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片二十年:大腕们的电影情书
2018-04-02荆棘
荆棘
1997年年末,《甲方乙方》一炮走红,持续低迷的中国电影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贺岁片时代。它以冯氏贺岁片为先导,以明星和营销为利器,打造着中国电影的梦幻时代。转瞬20年,更多电影加入了贺岁片的行列。
当一代代电影人用艺术之炭和商业之火去锻造中国电影之魂、民族之魄,贺岁片,究竟是良方,还是毒药?这似乎是中国电影的天问,是贺岁片原罪和献祭并存的命运写照。
“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中国电影缺一个自己的‘蓝翔”“中国电影市场现在这么多烂片,就是因为缺乏电影人才”。身为政协委员的冯小刚,这次两会上再次火力全开。
2017中国电影总票房将近600亿,而20年前拍《甲方乙方》时,中国全年票房只有8亿元。1997年年末,第一部大陆出品的贺岁片《甲方乙方》横空出世,以特有的京派幽默让观众在年关结结实实的乐了一把,冯小刚也迅速成为贺岁片市场的金字招牌。
何为贺岁片?这个问题确实有点难,它混杂着贺岁片的前世今生、名从何出。
从源头上讲,中国第一部广义的贺岁片并不是《甲方乙方》,而是1995年年初从香港引进的《红番区》。有人据此认为,贺岁片是由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引进,专指在元旦、春节等岁末年初上映的电影,它以辞旧贺新为要义。
其实冯小刚的贺岁片就是最好的证明。1997年《甲方乙方》之后,冯小刚一发不可收拾,《不见不散》(1998)、《没完没了》(1999)、《大腕》(2001)、《手机》(2003)、《天下无贼》(2004)、《夜宴》(2006)、《集结号》(2007)、《非诚勿扰》(2008)等无不在岁末年初上映。
其他贺岁片也争先恐后,纷纷在这一档期扎堆亮相,一较高下。贺岁由此成为特殊档期的指代——一个迎合中国人团聚贺岁、具有强烈票房价值的电影档期。
贺岁片具体指向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初大约80至90天的档期,业内共识则认为它从11月20日左右开始,一直到春节长假结束。但是,随着贺岁片的发展,“贺岁”的档期开始膨胀,先是国庆被纳入其中,后来“五一”、中秋甚至暑期也羞羞答答地急欲跻身其中,一享贺岁票房盛宴。贺岁遂由岁末年初逐步向一年之中具有票房价值的节假档期演化。换言之,贺岁片从单一时间标签的档期,日渐向“举国庆贺”“票房+节假”的概念过渡,时间被泛化了。
同时,痴迷贺岁片的人们发现,除了档期的特征之外,贺岁片秋波频传、千娇百媚的法宝其实是喜剧。人们坚信,贺岁片档期意义的界定是肤浅的,而类型的片种特质更具深意。冯小刚的贺岁片就是典型例证。
冯小刚曾经毫不掩饰地说,起初拍贺岁片纯粹是为了给观众找乐子。他说的一点儿也不错,找乐子是冯氏贺岁片的喜剧本色,它让贺岁片变成了中国观众的忘川水和镇痛药。
贺岁片因之从档期走向片种,演变为具有票房神力的喜剧片种,并和档期说分庭抗礼。
和同一时代许多“曲高和寡”的国产文艺片不同,冯氏喜剧所带有的那种市井气和观众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也让观众在选择电影时更青睐于此。1997年-2006年十年间冯小刚共拍摄贺岁档影片6部均为年度票房前三,单片的平均票房占比高达5%。
正如《甲方乙方》电影最后一句台词就是:1997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当冯小刚在续写他的贺岁伟业时,嗅觉灵敏的其他电影人也当仁不让,迎头赶上,各种片种亦是层出不穷。
大片江湖
首先加入贺岁片大军的是第五代领军人物张艺谋。
2002年年底,在李安的《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后,张艺谋执导的第一部武侠大片《英雄》以超豪华的演员阵容拉开了贺岁片进入大片时代的序幕。它的最终内地票房达2.5亿元人民币,也是进入21世纪之后首部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
2004年,冯小刚的《天下无贼》和周星驰的《功夫》同期竞争,把贺岁档彻底推进了大片争霸时代。这是个蛋糕逐渐做大的时代,凡是參与者,没有输家。
