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浪潮下文化基础课程该何去何从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例
2018-04-02蒋林欣西华大学四川成都610039
蒋林欣(西华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3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教育信息化势不可挡,在各级层次教育中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成为十分火热的关键词。各个学校紧跟时代步伐,力争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在短短的时间内多次组织教师学习交流,聘请国内外同行专家进行指导,霎时教师们都感到压力空前,颇感失业危机,纷纷投入微视频的拍摄、微课程的运用、翻转课堂的实践中,掀起一波又一波教学改革热潮。
在这股热潮的背后,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所有的课堂都可以翻转吗?所有的课堂都应该翻转吗?我们的教育体制为翻转课堂做好了充分准备吗?还是应该有所保留,还是应该兼取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各自优长?关于二者的优劣,已经有很多论著探讨过了,本文不再赘述。
笔者认为,在翻转之前,首先应该对各类课程进行分类,将理论基础课与实践操作课程区分,具体课程具体分析。对于实际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改革起来就较为容易,可以更多地采取翻转的形式,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讲授模式转变为任务驱动模式,特别是那些与产业结合得比较紧密的课程尽可能地让学生走向产业一线。而那些相对来说实践性不强,主要是为后续课程提供基础知识储备的课程,就不能往一个模子里硬套,非要把它们完全翻转过来,既不太现实,而且教学效果未必就好。那么,基础课程有没有改革的必要?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如何改,改到什么程度,值得研讨和不断实践。
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2014年,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均开设了相关课程。那么,在当前的教学改革浪潮中,这类文化基础课程究竟该何去何从?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为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一、结合专业特色,注重传承与发展
在当前信息时代,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不能再像从前一样面对所有专业所有学生传授相同的内容,而是应该结合专业特色,进行细化,更有针对性,不同的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侧重。比如,文化产业类专业群培养的是文化产业高端从业人才,作为文化产业行业的基础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既不是夕阳艺术,也不是纯粹的摆设,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启发就显得很重要,而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括万象,教师就要立足专业需要,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一是将传统文化与产业结合。传统文化是一座富矿,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它就是一种丰富的资源,比如,影视、旅游等最重要的产业都与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传统文化就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那么,在教学中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播和感知的层面,而要引导学生有资源意识,让他们意识到传统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让他们觉得这门课不是空谈。比如,让学生多观察,多搜集资料,哪些产业里涉及到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电影电视中的传统文化片段等,如《英雄》中的古琴艺术等,以及大量宫廷戏、大宅院戏里面的宫廷文化、家族文化等。
二是将传统文化与创意相结合。学习传统文化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传承与发展,要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当前的许多经典创意无不与传统文化有关,传统文化为文化创意提供了重要的灵感源泉,比如,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很多创意作品都有少不了传统文化的元素。教师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创意作品展,看看哪些创意作品与传统文化的重要联系,哪些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传统文化,这样注重传统文化与当下的创意展现,更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直观体验与价值认同。
三是坚持传承与扬弃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有的已经成为历史,有的可以活在当下,焕发新的生命力。教师以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内涵为主线,同时更应立足当下现实,以多维视角来观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对其中的糟粕部分要摒除,要保持一定的理性。例如,中国是礼仪之邦,在传统的礼仪文化中,精华和糟粕渗融并存,其中的糟粕在过去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也是近现代以来思想家、革命家们所极力批判的,那么在当前新时代,学习传统礼仪文化就要有所鉴别和警惕,如愚孝愚忠、跪拜礼、旧婚俗等不能全盘照搬,否则就是历史的倒退。
二、强化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课堂上,主要是教师讲授传统文化知识,学生看书本,记笔记,最多有一些图片展示,但这样的课堂显然缺少生动性和趣味性,学生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具有鲜活的面孔,如果教学得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他们一定会兴致勃勃,趣味盎然,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首先,借鉴翻转课堂的方法,把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比如,在讲传统文化的各方面的表现形态之前,让学生自己利用空闲时间去感受传统文化,搜集相关素材,并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点进行较为深入的观察,做成简短的课件,到下一堂课的时候给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纷纷展示自己发现的成果,经过几位或几组同学的展示,全班同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主要方面就会有一个较为直观的认识,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查漏补缺,对传统文化的定义、范畴、表现形态、主要特征等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感知的、碎片化的认识的基础上,再形成整体的概观和系统的知识,以及理性的思考。
