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2018-04-02林丽丽

三明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个性化学院

林丽丽

(福建江夏学院 法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在当前就业矛盾日益突出、诸多行业发展面临瓶颈的情势下,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实效已然是国家解决就业问题、刺激经济发展的新的风向标,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代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则是国家在应对新的国际挑战下的重大战略措施。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归根到底是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1](P5-7)而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则是横亘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前的共同难题。知识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曾是传统高校致力培养的经典人才类型。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加,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明显地显露出弊端:一是学生个性缺失。标准化、单一性的培养模式下,学生仿佛就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同质产品”,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都有所下降。二是教育理念刻板。课程设置僵化,无法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难以满足终身学习的新趋势。由此,构建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刻不容缓。

一、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内涵

创新是指运用理论知识,在科学、艺术、技术及各实践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2](P65-68);创业能力是指将创新的成果应用于实践中去从而开创新的事业和领域的能力。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绝不仅仅在于“创新”和“创业”二者的机械累加,而是以创新为核心、为支持,以创业为导向、为统领,最终促成创新成果的实体化和产业化。个性化教育是着眼于充分发挥每个人个体性的教育,针对人的个体差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人的主动性,激发人的创新性,完善个人的独立性,是以人自身为目的教育方法。[3](P7)个性化教育理念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这二者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首先,没有个性无以谈创新。个性化教育理念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如果个性化教育缺失,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就无从谈起。其次,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教育经验又催促个性化教育的发展,丰富个性化教育的内容。

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依然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核心主旨,但强调“个性化”“针对性”“适应性”,旨在尊重院校层次和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展开适应本校学情、兼顾学生个体化差异的“个性化教育”。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其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侧重于思想上的意识创新和实践中的技能创新,围绕学生主体性的唤醒、健全人格的形成,强化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培养学生分析、甄别、判断、决策的能力,由此日积月累、逐渐积淀发展潜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和依托,同时又是对专业教育的深入化和特色化,两者共同服务于“人的发展”之教育根本任务。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对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索,众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加入了 《大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结合第二课堂进行一系列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借助各种形式的创业竞赛模拟创业活动,但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在理念和操作上仍存在“貌合神离”的状态,未能有机融合。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而这种不成熟的发展现状也直接导致了大部分高校师生思想认识上的不成熟。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通过一系列课程实践使学生能够挖掘自身的潜能、体会创造的价值,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最终达到提高人才质量的目的。有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践中把创新创业教育单列一块,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仅视为专业教育的“补丁”,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不准,实施中倾向边缘化。而且现实中大部分学生也认为创新创业是少数“天之骄子”的个别行为,主观上把自己通往创新创业的大门关闭。笔者对福建某应用型本科院校展开调查,调查数据结果显示:15.84%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35.26%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所学专业有关系,但关系不大;35.59%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与所学专业无关。

(二)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率不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应用型本科院校方面的培养体系多么完善、培养模式多么科学、培养理念如何先进,评价创新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主要标杆就是创新成果与创业实践结果。然而,当前众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还较为单一,培养阶段也较少能够高效整合社会企业的具体生产实践需求,即便是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其实也从未真正涉足企业生产实际,存在闭门造车的状况。因此,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部分与企业是脱节的,最终也鲜少能将教育成果有效转化为实践成果。[4](P91-95)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来看,众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都没有正规化、系统性,只能算是业余教育,没有真正嵌入专业教育中,完全成了与专业教育脱节的“第二课堂”。近几年来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只停留在举办一些与创业有关的活动阶段,例如各级各类的创业计划大赛。另外,参加这些活动的学生几乎来自设计与创意学院、电科学院、工程学院等少数院系。福建省某应用型本科院校2013年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公共必修课,32课时,2学分,授课教师大多由辅导员兼课,课程归招生就业处管理,2016年新增作为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创业基础课》,32课时,2学分,开设在第四学期。该校借助现有的“尔雅平台”引进几门创新创业类在线课程供全校学生选修,但是基本上都独立于专业教育而实施。这些课程通常都致力于服务少数具有创业意识的学生,是“单纯的创业性教育”,却忽视了更加关键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另外,该校虽出台学分制,但仅在公共选修学分换算,与专业教育还未打通(如创新实验、自主创业、发表论文、发明专利等的折算),而且学生提前或延迟毕业受限诸多。

(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师就必须具备过硬的创新创业能力。然而,当前“双师双能型”教师在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都处严重缺乏状态,所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是由管理学科的教师、辅导员临时教授。福建某新建本科院校2017年“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32.7%,集中分配在会计、工程、法学等学院,分布极不均衡,个别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低于20%。创新创业教育过程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职业生涯背景,需要教师能呈现出大量鲜活、生动的创业案例。然而,大部分教师都没有企业工作的经验,也缺乏与企业的日常业务往来,更遑论自身的创新创业实践经历。这样,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便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创业兴趣、点燃起学生的创业激情。因此,师资力量薄弱——尤其是“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偏低,是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生产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产品,而是培养富有个性、具备差异的鲜活个体。“保证创新创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在实施时就必须建立满足学生创业需求的实践平台,并且还应设置必要的环节来磨练受教育者的意志、锻炼其能力、铸就其品格、积累其经验。”[5](P6)创新创业的共性基准点没有动摇,但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拿出破釜沉舟的魄力,致力于完善全方位、多元化、开放性、灵活性的理论学习环境和实践操作设备。