2005年的贺岁档主要是陈凯歌的《无极》,最终票房2.1亿,是当年的国产电影票房冠军。到此为止,贺岁片进入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三大导演争霸赛时代。
除了内地的三大导演,还有香港的陈可辛一直孜孜不倦地往里插一脚。2005年,作为商业嗅觉最敏锐的香港导演,陈可辛的《如果·爱》也参与进了贺岁片的竞争中。除了为周迅带来了一座金像奖和一座金马奖奖杯外,陈可辛也成功打开了大陆市场。在随后几年中,他导演或者监制的《投名状》《十月围城》和《新少林寺》也都参与了贺岁片的竞争。
同时,贾樟柯、管虎的第六代边缘状态电影,以及徐静蕾、姜文、李安等的艺术电影也都各擅胜场,而战争片、爱情片、惊悚片、动画片等片种类型亦粉墨登场。它们争奇斗艳,将贺岁片作为喜剧片的初衷打得落花流水。从此,贺岁片不再是单一的类型片称谓,而是一个多元电影体系的综合。
通过这么多年的市场培育后,再加上当时的12月-1月被默认为是国产电影保护月(在此期间上映的国外大片极少),圣诞元旦档期成为了国产电影最赚钱的一个档期。几乎每年的国产电影票房冠军,都出在贺岁档。
从2002年开始兴起的贺岁片大潮正好赶上了网络逐步兴盛的时代,这期间,民间话语权空前膨胀,再加上大导演们普遍的水准下滑,昔日高高在上的艺术工作者们迎来了无数的口水与板砖。
象牙塔与销金炉
必须要承认,贺岁片是在中国电影市场冷清萧瑟的时候出现的。中国电影在1979年曾达到293亿观影人次的巅峰,这是空前绝后的纪录,即便是世界范围也绝无仅有。但是此后,随着电视、录像、VCD、网络等传播媒介的涌现,中国电影市场持续滑坡。
1990年以后,中国电影观众以每年数十亿人次下降,2000年时居然不足一亿人次,以致崔永元发出了“中国电影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疾呼。
在这样的电影寒冬里,以喜剧为调料、明星为汤剂、营销为武火的贺岁片确乎是一剂救命良方。它挽救了岌岌可危的中国电影,商业是其不二法宝。从片种类型到明星导演,乃至产业营销,贺岁片的每个细胞都渗透了商业的血液。
据豆瓣网统计的中国内地电影排行榜(截至2016年12月25日),《美人鱼》以33.9亿的票房独占鳌头,《捉妖记》《寻龙诀》《港囧》《人再囧途之泰囧》《西游降魔篇》等票房都超过十亿,跻身前25名,占去半壁河山,可谓风光占尽。
为了票房,贺岁片合拍融资,广告渗透,明星助阵,线上线下大力宣介,十八般兵器无所不用其极。重压之下,贺岁片的艺术难免不会受到倾轧。粗制滥造、刻意堆砌甚至恶俗搞笑,时有发生,以至于有学者批评贺岁片是把浅薄做到极致。
同时,贺岁片中商业大片对艺术片也形成了致命威胁。2007年12月14日,贾樟柯勇夺威尼斯电影节金熊奖的艺术片《三峡好人》和张艺谋的商业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狭路相逢,结果惨遭败绩。悲愤的贾樟柯长叹,“在这个崇拜‘黄金的年代,还有谁关心‘好人”。当然,也有贺岁艺术片取得了不坏的票房,《一步之遥》就超过五亿元,不过与商业贺岁大片相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也许很难否认,贺岁片从来都是商业激情远胜于艺术个性,金钱驱动远大于艺术梦想。但这也与电影作为文化产业机器的商业特性相一致,因为电影从来就不是一座远离金钱的象牙塔,它是一个燃烧着金钱烈火的销金炉。
商业和艺术实在是相生相克,爱恨相加,而这也是贺岁片的锥心之痛。
此外,賀岁片在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走出去的路却步履维艰——上世纪90年代,第五代和第六代电影人凭借东方民俗和现实描摹,在各大国际电影节摘金夺银,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那时,第五代和第六代面临的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叫好不叫座的尴尬,而如今,贺岁片恰恰相反,叫座却难叫好,在国际电影节屡遭败绩。
贺岁片究竟是良方还是毒药?这似乎是中国电影的天问,是贺岁片原罪和献祭并存的命运写照。但不管怎样,电影人将上下求索,用艺术之炭和商业之火去锻造中国电影之魂、民族之魄。
一向克制的冯小刚面对自己钟爱的电影,曾经煽情地说,“我把青春献给你”。这多像贺岁片向中国电影的表白,“我把青春献给你”,爱恨相依,荣辱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