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学习者即时加工的结构与非结构之争
2018-04-02邓太萍
邓太萍
(浙江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310012)
心理语言学家们对于句子的即时加工(online processing)非常感兴趣。即时加工方式主要考察语言学习者如何从目标语言输入中建构结构(句子、从句或者短语)。这种逐词呈现加工方式,符合我们语言交流的习惯,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更为重要的是即时加工过程可以借助于反应时指标推断出语言习得者潜在的句法表征情况,以及语言习得者在即时加工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非结构信息,例如名词的生命性、语义的合理性等。
第一语言(简称L1)句子即时加工领域研究主要围绕两大理论模型争议开展,以花园路径模型为代表的句法优先(syntax-first)的理论[1]主张在句子即时加工中首先进行的是句法结构分析,其他的非句法结构信息如词汇的特性、语篇等信息则仅会参与到句子的结构再分析过程中。这一理论认为在进行句子即时加工时,句法结构线索优先于其他非结构线索,并且在实践中能较好地解释花园路径句(garden-path sentence)的即时加工过程。以限制模型(constraint-based model)为代表的理论模型[2]则认为在句法结构的首次分析过程中,结构线索与非结构线索同时起作用,不是单纯的句法结构分析。这两种理论之争一直贯穿于第一语言句子即时加工中,而且各自也得到了许多的研究支持,涉及许多的句式结构与非结构性因素,如词汇(语义合理性、动词亚范畴偏好)、语篇以及频率信息等[1-2]。综合来看,L1领域中涉及的句式结构主要包括两种句式:一种为歧义句(ambiguous sentence ),针对其解歧研究,如花园路径句“when he was playing the piano was out of use”,句中歧义部分the piano短语充当从句的宾语和主句的主语,所以也称为主宾歧义句。二为非相邻相依性的移位句结构(non-local dependency),主要考察其中间空位,例如填充词-空位(filler-gap)结构,这种非相邻相依性结构主要考察语言学习者对于填充词进行移位的心理实现过程。
与第一语言的句子加工相比,第二语言(简称L2)句式结构加工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而且实证研究相对有限。不同于L1句子加工中考察的核心为句法先行还是句法、语义各种因素同时激活,第二语言句子结构的即时加工研究考察的核心问题为二语者,尤其是晚期二语学习者,在句子即时加工过程的表现是否与母语者一致。围绕这一核心问题,研究者们通过探索第二语言的句法即时加工过程,以了解第二语言学习者,尤其晚期二语学习者,句法表征与句法分析之间的关系。
针对二语者即时加工的表现,研究者们从许多角度进行了解释,二语者的母语迁移、个体语言总体熟练度、工作记忆容量、语言习得年龄等[3-6]。就现有的实证研究结论而言,对于非结构信息的利用,L1与L2者表现无异,都能在即时加工过程中有效地利用非结构信息。但针对句法结构信息的加工差异,研究者的解释却存在严重分歧:部分研究者认为L2者的句法表征存在缺陷[7-8],因此这二者加工的差异是源于句法表征的问题;另一些研究则认为,二语学习者的句法表征是没有问题的,即时加工的差异是源于表现(performance)的问题,如语言接触量(exposure-based)[9]或者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working memory constraints)[10]或目标语言的浸入式经验等[11]。下面就现在句子即时加工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总结以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与评价。
一、晚期L2者句子即时加工过程中句法结构与非句法结构研究进展
L2即时句子加工中主要研究的非句法结构信息(non-structural information)包括:动词的亚范畴属性(verb subcategorization property)、动词偏好(verb bias)、语义合理性(plausibility)、名词生命性(animacy)等[12-16]。动词的亚范畴属性主要指动词的及物性与非及物性及其相关的论元结构,如上述的花园路径句“When he was playing the piano was out of use suddenly”,在以即时的方式呈现时,语言习得者会即时地利用动词play的及物性,将后面的名词短语the piano分析为play的宾语,而实际上the piano是主句的主语。动词的偏好,即动词后面跟某种结构的相对频率[17],例如,动词confirm后跟直接宾语的频率要高于后面跟that宾语从句的频率,因此confirm被称为直接宾语偏好的动词。语义的合理性(plausibility),即句子的内容是否符合正常的理解[18-19],如句子“Which friend did the mechanic fix the very noisy motorbike for two weeks ago?”,句子中短语which friend与动词fix整合时,出现语义上的不合理性,即fix不能接friend为宾语。语篇信息,即句子所在的特定的语言背景知识,尤其是考察语境[20],通常在句子呈现前给出一相应的语言背景提及考察句子中某一对象,以考察语境线索对于句子结构加工的影响。名词生命性线索,在许多语言中,与非生命名词相比,生命性名词倾向于充当句子的主语[20]。
