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 追问有实效
2018-04-02林芳妹
林芳妹
(三明市梅列区第一实验学校,福建 三明 365000)
课堂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的问与学生的学应是相辅相成的,教师问题提得好,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的回答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就需要教师追问下去。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它是教师针对某一教学内容或某一问题,在前一问基础上的再次提问的一种教学策略。[1]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追问是对前一问的补充和深化,在学生认识的模糊处、理解的肤浅处、思维的断裂处、情感的发酵处为学生铺路搭桥、架设梯子,引导他们走向语文学习的彼岸。
追问,不是简单的随口而“问”,如“对不对?”“还有吗?”“换个角度想想呢?”……这种口头禅似的追问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学生被问得一头雾水而敷衍了事,结果适得其反。真正有效的追问,应建立在对学情的了解基础之上,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解读文本,挖掘教材中有提问价值的地方,多角度精心设计几个问题,作为重难点的切入口。[2]只有在精心准备和积累的基础上,课堂上才能因势利导,相机生成,师生之间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感受到对话的平等,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那么,如何找准追问切入点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在关键词句处追问
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是指最能表现主题或涵盖全文的词句,拎出关键词句,好似找到了破解文章密码的钥匙,文章的思路层次、主要内容、情感态度往往蕴含其中。如《杨修之死》一文,教师不妨抓住夏侯惇评价杨修的一句话 “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来追问:
师: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你真了解魏王的内心啊!
师:你是怎么处理这句话的重音的?读出了什么情感?
生:“真知”“肺腑”这两个词要重读,体现夏侯惇对杨修的赞叹。
师:那么,杨修的“真知”表现在哪几件事情上?
学生概括杨修洞悉曹操心事的几件事。
师:杨修的“真知”体现在善于破解、破译上。然“公真知魏王肺腑”吗?
这一追问一抛出,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开始思考杨修“数犯曹操之忌”的种种行为,教师趁热打铁,继续追问:文中的哪些字眼可以看出杨修的“恃才放旷”呢?引导学生贴近文本,学生从“便教随行军士”中的“便”字, “竟取匙与众分食讫”中的“竟”字,“径来告操”中的“径”字等,看出杨修恃才放旷、做事草率、不考虑后果的性格特点。杨修的“恃才放旷”无疑为自己找来了杀身之祸,由此又引出了魏王的“肺腑之深”。
师:现在,同学们再来读这句话“公真知魏王肺腑也!”你会用什么语气来读?
生:嘲讽
生:惋惜
可见,抓住关键词句追问可谓是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啊,不仅问出了故事情节,破解了人物性格,而且还读出了情感态度,帮助学生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二、在认知冲突处追问
学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有时思维会遇到障碍或产生困惑,此时的教师应及时追问,帮助他们拨开迷雾,把思维引向纵深。[3]在预习《阿长与〈山海经〉》时笔者发现学生的很多疑问都集中在“霹雳”“震悚”“神力”这些特殊的词语上,作者不是很讨厌阿长的吗?阿长只不过给作者买了一本书,作者就有如此大的反应,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教师敏锐地察觉到,这是非常有价值的问题!确实,鲁迅先生的语言有异于常人之处,而恰恰就是这些不符合常理的词句体现了阿长对作者的深远影响:一个连“山海经”都读成“三哼经”的不识字的保姆,没有可能,也不能够,甚至不必要给“我”买书的人,却给“我”买来了“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怎不令人怀念!以至于在阿长辞世30年后,作者还要深情地缅怀她:“黑暗仁厚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课堂上,笔者引导学生探究这些词语的矛盾之处,连续展开追问:阿长来问之前“我”的态度是怎样的?还有谁能为“我”买到《山海经》吗?想象一下阿长是怎么买到《山海经》的?她为什么能买到山海经?文题《阿长与〈山海经〉》改成《阿长买〈山海经〉》不是更好吗?通过这一系列的追问,引导学生将阅读课文的重心放在体会“我”对长妈妈的情感这一中心,细心感悟和体会这种感情的酝酿、发展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隐藏在文中批判性语言下的对阿长的赞美和尊重。学生不仅对长妈妈和鲁迅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对文章欲扬先抑的写法及作用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更可贵的是,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探究过程,从中感悟到要从生活琐事中发现爱,发现普通人性的光辉,并带着这种发现的眼光去阅读《朝花夕拾》,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三、在言简义丰处追问
中学生受年龄阅历的限制,他们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往往流于表面,他们容易被描写生动华丽的句子吸引,往往忽略掉那些平淡简约却内涵丰富的词句,对于那些“不起眼”的词句,他们总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不会停下来多加思考,这时候,教师就需要来一番“咬文嚼字”似的追问,让学生停下匆忙的脚步,去咀嚼品味文字的深层意蕴,去发现寻常文字之下的“不寻常”。[4]
笔者在教授王鼎钧的散文《那树》一课时,就抓住了三个很普通的词语“于是”来追问。
【PPT显示】
“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六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
于是人死。
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
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
师:驾驶者撞树而死,是树的过错吗?
