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党支部建设探析
2018-04-02张涛
张涛
摘要:中共中央自1935年落脚陕北以后,十分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历经十余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本文以延川县禹居区三乡党支部为例,从工作环境、基本状况、组织建设三个方面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党支部组织形态与建设经验,对当前中国农村党组织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乡村党支部;组织建设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2-0011-05
延安时期(1935—1948),中国共产党经历了由土地革命向全民族抗战、再由全民族抗战到解放战争的两个转变,在这两个转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由一个区域执政党逐步转变为一个全国执政党,并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中共中央的许多战略决策和措施都在延安制定,并首先在陕甘宁边区实施,取得经验后再向全国各个根据地推广。因此,研究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研究陕甘宁边区农村党组织建设,重在探究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对农村底层社会进行充分动员。
一、陕甘宁边区三乡党支部工作的环境
(一)延川县禹居区三乡的地理位置与历史
延川县位于陕甘宁边区东部,是边区重要门户,东临黄河,北接清涧、子长县,西与延安接壤,南与延长县相连。禹居区位于延川县西南部,是延川县内较富裕的一个区,人口也较多。三乡是禹居区区委及区政府所在地,是市集所在地,延安到延川的大道通过这里,贸易较为繁荣。1934年冬,三乡是陕北第一批进行土地革命的地方之一。1935年1月,中共一个党支部在此成立,3月建立了乡政府,随后重新分配了土地。虽然1936年三乡曾被封锁过,但一个政府市集和四所小学建立起来了。三乡的土地革命是彻底的民主革命,推翻了旧的统治,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都翻了身。1937年9月苏区改为边区以后,三乡有些富农、地主返乡,但是三乡政权已牢牢地掌握在中国共产党及其拥护者手里。
(二)禹居区三乡的阶级关系及其变化
自西安事变以后,陕甘宁边区由战争转为和平状态。三年的和平环境,使三乡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
由表1可知,经过土地革命,三乡的阶级关系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动。户数占全乡总户数3/4的雇农(9.6%)和贫农(63.7%)是革命的直接受益者,他们获得了土地;中农由50户增为123户,增加了2.5倍,贫农和雇农分别减少了1/3和1/2,革命后贫农和雇农仍然构成了三乡户数的近半数;地主阶级全部被消灭;富农和小商人都比过去增加了,富农由16户增到22户,10户由中农上升上来,8户原先是贫农,小商人由1户增到7户,说明边区小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人由3户增加到7户;但也存在不好的一面,流氓仍有3户,新增巫师3户。
随着经济地位的改善,民众的思想、行为也随之变动,首先是受过革命打击的地主、富农,他们是不满意于革命和现状的,时常放出谣言来要收回土地,并同外界其他派别组织有联系,革命政权要严密注意这些人的活动。同时,三乡党支部内的成份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党员干部成为富农和小商人,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对这些党员干部的教育,同时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方向、方法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禹居区三乡人民的生活状况
在旧社会,陕北农村生产力落后,延川县境内土地贫瘠,农民劳动收入低微,生活贫寒。富裕户仅多占有一些土地、窑洞等,多为小财主、土财主,衣食消费多数简朴。一遇灾荒,民众吃糠咽菜、啃树皮、食草根,以度荒年。一般贫民住的是依山而凿的小土窑洞,富裕户居住在小石块建成的石窑内,多数家庭的全部家产可用两个毛驴驮完。延川县禹居区三乡也不例外。在1935年土地革命后,三乡地区生产力不断发展,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表2的资料表明三乡民众每年衣食消费及负担在趋向平等。土地革命前,三乡3/4的户口是雇农和贫农,至1939年,47.5%的民众仍划为雇农和贫农,但压在他们身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贫农负担由原先的至少六十元减为十元,约一百元的欠债直接被废除。同样,中农与富农的经济负担也大为减轻,中农负担每年由两三百元减为至多二十元,每年约三百元的欠债被废除,富农每年四五百元的负担减为二三十元。由此可知,土地革命后的三乡人民生活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陕甘宁边区延川县禹居区三乡党支部基本状况
(一)陕甘宁边区禹居区三乡党支部建立的背景