就这些非结构信息而言,目前的研究表明晚期L2学习者,尤其是当语言达到一定熟练程度或具有目标语言接触经验时[11,21],在句子即时加工中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非结构信息来递增式地进行句式的构建,而且利用非结构信息进行句子加工的能力与母语者无异,甚至依赖程度要相对更强[7-8]。
二语研究中结构信息(structural information)主要是指句式结构,包括以下几种句式结构:
(一)总体歧义句
主要指关系从句挂靠(attachment)歧义或介词短语歧义挂靠[12,18,21-22]。例如,句子“Someone shot the servant of the actress who was on the balcony”,关系从句who was on the balcony修饰复杂名词短语结构the servant of the actress中the servant还是the actress的问题。关于这种句式结构的加工问题,研究结论解释存在较大的分歧。一些研究者认为二语者的名词短语挂靠是源于对修饰某种结构的句式经验,即输入量的问题[9,12,21],而且推论只要二语者某种名词挂靠的句式经验增加的话,二语者的挂靠偏好选择与母语者无异;但以Clashen为首的研究者,则将这种二语者与母语者之间的差异归为二语者句法表征存在缺陷,认为晚期二语者由于第二语言习得的起始年龄已过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他们可能源于成熟性限制[4,23],不能利用迟关闭(late closure)、新近性(recency)这些原则将新的信息进行即时整合[22],因此句法表征只能以肤浅的形式存在。
(二)非歧义结构复杂句式
填充词-空位相依性结构(filler-gap dependency),主要包括了非相邻相依性结构WH移位句(non-local dependency)[11,14,24-27],例如,句子“The manager who the secretary claimed e’1 that the new salesman had pleased e’2 will raise company salaries”,其中e’1、e’2为中间空位,填充词who与had pleased进行最后整合时,需要在中间空位e’1处进行整合,这一中间空位是一种心理实现的需要,但实际不存在,其存在可以帮助语言学习者减轻工作记忆的加工负担并且促进句子在e’2处的最终整合。母语者加工这种结构时,会表现出中间空位的加工,但二语者结论差异性较大,而且关于二语者加工这种句式结构是受词汇驱动还是结构驱动存在争议[11],有研究者认为二语者同样可以借助于中间空位的加工,但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L2者只是利用了动词的特性,如please及物动词,直接将who的短语与please相连接。
(三)暂时句法歧义句
也称为花园路径句子,主要包括的句式有主句/缩减的关系从句(MV/RRC结构)[20]、主语-宾语歧义句[10,14]。所谓的暂时句法歧义句是指在句子实时加工过程中由于将某些句子成分进行错误分析,但这种错误的分析可以通过后面的解歧成分进行消解。MV/RRC句子如:The boy kissed by the girl was cute,尤其这种简单的MV/RRC结构,二语者的表现与母语者基本没有差异。
研究非结构信息在即时加工中的作用时,研究结论基本具有一致性,表现为二语者在句子即时加工过程中,具备有效地利用非结构信息的能力,而且与母语者无异,甚至会表现出更强的依赖性。但也有研究者认为二语者对非结构信息的这种更强的依赖性是源于对结构表征肤浅存在的补偿[7-8]。对于结构即时加工的差异解释却存在较大的分歧,而且主要争议的句式为总体歧义句与非相邻相依性复杂句式结构。就L2者与母语者的结构即时加工的差异,有研究者归为二语者结构表征的浅层存在,但另一些研究者认为二语者与母语者结构加工的问题只是表现问题,不涉及表征,即二语者的结构表征是没有任何缺陷,只是由于二语者的语言接触有限或者加工资源容量限制等因素[10,21]。虽然这两种理论各自获得了相应的实证支持,但分歧仍然存在。
二、第二语言句子即时加工的理论解释
关于二语句子即时加工差异的理论解释存在的争议主要围绕表征还是表现的问题展开[7-8,10],不同的理论给出不同的解释与归因。
以Clahsen为首的浅层结构假说(SSH, shallow structure hypothesis),作为表征缺陷说(representation deficit hypothesis)的代表,认为二语者与母语者加工存在差异主要是源于二语者的句法表征是肤浅的,主要表现在语法加工过程中,L2者的表征计算缺少复杂的层级结构(complex hierarchical structure)、以及抽象的结构化成分如填充词-空位相依性结构(filler-gap dependencies)中的语迹移位(movement trace),而语法加工的相似性表现仅限于一些局部领域(local domain)如词切分、相邻成分的词素句法一致性等,因此这种加工是肤浅的。SSH假说的核心思想主要表现为,已经成功习得母语的二语者对于二语的加工与母语者是存在根本的差异[7-8],所以为了弥补表征的缺陷,只能更多地依赖于词汇或语义知识进行加工,而且获得了实证的支持[28-29]。