(一)树立个性化培养目标

“任何一种以工作职位和谋生手段为终极目标的教育都不是真正的教育。”[6](P80)学校不能只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强调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高校要积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办学、服务地方、产教融合、能力导向、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制度引领、条件保障、能力为重、应用为先、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工作思路。[7](P56)以明确专业培养定位为切入点,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重要抓手,重新梳理能力矩阵和对应性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类课程与高校的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打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分专业探索产业学院模式、“三三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用、创”三环融合的培养模式、工作室模式等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二)完善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

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著名学府的百森商学院,其以“强化创新意识”为指导思想,辅以“创业实践技能”训练,培养出大量高素质人才。其课程设置体系中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基础教育为平台,融合了创业意识、金融管理等全方位立体化的知识。这种课程体系保证了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便学到创业商机识别、融资与风险、企业文化与成长等全方位的知识与能力,帮助青年学生在学习阶段积累起日后创业所需的知识能力储备。此外,国内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也有一些比较成功的例子。如,武夷学院的“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实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模式就非常值得借鉴。该校成立了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对入学新生首先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基础课程,从思想着手,为学生种下创新意识的“火种”。其次,筛选真正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潜质的优秀苗子,开设创新创业进阶课程,如《大学生KAB创业基础》《小企业经营管理谋略与技巧》等。在此基础上,为了确保效果,重点开设周末SYB(START YOUR BUSINESS,即“创办你的企业”)培训班,邀请校内外知名企业家、YBC(Youth Business China,即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创业导师上课,完全按照KAB(Know About Business,即“了解企业”)教学模式,实行小班教学,采用小组讨论、商业模拟游戏等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模式,武夷学院构建了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教育体系,有效激发学生个体的创新潜质。近年来,该校获批“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基础层课程,面向学生全体,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学习并树立明确的创业方向;专业层课程,面向有创新意识、有创业潜能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训练创新能力、强化创业理念和技能;实战层课程,突破课堂局限,延伸到实训环节。结合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模块化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手段,促进实践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学校可设置“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专家讲座”的三位一体化的课程设置模式,并保障其有效落实。同时,还可将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理念渗透并嵌入专业教育课程中,构建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体系,形成学生在校期间“层次分明,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以“创新创业基础知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六维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8](P72-76)

2.依托校企合作,搭建实践训练平台

校企共建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之一,而这恰恰可以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助推力。校企共同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把实验室延伸到企业,把课堂延伸到企业,依托企业开展教学实训,学生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培训延伸到企业,加强挂职锻炼,开展产学研合作,做到“学做合一”“知行合一”。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企业实战教学两种模式以整合资源,搭建平台,从而确保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社会、行业和市场上去操盘练手。

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创业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利用自身知识技能获得社会资源的过程。[9](P1-5)应用型本科院校方面,应当根据专业、课程需求融入企业课程资源,探索出方向对接预岗位就业、岗位对接全岗训练、项目对接嵌入培养、作品对接工作室模式等合作育人模式,通过校企共建平台邀请企业家教师讲学,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课堂辅导、专项强化”与“课外开放、自主训练”相结合的实验室平台,切实提升每位同学的技艺与技能。学校要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校内实验室的资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规定开放实验项目,以保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训练资源。此外,为切实保障创业实践课程的成效,学校还应为学生提供可根据自身特长进行选择的个性化实践训练项目题目、一定数额的项目启动资金等。

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平台。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积极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还成立产业学院,但大多数产教未能深度融合,部分产业学院存在着“戴帽子”或“挂牌”现象。为充分调动师生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武夷学院主动变革,并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纳入学校的教学和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设立武夷学院创新创业园和武夷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街区等。武夷学院创新创业园主要为在校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项目孵化服务,同时承接全国全省创新创业导师的培训工作;武夷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街区主要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创业项目的产业化服务,正逐步形成一个立足武夷、面向福建、辐射周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孵化、产业化基地。龙岩学院则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和创业实践活动,在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方面效果显著。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借鉴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如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武夷学院圣农食品学院、三明学院-中兴通讯ICF学院、龙岩学院专用机械装备学院。学习其“五个共同”:由校企双方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实训课程、共同编写实训教材、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评价教学效果,做到产教深度融合,学校深度转型。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还要遴选部分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利用“互联网+”,建立类似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慕课”)的网上在线课程,要借助翻转课堂模式促进现阶段的教学改革,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状态。

