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进行科学的幼儿性别教育
2018-04-02唐娟
唐 娟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性别教育指教育立足于男女性别差异特点,依据一定社会文化对两性性别角色发展的期望,对受教育者性别观念以及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1]。性别教育不是消除男女性别发展的差异,而是以合适的教育手段面对两性性别差异,从而促进幼儿两性的社会性别或角色发展趋于更理想的模式。
科学的性别教育让个体理解和尊重两性差别,形成科学的性别观念,发展适宜的性别行为。心理研究表明,幼儿早期是性别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两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表现出对玩具的选择时的性别爱好偏向。到了学前阶段,孩子开始真正对性别差异敏感,性别行为也剧增。此时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别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将影响孩子日后的社会交往和身心发展。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特别的事物,幼儿在游戏中肆意的表达自己,在游戏中获取生活的经验,在游戏中习得社会规则,更是促进幼儿性别认知良性发展的重要契机。
一、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相关理论
只有深入了解有关幼儿期性别角色、性别认知的发展规律才能更好的实施性别教育。性别是依据生物学特征对人类群体的基本界定,也是我们常说的“男性”“女性”。性别角色是指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2]150。
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主要表现有自我意识和社会性发展。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人提出不同的要求,包含从社会责任分工到日常言行举止、衣帽服饰等大大小小的默认要求和期待。回顾整个人类的历史,在不同阶段的社会,对男女性别也有不同的期待和规范。有关男女儿童之间的性别差异研究始于二十世纪,随着研究的推进,近年来研究者表明学前幼儿在游戏内容、方式等方面存在性别选择差异。这一问题也倍受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生物学家的关注。各类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展开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理论,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看待性别教育并实施更适宜的性别教育。对性别以及性别教育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主要有以下几大流派的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理论。
(一)生物学理论
从生物学角度理解人类性别角色差异,认为主要是遗传、激素导致两性差异的形成,两性的性别差异基本源于生理结构的差异。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他认为男女是天生的,男女不同的心理、行为是由于不同的生理结构。性别偏好是由于拥有不同的性器官,在成长的过程中依据性器官的不同模仿不同的家庭成员:女儿模仿妈妈,儿子模仿爸爸。随着生物学理论的发展,增加了激素和染色体对性别差异有影响的观点。比如,男性更具有攻击性是因为他们分泌的雄性激素。
(二)认知发展理论
在1966年,柯尔伯格提出儿童能理解性别恒常性。并且儿童是主动积极去获得与他们性别角色相一致的行为特征和兴趣爱好。
性别恒常性指人对性别认识是基于生物特征中稳定特征的认识,它不依靠于事物的表面特征而进行识别。例如,理解性别恒常性的人不会因为人的发型、衣着、活动的变化而认为对象的性别发生了变化。但是,只有当幼儿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获得守恒概念之后才能理解性别的恒常性。幼儿性别恒常性经历了三个阶段:1)性别标识阶段(2-3岁),幼儿能对自己的性别进行分辨。2)性别稳定阶段(4-5岁),幼儿明白性别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变化。3)性别恒常性阶段(6-7岁),儿童明白性别是比较稳定的特征,不会随着情境、衣着、活动的变化而改变[3]225。
(三)性别图式理论
性别图示理论是一套系统化了的关于男性和女性的观点,也是对男性、女性性别角色的期望。性别图式理论代表人物为皮姆,该理论是在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它认为性别图式是一种预期的结构,为搜索和同化性别知识预先做好准备。依照这一理论,当儿童获得了性别角色图式,会对这种图式展开,用图式来解释世界上的事情,并按照这种图式进行行为规范。该理论认为儿童的性别定型认知受社会因素影响,同时十分重视儿童自身构建性别图式的能动作用。但是,它并没有解释性别行为的目的动机,以及当个体增加性别知识后,性别偏好并未明显增加的原因和机制。
(四)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班杜拉。该理论体系认为:强化、模仿、观察学习是建立在性别认知的基础上,成人直接的教导能强化儿童的性别认知,从而形成对性别典型的偏好。儿童在对同性进行模仿时会注意到与自身的相同之处,并不断强化。同时,儿童是好模仿的,服从于权威。典型的例子就是成人对儿童性别行为的惩罚和奖励严重影响儿童后续的性别行为。在权威型成人的直接强化下,儿童学会用社会约定俗成的性别行为方式、心理状态进行生活。儿童按照这两条标准来选择模仿对象(权威性和同性)。