表现说的代表理论主要包括资源限制说[10]、以及基于接触的假说[9,12,21](exposure-based hypothesis)等。表现说的核心思想为二语者的表征是没有缺陷的,二语者的加工不同于母语者主要是源于结构的接触频率或者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以资源限制说为例[10],该理论认为,由于这种有限的工作记忆容量,二语者在加工时表现与母语者不同,尤其是加工结构复杂的句子需要耗费更多的认知资源,因此,相比于母语者在词汇通达性等方面的高度自动化,对于二语者来说,词汇通达、句法结构、语音分解等各种因素还需要一起竞争这有限的资源,因此这种资源的限制就导致了二语者在句子即时加工时与母语者相比存在差异。基于接触的假说则认为二语者与母语者结构加工的差异是源于二语者对此类结构复杂的句式接触频率少于母语者,因此,只要给予充足的接触,二语者与母语者对结构的加工无异。就目前研究而言,基于接触的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关系从句挂靠歧义句式,而工作记忆容量限制理论则主要针对复杂结构句式。总之,表现论的主要核心就是,二语者与母语者的内在加工机制是一样的,这种观察到的差异是表现性因素导致的,与表征的存在状态无关。
这两种理论虽然都各自获得相应的实证支持,但争议仍然存在。因此,同样需要更多的实证从其他角度来进一步检验或完善这些理论,或从其他角度来关注二语学习者。
三、述评及未来研究展望
L2即时加工虽然起步较晚,也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1,在结论的概括力上已有研究主要通过上述综述的句式结构而对二语者的句法表征作出推论可能会稍显牵强,因此有必要再进一步考察其他的句式结构。比如,主宾关系从句[30-32],主语关系从句“The senator that attacked the journalist admitted the guilt”,宾语关系从句,“The senator that the journalist attacked admitted the guilt”。这种句式结构也体现了一种典型的填充词-空位(filler-gap)关系,即时加工同样可以反映出二语者的填充词整合情况,而且结构相对更为简单,尤其是这种句式结构的加工难度差异在母语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结论,涉及的非结构因素也非常丰富,包括核心名词生命性、句式经验、语篇等[31-32]。母语者相对稳定的表现可以更好地与二语者进行对比。此外,还有必要考察其他的句式结构,如并列句、限制性与非限制性关系从句等。
第2,句式结构本身在母语中的加工争议问题,尤其是总体歧义句。在母语研究中,关于这种句式加工的解释本身存在争议,以Fraizer等为首的研究者认为这种加工是基于上述的新近性、以及迟关闭原则,但无法解释不同语言的加工差异,即不同的母语语言背景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挂靠偏好。而基于经验接触的理论则可以较好地解释这种挂靠偏好,主要的数据来自于语料库,而不是实证。因此,用这种本身加工解释存在争议的句子来考察二语者的表现而且作为理论的主要依据之一的做法可能需要更慎重一些[1]。
就即时加工差异的理论解释而言,首先表现在表征的本质问题上。质上的差异反映表征缺陷,量上的差异则认为与表征无关,但表征这种深层次的东西本身是很难触及,只能进行推论。因此,这两种解释都无法排除对方存在的可能性,而且实际上我们也不能否定表征的相对肤浅性或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等。这种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归因方式带来的问题往往会忽视发展连续性的存在或这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调和的可能性,也缺乏用动态的观点看待表征的问题。例如,从熟练度纵向发展的角度来看,熟练水平的增加是否也同样反映了表征的纵向发展过程呢?熟练水平低时,句法表征相对较浅,而水平较高时,表征程度加深;换句话说,就这一变量而言,所谓表征的肤浅是可以发生改变的,不同熟练水平的二语者表征在程度上存在差异,而不是如Clashen所言的所有二语者在表征上都是一样的肤浅这样笼统的观点;就结构输入量这一因素而言,由于母语者中基于语用的理论[33]强调母语者的语法表征是输入量的函数,表现为会随着输入量的增加而不断的加固这种句法表征,输入量是句法表征形成以及维持的主要原因,那么相对输入量较少的二语者是否也可以随着输入量的增加而存在表征加固的过程,由于缺乏实证探索,因此同样值得从这一角度进行论证。如果这种表征是一种暂时性的缺陷,那么这种质上的差异可以通过努力而慢慢转化成量上的问题,至最终的差异消失,意味着二语者还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通过努力而加固这种存在缺陷的表征,因此这种归因为质上差异或量上表现并不是根本性的对立,是可以基于一定条件而相互转化的。