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山歌发展策略研究
2018-04-02王克永
王克永
摘要:宜州山歌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通过宜州山歌的发展与策略研究,探讨山歌与这块神奇的土地之间的密切联系,深入挖掘山歌的发展空间和价值,进一步打造宜州山歌的文化品牌。
关键词:桂西北 山歌 发展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4-0026-02
宜州市位于桂西和桂中之间的结合部,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是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是“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诞生地,也是中国山歌和彩调的诞生地,拥有桂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地方高校——河池学院。更有美丽神奇的刘山姐故事,优美动听的刘山姐歌谣。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爱唱山歌,例如三月三歌节、壮族歌吁、八月十五山歌会、赛龙舟等民风民俗充分体现宜州人民对山歌的热爱。2006年,“刘三姐歌谣”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三姐杯”全国山歌邀请赛的成功举行更能进一步说明这里的人民对山歌的保护和传承。
一、宜州山歌的历史渊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宜州山歌的雏形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大型彩调电影《刘三姐》中姑娘们背着竹筐满山采茶的唱歌的情景,已经深深的印在我们的心里,那个敢爱敢恨得三姐形象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形象,是对一个地区文化的呈现。
(一)宜州刘三姐的历史渊源
广西《宜山县志》载:“刘三姐,唐时下涧村,壮女。”宜山位于广西西北部,唐代称为宜州。“三姐生在下枧河,下枧就是山歌窝;三姐顺河传歌去,五湖四海都是歌”“我哥癫, 我哥铺床在门边, 三姐半夜走出去,我哥睡梦不知天。”[1]宜山县志明确记载刘三姐的是生活在宜州下枧村一带,并且和哥哥生活在一起。宜州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刘三姐是一位聪明美丽大方、勤劳、善歌的女子,擅长唱山歌来赞美生活、赞美人物、赞美环境、赞美感情,同时也唱山歌来揭露财主们的不劳而获,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刘三姐的山歌唱出了穷人的心声,鼓舞了当时的人们和恶势力进行斗争,唱出了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受到了壮族人们的热爱与尊重,所以人们都叫她“歌仙”。刘三姐的歌千千万万,正如电影《刘三姐》所唱的: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宜州当地流传一句“饭养命来歌养心,不唱山歌闷死人。”可见宜州人对山歌的热爱。
(二)宜州山歌的演唱形式
宜州山歌演唱形式多样,有独唱、对唱、齐唱及合唱等。演唱作品既有传统山歌,《山歌好比春江水》《我俩结交定百年》《采茶姐妹上茶山》,也有根据传统山歌音乐特点新创作的作品,例如《我爱刘山姐门前那条河》《歌的家乡》等。这些优美的山歌和其他民族的融合是符合当今多元文化发展的。
(三)宜州山歌功能与价值
宜州山歌功能与价值在于培养出更多的山歌的传承人和山歌的爱好者,一年一度的山歌比赛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山歌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联动其他区域对宜州山歌的关注和了解,激起了学唱山歌的热情。其二也推动了学者们了解宜州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人文特点、社会生活面貌、民众的社会心理和民族精神,进一步了解宜州山歌的发展、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其三推动了宜州地区的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
二、宜州山歌的特点
宜州山歌形式种类众多,可简单分为劳动歌、叙事歌、咏志歌、谈情歌、讽刺歌、猜谜歌等。例如:咏志歌里有“穷人造屋富人住,窮人织布富人穿,哪条线是富人织,哪块砖是富人搬。十担香茶九抵税,十箩稻米九当捐。剩下一箩养儿女,财主又把碗来端”这些生动反正人民生活疾苦的唱段深受群众的喜爱,它代表了当时劳苦人民的心声。还有一些反应爱情生活的唱段,这些歌体现了当时的生活面貌。宜州山歌主要为七言四句体,二、四句末字互相押韵。例如:敬酒歌“贵客请坐请上坐,三姐家乡最好客;如今有茶还有酒,更有山歌一大箩”。同时也有五言四句体、五言勒脚体。宜州壮族山歌旋律相对固定,主要有东平调、祥贝调,多以五声调式为基础,加有衬腔,可即兴创编歌曲。唱腔并没有过多要求,歌唱的呼吸就像劳动时的自然的深呼吸,像说话一样开口就唱,用来调节情绪、抒发感情。演唱的形式多样有独唱、对唱、合唱等。
三、宜州山歌文化的发展策略
当你临近宜州这座美丽的城市,你就会看到路边醒目的广告牌“宜州三姐故里,唱着山歌等你来”,这座会唱歌的城市带给你无尽的遐想,生活在这里人们热情大度,爱交朋友爱唱山歌。冯骥才先生大声疾呼:“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和遗产死去,它们失却得无声无息,好似烟消云散让我们不得不引起注意,不得不引起我们的珍惜保护。[2]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宜州山歌,笔者将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浅谈,其仅代表笔者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敬请专家同行的批评指正。
