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绿色出行”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2018-04-02
(郑州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一、哥本哈根“绿色出行”案例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被誉为“环保之都”,市政府在2009年提出,在2025年把哥本哈根建成世界首座零碳排放城市。并制定了详细计划,包括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大力发展风能等绿色可再生资源、推广绿色环保建筑等50个具体项目。其中,哥本哈根在“绿色出行”方面取得的成就更是让人称赞不已。
穿梭街头的自行车是其“绿色符号”。以“自行车之城”著称的哥本哈根,大力鼓励市民以自行车为代步工具,并为骑车一族打造自行车“高速公路”,该车道使用特别的交通信号系统,中途设有自行车充气站、修理站和停靠站,还尽可能地减少中途停靠,使骑车族更快更安全地抵达目的地。“高速公路”让哥本哈根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减少7000吨。此外,他们还为自行车提供射频识别或全球定位服务,通过信号系统保障出行畅通。
在哥本哈根市,每天清晨,全城有约37%的人骑车上班上学或外出。哥本哈根人每天骑行的里程总数为120万公里,这个距离相当于从地球骑到月球两个来回。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道有两种,一种是独立设置的专行道,没有机动车和红绿灯的干扰。另一种是自行车与机动车伴行道,但各有独立的高度,即机动车道、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从高度上依次分开,互不干扰。现在哥本哈根共有350条自行车专用道和40条绿色快捷自行车路线。市内所有交通信号灯变化的频率是按照自行车的平均速度设置的,非常便利于骑车人。
在自行车发展优先的原则指导下,政府对汽车实行高税收。在丹麦买一辆私家车需要缴纳205%的税费,高额养车费用也促使许多丹麦人考虑骑自行车出行。
在北京等中国大城市,随着汽车的数量日益增多,汽车挤占自行车道的现象非常普遍,自行车道日渐萎缩,而在丹麦,政府用修建自行车专用路网来重新平衡汽车和自行车的关系。哥本哈根市政府每建成一条新的自行车车道,这个路段的骑车人数就增加20%,开车人减少10%。
目前,哥本哈根市的目标是建成世界自行车骑行者环境最友好城市。希望到2015年至少有50%的人骑自行车上下班。在这个目标下,市政府需要大力改善自行车出行条件,市区主要干道上都要有自行车道,还要建设更多的自行车专用道,延长自行车路线,逐步实现覆盖整个市区的自行车道路网络,在最拥堵路段建设更安全更友好的设施。在全市开设更多免费自行车停车场。
在丹麦各城市,自行车代步服务设施很便利,公共场所包括各级议会所在地,都设有自行车存车场。哥本哈根全城的免费自行车租借点有100多处,20克朗就能自行租借,用后可还放任何一个租借点,再取回20克朗押金。但如果没有把自行车停放在规定的区域,罚款则高达1000克朗。在地铁、轻轨火车、轮船上,都有专门空间让乘客携带自行车,只需买一张自行车票即可。
在哥本哈根的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各种为满足生活需求而设计的充满奇思妙想的自行车。比如一款车斗前置的三轮自行车,载人载物两相宜,无论接送儿童还是出行购物都能将他们置于骑行者视线内,方便照应,有的还配有拉链式防风雨挡,令出行风雨无忧。哥本哈根25%有两个孩子的家庭都会选用这种自行车出行。
这些设计除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在绿色低碳方面的创新也层出不穷。比如一款名为“哥本哈根轮”的自行车配件,它内置了可供能量转换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当骑行过程中制动或者下坡时,将把能量存储到电池里,当骑行上坡路段时,内置电池可提供动力,减轻骑行负担。这种别具一格的“助力车”,避免了燃油或蓄电池助力对环境污染的潜在危害,通过自行车配件的形式,方便骑行者对爱车的自主优化升级,消除了整车重购导致的资源浪费。
二、哥本哈根成功推行“绿色出行”的原因分析
笔者在仔细阅读相关资料,查阅了大量该市在推行“绿色出行”、“低碳出行”中所采取的政策及措施的基础上,总结了“绿色出行”在哥本哈根市取得巨大成功的几个原因:
第一,哥本哈根恰在先天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后天的城市及交通规划方面满足了发展自行车交通的条件。该城市尺度适宜,人们生活半径适度,老城尤其紧凑。城市地势相对平坦,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由于自行车人力驱动的特点,不可能长时间的行驶,因此,哥本哈根的自行车交通发展模式的适用范围为中小城市或者是大城市的卫星城。哥本哈根的城市面积仅为 88.25 平方公里,城市半径仅5~6公里,适宜自行车交通出行。