(五)社会文化理论
20世纪60年代由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结合而产生的心理人类学理论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有自己的看法。其代表人物是米德,他提出性别差异并非源自生物学基础,而是因文化模式而定型。他对巴布亚岛新几内亚的三个部落社会进行研究,发现部落中男女的性别行为特征是遵循他们各自部落文化所认同的性别角色模式,而不是我们传统的男女性别模式。例如,某一个部落全部男女都被教导成敏感细腻、不侵犯性等性格特征,但这种性格特征在西方一般被认为是女性典型特征。这一研究也充分说明社会文化对人类性别特征的重要影响。
综合以上几个主流理论流派的观点,可以了解到影响个人性别观念形成的主要因素。而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与意义。因此,在这个时期就应该重视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培养。从人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幼儿期形成良性的性别认知对其身心健康以及社会适应性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个体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对自我性别的认知也会渐渐影响个体人格特征和行为形成。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男女的性别行为差异是由先天生物因素和后天社会因素影响构成,先天主要是性激素和大脑功能分化影响,社会因素主要是接触到的父母、教师社会期待的影响。虽然关于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各家有所差异,但都认为幼儿性别角色获得后天影响非常大。而在这一过程中,家庭和学校等外部因素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幼儿园幼儿性别教育现状
幼儿性别认知发展非常受周围成人的影响。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与同伴互动获得性别角色认识,也会因为自己不同的性别行为而从教师那获得不同的反馈。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早已阐述教师期待对学生的重大影响力。在幼儿阶段,教师权威的影响力可以说是顶峰时期,幼儿往往按照教师期待去塑造自己的态度与行为。教师对待不同性别幼儿采取不同互动方式,在这种有区别的互动过程中,对幼儿的性别认知和固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幼儿获得了性别角色认知和行为,并慢慢固化内化,指导日后的学习成长。
我国幼儿园中幼儿性别教育现状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缺少完整的性别教育培养体系。关于性别教育的幼儿心理学专著、幼儿心理学教材很多,但是内容上基本都没有提及幼儿阶段的性别角色发展。对幼儿性别教育的研究关注主要是从1993年开始,2002年以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才真正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2012-2016共有66篇文章研究幼儿性别教育问题,占总数的91.67%[4]。此时,幼儿性别教育真正开始受到关注进入到大家的视野,有许多研究者开始对其进行探究,但与学前教育其它热点关注相比,对它的研究思考还远远不够。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一线教师的幼儿性别教育理论建构环境并不丰富、成熟,教师可能并未对这个问题给予过多的关注与思考,难以形成较为完善的性别教育观念与理论体系。有研究表明师范生培养的现实情况是:目前的职前幼儿教师培养体系中,很少有院校设置性别教育的培养课程。而教师职后培养基本围绕五大领域展开,很少涉及专门的性别教育。
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大多数教师因为对性别教育理解不全面、不科学,对现在学术界所提倡的性别双向化教育也并不了解,影响教师对性别教育的深入理解,导致很多幼儿园的性别教育仅较多的关注生理上的性别教育。例如幼儿园中开设的男女生理结构的相关课程。或是在日常的教育中无意识的传递传统的性别观念。例如教师与孩子的交往时常常会说“女孩子不可以……”“男孩子应该要……”诸于此类的话语。有研究表明,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一般会给予女生更多帮助,而男生不论性格强弱都应自己面对困境。教师常常通过控制幼儿参与游戏活动来强化幼儿的性别刻板印象。例如男生玩什么女生玩什么。而在孩子犯错时,教师常常认为女生脸皮薄而男孩子比较皮,对男生的批评惩罚就更为严厉一点,对女生更为宽容。这也说明许多教师可能并未对性别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并未明确什么样的性别观念是更合适的以及又该如何科学的进行性别教育。当教师缺乏科学的性别教育理论与方法时,教师对幼儿的性别教育仅仅依靠源于自身的、传统的性别的认知,这也往往导致性别教育的偏离和刻板化。教师在进行游戏指导时,往往会不自觉的带入自己的性别角色期待,而影响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并且自己可能还未意识到这是一种性别刻板印象。有研究者将游戏中教师对待不同性别幼儿教育的行为进行研究,发现教师通过控制幼儿参与游戏来强化幼儿性别刻板观念[5]47。幼儿接触的教材读物存在刻板印象;幼儿性别教育内容单一具有局限性,教育方式形式单一;性别教育效果差[6]30-32。这对幼儿的性别意识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甚至影响孩子健全的人格形成。
