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脏话行为分析

2018-04-02孙永霞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脏话幼儿语言

孙永霞

(马鞍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马鞍山 243041)

一、问题的提出

脏话又称粗口,在潮州话、湘语和粤语等南方语言中,都将脏话称之为粗口,闽南语中称之为歹嘴。这样的语言会让对方以及周边的聆听者产生被羞辱或者冒犯的感觉。语言学家露丝韦津利在《脏话文化史》一书中定义脏话时,认为需要具备以下六个核心条件:第一,这个词必须有冒犯性,“桌子”“树”不能当咒骂词,因为冒犯不了任何人。第二,咒骂词需要特定的冒犯性,不能太温和。第三,该语句必须触犯一项禁忌,把任何一样被视为私密的活动拉到公众领域。第四,咒骂词必须有意造成听者的震惊或愤怒或不自在。第五,该字词必须实际存在。第六,仅仅“实际存在的东西”并不够,它必须是众人广泛同意为“粘湿恶心的东西”[1]222。语言是人和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语言能够将人的内心思想、感情以及道德素质等等展现出来。因此,很多人认为说脏话不仅会降低一个人的品质,同时也会冒犯到他人,污染文化环境。

“笨蛋、傻x,屁股王,我靠”这些词语时不时的从幼儿的嘴里蹦出来的时候,很多家长和老师会有什么反应?相信很多人应该记得电影《看上去很美》中老师让方枪枪给毛毛道歉,方枪枪先是很小声的嘀咕一句“糖包”然后又冲着老师吼了一句“操,你,妈!”这个镜头,这句操你妈,把电影里的老师骂蒙了,也把所有看电影的人骂蒙了。很多人在看到这个镜头时都唏嘘不已:“他怎么能这样”。对于很多大人来说,虽然自己每天都会讲脏话,但平时听到脏话从孩子嘴里说出来,还是感到非常的震惊和愤怒!事实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呢?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脏话。根据调查发现,平均每个人的一生所说的话中,有0.3%-0.7%属于脏话。脏话对于人的交流等方面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尤其是对听众而言,会带来内心的伤害。因此,很多人不免感慨:如果人们不再说脏话,那么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这样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在所有语言中,都存在脏话。比如对于幼儿来说,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对其语言的教导已经很重视,但是依然无法避免幼儿会说脏话现象的产生。研究表明,脏话具有情感功能、指示功能以及社交功能等作用。而脏话的字眼大多涉及:性器官、性行为;对方家庭成员并在此辈分上沾便宜;牲畜、不洁物;对方的文化、信仰以及亵渎神、诅咒等等。对于幼儿来讲,因为自身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并不能理解脏话指示的客体。幼儿脏话的字眼大多还是只涉及家族谱系和动物、不洁物。幼儿说脏话主要还是因为模仿成人或者宣泄情感。

笔者从儿童语言习得理论依据以及语言功能理论角度来分析幼儿的脏话类型以及成因,呼吁老师和家长能够更理性地对待幼儿说脏话的行为,给孩子的情绪一点时间,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语言发展环境。

二、关于幼儿脏话类型与成因分析

(一)基于儿童语言功能习得理论划分的类型

1.模仿性“脏话”

斯金纳的刺激反应论认为语言不是先天所有的,而是后天通过刺激-反应-强化的模式养成的一套习惯。所以,外部环境条件对语言学习非常重要。

案例1 HM(2岁)爸爸在开车时遇到一些人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时总爱说傻X。在爸爸说时,妈妈总会提醒或者制止爸爸不要讲。有一天HM在坐车时,看到前面有车辆(这时爸爸妈妈刚好在讨论有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时冒出了一句“傻X”,语气腔调跟爸爸一模一样。后来一段时间在车里经常会听她说这个词,说完了还吃吃笑。