第二,政府政策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完善。在相关规划政策和行动计划的指引下,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出行环境获得了全面提升,有效地鼓励了更多的居民选择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通过案例,不难看出哥本哈根市政府充分考虑了公民在选择自行车出行可能遇到的问题,在大的方面,他们开设自行车通道,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自行车道路网络全覆盖,为更多的人选择自行车出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在小的问题上,譬如,在行车过程中遇到自行车需要打气、出现故障或者途中需要休息,有提供自行车充气站、修理站和停靠站并提供免费停车场,为行车人免去一揽子后顾之忧。由此可见,只有通过明确的规划策略、实施方法的制定并落实,才能实现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复兴,吸引更多的市民采用绿色低碳的交通工具出行。
第三,充分保证骑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为骑行者提供更高品质的骑行空间。
在案例中提到哥本哈根的许多列车、轮船均开通了骑行者专属车厢,使车厢内提供自行车停放空间,避免对普通乘客造成干扰。这种交通管理方式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到长途目的地间的“无缝对接”,使不同城市之间骑行成为可能。而且也体现出哥本哈根“绿色出行”的严谨的细节管理与温暖的人文关怀。此外,在哥本哈根随处可见的各种集实用与有趣于一体的充满奇思妙想的自行车也从侧面反应了该市的车辆设计推陈出新,及时跟进市民需求,不断为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注入新鲜与活力。让市民参与“低碳”,乐意“低碳”,享受“低碳”,自觉自愿地选择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哥本哈根市的种种法规保障与人性关怀,使骑行者享受到充分的尊严感与荣耀感,绿色低碳的自行车出行更成为一种生活时尚,整个社会的自行车文化也蔚然成形。
三、哥本哈根自行车交通发展对我国城市的启示
优秀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但在结合实际思考后的借鉴才更具现实效果。那么,在哥本哈根“绿色出行”的成功学中有哪些闪光之处可以“洋为中用”呢?笔者在在剖析哥本哈根成功案例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决定了中国的“绿色出行”仍需不断地努力。国内大城市市民工作与住所的距离因房价等原因日渐拉大,生活半径变长,通勤需求随之增加。公共交通工具内部拥挤,路面也因私家车数量巨大而经常水泄不通。而就行车环境而言,国内城市绿化度并不高,而且城市翻新造成的扬尘导致自行车出行的体验不十分理想。所以,抛开出行的便利性、安全性、舒适性而奢谈大力发展自行车公共交通是有极大难度的。但现在多数城市,新城区的建设如火如荼,自行车交通便可伴随新城区的成长而发展起来,从规划到民众思想方面开启一个新的城市交通思维。
第二,国内自行车道的设置仍囿于城市道路网的思维定势。即便在自行车网络较完善的城市,自行车道多数沿道路路网布置。在国内这种以“大街区”为主导的路网体系中,无疑对自行车出行的便捷性构成牵制。近期,关于开放小区内部道路的讨论,或许会为改善自行车(甚至步行)的通达性带来转机。此外,从路面宽度来看,因功能及时速的限制,许多城市老城区的路面宽度较窄,已经不能满足今时的交通需求,在增设自行车道而短时间内无法减少机动车上路数量的前提下,想要实现自行车道无缝贯通难度较大,而且交通安全也无法保障。
第三,缺乏创新,低品质的骑行环境使骑行者“举步维艰”。首先,中国作为自行车大国,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过一辆甚至多辆自行车。然而我国自行车设计除却对原有自行车进行外观、材料的优化外,缺乏功能性的跃升。自行车作为与日常出行密切相关的交通工具,其功能性进化与生态型设计在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市民选用自行车出行。其次,在我国的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与城市建设中,虽然一直保留有慢行车道的空间,但是在交通日益拥堵、停车日益艰难的形势下,慢车道逐渐被机动车辆侵占,或拓展为行车道,或挪作路边停车带。骑行者被迫与行人、机动车混行,造成了交通效率大幅下降与交通冲突的急剧增加。恢复路权,保障出行安全是自行车交通复兴的前提,也是城市居民选择交通出行方式的重要判断依据。
纵观我国的城市发展进程,是以牺牲慢行交通空间为代价,通过“拓车道、增车位”等看似改善交通环境的措施,鼓励机动车辆的发展。随着城市边界的无序蔓延,道路空间不断被机动车蚕食挤占,自行车出行条件日益恶化,迫使骑行者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出行方式转而加入机动车的洪流。但显然,丹麦环保经验仍然有用,只不过需要更多的制度设计,需要使其中国化了才行。其实,中国最该向丹麦学习的是环保制度设计。
结论
哥本哈根经过十余年的建设经营,使自行车重新成为市民倚重的出行工具,在节能减排、低碳出行、缓解拥堵等方面取得了卓著成效。同时,推广自行车出行还成为哥本哈根市政府宏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到 2050 年成为世界第一个碳排放为零的首都。我们的城市原本就拥有适合自行车交通发展的良好基础,而自行车文化的复兴,无论是车辆本身的创新设计,还是交通环境的软硬件建设,或者通过推动自行车设计创新,都可以从哥本哈根获得有益的借鉴。希望能够通过建设生态城市、推动绿色出行,尽早在我国城市街头重现“九百万辆自行车”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