三鄉所在的延川县革命历史悠久。早在1926年,共产党员李嘉谟、刘兴汉等人建立中共延川县城支部干事会。次年初,延川县成立第二高级小学(文安驿),教员李嘉谟等人在此建立中共延川二高支部,后改称中共延川特别支部,书记为刘兴汉。随后,中共延川三高支部(永平支部)、杨家圪台支部、禹居支部、马家坪支部与刘家河支部等先后建立,党组织在延川县生根发芽。1934年,在谢子长同志领导下,陕北土地革命风起云涌。“至1934年年底,除神木、府谷、佳县边苏区外,安定、米西、安塞、靖边、横山苏区,绥、清、延川边苏区和绥、米、佳、吴边苏区,共有十四个县(有的一个县分为两个县,有的是一个县的一部分),纵横数百里连成一片。”[1]17 1935年1月,陕北省苏维埃政府成立,随之建立起16个县级工农民主政权,陕北根据地范围扩大,东滨黄河,西讫白于山,北依长城沿线,南及延河流域。“在这一地区内,除县城和几条大道被敌人控制外,大多数乡村、集镇都是红色区域。”[2]61在广阔的红色区域里,共产党乡村党支部在进行土地革命和巩固革命根据地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月,三乡党支部建立,在支部的领导下,三乡完成了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经济要求,获得了民众的拥护。
(二)陕甘宁边区延川县禹居区三乡党支部的党员队伍的基本状况
“共产党员忠诚于民族民众利益的大公无私的主张,切实负责工作,艰苦奋斗的作风,成为民众的模范,更能明显摆在民众面前,激励民众,推动民众,提高与扩大党在群众中的信仰……同时,每个党员的工作,活动与生活,也随时为广大民众所注目所监督,因此,党对每个党员的领导,要特别关心与周密,经常检查支部与党员工作,注意其同民众的关系,加强党员的教育,方能纠正党员可能或已经发生的倾向,更好的在民众中起领导作用。”[3]9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支部运行状况,首先要对组成支部的党员有一定的了解。
关于三乡党支部党员队伍的状况,依据的是1939年中央党校延川实习团杨英杰等人对三乡党支部的调研资料。这份调研资料的典型意义在于:它是中央党校实习团的集体作品,是对于一个支部工作的调查与研究,比较客观地说明三乡党支部党员队伍的基本情况,对研究陕甘宁边区初期乡村党组织运作有重大参考价值。
党员数量:至1939年12月,三乡党员总数135人,其中男党员101人、女党员34人,党员与三乡人口的比例是1:13,即13名三乡民众中就有一个是中共党员,三户里面就有一户有党员,中共党员在三乡已经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政治力量。
从表3入党日期看,1937年以前,三乡地区入党人数为一百余人,尤其是1935年4月以后和1936年是最多的。原因主要在于经过土地革命,农民获得土地,同时经济负担大大减轻,债务废除,生活得到了改善,因而他们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这批党员是中国共产党控制乡村的中坚力量。1937年至1939年入党人数仅为31人,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陕甘宁根据地由战争转入和平状态,农民为免去“作模范、开会的麻烦”,认为不入党对自己的生产生活更方便些,因此此时期党员人数增长缓慢;二是农村中众多积极分子在土地革命前后已入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中吸纳党员达到一定程度的饱和。从入党动机看,三乡党员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反对压迫、改善生活和被宣传入党这批党员是值得肯定的,但莫名其妙、投机和被迫入党的这批党员应该引起注意,说明此时期中国共产党接收农村党员的审查制度不太健全,存在注重数量、忽视质量的问题。同时为抗日而入党只有1人,可见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民族主义还未在陕甘宁边区的广大乡村广泛传播。从入党方式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开大会报名入党,这条途径效果不明显,起初大会报名人数较多,但至1939年仅剩下7人;二是经过个别介绍入党,此途径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1939年三乡135名党员中的128名是经个别介绍入党,占入党人数的绝大多数。
阶级成分:陕甘宁边区和平三年,三乡党支部党员的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表4中可以看出,135名黨员中,过去雇农、工人和贫农党员总计96名,占71.3%; 中农32名,占23.8%;富农、地主家庭出身6名,占4.2%。和平三年后,雇农党员没有了,工人和贫农党员总计49名,占36.2%;中农72名,占52.6%;富农12名,占9.8%。中农、富农党员增加了37.2%。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和平三年以来,随着边区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乡村社会经济取得一定发展,乡村党员成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也应认识到乡村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不能简单地把富农排除在外,还应把发展对象的重点放在积极生产、勤劳致富的积极分子上。只有及时认识到现实中的变化,对发展乡村党员的对象和标准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才能为乡村党的组织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党员的党内生活及对党的认识:
