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治理现代化

2018-04-02张丽红姜淑兰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立德现代化大学

张丽红, 姜淑兰

(1.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2.吉林医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治理也要完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突破现有管理体制瓶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治理现代化形式上体现为治理结构现代化问题,实质上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因此,高校治理现代化必须指向立德树人。

一、高校治理现代化内涵

根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指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大学的制度体系,包括政府对高校管理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高校内部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大学治理制度;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治理主体运用大学治理制度管理大学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政府对高校的有效管理、高校自主办学、治学治校等方面。高校治理现代化既包括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包括外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大学有关的各方利益主体都应进入治理体系当中,其外部治理有政府对高校的治理、社会参与高校治理,其内部治理有高校校院两级治理机构的治理、学术委员会治理、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组织、师生个人参与治理等。

高校治理现代化与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并行不悖。治理现代化正是要克服传统管理中的弊端,调动各利益方的积极性。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不是抛弃管理,治理中包含着管理,层次上高于管理,管理在高校治理中还会经常、普遍发挥作用。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完整建立的基础。“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和实行民主管理,”[3]全面落实大学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所应具有的权利和责任相统一的管理制度,反映了大学与政府、社会关系的治理模式、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中国高校治理现代化应立足国情、彰显民族性、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借鉴先进经验,不是照抄照搬别国大学的治理经验,而是探索坚持以党的领导、立德树人为中心工作的现代化之路,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高校治理现代化指向立德树人

高等学校承担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而如何办好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中国现代大学肇始于近代,是在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之后,中国不得不接受西方文明成果的一个体现。当时的大学有官办、私办和外国教会创办三种形式,采用的是西方大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尽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几乎是对外国大学的复制,但是社会对大学的要求非常清醒,要求具备民族性。以清华为例,这个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建立的学校,最初是留美预备校,被人称作“洋奴学校”,意指其忽视中华文化和中国国情的研究。后清华成立了国学研究院加强对传统文化和现实国情的研究,梁启超当时也说:“清华学生除了研究西学外,当研究国学,盖国学为立国之本,建功立业,尤非国学不为功。”中国大学虽移植自西方,但其根基却是现实的中国。“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治学、办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4]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中国高校治理现代化的立德树人立足中国国情,就是坚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一)高校治理现代化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体现立德树人

中国大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治理现代化过程中这个根本方向不能丢。大学都是具有阶级性的,中国高校治理的现代化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其性质就会改变。中国高校治理现代化将完善高校的自主权,更加彰显学术自由,但自主、自由绝不是放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方向,而是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自主和自由。

立德树人中心工作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决定了高校要开展马克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等。因此,坚持立德树人中心是社会主义方向的体现。高校要贯彻“学术无禁区,教学有纪律”的原则,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确保意识形态的一元性、价值引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目前有些高校教师,有意无意地在讲台上散布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学生中和社会上都造成很坏的影响。高校治理现代化是要推进学术自由,并且增加学者意见在治理决策中的权重,但绝不是思想的自由化,特别要在课堂教学治理中加强纪律要求,始终牢记“培养什么人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二)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建设体现立德树人

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涉及内外部治理制度建设。为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教育部相继颁布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2011年),《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2014年)等规范高校治理的指导性文件。政府、社会要依法依规参与高校治理,处理好政府指导与高校自主的关系,处理好市场需求与高校定位的关系;各高校要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教育部各项规章制度为指导,制定内部治理系列制度,规范职能部门行为,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学校治理。

完善的制度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制度建设的主线仍然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理顺其内外部治理关系,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静态治理制度体系和动态治理环境。从根本上说,各种治理制度都会直接或间接指向人才培养这一终极目标,最直接的制度建设就是制定党委统一领导,组织、宣传部门,团委、学工部门,各二级学院学工办,马克主义学院等机构为主的联动制度体系,从而形成思想政治工作主体机制。并且,立德树人要求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主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治理体系现代化就应进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制度建设。能否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决定了高校教育目标的能否实现和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成败。

(三)高校治理利益各方的共同目标体现立德树人

“高校是典型的利益相关者组织和网络组织。”[5]各利益方参与到高校治理中去,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特征。但中国高校治理现代化不是各利益方的零和博弈过程,而是各方协调共治、共享的治理形态。协调各方力量形成高校治理合力,外要党的宏观组织,内要高校党委的微观统筹。