在实践中,或许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观念与教育行为中含有两性刻板印象,而在进行游戏指导时忽视了幼儿在游戏中的需求。但孩子是聪慧敏感的,当他们某次提出不那么符合我们传统性别期待的行为请求时,我们无意识的皱眉、轻笑或是诧异的责问都会让孩子产生困惑:“我这样的请求不对吗?以后是不是不该这样做了。”当老师意识到已有的性别教育问题,从心底从观念上真正尊重幼儿,抛开两性刻板印象,真诚的对待孩子的需求时,我们的行动和教育也会有所改变。
三、性别教育的理想模式
双性化教育模式是依据社会、文化、经济发展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性别教育模式。现代性别教育认为,男人和女人的特点不完全是由于天生因素,而是社会化的产物。为了让两性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该给两性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消除一切阻碍两性发展的因素,通过教育培养兼有两性优秀品质、和谐发展的人才。让幼儿有平等的体验不同角色的机会,给幼儿因性别差异带来的性格缺陷予以补偿[7]11。
双性化教育模式超越了传统的性别判断教育模式,它被认为是目前最理想的一种性别教育模式。“双性化”“双性化”(androgyny)一词起源于希腊语中男人 (andors)和女人(gyne)[8]79。在1964年,罗斯(A S Rossi)第一次正式提出“双性化”概念:“个体可以同时拥有传统男性和传统女性具有的人格特质”,并提出他的观点“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这可以说是摒弃了单性化教育后产生的一种新教育理念,是男性和女性性格品质教育中,社会普遍承认的优良品质结合的一种教育倾向。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r Jung)也曾提出“阿尼玛(anima)和 阿尼姆斯(animus)”并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 性的男性意向”概念,以说明人类先天具有双性化生 理和心理特点。
基于双性化理论,心理学家贝姆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的量表。他通过性别特征强度分数,将性别角色分为四种类型: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男性化和女性化得分都很高)、未分化(男性化和女性化得分都很低),并对这四种性别类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性化者自我评价较高,心理健康水平较高,适应能力好,在人群中也比较受欢迎。这一理论的出现,使得男女性别不再是对立面存在,而是在人类个体身上可以共存的,并能促进个体无穷发展。随后的研究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相关研究结论也使得双性化理论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随着该理论的发展,它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逐渐进入到了教育界的视野中,并在教育界受到认可。双性化性格本质上强调的是在保持真我本色的同时,实现人格心理的整体优化、男女共进。双性化教育理念下个体的优势特质不再固定于某一种性别上,而以一种更大的视野来看待性别和品质。它在帮助个体摆脱性别角色局限的同时,又不会使个体丧失性别本色。
20世纪80年代,双性化教育开始流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2004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中也提出,教育权利之意义及在教育领域内性别完全平等的四条标准。该报告在性别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上都能更加有力地促进人们有效地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
幼儿性别角色发展是幼儿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科学的性别教育能帮助幼儿打破传统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为幼儿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打下基础,也能促进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当幼儿达到性别同一性和产生性别稳定性时,他们在未来社会中就能更好地适应自己的角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体只能固守自己的那片性别土地,如果形成浓重的性别刻板印象,也不利于幼儿形成完善的性别角色。随着时间的推进,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大量的实证研究表面,双性化模式与贝姆所提出的其他三种性别模式相比,是一种最佳的性别角色模式。
在幼儿园中以双性化理论为基础创设适宜幼儿的性别教育环境并进行科学的性别教育,有助于幼儿的性别认知发展,健全幼儿人格,促进幼儿更好的融入社会。当教育者持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期待进行性别角色教育时,孩子不再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能同时吸收不同性别的良好品质,向更完善的人格发展。同时,双性化教育理论从文化角度来看,具有进步意义,它将男女性别放置在一种平等共进的地位,而性别平等是社会平等的重要表现。