幼儿都具有很强的模仿力以及吸收能力,看到什么就会模仿什么。别人说一句骂人的话,他觉得很好玩,也跟着骂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年幼的孩子往往没有是非观念,这是孩子说脏话的一种普通心理。父母在平时交流或者孩子看的电视内容不适于幼儿,幼儿会从中学习脏话。比如在上述案例中,爸爸平时说话不注意,HM受脏话的“熏陶”,也学会了脏话。在平时生活中,大人总是无法对所有的事情过度注意,尤其是在感情波动的时候,会习惯性的飙脏话,常见的有“他妈的”“笨蛋”“臭狗屎”等字词。孩子所处阶段正是学习的阶段,会对大人的语言行为进行模仿,久而久之则会养成说脏话的习惯。因此,家长的身教胜于言教。孩子在家庭中与父母打交道的多,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长,父母就是孩子学习、接受教育的最好资源。因为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跟自己最亲近的人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无形中就会学习、效仿、汲取父母身上的言行,时间久了就会演变为自身相对固定的个性特征。这也是俗话所说的“谁的孩子像谁”的道理。所以,父母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行动和表现如同身边的实践课程,如影随形地、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2]。上面我们提到在这一时期儿童受成人和朋辈语言环境的影响,并不会认为脏话是不好的,所以会对长辈的行为和语言学习,包括好的和不好的语言。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严于律己,注意自己的言辞举止,不要让孩子在污言秽语的家庭氛围中成长。

2.用词不当性“脏话”

乔姆斯基认为儿童天生有一种学习语言的能力,即语言习得机制。儿童和成人不同的认知能力是造成其语言学习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会根据自身的感受学习语言。在他们的世界里,语言是表达自我和展示自我的方式,并没有意识到不好的语言所产生的负面效果。

案例2 奶奶忘记了老花镜在哪里,这时候坐在一边的HM(3岁)突然说了句“奶奶真是个大白痴!”让全家震惊不已。

案例3 记得有一个妈妈说过这样一个案例。当孩子对家庭关系学习的时候,会将家里几乎所有的东西进行“爸爸、妈妈、宝宝”三个角色的分配。孩子会对各种事物进行观察,经过一定的观察后会将自己的结果告知大人。有一天他很高兴的对妈妈说:“看,屎爸爸、屎妈妈和屎宝宝!”后来有一次她舅舅来家里做客,她和舅舅玩的很高兴,于是就给舅舅起了个外号“屎舅舅”。

通常讲,孩子是不会故意侮辱别人的。孩子在学习语言的时候,对语言的好坏认知需要一定时间。案例2中HM自言自语说“奶奶是个大白痴”,大人很震惊。但是孩子并不是真的要侮辱奶奶,孩子并不知道这句话是不对的,是具有攻击性的,而是在别的场合中,她听过这样的话,感觉现在看到的和曾经听到的用词有些相似,所以会脱口而出。

案例3中的幼儿称自己为“屎宝宝”,喊自己的爸爸、妈妈为“屎爸爸、屎妈妈”,这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一种表现。在幼儿两岁到三岁这个年龄阶段,语言正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幼儿每天都能够学到3-5个新单词。这个阶段的幼儿就像海绵吸水一样,从自己周围的环境中吸收新词汇。但是,孩子无法对社会中的各种行为和语言进行对错的辨别,所以,对于所有行为和语言,他们都持有包容和学习的态度。孩子把学习语言视为一项有趣的游戏,为了玩好这个游戏,幼儿会不断地重复练习。只有通过反复使用,才能够真正理解和应用新的词汇,最终转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笔者的女儿在3岁左右也曾说过奶奶是个“老坏蛋”,因为爷爷经常亲昵对她说:“你这个小坏蛋”。这一时期她对“小”和“老”这两个词汇是相反意思有一定的领悟。

当我们发现幼儿说这类脏话时,最好不要用简单的言语来制止。“对孩童而言,脏话与一般字词无异,直到大人给那些字词贴上‘脏’的标签,赋以神奇的力量。”[1]174更好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分析,比如可以直接问他:“什么是大白痴呢?”他的解答有可能是:“奶奶老是忘记东西在哪里。”父母可以纠正说:“我们应该说奶奶年纪大了,容易忘事。奶奶找不到东西了,需要我们一起帮助找。如果你找不到东西的时候,大家也会帮你一起找。”如果孩子对这种脏话依然坚持,就要用命令的语气来帮助其改正,告诉他这样说话是不礼貌的,必须要禁止。