其次,积极组织研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对于关键性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运用“研讨法”来解决。课前教师把搜集的资料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整理,课堂上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从研究的“原点”开始,阅读原始材料,让他们在材料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思辨能力,教师再进行点拔和总结。当然,选择的材料和话题最好是既体现了教学主要内容,传统文化的重要知识点,又贴近现实生活,具有现实针对性。例如,讲到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时候,可以把少林寺的资料整理好,抛出问题: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传统宗教文化该何去何从?僧徒究竟是该像传统的出家人一样打坐修行,还是该思考如何经营少林寺?等等。
最后,坚持课堂教学与文化实践紧密配合,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实践氛围。保证学生的外在感受与形成能够有效地内在转化,紧密配合课内教学,积极拓展课外教学,从实践中探索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是可以在学生中举行创意作品展,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主题的多媒体创意作品制作和展示;二是进行系列传统文化讲座,进社区等进行宣讲;三是让学生走出去,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比如参加庙会、博览会等,让学生接触更多样、更浓郁的传统文化;四是引进实践课程,比如开设刺绣、皮影、雕刻等相关辅助课程,切实培养学生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能力。
三、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拓展丰富教学资源
当前是一个信息社会、“互联网+”时代,如果一门课程仅仅局限于某本教材,局限性就太大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而言,更是如此,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涵盖所有领域,也没有对接具体专业,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以教材为主,再辅助其他资源,使得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元。
一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宽学习渠道。利用网络平台,如各大门户网站、贴吧、电子邮箱,QQ群、微信平台等,在预习、学习、课后等多个环节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交流空间,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的心得和个性化意见。比如教师可以顺应时代潮流,建立微信公众平台,为师生提供关于传统文化信息的交流平台,可以展示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可以发表学生的学习心得感悟。
二是在教学中合理利用视频资源。录制精美的视频比现场讲授更直观,更具体。视频可以是教师自己拍摄的微课,也可以是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的,大约3-10分钟一段。因此,像传统文化这样的基础课程并不是完全排斥“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做法,而是充分利用它们的优势,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把相关的知识点做成更有兴味的视频材料,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做阐释和补充。比如,讲到传统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最好制作一些微视频或者找一些古装影视剧等在课堂上插播一段,让学生讨论哪些是符合当时历史社会情境的服饰和建筑,哪些又是曲解和穿越的,这样在浓厚的趣味中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是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进行现场教学。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一部分技术含量高、操作性强,如刺绣、剪纸、脸谱、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内容仅靠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多种形式让学生走进现场。那么教师可以进行优势资源整合,在教学中把学生引进非遗学院、各种相关的工厂、作坊、基地等进行参观和考察,进行传统工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感受、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规避工业复制,保有诗意情怀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既与其他实际操作类课程不同,又与其他类基础课程有别,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深厚的积淀,代表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风貌,具有浓郁的诗意情怀。那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该规避那种呆板的、教条的模式,以及工业流水线一样的模式,而应该让学生、教师、课堂都散发出浪漫的人文气息。
一方面,授课的教师除了具备教学的基本素养和课程的专业水平之外,还需要有一种传统文化情结,需要对传统文化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并在很大程度上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由衷地热爱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气息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举止上。这就对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教书育人之外,下更多的功夫体验传统文化,不断修炼,形成一股精气神,这样言传身教,才能让传统文化在学生中产生一种持久的魅力。
另一方面,学生也应该在学习中培养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热爱之情,而这种情意不是短暂的,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更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成为一种持久的兴趣与爱好,即使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结束了,但传统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不会随之结束,而是会渗透到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甚至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让那种诗意的情怀伴随终生。