四、游戏中进行性别教育的教师介入策略
游戏是幼儿园中最常见、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幼儿园课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对游戏进行有效地指导能促进幼儿更好地展开游戏。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的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性别教育。
在游戏中教师引导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实施性别教育首先以尊重幼儿性别差异为基础,帮助幼儿克服性格偏差,培养幼儿正确的性别认知。教师不可因为自身的性别刻板印象而忽略了教育契机,减少了幼儿发展完整人格的机会。
(一)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
幼儿园生活是学前阶段幼儿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幼儿园中,教师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权威的象征,教师的理念、行为和权威力量可以延伸到家庭生活中甚至孩子的一生。但在目前我国教师行业以女性从业者为主的现状下,教育本身已有很严重的性别倾向。所以,突破教师自身性别角色认知的局限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习多种性别角色理念和模式,树立科学的性别观念、性别态度,避免延续和复制传统性别角色教育的错误。正确认识两性差别和两性关系,在适当的时候对孩子的性别行为进行引导。例如,引导男孩细心、女孩勇敢等,强调男女共进,取长补短,帮助塑造更良好的性格品质。
(二)抓住教育契机,允许幼儿游戏自由发挥
游戏是孩子喜爱的活动,也是当下教育界认为最符合孩子学习特点的方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增长知识、能力,发展人格。要让游戏起到教育的作用,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策略和观念都很重要。教师实施性别教育的内容不仅包含帮助幼儿对性别、生理结构进行认识了解,还包括性别意识、性别行为、价值观等人类广泛的知识。教师要抓住游戏中发生的性别教育契机,例如当孩子提出跨性别游戏时,鼓励孩子的游戏行为。同时还可以鼓励孩子做一些角色互换的活动,丰富幼儿的角色体验,充实幼儿对不同性别行为和情感的体验。
(三)丰富多样的材料区域投放
利用游戏进行性别教育时,教师应设置多样化的游戏区域,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应清晰环境中是否蕴含固定单一的性别角色倾向和性别活动模式,避免使用隐含模式化的教学材料和语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容易无意识地依照自己传统的性别角色认知投放材料,从而对幼儿的性别意识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尽量多地提供中性化游戏材料。减少隐性的角色刻板印象,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尝试。在某些典型单一性别的游戏中,教师可以投放男女共同参与的材料,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其中,发挥各自性别的优势特点。还可以设置多样化的游戏任务,例如,角色扮演中“爸爸”可以帮忙照顾家务,“妈妈”除了带孩子也要工作。这样对孩子来说游戏变得更丰富有趣,也更有利于幼儿性别认知的发展。
(四)奖惩一致的评价标准
因性施教是在尊重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提供给两性充分发展的空间。教师自身建立一个合适的奖惩评价标准,对幼儿性别行为进行科学引导,更利于孩子的良好性别教育实现。
教师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一般情况下对男孩女孩的行为采取的奖惩有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无意识中对幼儿的性别角色形成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作为教育者应当依据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性格特点进行教育,而不是因为某一性别的行为受到不同的奖惩。
[1] 刘秀丽.论科学的性别教育[J].教育研究,2013(10): 127-133.
[2] 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大连:辽 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 大学出版社,2013.
[4] 刘震祺.近年来我国关于幼儿性别教育研究的文献综 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5):85-87.
[5] 李沛.游戏中教师对不同性别幼儿的教育行为研究 [D].重庆:西南大学,2012.
[6] 蔺志敏.幼儿园性别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2016.
[7] 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8] 弗洛伊德.性欲三论[M].赵蕾,宋景堂,译.北京:国际 文化出版公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