(二)基于儿童语言功能来划分

脏话也是语言构成的一部分,脏话有着自身的特征,也有语言的共性。雅各布森认为,像任何符号系统一样,语言首先用于交流。Thomas与Wareing指出,语言具有指示功能、情感功能、美学功能及社交功能等多种功能,人们使用语言,就是在实现各种不同的目的[3]。

1.宣泄情绪

案例4 HM(3岁)在玩从沙发上往板凳上跳的游戏,阿姨发现很危险,就帮她把板凳转过来给她跳着玩。她很生气,拿着手里的娃娃打阿姨。她妈妈看见了连忙制止:“HM不可以打人”。HM把娃娃举在半空中又想打妈妈,看到妈妈严厉的脸色就把娃娃放下说道:“你这个吓人的妈妈,笨蛋!”

案例5 HM(3岁)和阿姨在玩贴纸的游戏,她手上拿了个睡美人贴纸,阿姨跟她说应该贴在这儿。她不高兴地说:“屁股王,贴纸应该放在正确的地方”。

情感功能是语言功能中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良好的语言能够获取社会受众或者听众的支持,改变听众的态度,赢得听众的认可等。学者戴维·克里斯特尔指出,情感功能能够将某些场合下的紧张等不良情绪进行消除。有些人说脏话,主要是心理愤懑,或者生活和工作上有很大的压力,会将这种不舒服的感觉通过脏话宣泄出来。这些脏话内容可长可短,语音稍重。基于脏话的情感功能包括两方面:第一,当事人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行宣泄;第二,当事人进行喜悦的表达。假如脏话并没有针对性,不会给任何人产生不良的影响,在这个时候的脏话只是语气词。如果一旦有了特定的对象,并给听众带去影响,脏话就有着真正的性质,给对方带去伤害。因此,在语言的这几个功能中,情感功能不可小觑。

脏话对人的伤害中,最严重的是情感的伤害。这类脏话内容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对于听者而言,会产生一种意境,在幻想出来的意境中,自己是被欺辱的一方,而产生内心的失落或者屈辱感。基于此可以发现,脏话的情感功能中,有着极强的反语言性。正常的沟通下,我们是通过语言的表达来将自己的感情展示出来,而不是将负面的感情强加给对方。

2.自我保护

案例6 爸爸在房间里玩游戏,HM(3岁)冲进房间准备摸电插板。爸爸大吼一声:“不要动!”HM吓得眼泪在眼眶里转动,生气地说:“你这个臭屁股王!”

韩礼德1994提出的语言纯理功能理论认为,语言有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构造了经验模型和逻辑关系,人际功能建立了社会关系,语篇功能造就了语境的重要性[4]。脏话的语篇功能有时是一种弱者的武器。实际上,这是弱者特有的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语言中语篇功能可以引导人们对语言特征和建构规律进行有效分析。脏话中也具备语篇功能,也就是人们在说脏话的时候,会进行语言的组合和设计,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说清楚,同时将交际语境关系体现出来。成年人在各方面能力要比幼儿高,因此成人和幼儿进行沟通的时候,成人会提高自身的地位,放低幼儿的地位,幼儿充当着被领导、被限制和被规范的角色,在犯错的时候需要接受惩罚等。但是,幼儿也是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当他们面对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会情绪爆发,转变忍耐的态度,开始捍卫自己的利益。他们也开始认识到反抗会付出代价,而脏话看似付出的代价比较小,所以会选择说脏话的形式来对大人的某些命令或者态度进行反抗。脏话有着隐蔽性,不需要进行计划或者协调,所以容易被幼儿采用。