政府、高校、社会、家庭、师生是高校治理的重要利益方,各利益方能够协调参与高校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驱动力就是对高校教育目标的一致认同。高校治理现代化以立德树人中心工作整合这些力量,必将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合力。政府在高校治理现代化过程中要更多放权,使高校进一步增强活力,在大学制度构建上形成各自特色,对于这一点政府和高校的目标是共同的。社会和家庭对高校提出了更多非自觉的要求,对高校治理影响很大。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道德素质的一致性要求、社会组织对高校治理的监督、社会为高校提供赞助资金都是高校治理的组成部分;家庭对高校的期待更为直接,有责任感、有道德的社会人是家庭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家庭从关注学生选择学校开始已经不自觉地进入高校治理体系。师生是高校治理中有最切身利益的主体,高校治理越有利于师生成长越受欢迎。这些利益方的共通之处就在于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期待,希冀的不是单纯的器用之才培养,而是真正的人的培养。在立德树人中心工作统筹下,各利益方力量的共同参与,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治理模式和大学制度。

三、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路径

高校治理现代化路径设计仍然是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其内外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重点突出民主管理和民主参与、调动各方积极性,重视建章立制、依法治校,为建立体现党的领导、学校自主、学术自由、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制度奠定基础。

(一)高校治理外部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放权及民主管理、监督

理顺高校治理外部体系,一是处理好党的领导、政府管理和高校自主的关系,即政府对高校简政放权、民主管理;二是要处理好高校自主办学、社会需要与监督的关系,即高校满足社会需求、接受社会监督。

高校外部治理环境包括宏观的国家治理状况、政府与高校的关系和社会与高校的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党的领导下推进的,高校治理现代化也必须通过党的领导来实现,重大方向问题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政府在高校发展历程中承担重要的管理职责,发挥关键作用。这就需要党在顶层设计中厘清高校自主办学权力的外延和政府在哪些方面、什么程度上对高校进行管理和指导,政府与高校关系的核心是政府管理和高校自主的关系,即明确权力界限,从而调动两种积极性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大学建设。

社会与高校的关系体现为社会对高校的需求和高校能否满足社会需求和接受社会监督。在中国社会迅速转型的新时期,需要各方面的建设人才,社会需求不仅是多样的而且处在动态变化中。把握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高校的价值所在。高校培养的人才在专业技术上的差异体现了人才的多样性,但更为重要的是人才素质的一致性,即具有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道德素质。高校要满足社会需求还必须接受社会对其建设决策的监督,保证其发展方向的正确性。

(二)高校治理内部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分权及民主参与

理顺高校治理内部关系:一是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二是规范行政管理权和处理好学校行政与学术委员会的关系;三是师生主体有序参与学校治理和诉求表达机制建设;四是构建校内多主体参与的机制和处理好民主和集中的关系。

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重点在内部治理的现代化,高校党委的领导是关键。高校内部治理的利益主体包括党委自身、校长、二级学院、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组织及师生个人。高校党委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治理现代化。

协调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6]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细则,既要党委领导的政治性、方向性,又要校长决策的相对独立性,既要充分尊重校长业务事务的管理权,又要保证党委对重大决策的监督权。

协调行政权与学术权的关系。高校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凸显学术自由和地位。高校党委要领导制定学术委员会各相关制度,规范行政与学术的权利界限,确保学术权利的正常行使,同时又要防止借学术自由之名行意识形态自由化之实。

协调党委、校长集中决策与师生民主参与的关系。高校内部治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师生有序参与学校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亦即民主化程度。高校教师员工及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人,与学校的发展休戚相关,高校治理必须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师生有序参与是高校党委和校长集中决策正确性的重要保证。高校党委要从体制机制上设计师生诉求的表达渠道,引导师生有序参与学校治理。

高校内外部两种治理体系和能力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交织,在立德树人的统筹下,各主体“向量”指向都集中在人才培养上,而不是互为负向量,这足以形成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的治理体系,形成多元、立体、动态的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2]”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党领导人民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党的领导是整合国家治理各主体力量、形成合力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2]高校治理现代化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序推进,才能抵制以学术自治否定党委领导的错误思想,确保社会主义大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1] 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

[2] 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3] 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推进高教改革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0(3):21-23.

[4]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1).

[5] 孟韬.高校治理的本质、机制与国际经验:高校治理及国际比较高层研讨会综述[J].教育研究,2011(2):110-111.

[6]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Z].中办发〔2014〕55号.

猜你喜欢

立德现代化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边疆治理现代化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大学求学的遗憾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