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学生物理推理能力的实践分析
2018-04-02邢青山
邢青山
(安徽省绩溪县绩溪中学 245300)
高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和思维能力要求较强的学科,学生的学习必须确保具备推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物理学科知识.但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物理学习的推理过程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还需要在学生推理能力形成与提高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指导.
一、物理推理能力及其特征
众所周知,物理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即除去事物表象,找出物理原理,那么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才能实现对事物表面进行有效分析和判断,最终找到内在答案的目的.这个过程的学习能确保学生形成习惯性的思维方式.
1.等级递进
应用物理推理思维融合较为深入的知识过程中,需要有诸多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才能从基础知识向更高级别的过渡,于是显示出推理能力所表现的等级递进的特征.
2.多方向性
物理知识之间具有串联关系,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解答时,尽管最终的结果是唯一的,但解决的过程却可以进行多方向发展,在这种特性的模式下赋予了物理推理思维灵活多变的特点,这也给物理推理能力的应用效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3.实验特性
实验是物理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物理知识进行有序推理并逐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很多都需要进行实验才能证实结果,这就成为了重要的学科特征.
二、提高高中学生物理推理能力的方法与实践
1.提高高中学生物理推理能力的方法
首先是分析阶段.学生的物理学习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经过思考的环节,这就是学生推理能力形成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能力形成要通过事物与问题层次与所属领域的划分,才能为后期提供推理条件.比如学习“曲线运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入平抛运动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少学生会发现结果和预测不同的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利用推理能力进一步探究,探究的同时找出某一个实验环节出现可变因素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快速找到矛盾的原因,最终得出“斜槽末端不处于水平位置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这是分析过程中强化推理能力的必备过程.其次是信息整合阶段,与分析阶段相似,这一阶段中也会存在诸多可变因素,需要进行重复实验来证实结果的准确性,学生运用信息整合来形成更为严谨的推理思维,才能对物理知识与相关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再者是差异类比阶段,这需要学生提炼知识架构的重点内容,充分发挥知识迁移的能力,从物理问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中寻求突破口,为后续的推理提供参考信息.最后是总结阶段,出现在分析、信息整合及差异类比之后.比如学习“力学”的知识时,需要在理解力学的基础上对力的性质进行分类,清楚力的来源,如来自地球引力的重力、互相运动的摩擦力等等,最后作出总结.
2.提高高中学生物理推理能力的实践
(1)利用归类推理提高物理推理能力
在学习物理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常要经过不少例证推理的过程,将涉及到的因素一一例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定向逻辑推理,进而衍生新的问题再次验证解答.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监督学生推理逻辑中的延续性,否则一旦出现错误,那么就会衍生出新的错误.比如在解答牛顿第三定律的经典习题时,学生需要利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进行思考,如划水运动员在海面滑行时会有下沉的可能.如果有一个游艇对运动员发挥向前牵引的作用,这时运动员就可以借助滑板和水面的力度向下倾斜,尽管牵引的数值会越来越大,但水施加的力度也会增大,再结合水浮力的特殊属性,运动员就不会发生下沉的现象.
(2)利用演绎推理提高物理推理能力
演绎推理也是提高推理能力的有效手段,它主要是从简单推理到复杂推理进行循序渐进的过渡.通常情况下,演绎推理会涉及物理事物本身的属性,比如知识、原理、定律的普遍性,而要求推理过程中得出特殊的认识,形成演绎推理的亮点.比如教师要求学生思考足球运动员踢球的过程,在踢出球时会获得动能,足球踢出后由于受到草地的阻力,速度逐渐减小,动能也越来越小,那么就要思考外力做功情况下物体动能的变化.在演绎推理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利用足球运动来演示和感受这一力度发生的变化,也可以将其转化为物体在桌面运动时发生位移或受到外力的方式进行转化演绎,学生从不同的假设中分析出这些变量因素之间的共同点,在演绎体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推理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全面深入地掌握物理知识,就必须在不断地练习与实验中提升自我推理能力,经过思考、分析与整合,充分利用归类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方式,更深入的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习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高鹏涛.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J].教改聚焦,2014,11(6):213.
[2]窦兴明.高中物理推理能力四要素[J].高中数理化,2013,12(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