从案例3和案例4中我们发现说脏话是“HM”缓解压力的方法。如果孩子在大人那里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自己行为受到大人的管束,有时候会通过说脏话的形式表示自己的不满和进行反抗。像案例5中的孩子一样,当因为愿望得不到满足或者受到父母的责备,亦或是内心受到打击、丧气的时候会说脏话进行情感的宣泄,有时候难免会无意识的说一些恶毒的话。有些孩子知道脏话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但是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想要将这些话变为现实,而是只想要将内心的那种不舒适感宣泄出来。因此,自我保护功能的存在,也是脏话被产生和利用的原因之一。另外,大于三岁的孩子说脏话的时候,开始进行选择性的说,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对脏话的性质和内容有了浅层次的理解,会对特定的对象说脏话,这样的行为是有意识的。另外,孩子还会在和小伙伴发生争执,或者被对方欺负的时候,说脏话表示自己内心的不舒适感。

在公共场合听到自己的孩子说脏话,父母会感到丢人。父母在这个时候要尽量保持情绪上的稳定,不要生气,更不要打骂孩子,而是要尽快的平复心情,和孩子进行沟通。毕竟在什么场合应该说什么话?怎么说?对谁说?这些不是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立马就可以掌握的,需要通过多次的学习和反馈,孩子才能弄清楚这些规则。当我们听到幼儿的脏话,可以按照她的话来进行补充:“如果我真是笨猪,那今天下午我们就不要进行任何活动了,我不会给你做好吃的,笨猪吃的东西只有猪食,我们也不要睡在床上了,要睡在猪圈里,家里的卫生可以不用打扫了,每天都是乱糟糟、臭烘烘的。”按照孩子的开头语进行幻想与描述,让孩子一起想想如果真都是孩子所说的那样,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渐渐的孩子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父母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对他当时的行为进行制止,不答应他的要求,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不合理,话语的伤害性有多大等。

3.发现词汇力量

案例7 HM(4岁)最近总爱说“屎”、“尿”、“屁””,有时还会说这些词跟大人开玩笑。比如有段时间喜欢改编儿歌,将“屎尿屁”的语言带入儿歌中。最近这段时间嘴里经常念叨着“小老鼠,上屁台,偷油吃,下屁来……”“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了小屁鼠……”有时候会对我说:“妈妈我给你看我的攻击力臭屁股”“把粑粑拉到你的头上”等等。说完这些总是特别开心,笑个不停。

HM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说“脏话”,到4岁的时候突然对“屎尿屁”感兴趣。部分学者认为,三到五岁的孩子对脏话会过度关注,他们已经感受到,这些词句的力量好像很强大,在自己说这些词汇或者句子的时候,大人的反应很激烈,比如会生气、愤怒等,或者有的甚至会做出爆笑的反应。当孩子注意到自己的词语原来带有可以操控父母的表情和反应的“特殊魔力”,进而会说得越发起劲。很多孩子会这样,这是孩子的一种本能,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很多孩子会和家长的要求反着来。家长认为孩子说“屎屁尿”就是说脏话,但这只是大人的看法而已。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对别的事物好奇,对自己的排泄物也会产生好奇心理。因此,对于“屎屁尿”等这类字词也会轻易说出口,说“屎屁尿”只是觉得高兴,并不认为脏、臭。“脏”或“不脏”,因孩子与大人不同的标准而不同。

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让自己去尝试和体验一些“恶心”的事。孩子会开始尝试一些大人反感,但是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情。比如,会挖鼻屎,或者挖完鼻屎放在嘴里尝一尝,用脚趾头钻爸爸的鼻孔,女孩子尝试站着尿尿,看看在浴缸里放屁是什么样子的等。对于这样的行为如果父母听之任之,会导致他们更加感兴趣,会持续这样的行为。对于不是很危险的事情,可以让孩子尝试一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当孩子发现并不是那么有意思,自然会放弃这种行为。另外,父母还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转变关注点,放弃这样的行为和不好词汇的使用。比如,孩子丢给妈妈一个皮球说:“这是一个臭皮球。”妈妈接过皮球后,可以配合孩子说:“臭死了,现在我把他变成西瓜给你。”然后将皮球丢给孩子。这样一来一去,孩子就不会再说“臭皮球”这样的字眼,而是找别的词来形容皮球。

