粗糙,甚至出现清晰度不够的情况,这和当前国际广播对声音的精耕细作显然有着差距。另外,在新闻节目的制作中,由于节目时长的要求,有的同期声剪辑过分短、超干净,也直接影响了声音的真实感。
三、力求体现媒体融合特质
当下是一个互联互通、可融可合的媒体新时代,融媒体生态下任何社会精神特质和信息接受习惯、偏好,以及新媒体上的任何表达方式,在当今广播节目上都会有所体现。亚广联一直致力于广播在新媒体方面的拓展,评委们对有新媒体特质的节目也会有积极的响应。
作品的主题特质是一个重要加分项。获得本届互动类节目大奖的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2020,中国、美国和我》,节目的主题、制作都非常具備全球语境,主持人、参与者的表达更是鲜明时尚。节目中,那些互联网的原著民有很多新时代的表达,展示出很好的交流感。交互性本来就是互联网的属性,该节目不仅最大限度表现了互动节目的特质,而且也非常丰富地承载了“融合”的理念和模式,节目同步的网络播出更给了评委耳目一新的感觉。
任何广播节目评奖都是与时俱进的,互联网生态下的价值体系、传播模式甚至艺术表达,都会在不断丰富发展的广播作品中有所体现,但新闻价值的基本取向、声音质量的不断追求是广播作品永远的目标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