生:不是,是人的过错,驾驶者不仅醉驾而且超速。
师:这三个“于是”,哪个因果关系成立?
生:第一个。
师:从第二个和第三个“于是”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人死了,树理所当然要偿命,要被伐。树成了“替罪羊”。
师:我们一般在什么场合下,多次运用“于是”这个词?
生:在叙述别人的故事时。
师:那么,作者叙述时是不带任何情感的吗?
生:不是吧!我感觉作者是在谴责这种行为的荒谬,同情树的遭遇。
师:是的!作者连用三个“于是”,看似冷静的叙述,实则透出激愤之情。王鼎钧的散文以叙述、描写为主,不事议论,好像“平淡无奇”,但“平淡”之中有深意,隐隐地透出一种悲哀、幽怨和愤恨的情绪。
平淡无奇的文字往往蕴含着情感的密码,而恰恰又是学生很容易忽略的,需要教师追问不可。教师只有具备强烈的语言品读的意识,高超的语言鉴赏的能力,才能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出生入死”,化腐朽为神奇,于无声处胜有声。[5]
四、在文本空白处追问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空白点”,这些空白之处主要是指文本中作者没有明确写出来的、引起读者想象的、未定型的意蕴空间。[6]教师如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空白处,不仅可以丰富文本内容,延伸阅读空间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笔者在上《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时,有这么一个追问的片段:
【PPT显示】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
师:老师读到这里时有个疑问,雨果在赞美世界奇迹圆明园时,用了大量铺排的手法来描绘这样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为何写到它的摧毁却用了这么简单的语句?
生:……
师:同学们想想看,既然是闯进来的,他们有可能有哪些强盗的行径?
生:烧杀抢掠、杀人放火……
师:你能想象那种场面吗?
生:火光冲天,尸横遍野,一片狼藉……
师:对啊,雨果难道不是应该还原一下那个肆意烧抢的大场面,渲染一下那两个强盗的恶劣行径,铺陈一下烧掠造成的满目疮痍吗……但是作者在这里却写得极为简洁,这是为什么?”
这一追问一下子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这是课文没写,学生也没有多想的一处空白,学生立刻兴致盎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得出结论:这个互文在形式上巧妙地显示了侵略者烧抢圆明园的蓄意:他们分工预谋,如何配合抢掠烧毁,如何有序撤退,如何毁灭罪证,做得井井有有条,一场看似乱抢乱烧的混乱抢掠,实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反人类犯罪……作者越是写得简略,越是暴露了他们相互勾结的险恶用心,肆意抢夺的卑劣行径,厚颜无耻的丑陋嘴脸,讽刺性极强!
在文章的空白处追问,巧妙地填补了课文内容,让文中隐含的信息显山露水,有效地拓展延伸了阅读空间,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走向通透。[7]激活了学生的固化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结语
总之,语文教师是语文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语文课堂的追问要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既可以是教师针对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的发问,也可以是课堂随机生成的灵活机智地问,适时地、有创意地追问绝不是偶然迸发的智慧火花,它离不开教师经验的积累,取决于教师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对文本的精细解读,它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8]好的追问还要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课堂,及时发现学生发言的闪光点,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的推进中,如果教师和学生能互动提问,互动质疑,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