除此之外,当我们发现孩子对屎、屁、尿感兴趣时,可以适当给予孩子性教育了。我们知道3-5岁阶段正是孩子对屎尿屁的敏感期,其实也正是孩子开始认识自己身体必然会经过的一个阶段。如何实现对孩子的生理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对孩子的生理教育非常关键,如果大人不重视,或者逃避,可能会导致孩子心里疑惑一直不解,误导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家长可以通过好的绘本或者图片与故事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有关生理方面的引导,通过平静和科学的态度对待孩子生理教育问题。

三、小结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莱因霍尔德·阿曼的观点中,对于脏话的发泄机制他是这样说的:“人一旦情绪失控,就会通过脏话和羞辱性的动作来将这种情感宣泄出来。”在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采用脏话的形式进行攻击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习惯,在面对激烈的情绪之时,脏话的脱口而出要比理性思考的力量强大很多。这和进化论几千年的边缘系统进行对比,理性思考的能力居于弱势,如何在情绪非常激动的时候,用理性压制喷薄欲出的脏话,对于当下还是一个未解问题。美国心理学家和脏话专家迪蒙瑟杰给出这样一种解释:“咒骂是人类的原始本能,甚至是人类灵魂的止痛剂,因为咒骂能让我们的脑子自由。”

幼儿阶段孩子会通过哭叫的形式进行情感宣泄。随着孩子的成长,社会环境已经不再容忍孩子在公众场所通过哭喊的形式进行情感的表达,但是这种行为并不会彻底的消失,尤其是在面对强烈情感冲击的时候,成人依然会说一些脏话,做一些不文明的举动。适当的脏话能够有效的缓解内心压力,这种行为和孩子的哭叫形式在根本上是相同的道理。对于孩子而言,遇到挫折或者被欺辱的时候,会通过说脏话的形式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同时会以此为乐,这是很常见的现象。在现实中,孩子和大人或者伙伴发生冲突,会根据周围人的态度和环境,以及自己的需要,有意识的说脏话。

在文明社会中,人们只有学会克制和优雅,才能够得到他人的信任,才能在社会中立足。相应的,人的本能会受到压迫,在这些本能中包括攻击本能。结合这个本能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说脏话的行为理解为满足那些被压制攻击本能的愿望。在情感宣泄中,脏话是成本最低且最易行的方式,可以最快的达到目的。从社会学而言,说脏话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可以避免暴力行为的产生,不会给自身和他人身体安全带来侵害。

站在教育者的角度上,我们认为说脏话会降低自身的素质和品行,同时给对方包括周围的听众产生心理伤害,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甚至有时候会引起违法乱纪行为。因此,对于儿童的教育来说,需要对其说脏话的行为进行引导和阻止,引导儿童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感情,认识到脏话的攻击性,改善自身行为,提升自我修养,学会对不良情绪的有效处理。作为父母在面对孩子说脏话的行为时,调到孩子的“频道”,给孩子“情绪一点时间”,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结合孩子的认知水平来讲道理,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够更好的指导孩子健康成长。

脏话就是脏话。我们不提倡说脏话,但也没必要“谈脏话色变”或“听脏话色变”。毕竟,脏话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人类语言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因素。当孩子说脏话的时候,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第一,这是孩子成长的一段语言经历;第二,孩子正在新的语言领域中探索,而非通过脏话的形式攻击别人;第三,学龄前儿童无法在语言的对错上进行有效辨别,成年人要适当的告诉孩子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引导孩子对语言词汇的正确使用;第四,结合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看待孩子说脏话的现象,科学的分析;第五,通过孩子说脏话的行为和孩子进行沟通,利用这个机会接近孩子的内心世界,弄清楚他们所表达的意思,从而实现对其语言能力提升上的针对性引导。

[]

[1] 露丝·韦津利.脏话文化史[M].颜韵,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8.

[2] 李小妹.家长的“伪爱行为”及其消解建议[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5):12-15.

[3] 李佳源,廖德明. 脏话的多维度解构[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2(3):79-81.

[4] 袁晓红,戴卫平. 韩礼德“语言功能”探略[J].广西社会科学,2008(4):170-173.

猜你喜欢

脏话幼儿语言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脏话怪兽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关于脏话,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