从表5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三乡党员党内生活有好有差,参差不齐。三乡党员党费常交者120人,占88.9%;开会常到者81人,占60%;积极工作者32人,仅占23.7%。“经常交纳党费及物质上帮助党是布尔什维克党员应绝对遵守的义务,也是构成布尔什维克党员资格的条件之一。”[4]469三乡党员交党费这一情况良好,主要原因在于土地革命以后,农民生活得到改善,积极缴党费还是做得到的;其次是党费数额小,仅两分钱,在农民可承受范围之内。相比较而言,开会和政治表现这两项工作做得不好。党支部开会不到者达54人,占40%,主要原因在于农活多,参加会议有时会耽误农活;其次支部会议主题内容单一,形式简单,党员参加会议的兴趣大减。政治表现平常者74人,占54.8%,表现不好者29人,占21.5%,说明和平三年以来,党员组织生活有所松弛,党员宣传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农村党支部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党的认识方面,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三乡党支部多数党员对于共产党,对于国共关系,基本上是了解的;但是有些党员对党的了解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像有的党员在回答“什么是共产党?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时,个别党员认为“日本帝国主义打中国,所以产生共产党”及“共是共同讨论,产是产生起来。党是名辞,员是共产党人”,很显然,三乡党支部部分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及来源缺乏常识性的了解。大部分党员之所以对党的认识存在基本了解,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共产党宣传教育起到良好效果,像流动训练班的开办;二是广大农村党员亲自参加土地革命得出来的深刻认识。
发展党员的方式:陕甘宁边区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个别介绍;在中国共产党未公开以前,先经过多少次谈话,给一些工作加以锻炼,就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即安排组织任务;在中国共产党公开之后,以是否“看的上”革命为衡量标准;再往后,参加共产党更慎重,先经过若干次谈话,给一定工作,以是否可以完成任务为衡量标准。第二种是公开号召,举行过两次,一是1935年10月召开的群众大会,二是1936年2月举行的自卫军大会上,由一名共产党代表讲话,说明共产党的作用和好处,鼓励与会者当场报名入党;还有1935年冬有一个月是公开发展,共产党代表召集23岁以上的人开会,说明共产党的作用和好处,鼓励与会者当场报名加入共产党。
女党员情况:三乡总计有34名女党员,占党员总数四分之一,由于女党员受旧社会压迫比较重,残留的旧有的封建思想较重,因此个别女党员入党多年,仍然是“莫名其妙”,个别女党员经常不缴纳党费;经常不参加支部会议的,更是占多数。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残存的封建旧思想虽被打破,但仍束缚着女党员的思想;二是家庭的影响,虽然土地革命解放了妇女,但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原因,一些家庭还是干涉妇女,干涉女党员出去工作;三是部分干部党员,自身轻视妇女。有部分党员干部认为妇女应该在家,而不应该出去抛头露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女党员在乡村党支部工作的热情。
三、陕甘宁边区农村党支部组织建设
“支部不但要在组织形式上具有核心的堡垒的姿势,而且要在实质上真正能起核心的堡垒的作用。”[5]22陕甘宁边区农村党支部在创建、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在群众中的领导和核心作用。其方法措施主要有:加强对农村党支部的领导及自身建设、正确处理同乡、村政府和群众组织之间的关系,这些农村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经验促进了乡村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发展,使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历史考验,并深深扎根农村,为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
(一)加强农村党支部自身建设
陕甘宁边区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的具体做法有改选支部干事、开支干会、党员教育等。
抗战初期三乡党支部支部改选一般情形是上级区委提出候选名单,然后经过党员表决。开支干会是党支部最主要的会议,在当时一切工作——无论日常工作或动员工作,无论政府工作或党的工作,都在这个会上来讨论解决。这样出现有的问题解决不了、干部不到会、只报告、少讨论等诸多不好的现象。党的教育方面主要是开流动训练班,讲话“老一套”或者讲新材料,群众听不懂。