其次,归因的问题,二语者对第二语言的加工可以是浅层的,但母语者中同样存在浅层的加工[34-35],问题是,同样是浅层的加工,母语者则归因为加工表现,而二语者则归因于表征问题,这样的归因难免让人心生疑惑,为什么类似的表现可以有不同的解释。表现的理论(performance-based theory)解释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基于接触的理论,其关于句式结构的接触问题是基于间接的推测,因此没有实证结论支持的理论一定程度上其概括力以及解释力也要受到人们的质疑。第三,基于表现的理论,认为这种差异与表征无关,但表征是属于内在的语法知识的心理贮存形式,这种将差异归因于表现性的解释也一定程度上站不住脚,即被试的外在表现与内在的表征之间也不一定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第四,就工作记忆容量限制性理论解释的实证研究结果来看也存在较大的不一致性,只有部分研究结果发现了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3][10],但更多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工作记忆的影响[15][36-37],因此仅就这小部分的研究结果就推断工作记忆容量在二语句法加工中的作用是重要的这种结论也需要慎重,而且在二语中,工作记忆容量与语言熟练度之间关系复杂,因此针对这一因素的解释要尤其谨慎。
关于差异原因的解释性因素问题,研究者们从许多的角度对二语习得者进行了考察与探索:语言习得关键期[38]、第二语言的熟练水平[39]、学习方式[40-42]、句法整合能力的差异[43]、工作记忆容量限制[3]、第一语言背景[15]、实验任务类型差异[19]、目标语言接触年限[11]等。总体来说,二语者的表现呈现更大的变异性(variability),尤其是这些因素在结果解释中相对作用也不明确,也就是说许多因素对于二语者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是不确定的,仍然是建立在推测的或基于简单的统计基础上。例如,许多研究者发现了年龄效应(age effect),习得年龄早晚会导致习得结果的差异,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解释却存在争议,一些研究强调输入的质与量[44-46],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成熟性限制[4]。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通过简单相关的方法来推断年龄效应的影响也是不合适的,因为相关关系并不代表因果关系,虽然习得年龄这一指标与许多测量指标之间表现出强烈的相关。语言总体熟练度是影响即时加工表现的重要性因素,但并不能解释语言总体熟练度匹配情况下的加工差异性[47],所以有研究者认为第二语言的熟练度并不能代表所考察的句法特征的相对较高熟练度[48],即个体在研究中所考察结构的相对熟练度才能成功预测个体的加工表现,个体对所测结构的熟练度又与什么因素有直接的关系呢?,即认为用一般的语言水平指标并不适合于具体所考察结构的熟练度。另外,就工作记忆容量而言,在二语研究中,这一因素不仅与语言熟练度相互混淆,而且测量工具也存在争议[49](Baek, 2012),因此工作记忆在二语中的作用与地位有待进一步的明确。如果工作记忆容量确为影响结构加工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工作记忆训练等提高二语学习者的工作记忆容量[50],以提高二语者结构加工的敏感性,因此,就工作记忆容量对于结构即时加工的影响仍有待更进一步的探索。
最后,就实验设计来说,二语结构加工中,研究者们更多地是采用横向研究(cross-sectional)范式,考察不同熟练度或不同母语背景或不同工作记忆容量的被试在不同的句式结构上的表现,当然从结论的概括力而言,有利于将二语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到更大的平台上,但这种变化被试或句式结构的做法,却忽略了同一批二语者随时间变化的成长性与可塑性,因此,有必要进行纵向设计以确定因果性的影响变量以及考察二语者的成长性。而且,由于目前的二语纵向研究较少,仅存的较少研究也存在实验设计的问题,表现为无关测、无控制组[51],因此,我们也有必要从实验设计的角度进行完善。
总之,就目前研究关于结构即时加工的分歧来看,理论解释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的验证、各种个体的差异性因素在即时加工中的相对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的明确,就所考察的句式来看,有些结构太过于复杂而且不太常见。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其他的角度等方面来进一步丰富第二语言即时加工的成果或完善二语理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