3.激活第二课堂,实现内外联动

第二课堂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各类大赛为载体进行滚动式、循环式地开设,由此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效、持续推进。从课程内容设置角度看,第一课堂以求同为起点,而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选择性课堂,可供学生选择,以存异为导向,二者都致力于学生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方面则可充分考虑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及个人的兴趣特长等,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身当下现状与未来发展需求的第二课堂,以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创新创业教育能力训练的落实。通过第一课程和第二课堂的内外联动,使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讲堂、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和创业成果孵化等发展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延伸。三明学院积极构建了第二课堂的“三化”体系(项目化、课程化、学分化)和评价体系,体现了典型的“以第二课堂为侧重点”的教育模式。该培养模式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为依托,并将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科研创新竞赛、创业实践项目设计大赛、专利开发评选等项目都收纳进来。实施第二课堂时出台并落实学分转换政策:允许以创新创业型学分替代某些选修课和必修课程学分,以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替代毕业实习,以创新创业标志性成果替代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可开设“创业班”,开设多层次、立体化、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专业课程,招募一批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较高创业能力的学生,循序渐进地优化其创业理念,培养其创业管理技能,使其成为创业的“种子选手”和创业引领者。如莆田学院开创了“妈祖文化创业班”,武夷学院开创了“茶学班”,福建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结合当下自贸区建设,开设“平潭自贸区建设创业班”等特色课程满足企业个性化人才需求。搭建大学生创业项目数据资源库平台,收纳一批在各类创业大赛、科技竞赛等各高水平比赛中涌现出的优秀项目,并共同挑选操作性强的学生创业项目进行市场推广。

(三)落实个性化保障机制

1.多方联动,共担创业风险

凡是创业必有风险,而大学生的创业由于经济尚未独立等诸多外界因素的不成熟,风险更是加倍。由此,为了尽量规避风险,也为了使青年学生不至于因为风险的客观存在而却步不前,争取各级政府支持,主动联系社会各方参与分担创业风险,各方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政府应当加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学生创业支持的立法保障、制定并落实帮扶政策。例如,为青年学生创业者提供专项启动资金、成立青年学生创业基金会并从社会各界的成功企业和优秀个人处募集资金作为风险保障后备。[8](P72-76)第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开设与创业风险防范相关的系列课程,以此培养大学生的风险意识,提高其规避风险的能力。通过理论学习与具体案例的渗透,使青年学生对风险有清晰的认识,并能正确直面风险。第三,校企合作模式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载体,企业在从青年学生的创业项目中获利的同时,也应当积极帮助其合理规避风险。例如,免费提供企业的法律团队作为大学生创业者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的法律顾问;在创业实践项目遭到挫折后,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者等多方共同承担损失,健全政府、学校、社会“三维度”保障制度,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共同造就成功。

2.师资保证,确保能力提升

当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并不缺乏理论基础扎实的教师,也不乏技能熟练的实践教师,但能将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技能有机融合的却较少。由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采取措施,致力于建立一支集“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于一身的师资队伍。首先,提升固有师资水平,要为教师制定长效的培养计划。如选派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研修、企业顶岗开发研修、定期到社会上比较成功的领军性企业挂职锻炼,学习其先进的技术手段、生产模式、营销策略、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以实地的“摸爬滚打”真正换来一身胆识、气魄和能力,以期在回校后对学生言传身教、进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建立校院两级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引入流动师资力量。定期邀请成功企业家到校内担任创业导师,进行专题讲座、励志演讲,甚至可以开设选修课等。企业家已取得的成功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企业家已走过的创业之路将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不可替代的引领示范作用。

(四)优化个性化评价体系

评价的公正与否对青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重大。因此,符合本校培养方案和学生学情的个性化评价体系与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等是同样重要的。第一,在评价内容上,应把握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预期人才具备的关键能力等作为评价的最终核心标杆。此外,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化差异,因此应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评价时应充分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在注重公平、公正、统一的前提下,尽量对不同的学生有差异性、个性化的评价内容。第二,在评价手段上,应引入除书面考试外的其他评价手段,建立多元化、开放性的评价体系。例如,强化过程性评价:将平时的技能大赛、创业创意比赛、创业项目比拼、创新立项成果都纳入考评范围,并将所有纳入考评范围的项目进行分值量化,以覆盖到所有的学生,确保公平公正。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考试不再是选拔性的考试,而应该力求广泛的覆盖面、充足的纵深度,以期对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在其踏入社会之前积累足够的软实力。第三,在评价主体上,也应尽量规避教师单方面一锤定音的传统:在以学校教师的评价为主体的前提下,也尽量将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导师评价、校企合作中的企业方面的用人体验和评价等多方共同纳入评价主体中,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保障评价结果的公正与公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坚持“学生为本”的核心出发点,以“个性化教育”为根本导向,结合自身院校特色,辅以多元化、差异性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构建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操作路径,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保障机制、评价体系等各要素方面完善教育体系,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

[1]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4(4).

[2]郑石明.数据驱动创新创业教育变革[J].理论与实践,2016,37(3).

[3]王柳生,王柳华,钟明.浅析个性化教育[J].教与管理,2002(18).

[4]胡桃,沈莉.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2).

[5]张素红,陈小虎,鲁宇红.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4).

[6]尼采.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M].周围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7]龙艳,孙文红.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英才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8).

[8]李霞,戴胜利,肖泽磊.基于“政策—规范—认知”模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制度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6(3).

[9]刘健.地方本科高校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考[J].三明学院学报,2016(1).

猜你喜欢

应用型个性化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海盗学院(7)
学院掠影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