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对于巩固中共在乡村的堡垒有重要作用。改选党支部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上级部门更多的应该是指导和帮助,而不是包办。应提升乡村党支部的独立性,让支部自行运转起来。同时,农村党支部要按期召开小组会议和支干会;督促和管理党员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把握好开会的时间,要在适当的时间开党支部会议或党小组会,要召开能够解决问题的支部会议。农闲时,小组会应着重在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农忙时,以生产为重。这样,就能结合乡村实际,真正使农村党的支部生活和党小组生活成为团结农民党员的阵地。党员教育多元化,一是要有系统的教材,二讲课多结合身边的事例,三进行生产教育,四是多讨论等,以此提高农村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阶级觉悟。
(二)正确处理同乡、村政府的关系
陕甘宁边区农村党支部是乡村政权的领导者,确保乡级政权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并指导乡级政权开展工作。处理好农村党支部和乡级政权的关系问题,包含着两个问题:一是加强党对政权工作的正确领导作用。三乡党支部在抗战初期,政府工作一般被党支部包揽,“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党的工作。政府的一切日常工作(计划、解决较大问题等),都拿到支干会上讨论”[6]77,这种情况在抗战后期发生转变,支部党员更多是担任乡村政府行政职务指导政府工作。二是建立乡级政府的独立工作,这一点对处理乡村党政关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正确处理同群众组织之间的关系
开展群众工作,组织群众团体,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政权建设上,群众团体的作用尤其显得重要。三乡的群众团体在1939年以前是相当复杂的,像妇联会之下就有十几种妇女组织,其他青年组织等也有很多,结果形成很多空架子,但在抗战初期大部分群众组织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1939年以前三乡的群众组织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群众性的政治组织,如妇女联合会,青年救国会,工会及农民会(村民大会的别称),前三个群众组织一度联合组成抗敌分会。第二类是群众性的经济组织,如互济会等。第三类是群众性军事组织,如自卫军等。从中可以看出1939年以前乡村群众性政治组织居多,这种情况在抗战后期发生转变,随着大生产运动开展,群众性经济组织广泛地建立起来。乡村民眾在支部党员的带动下加入各个群众组织,群众组织中的中共党员组成党团,在党团的组织下,群众组织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创建、巩固政权和支持抗日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政府工作,例如宣传中共宗旨、卫生教育、优待抗属、缴纳救国公粮、锄奸剿匪等,群众团体都积极参与并发挥作用,成为中共在乡村重要的支柱。
四、小结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提高对乡村民众的动员能力,以实现对农村的救济和改良,增强民众对其政权的认同,借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通过在抗日根据地进行的基层政权建设基本上实现了基层社会的村民民主自治,共产党乡村党支部为农民当家作主,并在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农村生根发芽,使农村百姓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并且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福利,在基层成功树立了共产党政权爱民、惠民的形象,实现了乡村民众对其广泛认同。也正因为如此,最终共产党政权由乡村扩大到了城市,由局部扩大到了全国,并最终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
注 释:
① 贫农分类包括佃农,不包括“农村无产阶级”雇农。
②“知识分子”指小学教师。
③ 此表衣食以一人为单位计,负担欠债以一家计。
④ 衣服1/2套,是指今年的棉衣,明年拆了做夹衣。
⑤ 革命前富农2套夹衣,内有1套是客衣,同时冬天有皮衣。
⑥ 革命前富农每年每人吃粮1.2石,那是因为他们客人多。
⑦ 灯油以一家计。
⑧ 负担包括救国公粮和其他,革命前以革命前钱价计算,现在的以现在的钱价来计算。
⑨ 此1人是失掉关系而重新入党的,所以1939年三乡无一人入党。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陕西文史资料(第十二辑)[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2]吴志渊.西北根据地的历史地位[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
[3]李富春.陕甘宁边区党的工作[J].解放,1939.
[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5]陈云.支部[J].延安:解放,1939.
[6]中央党校延川实习团杨英杰等.怎样做边区的支部工作[J].共产党人,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