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合自己的文化才是最好的

2018-04-02吴越

齐鲁周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奥斯卡奖奥斯卡华人

吴越

文学要冲击诺奖,体育要冲击奥运会,电影自然要冲击奥斯卡。几十年来,中国文化在西方的“引领”下,自信逐渐匮乏。而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文化自信逐渐回归。适合自己的文化才是最好的文化,我们不仅要形成自己的优秀文化体系,更要有不断超越的决心。

一把横亘在中国电影人头顶的利剑

奥斯卡是什么时候火起来的?

自上世纪80年代起,西方电影界向中国电影打开大门,抛出诱人的绣球后,张艺谋等大导演在戛纳电影节抱得银熊归来,中国导演便把奥斯卡当成新的梦想,这是中国电影人的梦想,也是中国观众的梦想。

奥斯卡并非一个奖项那么简单,而是横亘在中国电影人头顶的利剑。它和那个时期的许多西方因素一样,不断刺激着国人。多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之于中国文坛,奥运会之于中国体育,都是能够刺激神经的神坛,多少人不断努力,以时代的流逝换取一张入场券,最终铩羽而归。

直到《活着》《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这样的作品出现,中国人开始触摸到了奥斯卡的尾巴。2001年,李安凭《卧虎藏龙》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无疑大大刺激了大陆导演们。他们终于一拍脑袋,原来奥斯卡稀缺的是中国功夫!

无论有多少诟病,《英雄》无疑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电影。它以拼凑式的四不像,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代。人物形象的尴尬,电影主题的尴尬,冲奥行为明显外露的尴尬,不能抹杀其具有的现实意义。

然而,自从2003年《英雄》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之后,中国大陆电影竟然再也没有获得提名。这期间,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体育大国的荣光无以复加;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坛的百年尴尬就此消停。其他领域当年的心结都慢慢解开了,唯有奥斯卡,依旧久攻不破。

编剧芦苇说:“当《活着》《霸王别姬》出现的时候,我很高兴,我以为我们起步了,没想到,那居然是我们的终点。”

一语道破,无限荒凉,不忍直视。

没有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演员被提名奥斯卡

其实,有很多中国人,以不同形式走进了奥斯卡。

奥斯卡漫长的90年中,不少华人不断创造纪录刷新历史,除了最熟悉的两获最佳导演奖的李安、红毯上屡屡曝光的章子怡外,还曾有华人获得过最佳男配角和最佳配乐等重要奖项。

时间的车轮回滚至一百年前,那时的好莱坞就已经出现了华人面孔。“她的成就不在当今任何一位华人影星之下,是至今为止唯一留名星光大道的华裔女星”,她的名字叫做黄柳霜。黄柳霜1905年出生于洛杉矶,是美国第三代华裔移民,在默片时代,她就凭借《红灯笼》而成为好莱坞中最常出现的亚洲面孔,一生共拍了50多部电影。

1998年,《末代皇帝》拿下了当年奥斯卡的9个重要奖项,成为当年的最大赢家。影片中扮演婉容的著名影星陈冲在电影中展现出的东方神韵让全世界为之惊艳、倾倒,她也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主演过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华人女星。

2016年,成龙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荣誉奖,这是史上首位华人拿到该项荣誉,同时他也是第四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在全世界都在为李小龙的“中国功夫”所倾倒的时候,成龙带给了观众们另一种“功夫美学”,动作、喜剧、甚至杂技、舞蹈都用一种完全现代、不矫揉造作的方式融合起来,他给了动作片另一副面孔。

当然,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演员被提名奥斯卡,像成龙、李连杰、巩俐、陈冲、张曼玉、周润发等在国际影坛上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人,都没有获得过奥斯卡提名。

有《红海行动》在,谁还有空去搭理奥斯卡?

无论是与奥斯卡打擦边球,还是真正获得入场券,奥斯卡真的那么重要吗?

就像中国女排,几十年来,不断为国争光,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中,中国队3:1战胜塞尔维亚队获得金牌,再次登上巅峰。然而,曾经响彻中国大地的“女排精神”已经不再如当年那般嘹亮。女排依然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我们却不再需要她们来提振我们的士气,体育更多的恢复到体育领域,不再承担过多的社会职能。

电影亦如此。

我们不再需要一个张艺谋,以一部类似《英雄》那样的电影,获取奥斯卡的入场券。进入了,证明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创造优秀电影;进不去,我们就是低能的物种——现在看来,这样的想法已经荒谬至极。

以某个奖项加持,换不来中国电影的崛起。

如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能证明中国文学的水平吗?能,也不能。电影奥斯卡热的退潮,也不是电影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文化领域国人心态的进步。

今年,国内媒体对于奥斯卡奖的报道较往年明显减少,关注度较以往明显降温。很多影迷一直把奥斯卡奖奉为国际大奖,其实在世界范围内奥斯卡奖的影响力主要局限在英语文化圈内。比如法国和印度就不认可奥斯卡奖。法国人民每年最为关注的是法国电影自己的节日——凯撒奖。过去一些国人一直有一种文化上的不自信,这种文化的不自信让一部分人在面对发达的好莱坞电影文化时有一种仰视的习惯,认为美国的就是世界的。而这次国内媒体对于奥斯卡奖的关注度的降低,恰恰说明了文化不自信正在逐渐减少,对于好莱坞和奥斯卡也有着趋于理性的认识。

开句玩笑,有《红海行动》在,谁还有空去搭理奥斯卡?

此时,电影也失去了曾经如此之高的地位。它只是某一种艺术形态而已,不会因一部电影的好坏而影响一种文化形态的优劣。也不会再有人刻意以中国文化的丑陋一面迎合西方,在口味上形成夹心面包。

当然,国人的文化自信更多来源于国家实力的增长,而不是中国电影真的形成了超高的艺术形态,取得了多大进步。很难说此时的电影界比之前進步多少,有一些优秀电影曾经昙花一现,再也没有后继者;有一些优秀导演曾经璀璨夺目,如今黯淡无光。一切还只是在路上,奥斯卡的光环也不会一天之内全部消失,国际大片冲击中国市场,中国电影的内外形势依然严峻。

猜你喜欢

奥斯卡奖奥斯卡华人
何为“华人”?
《少年的你》获得奥斯卡提名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刘洋归来!打造中国服装设计“奥斯卡奖”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成龙:奥斯卡来找我,不是我找奥斯卡
《华人经济》杂志社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