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底色下的风格转向
2018-04-02张芃
张芃
摘要:管虎是我国第六代导演中的一员,具有独特的个性,他的电影一向以作者为底色,展示出对底层的关怀、非线性叙事以及寓言化风格和情绪化影像,将艺术、商业和体制等多种元素糅合在一起,在万变中不变,表达出自己的个性。本文对管虎的电影导演制作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管虎 电影导演 创作分析 风格转换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4-0160-02
提起中国电影界,管虎是不得不提的导演之一,他的作品大多呈现出个性状态,从最开始彰显叛逆的《头发乱了》,到《斗牛》与《杀生》,最后再到《老炮儿》,这些电影也体现出管虎对电影艺术的探索与追求,在电影中可以看到他很好地保留了自己的个性。与其他的第六代导演比起来,管虎的电影似乎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试图去寻找观众、票房和个性之间的平衡,这是一种十分理想和谐的创作状态,很多时候并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状态,但如果能够真正把握好这三者之间的平衡,无疑是一种极其高超的艺术能力。下面就对管虎电影的特征进行分析。
一、底层叙事和人文关怀
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他的性格有很大影响,管虎成长于充满烟火气的北京胡同,正因为如此,他对市井生活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在他的电影中,很多题材都是从平民的视角出发的,选择的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关注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以及在体制之外游离的人物,用电影镜头来记录他们的生活。例如在《头发乱了》这部电影中,描述了“文革”历史,外企在当时社会中的生存状况、城市拆迁等现实生活画面,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事情都在变化,很多年轻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茫然,不知前路在何方,这种无法宣泄出来的焦虑、失落以及迷茫的感觉混杂在一起,将观众很好地带入到电影中。再比如《浪漫街头》这部电影展示了一个出租车司机的一天,虽然只有一天,但是却体现出人生百态,展示了一个在城市漫游的人的生活艰辛,进而反映出社会百态。《上车,走吧》描述的是在大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些人每天都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是被主流生活排斥的底层市民阶层,与这个大城市似乎格格不入,想要融入这个社会,但是发现无能为力。《西施眼》关注的是在小城市中的女性的宿命,每一个人似乎都渴望生活发生一点改变,期望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可以出现一点波澜,但最终还是困于生活,梦想成为泡影,欲望被压抑,在汹涌的世俗生活中走完自己的一生。《老炮儿》则塑造了一个在时代中看起来不“入流”,渐行渐远的人物,这个人有血性,有道义,讲规矩,他的思想或许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但是他有自己的尊严,为了自己的尊严可以和这个世界抗争。这种精神是流淌在管虎血液中的,作为一个资深的“胡同人”,他身上的那份尊严也和电影中的主角一样,不容侵犯。
与其他导演不同的是,管虎对历史体裁有十分深厚的兴趣,有一半的电影都是从20世纪30-40年代取材的,要将当时的社会形态、历史面貌展示出来,用历史来折射当前的时代问题,对人性进行思考。但要真正思考起来会发现,人性是十分复杂的,现实很无情,电影可以将这个无情的世界变得温暖、有情。《再见,我们的1948》这部电影以北平解放这个历史事件为背景,在电影中有很多展示孩子们的纯真天性的镜头,让观众也被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感染了。《斗牛》这部电影塑造的是一个十分顽强的人物牛二,他的一生坎坷,经历了多次战争,他的命运与时代是相互关联的,导演用这个小人物来反映整个大时代的变迁,需要导演具有多种能力,他将人物情感放在首位,将一个小人物刻画地惟妙惟肖。
二、非线性叙事
叙事方式是电影的重要元素之一,无论对什么题材进行描述,管虎都没有离开现实问题,而且他的描述方式也是一种十分随性的感觉。在他的电影中出现了多种叙事方式,比如倒叙、闪回、多元视点、先果后因、回忆与现实交织等,这些手法交错使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叙事网络,看起来好像杂乱无章,但其实是表达了导演的主题意识。比如《头发乱了》和《上车,走吧》这两部电影中,都使用了第一人称的旁白辅助叙事方式,整个电影都笼罩了一种深情和忧伤,将碎片化的人物的情绪和状态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头发乱了》一开始就使用现实和回忆交织的叙事手法,将现实和记忆对比,营造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忧伤感觉和无奈感觉。当然,管虎的电影艺术风格也是在不断改变的,第一人称叙事是一种文学色彩十分浓厚的叙事方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电影中也开始渐渐减少了对第一人称的使用。在管虎的电影生涯中,叙述方式的改变是从《西施眼》开始的,这部电影之后他开始采用纯电音的手法对故事进行叙述,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同一个事件,而且这些视角之间也相互关联,帮助观众建立起一种积极的时空感,营造意味深长的审美效果。而且《西施眼》还采用了多条叙事线路的手法,将同一个时空中素不相识的三个女子的烦恼交织在一起,三个人物之间相互补充,时间和空间都有交叠,但是转眼之间三个人的人生轨道又各自分开,最后三个人相聚在戏台,这个结局给人一种宿命的味道,教会人们要惺惺相惜。
