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课程与就业关系实证研究
——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
2018-04-02杨月君王东波
杨月君, 王东波
(1.河北经贸大学 文化与传播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61; 2.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室,河北 石家庄 050051)
课程是联系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没有课程作为专业依托,人才培养就会成为空中楼阁。重视大学课程建设已经是高等教育学界达成的共识。为探索地方高校课程设置与就业关联度问题,课题组对河北经贸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调研,进而对就业相关的课程、师资、实践学习及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
一、对河北经贸大学毕业生的调查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已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他们就业后心态和工作趋于稳定,能够正确评估自己,且对学习过的课程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调查的学生共4506名,涉及到学校的(学科分类)理学(229名)、管理学(1949名)、文学(488名)、工学(421名)、经济学(1004名)、法学(193名)、艺术学(222名)等七个学科门类,58个专业。
(二)对与就业相关课程的调研
1.对素质课程设置情况满意度
为了解学校毕业生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方面的提升,从文化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思考能力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首先,从基本素养提升看,对大学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素养的满意度为95.38%;对大学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的满意度为96.12%;对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满意度为94.45%。
其次,从基本能力提升看,对大学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满意度为96.32%;对提升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的满意度为96.64%;对提升自己批判思考能力的满意度为97.53%。
综上所述,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学校比较注重学生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学生满意度较高。
2.对专业课程满意度
对专业课程的总体评价方面,主要让学生对课程总体设置是否科学、师资质量和数量能否满足需要、教学内容与当前社会发展是否适应、教学方法能否做到简洁有效、考核方式是否能反映实际情况等五个方面对专业课程进行总体评价。
首先,从课程设置来说,总体满意度为89.42%;其次,就课程的师资数量而言,总体满意度为91.17%;再次,就教学内容而言,总体满意度为91.10%;然后,就教学方法而言,总体满意度为92.76%;最后,就考核方式来说,总体满意度为91.10%;就教学效果而言,总体满意度为90.72%。综上可知,学生对专业课程满意度比较高。
3.专业课程与就业关系的满意度
专业课程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在学校开设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方面,满意度为76.74%;二是在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对自己的帮助方面,满意度为84.70%;三是在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对自己的帮助方面,满意度为78.56%;四是专业就业前景方面,满意度为71.89%。综上所述,学生认为专业课程与就业关联性不大,满意度都比较低。
由此可见,学校虽然在就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实际上远远没有满足学生的要求,专业课程对创新创业相关内容的融入不够,对学生的就业帮助不大。
(三)对实践课程的满意度调研
1.对校内实验设备、设施满意度
学生对实践学习的总体评价,重点反映在三个方面。首先,实验室设备是否与社会需求相符方面,满意度为87.23%;其次,实验教学中是否注重综合性、研究性项目方面,满意度为86.79%;再次,实验室是否支持学生科学研究和课余是否对学生开放方面,满意度为81.49%。
总之,通过对学生实践学习的调查,发现存在实验设备差,实验设施陈旧,实践很少有综合性、研究性项目,实验室开放时间短等问题。
2.对实践课程的评价
80.00%的学生认为学校教学课程安排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认为“课程内容过时”的占调查人数的44.00%;认为“内容缺乏新意”的占调查人数的39.00%。
工程类毕业生,63.00%的人认为最应该加强企业工程实习课时,因为它与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联系最紧密;59.00%的人认为应在校内开辟工程实习和训练基地;54.00%的人认为应加强课程实验。其他类专业学生93.00%认为应加强“专业实习”。
面临的问题中,36.09%的毕业生认为无法感受到所学内容的实用价值,19.81%学生对所学专业和课程内容缺乏兴趣。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对学校的建议
学校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民营企业、个体,国有企业,中外合资、外资企业,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包括对毕业生的评价,关注的内容和对学校的建议。
1.对毕业生的评价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最能直观地反映毕业生质量的优劣,进而客观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次调研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及其各项能力评价如下:
总体满意度:96.10%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整体满意度较高。不同行业用人单位满意度中,大型民营企业的绝对满意度为93.94%;中小微企业的绝对满意度为93.33%,满意度均处于较高的水平。
2.用人单位关注的内容
对用人单位调研分析发现,用人单位招聘时重点关注几方面内容:综合能力方面,关注毕业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方面,关注毕业生的社会实践经历、专业应用技能;在毕业生品质方面,关注毕业生的责任感、诚实守信和敬业精神。
3.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用人单位认为学校最应“强化专业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其次则是“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调查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得知,当前学生就业与所学专业课程、实践学习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建议学校在与就业相关的课程、师资、实践学习及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专业与就业的融合
高校的教学、行政多个部门联动,通过部门和教学单位的有效配合,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好地做到相互配合与促进。推进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根据“文理工相通、教学和科研相连、专业教育和产业发展相促”三相原则[1],按照知识、意识、能力三个层次,根据创业教育课程的特点设置理论性、实践性两大类课程,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的原则。鼓励各专业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协同育人。鼓励行业企业按照因地制宜、因需制宜的原则,与学校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调整课程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建立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方面,扩大学生的选择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自主性,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多、更广阔的空间。
(二)合理配置师资,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雄厚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是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的保证,各高等院校要注重创新创业教师的创业实践经验,鼓励专业教师轮流到基地进行短期挂职锻炼,提升其对创业领域的实践发展趋势及创新创业教育社会需求变化的洞察力。同时注重吸收社会各界既有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业界资深人士兼职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定期举办“企业家课堂”,聘请企业精英、创业先锋、政府官员、行业优秀人才等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专题讲座开展创业知识和创业案例教育,有效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学生的创业视野,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热情,壮大校外双师型人才队伍。
(三)积极利用多渠道,营造学生实践学习环境
为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可以将企业请进校园,学生毕业后可以优先到这些中小企业就业或实习。对校外的实习基地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加大实习支出,对实习的学生和带队教师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学校可为实践基地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培训项目,包括学历学位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以提升员工的水平素质,为学生就业打开良好渠道。
在符合主课堂教学需要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针对社会需要,在活动内容、形式和手段上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尝试,从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实施“文化+”工程,使创新创业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宣传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措施、效果,转变观念,厘清认识,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鼓励学生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社团,扶持社团开展创意交流分享、创新成果展示、创业政策宣讲、成功案例分析、创业榜样座谈等系列活动,营造“人人崇尚创新、个个希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文化氛围。
(四)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可以设特色班级,招收有意创业或已创业的学员,通过创业服务机构讲师讲授管理常识、公共关系常识、诚信意识等基本经营管理知识;同时把有关职业的心理健康知识作为必备课程内容。
举办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创新实验区要充分发挥创客空间作用。创客空间提供场地、工具以及培训等方面服务,创客者在这里可以把梦想变为现实,可以把原始想法做成原型,甚至是完整产品,在展示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亦可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在现有实验条件基础上,鼓励开设各种形式实践创新环节,依托教学单位进行过程管理,鼓励学院建立学生项目培育机制,组织开设开放性实验,以行业需求、专业发展为导向,改革学生的毕业设计,鼓励毕业生根据参与导师的项目选定主题,鼓励毕业生把自己的毕业设计落地为实物作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1]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6-05-30)[2016-11-24].http://oa.heuet.edu.cn/gwxxb.do?theAction=viewNewOne¶meter.id=14652023029349798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