(一)送歌下乡
宜州所在的地方也是四面环山、风景秀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壮族刘三姐“歌仙”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著名的彩调之乡。“歌仙”刘三姐山歌是以壮族山歌为主,综合瑶、苗、侗等多民族山歌而形成。送山歌下乡演出,宗旨在与让老百姓了解自己本地区的丰富的山歌文化,更有利于山歌的传承,从本质上提高百姓的音乐文化生活,激发他们热爱本民族的歌谣文化,从而发扬光大。
(二)送歌进校
众所周知,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学校有成千上万的老师和学生通过学习和演唱,不仅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是起到了宣传的作用。一直以来我们就提倡“请进来、走出去”,把社会上优秀的山歌手请进学校教学生们演唱山歌,提高学生们对山歌的热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可以派一些有一定山歌基础老师外出采风把各地优秀的山歌收集整理,以便让学生们学习和演唱。组织学生排演地方上的民族歌剧,不仅是对学生的能力的锻炼,地方上的民族院校有责任和义务把本地优秀的文化资源传播出去,让它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送歌参赛
宜州“刘三姐杯”全国山歌邀请赛,的成功举办的这几届充分证明山歌的发展已经随着山歌邀请赛的发展正在迅速成长。我们要创编自己的山歌品牌,就像一听到“刘大哥讲话”就知道是河南,一听到“山歌好比春江水……”就知道是广西一样。如果我们也创作一首和地域文化充分结合的山歌,能够形成一种魅力,一听就知道是广西宜州的山歌,能够成为一个区域的形象代言。例如合创编类似宜州敬茶歌、敬酒歌之类的歌舞剧,这样不仅对宜州山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会带动宜州的城市知名度。广西本土歌剧《壮锦》、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成功为宜州山歌文化传承提供可以借鉴之路,宜州“刘三姐杯”全国山歌邀请赛的可以借鉴这类品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本区域的特色,着力打造魅力宜州的山歌品牌。我们要创作优美的地方山歌,送出去参加全国的比赛,大家可曾记得土家族的一首《山路十八弯》,唱遍全国,影响的土家族的发展,同样宜州的山歌一定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三)送歌出国
1962 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电影《刘三姐》是刘三姐文化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获得广泛认可与赞誉的重要媒介。20世纪60-80年代,电影《刘三姐》先后多次在香港与东南亚地区热映,之后,在世界50多个国家上映,创下了我国故事片在国外发行的最高纪录[3],笔者认为《刘三姐》之所以能够走出国门是因为得到了外界的认可。宜州山歌要依托刘三姐是宜州女儿,打出亲情这张永不过时王牌,创作出宜州山歌特有民族文化品牌。加大投入力度、排演力度,评价力度,争取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外界的认可,力求早日把宜州山歌推出国门,走向国际。
四、结语
宜州山歌有着古老的文明,却没有想象的那样出名的一个最大的原因是语言不通,很多人不懂壮话,交流困難,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山歌翻译,要求翻译者一定要懂得壮族的历史、文化、民俗等,对宜州山歌进行深入地了解,正确把握它的创作、表现手法以及它的艺术风格,正确理解它的魅力所在。深入体验宜州人民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观念,从生活中对音乐进行总结,收集创作素材,对原有的音乐进行创编,才能在翻译的过程中保持山歌原有的韵味。在对宜州山歌的传承和保存上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宜州山歌成为人们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
参考文献:
[1]覃桂清.刘三姐纵横[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2]陈蔚.原生态民歌的美学探讨[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张坚.20世纪90年代前刘三姐文化品牌海外传播过程及其国际化策略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3,29(01).
[4]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宜州市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5]李海峰,邓庆.刘三姐传世山歌[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6]梁庭望.壮族文化概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7]罗岗生,李莲芳.刘三姐研究资料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