三、情绪浓烈的镜头语言
镜头语言是一部电影的重要元素,如何使用良好的镜头语言来表现人物的个性,表达人物的情绪,体现出一个导演的综合水平。第六代导演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摄影机不撒谎,这些导演都会坚守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用镜头来说话,记录整个时代的变迁,记录时代中每一个个体的命运发展。有的导演追求客观、冷静的叙述方式,不悲不喜地展示出电影情节。但是管虎不同,他的電影镜头有十分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情绪色彩,他想用最真实的镜头语言,将平静生活下的波涛汹涌展示出来,倾注一种饱满情绪,窥探人物的内心。比如《头发乱了》被业界称为一部“情绪电影”,除了摇滚这个能够充分调动人们情绪的元素之外,还有晃动的手持摄影、MTV式的拼贴构图、对比鲜明的冷暖色调,使得每一个人物镜头和景像都带有十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与主题、叙事结构相互对应。《上车,走吧》这部电影中的影像风格十分写实,在镜头下,两个从农村出生的孩子,第一次来到北京,他们第一次见到大城市,第一次感觉自己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为了将孩子的心理变化描绘出来,管虎采用了十分明显的倾斜构图,让人们看到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态,也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在这部电影中,孩子们的心态就被第一次见到大城市的那种震惊感所改变。《老炮儿》作为票房和口碑双赢的电影,在镜头语言上也呈现出一种内敛和克制的感觉,营造了无可奈何的宿命感,每个人都是逃不过其宿命的,即使你眼睁睁地看着事态朝着你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但最终还是只能去接受,在结尾的地方,用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来渲染六爷的宿命之战,将六爷的形象无限拔高。人生里必有一战,这是六爷这个人物的宿命。
四、管虎电影中的变与不变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改变,管虎电影中的观念、风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从张扬变成了不平稳的状态,这种平稳也反映出导演的心态变化。在取材方面,他将重点放在了历史传奇上,从现实生活中走出来,回到历史故事上,然后又回到现实生活中,故事发生的地点也千变万化,从代表了老北京的胡同,到形形色色的村庄,再到北京胡同,形成了一个首位相接、相互呼应的结构。例如最开始的《头发乱了》是在胡同拍摄,《老炮儿》中的背景也是胡同,但是这个胡同是一个精心撘造出来的背景,因为时移世易,胡同已经变了样子,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变化的不仅仅是城市的样貌,还有管虎电影中的叙事观念以及风格。《老炮儿》这部电影中采用了十分清晰流畅的叙事方式,在这部电影中已经看不到管虎的非线性叙事风格,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让观众更容易进入故事情节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电影风格方面,管虎的电影也从非理性变成了理性的状态,在电影语言上经过深思熟虑。比如《头发乱了》这部电影可以看成是对他个人情感的宣泄,而《杀生》与《厨子戏子痞子》这些电影中可以看出管虎的荒诞恣肆,但是到了《老炮儿》,看到的是一个冷静克制的管虎。在电影中,有无视规则的摇滚青年,也有坚守规矩的老炮儿,这两个形象之间的对比十分强烈,传递出一种抗争与妥协之间的关系,这种平衡关系在管虎的电影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元素,要保持好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彰显出导演的能力,也可以看出管虎电影的成长之路。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是生活的艺术,是从生活中来,回归到生活中的。管虎作为第六代导演中的一员,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注重底层人物的描写,善于用小视角来窥探大社会,用独特的叙述方式和语言特征,体现出一个电影人的素养和个性。
参考文献:
[1]曾勇.论管虎电影中的叛逆形态与另类艺术风格[J].電影评介,2017,(09).
[2]郭锐.浅析管虎电影的风格特征——以《斗牛》《杀生》为例[J].艺术科技,2012,(05).
[3]陈晓云,李卉.作者底色下的风格转向——管虎电影导演创作分析[J].当代电影,2016,(10).
[4]朱琳.论管虎电影的后现代镜像表征[J].电影文学,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